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规范标准[详]

阅读: 评论:0

              第章  技术规及要求
一、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 
执行国家、省及市颁发的现行行业规、相关标准及相关文件。具体施工项目参照以下执行:
1.箱变、开闭站、计量仪表室基础
1.1基础土方的开挖 
对于箱变、开闭站、计量仪表室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开挖清底的方法,开挖时基坑边坡需根据深度进行放坡,挖掘机开挖深度至持力层,剩余的部分采用人工清底,直至开挖到图纸要求位置。
1.2接地
箱变、开闭站、计量仪表室基础要焊接接地网,接地网与周围建筑接地网相连。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和焊接要求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和相关规规定,接地网施工的焊接作业由专业人员焊接操作,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后,要在晴朗的天气,地面湿度达到规规定的时候,方可进行接
地电阻的测试。如果有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定的接地装置,就要按规定增加相应的接地极和接地母线,直到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
1.3垫层施工 
箱变、开闭站、计量仪表室基础垫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垫层施工时要采取措施保证垫层表面的平整度。
1.4基础钢筋绑扎
基础钢筋绑扎要严格根据图纸要求的钢筋型号及间距按照规进行施工,绑扎完毕后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5基础砼的浇筑 
箱变、开闭站、计量仪表室基础混凝土浇筑应根据图纸规定的型号进行施工,在浇筑过程中要按照混凝土浇筑操作规程进行。基础混凝土需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浇筑需按浇筑顺序直接将其倒入模板中,对基础混凝土施工采取直接有效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外温差所引
起的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裂缝。振动棒振捣时,混凝土振捣需按浇筑顺序方向采取斜向振捣法进行,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 40~50 度,插点的间距以 500mm 为宜,以防漏振,振捣时混凝土表面出现翻浆,溢出气泡为止。振捣混凝土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防止模板偏移或错位。每点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不要过长,以出现浮浆不下沉为原则,防止发生过振现象。预埋铁件时,相对尺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水平度允许误差2mm。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棉被,防止混凝土受冻。
1.6 基础模板的施工
基础施工采用木模板,模板用前刷隔离剂备用。模板支设前,木模板表面要刨光并刷油。板支设时,外边模板采用固定配型模板,模板之间竖缝满打卡子。模板外侧采用脚手管围檩加固,外侧打地桩用斜撑加固基础模板施工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基础位置,防止模板发生位移。
2. 箱变、开闭站围栏
2.1 基础工程:采用分段施工,对不平整地形,尽量整成直线、水平或斜披,使围栏上下起伏不大。确定基坑位置,进行基坑开挖。 
2.2立柱工程:基坑经验收合格,放置基座。水平段,立杆必须与地面垂直。斜坡段必须与斜坡垂直。纵向必须铅锤在一个平面。然后进行回填,用素土夯实。经检验合格,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2.3围栏安装工程:立柱施工经检验合格后,再安装围栏。围栏必须在一个平面。
3.钢管杆基础
3.1 分坑
线路复测完毕后,根据基础支模正表中分坑尺寸进行分坑操作,订立辅助桩(横、竖线路都至少订4个),便于中心桩的校核。
3.2 土石方开挖
要控制好基坑底板宽度,基坑深度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如果出现超挖现象,多挖部分应铺石灌浆处理。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基础坑,施工时应配置抽水设备抽出坑积水,并且加大坑壁的坡度。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随时监控基坑位置和形状,基坑挖掘接近坑深
尺寸时应及时进行坑深测量,其施工偏差满足优良级评定标准,基坑成型后进行操平正。
3.3 钢筋绑扎和基础支模
钢筋绑扎前,首先要检查钢筋的规格和数量,要与施工图中完全一致。为了保证各部位钢筋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根据钢筋的间距和所处位置等,在钢筋上用彩笔画好绑扎标记。钢筋交叉点应用铁线绑扎牢固,当绑扎筋在Φ12以下时,用22#双股绑线绑扎一道;当绑扎筋在Φ12以上时,用22#双股绑线十字交叉绑扎两道。底模采用整体定型钢模板,各层模板分别加装围楞,模板在安装前应先刷隔离剂,防止隔离剂粘、滴到钢筋上。由于浇筑混凝土是在立柱和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下,二层台阶侧面模板受力较大,因此,施工时必须对其进行加固,防止变形。二模支撑用底模高度的混凝土垫墩衬垫(或用∠125×10角钢托楞各角支撑),按规定位置支撑好后,坑底的相应位置要用水泥砂浆固定,立柱支撑用角钢托楞。为了防止立柱模板大的压力在二模托楞上和立柱模板下沉,要将立柱模板各角用1 t导链分别吊到坑口已安装好的大楞上。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19:1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55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板   施工   混凝土   进行   基础   基坑   防止   钢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