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厨房收残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封闭
干湿分离台。
背景技术:
2.在餐饮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顾客就餐结束后会产生大量的食物垃圾,需要及时清除,这就需要用到收残台。收残台大多不具备干湿分离,直接将干湿物料投入一个垃圾桶中,现在也有一部分能够进行干湿分离的工作台,公开号为cn21301005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干湿分离收残台,包括台体、干区收纳箱和湿区推送车,
所述台体的底部安装有轮毂,且台体的上方固定有
台面,所述台面的上方后侧设置有遮挡板,且台面的左上方安装有湿区收残池,所述湿区收残池的中间安装有隔板,所述湿区收残池的右侧底端设置有滤网,且湿区收残池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盖。虽然其能够实现干湿分离,但是结构复杂,使用和维护成本比较高,而且在实际使用环境下很难区分垃圾放置在干区还是湿区,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干湿分离台。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台面,所述台面上固定安装有
料斗,所述斗的第一端设有漏料孔,第二端设有存液槽,所述存液槽的底部固定安落水管;所述料斗上通过转轴安装有滤筐,所述滤筐的底板倾斜,所述底板的第二端设有由于与存液槽相匹配的第一过滤孔。
6.所述滤筐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料斗设有与第一轴孔匹配的第二轴孔,所述该第二轴孔和第一轴孔通过转轴连接。
7.所述料斗的第二端还固定安装有提手。
8.所述滤筐的顶部与台面平齐或者略低于台面。
9.所述料斗第二端的侧壁上设有与存液槽相匹配的第二过滤孔。
10.所述台面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围挡。
11.所述支架包括四根细圆腿,所述细圆腿的顶部通过脚杯与台面固定连接。
12.所述细圆腿底部均安装有圆管调节脚。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观简洁,只需要支架、台面、料斗、滤筐几个部件即可,结成本;倾倒垃圾时不需要区分干湿,直接倒入滤筐,固态垃圾留在滤筐中,然后手提把手转动滤筐就可以把固态垃圾倒入垃圾桶,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2为倾倒固态垃圾时的状态示意图。
18.附图3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支架,2-台面,3-围挡,4-安装孔,5-底板,6-第一轴孔,7-第一过滤孔,8-提手,9-料斗,10-落水管,11-垃圾桶,12-圆管调节脚,13-细圆腿,14-脚杯,15-第二过滤孔,16-拉管,17-漏料孔,18-斜板,19-存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后”、“内”、“外”等描述方向关系的词语仅为了实施例的描述方便,不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所述固定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螺接、卡接、过盈配合、一体成型等现有技术已知的连接方式;所述若干为一个以上。
22.附图1至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包括支架1,在支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台面2,该台面2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围挡3,用于防止垃圾或者污水流到底面上。在台面2的中部设有一个方形的安装孔4,安装孔4内固定安装有料斗9。料斗9的结构如附图3所述,其第一端设有漏料孔17,第二端设有存液槽19,漏料孔17和存液槽19之间安装有斜板18;存液槽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根落水管10。
23.料斗9的上安装有一个滤筐,如附图2所示,滤筐截面整体呈三角形,顶部敞开并与台面2平齐或者略低于台面。滤筐的底板5倾斜,且底板5的第二端设有由于与存液槽19相匹配的第一过滤孔7,料斗9第二端的侧壁上设有与存液槽19相匹配的第二过滤孔15。在料斗9的第二端还固定安装有提手8。
24.滤筐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一轴孔6,料斗9设有与第一轴孔6匹配的第二轴孔,该第二轴孔和第一轴孔6通过转轴连接。拉动提手8可以让滤筐绕着转轴转动,将滤筐内的垃圾从第一端流至漏料孔17,然后落到放置在漏料孔17下方的垃圾桶11内。
25.支架1包括四根细圆腿13,在每根细圆腿13底部均安装有圆管调节脚12,细圆腿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脚杯14,该脚杯14与台面2固定连接。相连的两根细圆腿13之间固定安装有拉管16。
26.使用时,将整个干湿分离台搬运至预定位置,调节圆管调节脚12使其稳固,然后在漏料孔17下方放置好垃圾桶11,然后将落水管10与污水管路或者其他液体收集管路连接。食物垃圾倒在滤框内,垃圾中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过自然流入第一过滤孔7、第二过滤孔15自然流入存液槽19然后从落水管流走,固体的垃圾则留在滤框中,然后手拿提手8将滤框第二端提起,固体垃圾从第一端流至漏料孔17,然后落到放置在漏料孔17下方的垃圾桶11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台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2)上固定安装有料斗(9),所述料斗(9)的第一端设有漏料孔(17),第二端设有存液槽(19),所述存液槽(19)的底部固定安落水管(10);所述料斗(9)上通过转轴安装有滤筐,所述滤筐的底板(5)倾斜,所述底板(5)的第二端设有由于与存液槽(19)相匹配的第一过滤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筐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一轴孔(6),所述料斗(9)设有与第一轴孔(6)匹配的第二轴孔,所述该第二轴孔和第一轴孔(6)通过转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9)的第二端还固定安装有提手(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筐的顶部与台面(2)平齐或者略低于台面(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9)第二端的侧壁上设有与存液槽(19)相匹配的第二过滤孔(15)。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2)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围挡(3)。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四根细圆腿(13),所述细圆腿(13)的顶部通过脚杯(14)与台面(2)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圆腿(13)底部均安装有圆管调节脚(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供开了一种全封闭干湿分离台,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台面,所述台面上固定安装有料斗,所述斗的第一端设有漏料孔,第二端设有存液槽,所述存液槽的底部固定安落水管;所述料斗上通过转轴安装有的滤筐,所述滤筐的底板倾斜,所述底板的第二端设有由于与存液槽相匹配的第一过滤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观简洁,操作简便。操作简便。操作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
魏正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雍华商用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