1.本发明涉及
睡眠状态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化产品终端的技术发展,智能化产品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现如今,智能家居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现在很多家庭中正在使用的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的智能设备。
3.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智能终端的控制,比如启动和关闭设置,基本都是基于遥控器或者移动终端(比如手机)来向智能设备发送指令的方式来实现,需要用户手动操作。而在不同状态下,用户对于智能设备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当用户在入睡状态与非入睡状态下,智能设备的工作状态也是不一样的,而现有技术中缺乏基于用户的睡眠状态来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供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基于用户的睡眠状态来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与未入睡状态;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操作行为。
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其中,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包括:基于所述脑电数据,确定脑电强度均值;基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相邻两次眼动相的时间间隔,确定时间间隔均值;基于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确定所述睡眠状态。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其中,基于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确定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将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与预设的睡眠参考数据进行匹配,所述睡眠参考数据中预设有所述睡眠状态分别为未入睡状态、已入睡状态以及深度睡眠状态时
的脑电强度范围以及时间间隔范围;若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已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若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未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其中,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包括: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在接收的所述访问请求信息后,对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解析,得到设备信息,并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进行权限验证所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
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其中,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包括: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锁定控制指令,所述锁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呈锁定状态;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解除锁定指令,所述解除锁定指令用于解除所述智能设备的锁定状态。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其中,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包括: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获取当前时刻信息;若所述当前时刻与预设时刻信息匹配,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解除锁定指令。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为灯、门锁、窗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13.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睡眠状态确定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状态与未入睡状态;访问权限验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智能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操作行为。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睡眠状态确定模块,包括:脑电强度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脑电数据,确定脑电强度均值;时间间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相邻两次眼动相的时间间隔,确定时间间隔的均值;睡眠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确定所述睡眠状态。
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睡眠状态确定单元,包括:数据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与预设的睡眠参
考数据进行匹配,所述睡眠参考数据中预设有所述睡眠状态分别为未入睡状态、已入睡状态以及深度睡眠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已入睡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已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未入睡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未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访问权限验证模块,包括:验证结果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在接收的所述访问请求信息后,对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解析,得到设备信息,并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进行权限验证所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控制模块,包括:智能设备锁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锁定控制指令,所述锁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呈锁定状态;智能设备解除锁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解除锁定指令,所述解除锁定指令用于解除所述智能设备的锁定状态。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控制模块,还包括:时刻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获取当前时刻信息;指令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时刻信息匹配,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解除锁定指令。
1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智能设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智能设备为灯、门锁、窗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20.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程序,处理器执行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案中任一项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21.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2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本发明首先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状态与未入睡状态。然后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
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最后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操作行为。本发明可基于睡眠状态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从而实现更为人性化的控制,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本实施例在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时,是基于路由设备来向智能设备发送相关的控制指令,在访问路由设备时,本实施例进行权限验证,有利于保证权限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的功能原理图。
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可以实现根据用户睡眠状态人性化控制智能设备。具体实施时,首先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状态与未入睡状态;然后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最后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操作行为。本发明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并基于此对智能设备实现控制,帮助用户获得更加便捷舒适人性化的智能设备使用体验。
28.举例说明,本实施例首先通过脑电数据采集仪获取到用户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并据此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比如,此刻获取到用户的脑电强度均值为5,相邻两次眼动相的时间间隔均值为10min,根据所获取到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确定用户当前处于已入睡状态;然后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路由设备进行权限验证,并反馈权限验证结果;比如,反馈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最后,向与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智能设备执行操作;比如,已经确定睡眠状态为已入睡,权限验证结果也为验证成功,此时向智能灯发出锁定指令,智能灯执行关灯操作。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对用户睡眠状态的判定,实时适时地帮助用户人性化的控制智能家电,使得用户的生活更加便捷。
29.示例性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健康监测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为智能眼罩等智能化产品终端。具体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状态与未入睡状态。
30.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分别从两个不同维度反映了用户的睡眠状态,脑电数据反映了用户的大脑神经活跃状态,眼动数据反映了用户的视觉神经活跃状态,同时获取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综合分析结果可以更准确的判定用户的睡眠状态。
31.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脑电数据采集仪从头皮上将大脑皮层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得到脑电图,所述脑电图中包括了脑电波的频率、振幅和相位,即得到所需的脑电数据;眼动数据可以通过眼电数据采集仪获得眼电图,眼电图是测量在视网膜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细胞之间存在的视网膜静电位,也可用于测量眼球位置以及眼球运动的生理变化,所述眼球运动包括注视、跳动和追踪,即可以得到相邻两次眼动相之间的时间间隔;然后,终端设备根据采集到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状态和未入睡状态。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直接设置为穿戴设备,比如,头环装置或者智能眼罩。该穿戴设备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的功能模块,比如脑电信号检测模块和眼动感应模块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设置为指纹启动,通过指纹解锁以及添加录入不同用户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信息,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判定用户的睡眠状态。
3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在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基于所述脑电数据,确定脑电强度均值;步骤s102,基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相邻两次眼动相的时间间隔,确定时间间隔均值;步骤s103,基于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睡眠状态。
33.人脑在清醒和睡眠时,大脑神经元处于不同的兴奋状态,清醒时,人脑会进行观察和思考等生理活动,大脑神经元处于兴奋活跃状态,脑电强度高表示人脑处于清醒状态,而睡眠时,机体进入休息状态,停止观察和思考等活动,大量神经元恢复静息状态,脑电强度低表示人脑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不同的脑电强度反映了不同的睡眠状态,所述脑电强度包括高频高振福的未入睡状态和低频低振幅的已入睡状态。同样的,在清醒时,人眼会进行各种观察活动,眼球会进行注视、跳动和追踪等活动,相邻眼动相的时间间隔很短,在睡眠时,人眼停止活动,相邻眼动相的时间间隔变长。因此,不同的眼动时间间隔也反映了不同的睡眠状态。基于此,本实施例可采集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根据所述脑电数据和所述眼动数据判断出所述用户的睡眠状态。也就是说,不同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反映了用户不同的睡眠状态。
3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获取到所述脑电数据和所述眼动数据后,首先对所述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处理得到脑电强度均值和相邻眼动相的时间间隔均值,然后将所述脑电强度均值和时间间隔均值与预设的睡眠参考数据进行匹配,所述预设睡眠参考数据是根据用户历史脑电数据和历史眼动数据分析得到,可以预先采集用户近一段时间内(比如近一周内)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来进行设置,所述预设睡眠参考数据根据用户历史脑电数据和历史眼动数据设置使得匹配结果更加符合用户的生理习惯,所述睡眠参考数据中预设的睡眠状态有未入睡状态、已入睡状态和深度睡眠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
和时间间隔范围;如果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已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即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如果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未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即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也就是说,当获得的脑电强度均值和时间间隔均值两者同时处于已入睡状态所对应的脑电强度范围内和相邻眼动相时间间隔范围内时,认为此时用户处于已入睡状态,否则,处于未入睡状态。通过计算所述脑电强度均值和所述时间间隔均值,有效减少了数据波动对于判断用户睡眠状态出现的误差过大,所得的用户睡眠状态结果更加准确。
35.具体的,比如所述预设时间段为30min,则采集30min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每间隔30s进行一次数据采集,采集获得60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对采集到的脑电数据中的脑电强度,以及眼动数据中的相邻眼动相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剔除掉采集到的异常数据,对正常数据进行统计求得平均值,包括脑电强度平均值和相邻眼动相时间间隔平均值,所述已入睡状态时预设脑电强度范围为[10-20],预设时间间隔为[5min-10min],所述未入睡状态时预设脑电强度范围为[20-50],预设时间间隔为[2s-60s],采集到预设时间段30min内的脑电强度均值为15,时间间隔均值为8min,则确定用户处于已入睡状态。
[0036]
步骤s200,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
[0037]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睡眠状态后,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所述路由设备预先存储具有访问权限的所述终端设备名单,所述具有访问权限的所述终端设备名单是预先由用户手动输入存储,所述路由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解析并进行权限验证,确认所述发送访问请求信息的终端设备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并将验证结果发送回所述发送访问请求信息的终端设备,所述验证结果包括验证成功和验证失败。通过对所述发送请求访问信息的终端设备进行权限验证可以确保发送请求访问信息的终端设备是可信任设备,避免设备误连引起的控制紊乱,并将权限验证结果反馈回所述发送访问请求信息的终端设备,以便所述发送访问请求信息的终端设备及时知晓请求访问结果,为下一步操作做准备。
[0038]
具体的,路由设备接收到访问请求信息,然后所述路由设备对所述发送访问请求的设备信息进行解析,解析得到包括发送访问请求的设备名称,设备类型以及设备型号,比如,路由设备接收到一个访问请求,对发送访问请求的设备进行解析,得到该设备为xxx智能眼罩pro系列,根据解析结果验证终端设备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如果解析得到的设备信息与路由设备预存的具有访问权限的设备信息相匹配,则反馈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否则,验证失败,比如,验证结果为具有访问权限,则反馈验证成功信息给到aaa智能眼罩pro系列。此外,所述路由设备还具有添加新的连接智能设备功能,可以添加新的智能设备到具有访问权限列表中。
[0039]
步骤s300,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操作行为。
[0040]
在输出权限验证结果后,如果验证成功,所述终端设备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与所述睡眠状态是相匹配的;如果验证失败,终端设备则不发送控制指令。针对不同的睡眠状态匹配有不同的控制操作,可以实现根据用户的睡眠状态定向精确控制所述智能设备。
[0041]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在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301,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锁定控制指令,所述锁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呈锁定状态;步骤s302,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解除锁定指令,所述解除锁定指令用于解除所述智能设备的锁定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所述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所述终端设备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锁定控制指令,也就是发送关闭智能设备指令;如果所述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则终端设备向与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解除锁定指令,也就是发送启动智能设备指令。通过确定睡眠状态和验证成功来确定对智能设备所要发送的控制指令,在已入睡状态和验证成功均满足时,发送锁定控制指令,在未入睡状态和验证成功均满足时,发送解除锁定指令,可以实现免除人工操作即可对智能设备的人性化控制,使得智能设备的使用体验更加舒适。具体的,当前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判定睡眠状态为已入睡,向智能灯发送锁定控制指令,即关掉智能灯。当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判定睡眠状态为未入睡,向及智能灯发送解除锁定指令,即开启智能灯。比如说,用户某天因为工作过度劳累,已经睡着而忘记关灯,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处于已入睡状态,此时,终端设备就可以人性化的帮助用户实现关灯操作,使得用户的生活更加舒适。
[004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并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获取当前时刻信息;如果所述当前时刻信息与预设时刻信息匹配,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解除锁定指令,也就是启动智能设备指令,所述终端设备中包含有时间获取模块可以获得此刻的时间以及设定预设时刻信息,所述预设时刻信息为提前在终端设备内设定的固定时刻。通过将当前时刻信息与预设时刻信息匹配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可以实现定时检测睡眠状态以确定对所述智能设备所要执行的操作,使得智能设备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0043]
具体的,比如所述预设时刻信息为晚上十点,在权限验证结果成功后,并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获取到当前时刻为晚上十点,则所述当前时刻与预设时刻信息相匹配,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解除锁定指令,也就是向智能等发送开启指令。
[0044]
示例性装置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的功能原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包括睡眠状态确定模块10、访问权限验证模块20以及智能设备控制模块30。具体的,所述睡眠状态确定模块10,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地额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访问权限验证模块20,用于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智能设备控制模块30,
用于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操作行为。
[0045]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睡眠状态确定模块,包括:脑电强度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脑电数据,确定脑电强度均值;时间间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相邻两次眼动相的时间间隔,确定时间间隔的均值;睡眠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确定所述睡眠状态。
[0046]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睡眠状态确定单元,包括:数据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与预设的睡眠参考数据进行匹配,所述睡眠参考数据中预设有所述睡眠状态分别为未入睡状态、已入睡状态以及深度睡眠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已入睡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已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未入睡状态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未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
[0047]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访问权限验证模块,包括:验证结果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在接收的所述访问请求信息后,对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解析,得到设备信息,并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进行权限验证所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
[0048]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控制模块,包括:智能设备锁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锁定控制指令,所述锁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呈锁定状态;智能设备解除锁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解除锁定指令,所述解除锁定指令用于解除所述智能设备的锁定状态。
[0049]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设备控制模块,还包括:时刻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获取当前时刻信息;指令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时刻信息匹配,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解除锁定指令。
[0050]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智能设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智能设备为灯、门锁、窗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0051]
本实施例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52]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原理框图可以如3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图3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10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101中并可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02,例如, 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的程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执行计算机程序102时可以实现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执行计算机程序102时可以实现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此处不作限制。
[005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0054]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101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101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0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0055]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原理框图,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终端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终端设备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005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运营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运营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0057]
综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状态与未入睡状态;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所得权限验证结果;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的监测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然后借助路
由设备连接智能设备,实现对智能设备人性化的控制,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005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状态与未入睡状态;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操作行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包括:基于所述脑电数据,确定脑电强度均值;基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相邻两次眼动相的时间间隔,确定时间间隔均值;基于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确定所述睡眠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确定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将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与预设的睡眠参考数据进行匹配,所述睡眠参考数据中预设有所述睡眠状态为分别为未入睡状态、已入睡状态以及深度睡眠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以及时间间隔范围;若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已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若所述脑电强度均值与所述时间间隔均值分别位于未入睡状态时的脑电强度范围内以及时间间隔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包括: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在接收的所述访问请求信息后,对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解析,得到设备信息,并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进行权限验证所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包括: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已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锁定控制指令,所述锁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呈锁定状态;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解除锁定指令,所述解除锁定指令用于解除所述智能设备的锁定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还包括:若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且所述睡眠状态为未入睡状态,则获取当前时刻信息;若所述当前时刻信息与预设时刻信息匹配,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解除锁定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为灯、门锁、窗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8.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睡眠状态确定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状态与未入睡状态;访问权限验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智能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操作行为。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数据与所述眼动数据,确定睡眠状态,睡眠状态包括已入睡状态与未入睡状态;基于所述睡眠状态,向预设的路由设备发送访问请求信息,并接收所述路由设备基于所述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权限验证得到的权限验证结果;根据所述权限验证结果,向与所述路由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与所述睡眠状态匹配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行为。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脑电数据和眼动数据的监测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然后借助路由设备连接智能设备,实现对智能设备人性化的控制,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足用户的需求。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
韩璧丞 苏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9
技术公布日: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