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沥青道路检查井施工技术

阅读: 评论:0

市政沥青道路检查井施工技术
【摘 要】检查井在当今市政道路工程中屡见不鲜,是检查各类地下管道的主要设施。这些检查井长期受到车辆荷载、雨水冲刷之后往往会出现周边下陷、路面开裂、井圈破裂等问题,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甚至引发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本文先分析了市政沥青道路检查井常见的质量问题,有针对的阐述了相关施工新技术和新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道路;检查井;质量问题
现如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组成之一,其发展及规划成为业界关心的焦点。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因施工方便简单、维修成本低、路面光滑坚实以及噪音污染小的特点被广大市民青睐,但是在沥青道路工程中检查井的施工问题却越来越明显,这些检查井在雨水冲刷、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隐患,不仅影响交通运输效率,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同时检查井质量问题的出现之后在维修中需要对其进行开挖处理,最终导致交通拥堵。为此,这里结合工程施工实际阐述了市政沥青道路检查井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应对策略。
1、市政沥青道路检查井施工问题
沥青路面的检查井主要指的是每隔一定的位置修建检查地下管线的竖井,其施工目的在于方便地下管道的检修,及时清除地下管道中的淤泥和杂物。这些检查井上方普遍都是以水泥或者钢板井盖覆盖的,在长期车辆碾压以及雨水侵蚀作用下,会出现龟裂、沉陷以及坑槽等质量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施工不科学导致的,为此提前对这些质量问题的发生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就检查井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主要包含了以下方面。
1.1参建各方行为
任何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施工人员和单位,而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控制方式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施工效益和质量。在当前市政沥青道路检查井施工的时候,由于不少工程人员对施工要求并没有给予重视,导致施工的时候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没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其次,一些设计图纸本身存在问题,设计深度不足、设计方案与工程施工实际不相匹配;再次,施工单位资质不够,特别是目前工程项目中存在挂靠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最后,一些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谋取私利出具虚假路基压实报告。
1.2刚柔过渡不协调
目前大部分的检查井都是采用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构成的,这些结构周围以沙砾土作为回填材料进行施工,在施工的时候因检查井本身的自重、刚度以及变形量导致出现过渡段不协调、不均匀的现象,最终导致差异现象的发生,引起位移、塑性乃至变形问题。这种过渡区在外力作用之下出现了应力集中的现象,给柔性路基和路面结构带来一定的威胁,在外部何在的反复作用下路基、路面以及检查井之间必然会发生不均匀变形,最终导致检查井周边质量问题的发生。
1.3施工工艺不规范
首先,目前大部分市政道路工程的检查井都是在道路施工之前开展的,提前砌筑检查井的高度然后在填筑路基,这种施工方法的应用使得道路工程碾压的时候无法采用大型机械进行碾压施工,只能采用小型机械以及人工夯实施工,这也必然造成压实不够,影响工程质量,最终导致检查井周围质量问题的发生。其次,检查井普遍采用年度比较低的砖混结构砌筑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工作人员责任心和施工技术的影响,此时如果缺乏科学的检查手段和管理措施,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最后,检查井施工中混凝土底板施工
难度比较大,在施工的时候扩散应力如果得不到疏散,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下沉的现象。
  2检查井周围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加大质量行为监督力度
  建设单位质量监督机构应重点加强对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尤其是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和竣工验收备案等4项程序的监督。加强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是参建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重点,是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基本保证。要探索新机制,尝试新方式,寻求新手段,突出重点,实施差异化管理,使监管资源的作用最大化。要依靠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与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建立质量诚信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2.2重视基础处理
  检查井作为路面附属的小型设施,其基础处理一般不被重视,致使检查井的基底应力大于路面、路基同深度应力,基底沉降大于路面沉降,井口发生下沉。检查井作为独立的结构
物,承担的是整个车轮的冲击荷载,甚至是几倍超载的车轮荷载作用。与桥梁结构基础相比,检查井的基底埋深比桥梁基础浅得多,且为单个检查井独自受力,其基础工况比桥梁结构基础工况更差。因此,在施工中要重视检查井的基础处理,应将检查井基础处理与桥梁结构基础处理同等对待,以保证检查井基底荷载应力与同深度路基路面的基底应力一致。
  2.3使用扩盘式井座和分支式井筒结构
  传统的井圈座和井身结构,井圈座为圆环柱体,车轮的冲击力施加于井盖、井圈座后直接传递给竖井身,强度较高的路面结构不承受荷载,在车辆冲击力和长期的反复荷载作用下,再加上井身自重,则必然导致检查井下沉。为减少车轮冲击力对井身的作用,可采用分支式井筒和扩盘式井圈座结构。
  施加于井盖上的车轮荷载,通过扩盘式井圈座和分支式井身逐一传递于路面、路基各结构层中,逐一卸载,扩大受力面积,减少检查井基底基础应力。路面、路基层与井体共同受力,使检查井井身和井口周围的路面形成一体,检查井不再单独承受行车荷载,从而提高检查井的抗沉降能力。
  2.4采用反开挖工艺,确保井口路面压实度反开挖工艺可运用于沥青路面结构
  检查井按传统工艺修建到距路床顶标高15cm时,用钢板将井筒位置盖住,然后对路基进行整体碾压。进入底基层、基层施工后,逐层挖出钢板,开挖宽度应逐层加宽,并支内模,浇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沥青下面层施工完成后,及时挖出钢板,安装、调整井圈座,最后对井周围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补填,并采用热夯进行夯实。
  采用反开挖工艺进行路面检查井施工,可以保证井口附近路面的压实度,从而避免或减少井口路面裂缝,降低雨水沿裂缝进入检查井基础的几率,避免检查井沉降的发生。
3、结语
总之,在市政沥青道路检查井施工的时候,充分考虑井周路面受力的复杂性,对井周路面进行专项设计;施工时,改进井周路面施工工艺,严格控制井周路面施工质量。从而提高井周路面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辰俊杰. 市政道路检查井周沥青混凝土病害的分析与防治 --以简州新城涟江大道为例[J]. 四川建筑, 2021, 41(5):2.
[2]赵明峰, 任镜达, 邓涛,等. 一种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查井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663674A[P]. 2021.
[3]王磊. 浅析市政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要点技术及注意事项[J]. 四川水泥, 2020(4):2.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16:10: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53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检查井   质量   路面   沥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