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催化材料简介

阅读: 评论:0

材料科学导论》课程实习报告
          ——关于催化材料学习的体会
摘要:催化是化工行业的核心技术,本文论述了催化材料的发展探讨了催化材料与化学反应工程的结合。
一,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诸如能源、环境又出现在人们眼前。材料是一个包容万象的大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在材料上有所创新,而催化剂在其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催化材料作为催化剂的主体,我们完全有必要在催化材料这个领域做深入的研究。
就国民经济而言,催化技术所支撑的石油化学工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作为石油化工重要的基本原料,烯烃、芳烃及其衍生物等大宗化学品的生产目前正面临着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资源环保压力日益严重的挑战,发展以节约资源、替代资源以及环境友好为特征的催化新技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催化技术的灵
防屏蔽
魂是催化剂,而催化材料又是制造催化剂的主体,所以说,催化材料的创新是催化技术创新的根本和源泉,要想在催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居于领先地位,必须首先进行催化材料的创新。
二,发展简史:
催化剂的使用由来已久,可以这样说,催化剂是伴随着化学这一门学科诞生的。在科学纪元中,是贝采里乌斯(Berzelius)于1836年最先用催化作用一词来描述有关痕量物质,本身并不消耗而能够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各样的观察结果。然而,人们对于催化作用特点是认识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许多科学家都亲自从事化学实验并发现了许多催化反应。通过长期实践,逐渐积累加深了认识。
1781年,帕明梯尔用酸作催化剂,使淀粉水解。1812年,基尔霍夫发现,如果有酸类存在,庶糖的水解作用会进行得很快,反之则很缓慢。而在整个水解过程中,酸类并无什么变化,它好像并不参加反应,只是加速了反应过程。同时,基尔霍夫还观测到,淀粉在稀硫酸溶液中可以变化为葡萄糖。1817年,戴维在实验中发现铂能促使醇蒸气在空气中氧化。1838年,德拉托和施万分别都发现糖之所以能发酵成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是由于一种
微生物的存在。贝采里乌斯就此提出,在生物体中存在的那些由普通物质、植物汁液或者血而生成无数种化合物,可能都是由此种类似的有机体组成。这也就是催化剂的由来。催化剂有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两类。正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百万倍。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刚做“负催化剂”。例如,在食用油脂里加入0.01~0.02%没食子酸正丙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没食子酸正丙脂就是一种负催化剂。今天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种类已达100万种,有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真是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它们在炼油、塑料、合成氨、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工业部门的许多物质转化过程中,大显神威、施晨奇才,简直到了“点石成金”、出神入化的地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据统计,在化学工业中约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化学反应离不开催化剂。可以这样说,没有催化剂,就没有现代的化学工业。催化剂是化学中的魔术师,是化学工业中一员主将。
三,基本定义:
催化剂(catalyst)会诱导化学反应发生改变,而使化学反应变快或减
胸章制作
慢或者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化学反应。催化剂在工业上也称为触媒
催化剂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它和反应体系的关系就像锁与钥匙的关系一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例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中起催化作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其他的化学反应就不一定有催化作用。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剂,例如氯酸钾受热分解中能起催化作用的还有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等等。
初中书上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也有一种说法,催化剂先与反应物中的一种反应,然后两者的生成物继续在原有条件下进行新的化学反应,而催化剂反应的生成物的反应条件较原有反应物的反应条件有所改变。催化剂原先因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物质会在之后进一步的反应中重新生成原有催化剂,即上面提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四,催化材料的基本分类:芒果去皮机
·光催化材料
·稀土催化材料
·新型催化材料
·复合催化材料
【1】光催化材料:
1,光催化材料的定义
光催化材料是由CeO2(70%-90%) ZrO2(30%-10%)组成,形成ZrO2稳定CeO2的均匀复合物,外观呈浅黄,具有纳米层状结构,在 1000℃经4个小时老化后,比表面仍较大(>15M# G),因此高温下也能保持较高的活性。
  用途:适用于高温催化材料,如汽车尾气催化剂 技术背景——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地球上这三种能源能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剩余可开采储蓄仅为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中国2003年的开采速度16.67亿吨/年,仅能维持
83年。中国石油资源不足,天然气资源也不够丰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因此,开发新能源,特别是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迅速地逐年降低它们的消耗量,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早已经成为关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中国能源发展方向可以锁定在前景看好的五种清洁能源: 水电、风能、太阳能、氢能和生物质。
太阳能不仅清洁干净,而且供应充足,每天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是全球每天所需能源的一万倍以上。直接利用太阳能来解决能源的枯竭和地球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其中一个最好、直接、有效的方法。为此,中国政府制定实施了“中国光明工程”计划。模仿自然界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和开发出人工合成技术被称为“21世纪梦”的技术。它的核心就是开发高效的太阳光响应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目前国内外光催剂的研究多数停留在二氧化钛及相关修饰。尽管这些工作卓有成效,但是在规模化利用太阳能方面还远远不够。因此搜寻高效太阳光响应型半导体作为新型光催化剂成为当前此领域最重要的课题。
2,光催化材料的基本原理
半导体在光激发下,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位置,以此,在导带形成光生电子,在价带形成光生空穴。利用光生电子-空穴对的还原氧化性能,可以降解周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以
及光解水制备H2和O2。
高效光催化剂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1)半导体适当的导带和价带位置,在净化污染物应用中价带电位必须有足够的氧化性能,在光解水应用中,电位必须满足产H2和产O2的要求。(2)高效的电子-空穴分离能力,降低它们的复合几率。(3)可见光响应特性:低于420nm左右的紫外光能量大概只占太阳光能的4%,如何利用可见光乃至红外光能量,是决定光催化材料能否在得以大规模实际应用的先决条件。常规anatase-type TiO2 只能在紫外光响应,虽然通过搀杂改性,其吸收边得以红移,但效果还不够理想。 因此,开发可见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材料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只是,现在的研究状况还不尽人意。
3,光催化材料体系的研究概况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光催化材料体系主要可以分为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以及磷化物
氧化物:最典型的主要是TiO2及其改性材料。目前,绝大部分氧化物主要集中在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 研究的比较多的是含Ti,Nb,Ta的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其他的含W,Cr,Fe,Co,Ni,Zr等金属氧化物也见报道。个人感觉,d区过渡族金属元素氧化物经过炒菜
式的狂轰乱炸后,开发所谓的新体系光催化已经没有多大潜力。目前,以日本学者J. Sato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已经把目光锁定在p区元素氧化物上,如含有Ga,Ge,Sb,In,Sn,Bi元素的氧化物。
硫化物:硫化物虽然有较小的禁带宽度,但容易发生光腐蚀现象,较氧化物而言,稳定性较差。主要有ZnS,CdS等
氮化物:也有较低的带系宽度,研究得不多。有Ta/N,Nb/N等体系
磷化物:研究很少,如GaP
纤维素水解
按照晶体/颗粒形貌分类:
(1)层状结构
半导体微粒柱撑于石墨及天然/人工合成的层状硅酸盐
层状单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如:V2O5,MoO3,WO3等
钛酸,铌酸,钛铌酸及其合成的碱(土)金属离子可交换层状结构和半导体微粒柱撑于层间的结构
含Bi层状结构材料,(Bi2O2)2+(An-1BnO3n+1)2-(A=Ba,Bi,Pb;B=Ti,Nb,W),钙钛矿层 (An-1BnO3n+1)2-夹在(Bi2O2)2+层之间。典型的有:Bi2WO6,Bi2W2O9,Bi3TiNbO9
层状钽酸盐:RbLnTa2O7(Ln=La,Pr,Nd,Sm)
(2)通道结构
比较典型的为BaTi4O喷浆泵9,A2Ti6O13(A=K,Na,Li,等)。这类结构往往比层状结构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认为,其性能主要归咎于金属-氧多面体中的非对称性,产生了偶极距,从而有利于电子和空穴分离
(3)管状结构:在钛酸盐中研究较多
(4)晶须或多晶一维材料
经由VLS,VS,LS(如水热合成,熔盐法)机制可制备一维材料;
液相合成中的软模化学法制备介孔结构的多晶一维材料
对于该种行貌的材料,没有迹象表明,其光催化性能得以提高
(5)其他形状复杂的晶体或粉末颗粒
最典型的是ZnO材料,根据合成方法不同,其行貌也相当丰富
4,提高光催化材料性能的途径
(1)颗粒微细纳米化
降低光生电子-空穴从体内到表面的传输距离,相应的,它们被复合的几率也大大降低。
(2)过度金属掺杂和非金属掺杂
金属:掺杂后形成的杂质能级可以成为光生载流体的捕获阱,延长载流子的寿命。Choi以21种金属离子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表明Fe3+,Mo5+,Re5+,Ru3+,V4+,Rh心电电极3+
能够提高光催化活性,其中Fe3+的效果最好。具有闭壳层电子构型的金属离子如Li+,Al3+,Mg2+,Zn2+,Ga2+,Nb5+,Sn4+对催化性影响甚微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16:4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6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材料   催化剂   催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