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分钟”---恩恩的故事
【本周案例】⼀岁⼋个⽉的恩恩坐在地毯上,她⼿⾥是⼀个⼏何插座的⼯作。这个教具由⼀个带柱⼦的基座和五个不同形状的带孔积⽊组成,积⽊上的孔必须对应柱⼦才能放下去。需要孩⼦判断积⽊的形状和孔的位置。此时嗯嗯正在全神贯注地把积⽊插进基座,她⽤⼩⼩的⼿拿起⼀个三⾓形积⽊,积⽊上有三个洞。她慢慢地对着基座上的三根柱⼦放进去,不太对,她转动了⼀下⼿腕,换个⾓度再试⼀下,放进去了!⼀开始的⼏个积⽊放得并不顺利,但是后来她越来越熟练,直到完成所有20块积⽊。⽼师观察到她脸上露出的满⾜的表情,嗯嗯把教具端起来给⽼师看,⽼师 说:“哇,你全都放上去了。”嗯嗯⼀边说:“它的家在这⾥。”⼀边把教具放回。
在这个例⼦中恩恩独⾃完成了⼀个完整的⼯作,⾃⼰将教具拿到地毯,独⽴操作,遇到困难时尝试解决,完成练习,然后将教具放回。整个过程⽼师是观察者的⾓⾊,没有给予帮助。但是恩恩通过⾃⼰的努⼒完成了积⽊的拼插,在这个过程中练习了动⼿操作、⼿眼协调的技能。当她完成后将教具拿起来展⽰给⽼师,⽼师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励。恩恩也展现出满⾜的⾃信的状态。 相反,在⽇常⽣活中,家长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替孩⼦代劳。⽐如孩⼦玩玩具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操作时,在旁边的家长往往按捺不住语⾔上或动作上指导孩⼦,孩⼦就失去了⼀个独⽴解决问题的机会。婴⼉教育的核⼼是促进⼉童⾛向独⽴,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能⼒的发展。婴⼉不断经历成长中的各种问题, 翻⾝、⾏⾛、穿⾐、吃饭、洗澡等,如果家长愿意多给孩⼦“⼀分钟”,让孩⼦⾃⼰来尝试解决,当他们完成时,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励,孩⼦会逐渐视⾃⼰为⼀个优秀的问题解决者,越来越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孩⼦会越来越独⽴,越来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