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0 18:39:48 来源: 网易军事 跟贴 24 条 手机看新闻
随着飞机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人力逃生已经变得不可能,于是弹射逃生技术应运而生,为拯救飞行员性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弹射救生技术是为了在飞机无可挽救的情况下,用于保障飞行员的安全。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它在航空领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433m天线
在早期空战发生应急情况后,飞行员唯一的救生装备就是救生伞。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250千米/小时,飞行员在座舱内向外跳伞,需要具备熟练的技巧和经验。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较大的体力才能离机。随着飞机速度的增加,离机的阻力增大,花费的时间也会增多。
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400千米/小时,这种靠人体自身应急离机的方法就不行了。原因有两点:第一,在表速大于400千米/小时、气流阻力为250千克离机时。仅凭人的体力很难克服:第二,在这种速度下,气流可急速将飞行员吹走,使人体与机翼、水平尾翼或垂直尾翼相撞,从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此外,当飞机处于低空200米、速度超过400千米,小时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弹射救生装备,就很难保全飞行员的生命。 非洲军团最好的飞行员——“非洲之星”马尔塞尤,他就是因为跳伞逃生时不慎撞上Bf-109的尾部而丧生的,只要条件允许,当时的飞行员大多喜欢将飞机倒扣,依靠重力帮助自己
脱离飞机
破解四大难题
20世纪40年代中期。德国首先把弹射座椅作为军用飞机的救生装备。为了使弹射救生技术不断完善。在血的教训的基础上。经过理论上的探索,解决了以下几大难题。
将人/椅弹离飞机一定的高度
Do-335“箭”式截击机,看到这尾巴上的巨型“绞肉机”,恐怕没有哪个飞行员指望能从这样
一架飞机上跳伞逃生,所以纳粹德国开始设计一种能够帮助飞行员躲开这种危险的全新逃生装置
为了使人/椅顺利离开飞机,通过弹射力将人/椅从座舱内弹出,并保证人/椅在飞机上方通过,不会碰撞飞机垂直尾翼等部位。而且火药的喷射力不会伤及人/椅。
最早设计的一种弹射装置,是由特殊作动筒中燃烧的火药把人/椅以一定的速度从飞机座舱中弹出,产生的过载不超过人体耐受极限。
甘薯苗
著名的“寡妇制造者”超声波萃取F-104战斗机,M3的高速加上高耸的尾翼,早期F-104的弹射座椅装药量不足导致不少人丧命在这柄“”上
要使人/椅安全通过飞机垂直尾翼上方,所需的弹射速度是相当大的,在15~18米/秒范围内;再者。人/椅在座舱内弹出后的轨迹非常短;所以,弹射的加速度非常大,可为150密钥索引~200米/秒2,持续时间为0.12~0.18秒。当初速为零、终速为16米/秒、增速路程为0,8米时,其平均加速度为160米/秒2,过载达到16.3g。也就是说,人/椅弹出飞机座舱时,作用于飞行员身体上的平均力量比他的体重大16.3倍。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体重90千克的飞行员,作用其身体上的平均力量可高达1470千克。如果飞行员以正确姿态坐在座椅上,还是能够承受这种过载的,因为作用时间非常短,只有0.12~0.18秒。
“地球上最快的人”——斯塔普博士,正在用自己试验高达46G弹力玩具的过载,他的献身精神为后世
的航空救生技术发展做出了莫大贡献,注意他的脸部已经充血
过载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为了弹射救生的安全可靠,必须了解过载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当过载对人体躯干作用时间过长时,会引起血液大量流动。如果过载对人体作用时间超过1秒以上,就会破坏人体血液循环。作用时间少于0.5秒。由于血液的惯性,血液循环的破坏还来不及损害人体组织。所以,容许过载的大小取决于作用时间。就是说,过载延续时间愈长,愈难忍受。如坐在座椅上的飞行员。当过载是“头一骨盆”的方向,过载作用时间为八角钢1秒钟时。人体能承受过载7~8g;若过载作用时间为0.2秒,则人体能承受的过载为18~20g。人体在承受大过载时,就像受到一种冲击,使全身振动,尤其是头部与躯干。
当过载作用时间超过0.5~1.0秒时,它的作用方向就很重要,因为血液从人体脑部向下流。人体能承受较大过载;若血液从人体下部流向脑部。则人体只能承受较小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