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的基本参数
•比重(密度) •粘度 •硬度
•弯曲强度
•抗张强度(AL-AL) •抗张强度(Fe-Fe) •T 型接着强度 •玻璃转化温度 • 热膨胀系数
•介电常数 •介电损失 •体积阻抗 •耐电压 •热变形温度 •耐温度
•热传导系数 •
混凝土胶粘剂
抗压强度
胶水的组成部分
〄基体(天然高聚物,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
〄固化剂或硫化剂(和必要是热固性胶和橡胶胶的主要成分成分)
〄填料(铝 粉,石英粉,氧化铝 粉,滑石粉,硅微粉,瓦粉,石墨粉,银粉,石棉粉,轻质碳酸钙,云母粉锌粉等)
〄增塑剂或者增韧剂(为了改善抗冲击韧性) 〄偶联剂(即称:表面处理剂)
密度与比重实验
自动打蜡机•密度:为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比重:为一体积的固体或者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质量与相同体积的相同温度下或者4度水的质量之比值(或者称相对密度)〃
•实验方法(比重瓶法,比重杯法,比重计法,金属杯法,重量杯法)
弹跳高跷
比重计法
•仪器设备玻璃:比重计,按d 20刻度,精确到0.01.温度计,0~50℃,分度0.1 ℃. •试验步骤:将适量的胶黏剂试样倒入干燥洁净500~1000ml 的玻璃量筒中,试样中不应有气泡存在.测量试样的温度,当温度处在(25±0.5) ℃时,将选取好适合量程的玻璃比重计徐徐插入试样中,至比重计稳定在液柱中间不动时,读取液面边缘的读数,作为测量值,精确到0.01. 黏度试验
•概述:黏度是流体的内摩擦,是一层流体与另一层流体作相对运动的阻力,其单位为Pa 〃s(帕〃秒)或mPa 〃S(毫帕〃秒),过去则常用P(泊)或Cp(厘泊),1P =0.1Pa 〃S,1cP=1mPa 〃S.黏度的代表符
号为η. •实验方法(旋转黏度计法、品氏黏度计法、乌氏黏度计法、涂-4杯黏度计法、黏度杯法、落球式黏度计法) 旋转黏度计法
•原理:将已知恒速的转子浸入到被测的胶黏剂样品中,所产生的阻力通过与转子相连的指针在一个刻度盘上表示出来,即圆盘上的刻度盘指针所指示出它的黏度或它黏度的倍数.
•仪器设备:旋转黏度计(测量误差小于±5%)、超级恒温水浴(温度波动范围小于±0.1℃)、温度计(0~100℃,分度为
0.1℃)、秒表(精度0.2s)、容器(直径为6~7cm,高度为不低
于11cm的容器或附属于在旋转黏度计的专用容器).
•试验步骤:取样(供测试的试样应均匀、无气泡无胶凝与结团),试验(视试样黏度大小,应选用适宜的转子及转速,使读数在刻度盘的20%~80%的范围内,将转子垂直浸入试样中心,使液面至转子的位标线有轴保护装置应装上.
将待试容器中的试样和转子恒温至(25 ±0.5) ℃,并保持试样温度均匀,如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则按
产品标准规定温度执行.开动旋转黏度计读出转子旋转时指针在圆盘上不变时的读数,对每个试样测试3次).
led线形投光灯
涂-4杯黏度计法
•原理:测定盛装在一特定锥形容器中的100ml胶黏剂,通过下部一直径为(4±0.2)mm漏孔的流出时间.
•仪器设备:涂-4杯黏度计由塑料或黄铜加工而成,但以金属黏度计为准(图4-4),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壁表面粗糙度0.4μm.
•试验步骤:取样(试样应为无结块、无凝胶、均匀的流体,事先将试样放在规定温度下恒温).试验(测试前应用沾有溶剂的纱布清洁黏度计内表在面,冷风干燥,对光观察漏嘴孔内应洁净,装黏度计安置在水平位置上,黏度计下面放置100ml量杯,将胶黏剂试样事先加热到25+0.5℃时,用左手中指堵住黏度计漏嘴孔,迅速将试样倒入黏度计杯,用玻璃棒将气泡和多余试样刮入槽内,使杯内液面与杯边缘齐平.若室温高于25℃,则将试样事先控制在25
-0.5
℃.放开按紧的左手中指,使胶黏剂流出,同时开动秒表,记录胶黏剂从黏度计漏嘴孔中流出其流丝中断的时间s).
图4-4涂-4杯黏度计
(单位mm)
本体强度试验(硬度)
•材料的硬度是表示它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也可
以说材料的刚性物压入时的阻力,他的大小反映
oltc
出材料本身强度
•实验方法(邵氏A型硬度试验、邰氏D型硬度试验、密封剂本体拉伸强度试验)
邵氏A型硬度试验
•原理:邵氏A型硬度试验是以一定的负荷,将硬度计压针按压在硫化橡胶型密封剂与封装料试样的表面上,测定由于材料的反作用力而使压针上升一定高度的一种试验方法.
压针压入试样的深度T(mm)与橡胶的邵氏A型硬度存在以下关系(T=2〃5-0〃025HA).
•仪器设备:邵氏A型硬度计是一种变负荷硬度计,主要工作部件有圆台形压针,向压针施力的压缩弹簧和指示硬度计的指针及刻度盘.
•试验步骤:试样(试样的厚度不小于6mm,宽度不小于15mm,长度不小于35mm);试验(在进行硬度试验前,应先检查试样表面情况,如有杂物应用纱布沾酒精擦净,然后在试样下面垫上厚5mm以上的光滑、平整的玻璃板或硬金属板,硬度计用定负荷架辅助测定试样表面硬度,在试样缓慢地受到1kg的负荷时1s内读数,当手持硬度计测试时,当硬度计的底面与试样表面平稳的完全接全时起,1s内读数,试样上的每一点只准测量一次硬度,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mm). 邵氏A型硬度计压针尺寸图
aΦ3.0±0.50
bΦ1.25±0.15
c 2.50±0.04
dΦ0.79±0.03
r R0.1±0.012
影响因数
•试样厚度
•读书时间
•压针长度
•压针头部直径
•负荷
•试样叠加与试样的表面状态•取值问题
邵氏D型硬度试验
•原理:邵氏A型硬度试验是以一定的负荷,将硬度计压针按压在硫化橡胶型密封剂与封装料试样的表面上,测定由于材料的反作用力而使压针上升一定高度的一种试验方法.
压针压入试样的深度T(mm)与橡胶的邵氏D型硬度存在以下关系(T=2〃5-0〃025HD).
•仪器设备:邵氏D型硬度计压针、弹簧力、测定架.
•试验步骤:试样(应厚度均匀、表面光滑、平整、无气泡损伤及杂质等,厚度不小于3mm,各测量点之间距离不小于6mm,各点距边缘不小于12mm,一般试样尺寸为
50mmX50mm正方形.)试验(试验时硬度计垂直安装在支架上并沿压针轴线方向加上规定质量的重锤,测试时瞬时读数可以采用下压反与试样完全接触后1s读数,通常是以下压板与试样完全接触15s后立即读数,每组试样测量点不少于5个,可以在一块或几块试样上进行).
冲击强度试验
•概述:冲击强度是指胶黏剂试样受到冲击破坏时,胶黏剂可吸收的能量,或者说是胶黏剂抗冲击能所消耗的功,单位为焦耳/米2(J/m2或N‧m/m2)/kg.m/cm2.
•实验方法(剪切冲击强度试验、弯曲冲击强度试验、T剥离冲击试验). 弯曲冲击强度试验
•原理:由两个端面为正四方形的金属长条对接面成的试样. •仪器设备:摆锤式冲击试验机,支架间距离为10mm,冲击功为0.98~5.88J.摆锤冲击速度为(3.5±0.5)m/s.
•试验步骤:试样制备按图8-77试件尺寸,按胶黏剂有关技术文件规定,将两试件对接胶接成试样,试样端面胶接处错位小于0.1mm,胶接面应平整,且与试样纵轴方向垂直.
将试样放在试验机支架上,仔细检查试样摆放的位置,使试样胶层位于两支架间距的中央,摆锤端面应与试样轴线垂直,并通过支架中心,准备完毕后,松开摆锤,使其自由下落,冲击速度为(3.5±0.5)m/s,试样断裂后,停止摆锤,记录摆锤升起的角度(或刻度),即试样破坏时所消耗的功A(J),精确到0.1J.而后将破坏试样胶接面对接后,重新放在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冲击,以求出摆锤“空白”所消耗的功A0(J).
图8-77弯曲冲击试样(单位mm)
剥离强度试验
•概述:剥离是一种胶接接头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测定胶接接头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大小,主要采用剥离试验来测定它的剥离强度,单位是KN/m.
•实验方法:T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180°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浮滚剥离强度试验、爬鼓剥离强度试验、90 °剥离强度试验、密封剂T剥离强度试验、密封剂180 °剥离强度试验)
T 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
•原理:用T 剥离方法从未胶接端开始施加剥离力,使金属对金属胶接件沿胶接线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剥离力.
•仪器设备:拉力试验机并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以及有一能夹紧试样的夹持器.
•试验步骤:试样制备(组成T 剥离试样的被胶接材料必须是性材料,并被弯曲成90°也不会出现破裂)、试验条件(整个试验时,试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3±5) ℃,对温、湿度特别敏感的胶黏剂,则应控制在温度(23±2) ℃、相对湿度(65±5) %)、试验(从试样制备好到试验之间的最短停放时间为16h,最长为一个月.试验前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下停放0.5h 以上,测量试样上5处的宽度与厚度,宽度测量精确到0.1mm 、厚度精确到0.01mm ,将试样自由端剥开10mm,并对称地夹持在上、下夹持器中,试验过程中,试样夹持部分不能滑移.以(100±10)mm/min 的速度加载,按T 方式剥离试样,试样剥离长度至少要有125mm,自动记录装置应同时绘出试样剥离负荷曲线,并注意破坏形式,即黏附破坏、内聚破坏或被粘物破坏,用精确到0.1cm 2的平面求积仪测量BCEF 的面积,用精确到0.5mm 的直尺测量底线EF 长度(见图8-54),底线EF 所反映的试样剥离长度在70mm 左右,以平均等高线计算剥离强度时,等高线精度不应低于1mm.
影响因数
•剥离强度计算方法 •剥离力的波动性 •剥离角度
•被粘物的性质和厚度 •接头尺寸 •胶粘剂性质 •胶层厚度
•
试验温度和拉伸速度
P 180°剥离
P 90°剥离
P T 剥离
P
图8-54 试样剥离负荷曲线
180°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 •原理: 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金属对金属胶
接件的胶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仪器设备:拉力试验机,带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与能夹紧试样的夹持器.
•试验步骤:试样制备(试样制备与试验条件等其他要求与T剥离强度试验相同.)试样(试样条件,在试验室环境下停放时间,试样自由端剥开一定长度、试样夹持、加速速度为(100 ±10)mm/mm,有效剥离长度约为125mm,其他规定均与T剥离强度相同.)
90°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 •原理:用90 °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性金属试片对刚性金
属板胶接件的胶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仪器设备:拉力试验机应符合标准要求,应优先采用电子拉力试验机,并附有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记录装置,剥离试验应在专用夹具上进行,测温装置可由热电偶与测量仪表组成,控温精度不大于0.5℃.
•试验步骤:试样制备(试板胶接按胶黏剂所规定的有关胶接工艺进行,试板固化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h后才可分割成试样,每组试样个数应不少于5个,分割后试样在试验前最短停放时间为16h,最长为1个月.)试验(用卡尺测量3~5个宽度值,精确到0.1mm,取其平均值作为试样宽度,用精度为0.1cm2的求积仪测量BCEF 的面积(见图6-67),用精确到0.5mm的直尺测量底线EF的长度,且不应小于50mm.与EF相应的有效剥离长度不应小于100mm,剥离载负荷值从试样剥开的初峰值后10mm开始计算,若用读数法测定胶接剥离强度,应在有效剥离长度EF 内划出等距离读数标线,标线的总数不应少于10条。)
图8-67 90°剥离试验曲线
玻璃化温度试验
•概述:非晶态高聚物或部分结晶高聚的非晶区,当温度升高到玻璃化温度或从高温熔体降温至玻璃化温度时,可以发生玻璃化转变,玻璃化转变的实质是高聚特的链段运动随着温度的降低被冻结或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激发的结果。
•实验方法(DSC法玻璃化温度试验、热机械法玻璃化温度试验.)
玻璃化温度关系图
DSC法玻璃化温度试验
•原理:把确定质量的钢球置于填满试样的金属环上,在规定的升温条件下,钢球进入试样,从一定的高度下落,当钢球触及底层金属挡板的温度,视为软化点.
•仪器设备:环球软化点测定装置,它由铜环、钢球(直径
9.5mm)、铜质环架、球心定向器铜质结构、搅拌器、支
架(由上圆板、铜质环架和下底板组成)、标准温度计分度值0.1℃符合GB514要求、烧杯(25ml,800ml,内径85mm,高125mm以上).工具与材料,小刀或刮刀、光滑的铜质板、铝板或磁板、尺寸100mmx150mmx2mm、200℃恒温烘箱,灵敏度±2 ℃、电炉1000W、镊子、新煮沸的蒸镏水、
斩波调速器工业甘油、硅脂.试验步骤(将试样置于坩埚中,在不断搅拌下加热熔化,将熔化好的试样注入铜环填平,并使其在冷却后稍有多余部分,30min后用稍许加热的刀子剔平胶样除去多余部分,取比估计软化点低45 ℃的水加入烧杯中,水面并应高出试样环50mm,在恒温水浴中保持
15min,加热水浴,在搅拌下,按(5±1) ℃/min升温速度升温,直到钢球穿到试样环进入试样,当被试样包围的钢球触到金属球架下底板时,记下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