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的无线音视频传输终端及中心站端的设备构成,使用5.8GHz 频段,一 个设备可对应6台无线音视频传输终端。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某油田要求设计一套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对其野外钻井平台进行视频无线音视频终端由无线通信模块、以太网交换机、视频编解码器以及监控,并支持一路全双工话音及管控数据和传感器数据传输。要求使用公VoIP 编解码器构成。其中,无线通信模块完成信号的调制解调、TDMA 组网共频段,采用星型结构,在中心站安装,在钻井平台安装无线音视频功能,输出接口为以太网口和射频口;视频编解码器以H.264格式压缩传传输终端。要求1个可服务于5~6个视频终端,视频终端与间的输模拟视频流,将D1分辨率视频流压缩至1.25Mbps 的码流速率,输出接口通信距离达到5~6公里(开阔地带)。 是以太网口;VoIP 编解码器以IP 方式承载模拟电话,输出接口为以太网口2 需求分析android智能电视
和电话接口。无线通信模块、三者间通过内置的小型以太网交换机连接。2.1 系统工作频段分析
无线音视频终端外接天线使用高增益天线(增益不小于21dBi )。
脱水拖把目前2.4GHz 频段和5.8GHz 频段为开放频段,前者绕射能力强,穿透能端设备包括天线和无线通信端机,天线采用高增益天线(增益不力差,适用于作覆盖或近距离桥接。后者频段较干净,受雨衰影响不大,小于21dBi ),无线通信端机完成组网通信功能,输出为以太网口。可通配合定向天线,适合远距离桥接,该频段通信距离典型值为10公里。
过交换机连接本地监控室,提供音视频传输功能;远方监控室也可通过地2.2 系统传输实时性要求
面有线网对油井端进行视频监控和通话,并下发管控指令,收集站点传感视频实时性要求发送方到接收方的总延迟小于100ms ,帧速率达到器数据。
D1水平,满足视频会议要求。音频实时性要求发送方到接收方的总延迟小 3.2 物理层设计
于150ms ,如果大于150ms ,则人耳可感知。
2.3 系统通信容量分析
瞬时通信速率需达到12Mbps
以上,以下详细阐述。
1)视频终端对的有效上电压互感器柜
行速率点对点情况下传输D1格式视频,按目前H.264编解码器水平,视频终端到的上行通信速率应达到1.25Mbps 以上。除视频外还需交互音频和其他传感器数据和控制
信息,留出250kbps 余量,视频终
端对的上行链路速率应能达到
1.5Mbps 。
2)对视频终端的有效下
行速率对视频终端仅传输控制
指令、双向语音及其他低速率数
据,其下行速率可按照250kbps 预留。按照1个支持6个视频终端计算,终端上行瞬时通信速率要求
达到9Mbps 以上;下行瞬时通
信速率要求达到1.5Mbps 以上。
如按照半双工方式访问,瞬
时速率要求达到10.5Mbps 以上,以上均为净速率,考虑网络开销及网络余量,瞬时速率要求达到12Mbps
(预留1.5Mbps 余量)。
3 技术方案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由油井端
5.8GHz频段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虚拟轨道列车
付 君 赵大胜草皮卷
(中船重工集团 第七二二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针对某油田无线视频监控应用,对系统频段、实时性、传输容量等进行分析计算,设计5.8GHz 频段无线视频监控技术方案,物理层采用OFDM 调制方式、链路层采用动态TDMA 接入方式,
网络层采用IP 协议承载及路由数据,经分析可满足系统要求。
关键词: H.264;OFDM ;TDMA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610044-02
盖型螺母
图1 无线通信子系统构成示意图
1)波形设计
通信速率要求达到12Mbps 以上,传输距离达到6公里,陆地信道为多径信道,系统需具备较强的抗多径能力。
我们采用OFDM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技术,确保高速数据速率、频谱利用率,并有优异的抗干扰和多路径效应的能力自适应调制方式(BPSK ,QPSK ,16QAM ,64QAM ),并结合RS 外编码和Viterbi 内编码以及交织方式进一步提高抗突发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经仿真分析,在典型的瑞利衰落信道中,在接收机灵敏度为-86dBm -6时,可实现12Mbps 通信速率,误码率优于1×10E 。
2)链路计算
通信距离按上限6公里计,经计算收发天线增益达到21dB 时,以12dBm 功率发射时,可通信6公里以上,以下介绍分析过程。
自由空间下,链路损耗公式L =32.44+20logD +20logf ,其中L 表示损耗(单位为dB )、D 表示通信距离(单位为Km ),f 表示通信频率(单位为MHz )。按照通信距离D =6Km ,通信频率f =5.8GHz 计算,链路损耗为123.27dB 。
按照5.8GHz 频段管理规定,发射端发射功率不大于27dBm (天线馈线进口功率),等效辐射功率不大于33dBm (天线辐射功率),此处按照32dBm 计算,接收机灵敏度指标一般在-86dBm 水平(约束条件:10MHz 带-6宽下,QPSK 调制,1×10误码率)。无线通信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气、阻挡物、多径等造成的损耗,假定大气、遮挡等造成的损耗为25dB ,在链路计算中应留出15dB 的链路余量。 系统负载量达到40%以上时,系统基本饱和,效率较低。本系统采用TDMA 信道接入方式,以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和传输容量要求。
系统的特点是上下行通信要求不对称,视频终端到的上行传输容量要求大于对终端的下行容量要求,时隙分配时必须加以考虑。时隙长度设定为3.90625ms ,时隙前后保护时间合计0.5ms ,则每时隙有效数据传输时间为3.40625ms ,每个时隙最大可传输40.875kbit 。按网内1个和6个终端节点计算,如果平均分配时隙,每个站点每100ms 可获得3.657个时隙,各点对应的净速率为1.495Mbps ,可满足站点视频及音频传输的容量要求和时延要求。实际应用中,中心站下行占用时隙更少,终端节点实际净速率更高。
3.4 网络层设计
统一以IP 方式承载各类音视频业务及数据业务。由于采用一点对多点的星型结构,而且网络拓扑基本固定不变,可以在的无线通信端机中采用预置路由方式,将各终端站点与统一编址,用户可通过有线网访问,并进而与各终端站点交互。
4 总结
针对油田油井视频监控系统用户要求,对系统工作频段、实时性要求、通信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基于此设计了系统技术方案,并对物理层波形设计、链路计算;链路层时隙设计和网络层路由承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则要求接收端天线增益达到20.27dBi 。结合市场上现有天线,选择接参考文献:
收增益为21dBi 的天线,按收发互易原则,天线发射增益也为21dBi ,天线[1]刘津京、潘长勇、阳辉,宽带无线多媒体传输组网技术研究,电视技术,2006年,第11期.
馈线入口的发射功率为12dBm ,约为15mW ,符合国家对于5.8GHz 用频规定。
作者简介:
3.3 链路层设计
付君,女,工程师,从事通信系统及信息安全设计工作;赵大胜,男,高链路层常见的多址接入方式包括预分配手段和CSMA/CD 等竞争接入方级工程师,从事通信系统研发工作。
式。竞争接入方式采用链路碰撞回避机制,无法保障严格实时性,而且其
3 系统模块划分及功能
3)平均系统事件间隔时间(MTBSI ,Mean Time Between System Incidents )两次相邻的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平均系统事件间隔时间(MTBSI )共分五大模块,具体子模块和完成的功能如下:
等于平均修复时间(MTTR )和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之和。
1)基础架构管理:实现对各种IT 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添加、删除、 4.3 可用性计算
修改、查询,对基本信息进行维护。
上述讨论这些指标可用来与客户签订服务可用性协议。这些协议最终2)过程管理模块:包括配置管理、问题管理、知识库管理、事件/故被包括在服务级别协议中。下面的公式1可用于确定已实现的可用性级别障管理、变更管理、性能/预测管理、输出管理、帮助管理等八个子模是否满足了约定的可用性需求。
块。
3)数据集成模块:将采集的初始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标准化后存入数据库中,以供核心程序的调用。
AST -约定服务时间;
4)数据采集:采集被监控资源各项指标的数据。
Dt -在约定服务时间内的停机时间。4 系统可用性评估
5 结语
4.1 可用性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从根本上解决IT 资源的管理问题,提高IT 资源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高可用性意味着宕机时间很少和服务恢复利用率,使地铁站的业务服务能力得以提高,旅客得以快速进出站,在现迅速,因而IT 服务对客户是持续可用的。已实现的可用性级别是通过一些实中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指标来显示的。服务的可用性取决于:IT 基础设施的复杂程度;组件的可靠性;快速有效地对故障做出反应的能力;由支持部门和供应商提供的维参考文献:
护的质量;运营级管理流程的质量和范围。
[1]蔡雯瑛、郑骏,基于SNMP 的IT 服务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J].计算机应4.2 可用性指标
用与软件,2007(5):178-180.
可用性管理的目标是要提供符合预定可用性级别且成本合理的IT 服[2]杨利梅,借助ITIL 打造高效的电信运营流程[J].信息网络,2005,8:务,以帮助企业实现其业务目标。可用性管理中包含下列指标:
30-34.
1)平均修复时间(MTTR ,Mean Time to Repair )故障发生和服务恢[3]J 尉林明、赵辰、孙傲宇,ITIL 服务支持管理在信息系统工程运行维护复之间的平均时间,也被称之为宕机时间。它是检测时间和解决时间的。阶段监理中的应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9Vol.18(3):30-34.
这个指标与服务的可恢复性和可服务性相关;
2)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从一次事件中恢复过来到下一次事件发生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也被称为正常运作者简介:
行时间。与服务可靠性有关;
葛党朝,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及管理。
(1)
(上接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