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四管防磨防爆检查招标技术规范书

阅读: 评论:0

目录部分/CONTENT
1
概述:
1.1本标项目名称: #1炉四管防磨防爆检查
1.2工程概述:
(以下简称甲方)1号机组容量600MW,锅炉型号为:SG-1913/25.4-M958,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全钢架悬吊结构Π型露天布置、固态排渣。炉膛宽度 18816mm,炉膛深度 17696mm,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 8300mm,炉顶管中心标高为 71850mm,大板梁底标高 79150mm。炉膛由膜式壁组成。炉底冷灰斗角度为55o,从炉膛冷灰斗进口(标高8300mm)到标高 49670mm 处炉膛四周采用螺旋管圈,管子规格为φ38.1mm,节距为 54mm,倾角为 13.9498o。在此上方为垂直管圈,管子规格为φ34.9mm,节距为56mm。螺旋管与垂直管的过渡采用中间混合集箱。水平烟道深度为 6108mm,由后烟井延伸部分组成,其中布置有末级过热器。后烟井
深度为 13200mm,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脱硝后SCR预留层布置有分级省煤器。炉膛上部布置有 6 片分隔屏过热器和 20 片后屏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和后屏过热器沿深度方向采用蒸汽冷却定位管固定,蒸汽冷却定位管(共6根,φ63.5/φ50.8)从分隔屏过热器进口集箱引出,进入分隔屏过热器出口集箱。后屏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和高温过热器沿炉膛宽度方向采用流体冷却定位管固定,流体冷却定位管(共4 根,φ50.8)从后烟井延伸侧墙进口集箱引出,进入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现将#1炉四管防磨防爆检查工作进行招标,请投标单位(以下简称乙方)参照以下要求进行投标。
1.3工作期限:自进入炉膛内检查至查管工作结束,现场验收合格。查管工作结束后留2人对消缺工作进行跟踪和闭环。
1.4工期要求:
1.4.1四管检查人员需在接到甲方通知后48小时内到达现场。
1.4.2炉内四管防磨防爆检查工作许可后72小时提交尾部烟道区域、炉顶大罩壳区域检查报告。
1.4.3炉内水平烟道区域脚手架搭设验收完成后72小时提交水平烟道区域检查报告。
1.4.4分隔屏、后屏区域脚手架搭设验收完成后24小时提交分隔屏、后屏区域检查报告。
1.4.5炉内升降平台完全搭设完成平验收合格后72小时提交水冷壁区域检查报告。
2受热面简介:
2.1水冷壁
水冷壁采用外径为Φ38.1和Φ34.93的光管,节距分别为56mm与54mm,管间用扁钢焊接形成完全气密封炉膛。炉膛折烟角节距为56mm,由材料为SA213-T22,外径为Φ38. 1的光管与扁钢焊接而成。前后墙水冷壁在标高20312与水平成55°的夹角形成冷灰斗,冷灰斗下倾至标高8600mm处形成深度为1220mm的出渣口,并与渣斗装置相接。前墙及两侧墙水冷壁通过装在垂直段顶部的吊板装置悬吊,后墙水冷壁通过56根Φ57.2的光管作为悬吊管,支撑炉室后墙的全部重量。
整个炉膛水冷壁由炉膛上部的垂直段管屏与炉膛下部的螺旋段管屏组成。在标高49670处,
通过锻件多通及中间混合集箱实现垂直段与螺旋段管屏的过渡,由一根螺旋管分成四根垂直管。垂直管圈高度约为23m,共有1304根管子,螺旋管圈高度为41.07m,由326根管子以倾角13.9498°右旋螺旋而成,螺旋圈数为531.61圈。垂直段管屏包括上下两部分,共有45片膜式管屏。螺旋段管屏包括过渡段及螺旋段管屏,从标高8300至标高50705.6(后墙50080),共有102片管屏(不包括燃烧器区水冷壁及SOFA区水冷壁)。
水冷系统主要管子规格:
名称
规格
材料
节距
前墙垂直段
Φ34.93×6.04
SA213-T12
56
侧墙垂直段
Φ34.93×7.96
SA213-T12
56
后墙折烟角
Φ34.93×6.21
SA213-T22
56
后墙悬吊管
Φ57.2×15.89
SA213-T22
336
螺旋段
Φ38.1×6.36
SA213-T12
54
燃烧器区水冷壁
Φ38.1×6.55
SA213-T12
2.2省煤器
省煤器布置于锅炉的后烟井低温再热器下面,有三组采用光管蛇形管,顺列排列,与烟气成逆流布置。管子规格为Φ50.8×7.89,材料为SA-210 C,共167片,每片受热面由3根并联蛇形套管组成,总计有501根管子。横向节距为112mm,纵向节距为101.6mm。省煤器由吊杆和管夹支吊分别承载于三只省煤器中间集箱下,分三列悬吊,每列再通过省煤器中间集箱上的55根悬吊管悬吊承载,悬吊管规格为Φ63.5×13.22mm,共165根,材料SA-210C,悬吊管内的介质来自省煤器。
为了确保后烟井的烟气分布均匀,在后烟井入口的后墙包覆管及省煤器进口处前后墙包覆管上均焊有烟气阻流板,以防止形成烟气走廊,造成局部磨损。
脱硝后SCR预留层布置有分级省煤器。分级省煤器蛇形管规格为φ44.5×6.5(或φ51),材质为SA210C。分级省煤器管排顺列布置,横向节距为122mm,纵向节距为100mm。分级省煤器分为2组,分别布置与SCR反应器后的2个烟道中。
新的分级省煤器为H鳍片省煤器。该处具体数据如下:
项目名称
单位
参数
结构数据(单侧烟道)
烟道宽度
mm
11400
烟道深度
mm
10000
换热管(外径x壁厚)
mm
φ44.5x6.5(或φ51)
换热管型式
管束横向排数
94
管束纵向排数
12
管束横向间距
mm
122
管束纵向间距
mm
100
鳍片子有效长度
M
9100
绕圈管数
3
有效换热面积
m2
6800
省煤器管材料
SA-210C
鳍片材料
SPHC
吊板材料
12Cr1MoV
防磨罩材料
1Gr13/1Cr6Si2Mo
2.3过热器
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向可分为四级:顶棚&包墙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及末级过热器。其中主受热面为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分隔屏和后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的上部,主要吸收炉膛内的辐射热量。末级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炉膛后墙水冷壁吊挂管之后,受热面呈逆流布置,靠对流传热吸收热量。过热器系统的汽温调节采用燃料/给水比和两级四点喷水减温,在后屏和末过之间设置一级喷水减温并左右交叉以减少左右侧汽温偏差。
过热器主受热面的结构特性如下表所示:
名称
节距 mm
管径 mm
排数
每排管子根数
布置受热面积
m2
横向
St
纵向
SL
分隔屏过热器
2688
50.8
41.3
6×6
12
1385.6
后屏过热器
896
54
47.6/44.45
20
21
1424.7
末过冷段
224
76.2
38.1
82
12
1882
末过热段
224
76.2
38.1
82
12
2549
2.3.1炉顶、包覆过热器
由炉顶进口集箱引出168根管子作为前炉顶过热器,管子规格前部为Φ63.5×9.03mm,节距为112mm。后部炉顶为Φ63.5×9.03mm,节距为168mm。材料为SA-213 T12,组成后炉顶和后烟井后包复,后烟井前包复并进入后烟井下部环形集箱。从环形集箱分别引出二路受热面,其一为后烟井两侧包复受热面,其二为水平烟道底部及延伸侧墙。各包复受热面的结构特性分别为:后炉顶、后烟井后包复和后烟井前包复的管子规格为Φ63.5×9.03mm,材料为SA-213 T12,数量为113根。后烟井两侧包复管子规格为Φ63.5×9.03mm,材料为SA-213 T12,数量为2×80根。水平烟道底部及延伸侧墙管子规格为Φ50.8×7.96mm,材料为SA-213 T12,数量为2×55共110根。从两侧包复和延伸侧墙出来的工质分别引至分隔屏过热器。前部炉顶管上还设有供升降检修平台用的缆绳孔管。
2.3.2分隔屏过热器
分隔屏过热器布置于炉膛上部,分隔屏不仅吸收炉膛上部的烟气辐射热,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并能分隔烟气流,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减弱切向燃烧时炉膛出口烟气残余旋转的作用。
本锅炉分隔屏过热器共六片,沿炉膛宽度均布,S1为2688mm,S2为50.8mm。每片屏由六个小屏组成,共72根管子,六片屏总计有432根管子。管58子规格为Φ41.3×5.59~6.36mm,材料为SA-213 T23,SA-213 T23,SA-213 T91。
分隔屏管间定位采用耐热不锈钢制成的滑动连接件,1块凸形和2块凹形连接件组成,直接焊在管子上,将管子相互连接一起,并保证每根管子能上下自由膨胀,连接件沿管屏高度分4处布置。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01:1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58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研磨液MSDS
标签:过热器   炉膛   布置   管子   分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