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输电线路试验段激光点云采集方案(2)

阅读: 评论:0

500kV输电线路试验段激光点云采集方案
(一)目的
XX省电力公司于2020年开展全省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通道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采集工作,为了保证大规模三维激光点云采集的数据质量,规范采集作业流程,现决定先期开展试验段采集,检验各供应商的采集数据质量。
(二)试验段线路通道选择
试验段线路选择500kV直流线路龙政线1762#至1764#段,3基杆塔,2个档间,全长约0.8km。地点位于溧水毛家山附近,线路带电。其下方有地形起伏、植被覆盖,地貌类型丰富,杆塔间通视性较好,且有公路可以到达杆塔下方。
(三)采集流程
(1)召开500kV输电线路激光点云试验采集启动会,对采集方案、安全组织措施进行宣贯,宣布采集地点和时间,并确定各供应商的采集顺序。
(2)各供应商按照采集顺序,提前到达500kV直流线路龙政线1763#附近
的停车场(位于南京溧水毛家山桃花坝水库西面105县道旁),建议将无人机起降点设置在停车场,各供应商的采集区域为1761#至1764#段,以100m带宽(线路两边各50米)对输电线路通道采集激光点云数据。
(3)各供应商采集完数据后现场进行数据解算,形成Las文件格式的原始点云数据,将解算后的点云数据以及同步拍摄的正射影像存储在一个文件夹中,并以该供应商公司名称命名,当场提交给方天公司无人机巡检技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质量审查。
(四)注意事项
(1)所有供应商在采集前登记设备信息表,采集激光点云的同时必须同步采集正射影像(如果不采集影像,点云后期无法赋真彩)
(2)采集数据统一采用WGS84地理坐标系的UTM投影坐标系,应保证杆塔周边50米、边导线外侧50米范围内点云数据的完整采集,点云数据应存储为LAS文件,文件后缀名为.las,杆塔点云数据应结构完整,输电导线点云不应存在长距离断缺或明显疏漏,尤其在交跨上方时,导线点应完整、均匀采集。
(3)各供应商需遵守作业现场安全规程,方天公司负责数据采集现场安全监督。500kV龙政线属于直流线路,电磁干扰相对交流线路更大,建议飞行高度
相对塔高20-30米,飞行速度控制在5m/s。
(4)数据采集解算完成后,通过移动硬盘带将采集数据带到方天公司,禁止用外网传输,所有数据仅限于在方天公司流转,不得发往外单位。
附件1:人员要求
(1)无人机飞手提供AOPA或UTC等相关无人机操作证;
(2)具有输电线路激光扫描作业经验
附件2:设备要求
(1)飞行平台要求:
1.1 飞行平台能够可靠、稳定飞行,支持悬停、低速巡航;
1.2 飞行时间不低于30min;
1.3 有效载荷:不小于5kg;
1.4 机体绝缘性良好;
1.5 搭载高清可见光拍摄设备,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设备;
1.6 抗风能力不低于5级;
1.7 工作温度:-10℃—+40℃;
1.8 支持自主、手动等多种控制模式下的飞行;
1.9 飞行状态和任务模式能够可靠、灵活切换;
1.10 具备自主起飞和降落功能;
1.11 安全策略支持自动返航、低电压保护;
1.12 配置网络RTK打点设备或是具备网络RTK的无人机,标定绝对坐标;
1.13 可见光相机像素2400(含)万以上;
1.14 双GPS多冗余设计:确保飞行过程中若主差分GPS出现异常可以平滑切换到备份GPS,保障飞行安全;
1.15 提供省级及以上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
1.16 至少购置5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
(2)挂载设备要求:
2.1 激光安全等级:激光等级1级(人眼安全);
2.2 视野范围:垂直视野不低于或优于-16°—+7°,水平视野不小于330°;
2.3 最大有效测量速率:不低于40万points/s;
2.4 点密度:相对飞行高度100m,飞行速度6m/s时,作业点密度应大于100点/平方米;
2.5 点云地面数据监测软件功能要求:差分数据实时监控显示,导航系统实时监控显示;
2.6 激光雷达设备作业航高应满足5-200m高度要求;
2.7 配套专用雷达RTK地面站,激光雷达设备高程测量精度,优于0.1m;
2.8 激光雷达设备相对平面精度,优于0.05m;
2.9 激光雷达设备绝对平面精度,优于0.15米;激光雷达设备重量小于4Kg;
2.10 工作温度:-10℃—+50℃;
2.11 无地面控制测图精度应满足1:1000/1:2000成图比例尺要求。
2.12 提供省级及以上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
(3)地面采集设备要求:
3.1 地面设备或其他设备扫描距离应大于2000m以上;
3.2 激光安全等级:激光等级1级(人眼安全);
3.3 激光雷达设备高程测量精度,优于0.1m;
3.4 激光雷达扫描角度垂直角度:≥950°水平角度:大于330°;
3.5 定向传感器具备:内置三轴加速度器、三轴陀螺仪、三轴磁罗盘、气压计;
3.6 作业点密度应大于100点/平方米。
3.7 提供省级及以上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
附件3:外业数据验收标准
(1)空间范围要求
应保证杆塔周边50米、边导线外侧50米范围内点云数据的完整采集。
(2)点密度要求
每平方米至少应包含100个点,点密度一般控制在100-150点/平方米之间。
(3)文件存储格式及空间参考要求
点云数据应存储为LAS文件,文件后缀名为.las。
点云数据坐标系统为:基于WGS84地理坐标系的UTM投影坐标系。
(4)导线点云数据质量要求
采集点云数据时,杆塔点云数据应结构完整,输电导线点云不应存在长距离断缺或明显疏漏,尤其在交跨上方时,导线点应完整、均匀采集。
(5)彩融合要求
彩融合要求对采集的点云数据和可见光照片应进行彩融合处理,使点云附上真彩。应保证点云彩的连贯性,不得出现铁路段分离、道路分离等现象,应保证点云彩匹配的精度。
(6)点云精度要求
获取的点云平面和高程绝对精度应不低于±10cm,平面和高程相对精度不低于±5cm。在激光点云反射率较低区域(如河流、湖泊等易形成镜面反射的区域)、深谷等特殊困难地区,平面和高程绝对精度应不低于±30cm,平面和高程相对精度不低于±7cm。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02:0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5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采集   数据   设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