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在生产企业中,物流成本是除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如今的企业物流管理者通过学习、实践和总结,正在探索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随着企业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断追求,必然会对物流系统注入更大的投资,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实践中,也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首要任务。但是中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企业发展对物流成本受控的要求十分急迫。
关键词: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指数 配送 采购分析 库存 供应链
正文:
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在许多企业中,物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最大,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以及竞争力的高低,所以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
流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也可以说,人们对物流的关心首先应该从关心物流成本开始。有专家指出:“物流既是主要成本的生产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加强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与管理对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拟围绕物流成本概念和物流成本为何在我国居高不下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物流成本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一、物流成本的涵义
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其由三部分构成:① 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 ② 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的费用 ③ 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费用。
二、中国物流成本高在哪里
与发达国家物流业比较,中国物流成本要高得多。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物流业成本仅占整个运营成本的9%左右,而中国物流业成本则占20%。从库存情况来看,中国企业产品的
周转周期为35~45天,而国外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时间不超过10天。另外,中国企业更愿用自己的车队,但货物空载率达37%以上,同时因包装问题而造成的货物损失每年达150亿元,货物运输每年损失500亿元人民币。
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规模小、管理分散、员工素质低。据了解,这样的公司全国已注册的有1500家左右,没有形成网络,缺乏竞争力,企业之间也缺乏了解和相互沟通,不利于物流企业的发展。
三、中国物流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在我国,物流费用占了货品总成本的30%,运输成本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出3倍。另外,从产品的供应链结构来看,90%的时间消耗在流通环节,在生产环节的时间只占10%。
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但仍难满足高速发展的物流需求。2004年,我国需要运输的实物量增长20%左右,而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了10.6%,使货物在途时间延长,压港、压航、压库严重。
洪善祥分析说,导致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物流管理体制各自为政。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其发展涉及国家宏观经济与对外贸易,涉及铁路、公路、水路和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也涉及口岸监管、商务、土地、税务和信息等其他相关部门。但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协调,各自为政。所以跨地区的物流服务往往受到区域性局部利益的影响而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建设规划缺少合理统筹。内陆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缓慢,特别是集装箱运输中转站发展较慢,集装箱“门到门”的多式联运未得到充分发展。目前,我国内地进出口货物有70%左右是由内地以散杂货形式集运到港区再拼箱,或拆箱后以散杂货形式疏运到内地。服务于区域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相对缺乏。
三是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缺少良好衔接与配合,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合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四、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
(一)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对顾客物流服务的管理来降低成本
实行供应链管理不仅要求本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化,也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以及
客户、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正因为如此,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仅仅企业中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要加强控制,同时采购部门等各职能部门都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可以确保企业利益,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降低物流成本
要实现企业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的效率化的交易关系,必须借助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端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一方面是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正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能由此建立起战略的物流经营系统。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将企业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对应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这可以从整体上控制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使混杂在其他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精确地计算出来,而不会把成本转嫁到其他企业或部门。
(三)降低配送成本
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它是流通加工、整理、拣选、分类、配货、装配、运送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但完成配送活动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需配送成本。在一定的配送成本下尽量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或在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有以下四种策略:
1.混合策略。混合策略是指配送业务一部分由企业自身完成。而采用混合策略,合理安排企业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完成的配送,能使配送成本最低。
2.差异化策略。差异化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产品特征不同,顾客服务水平也不同。
当企业拥有多种产品线时,不能对所有产品都按同一标准的顾客服务水平来配送,而应按产品的特点、销售水平,来设置不同的库存、不同的运输方式以及不同的储存地点,忽视产品的差异性会增加不必要的配送成本。
3.延迟策略。传统的配送计划安排中,大多数的库存是按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量设置的,这样就存在着预测风险,当预测量与实际需求量不符时,就出现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
况,从而增加配送成本。延迟策略的基本思想就是对产品的外观、形状及其生产、组装、配送应尽可能推迟到接到顾客订单后再确定。一旦接到订单就要快速反应,因此采用延迟策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信息传递要非常快。
由于顾客偏好不一,几种品牌的同一产品经常出现某种品牌的畅销而缺货,而另一些品牌却滞销压仓。为了解这个问题,在产品出厂时都不贴标签就运到各分销中心储存,当接到各销售网点的具体订货要求后,才按各网点指定的品牌标志贴上相应的标签,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此缺彼涨的矛盾,从而降低了库存。
3.标准化策略。标准化策略就是尽量减少因品种多变而导致附加配送成本,尽可能多地采用标准零部件、模块化产品。如服装制造商按统一规格生产服装,直到顾客购买时才按顾客的身材调整尺寸大小。采用标准化策略要求厂家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考虑怎样节省配送成本,而不要等到产品定型生产出来了才考虑采用什么技巧降低配送成本。
(四)采购分析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普遍而言,生产型企业通常要用销售额的4070%来进行原材料和元器件的采购。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能够快速灵活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因此,生产型企业在运做之初就必须意识到:作为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采购分析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相当重要。采购分析没有做好,意味着企业的供应链和成本没有控制好,企业的经营、生存和发展就存在问题。
(五)通过库存环节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库存是供应链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指一个组织所储备的所有物品和资源。从1977年到2000的,典型的高科技公司库存绩效成倍增长,周转资料从2.5次增加到了5次。某些公司,如苹果和戴尔,现今其库存的运作时间甚至只有6-8天(相应的周转次数分别为61次46次)。这意味着,公司运营其业务所需的库存较二十年前减少了50%。是什么驱使这些公司纷纷在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方面不断寻求更优。
即使在发达国家全年流通费用的支出也占到GDP的10%。而我国由于流通技术水平低,流通效率低,物流成本高,每年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达17880亿元。而
上述数据显示在西方发达国家库存在物流成本中占相当高的比例。这就是大公司纷纷通过库存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的原动力。
如果库存量可减少到1000元美元,直接在账面上反映,该公司可以节约300多万美元。也就是说,减少库存而节约的成本可看作是利润的增加。利用‘牛奶取货’或者叫‘循环取货’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
若采用不进入原材料库,保持很低或接近于“零”的库存,省去大量的资金占用。有些用量很少的零部件,为了不浪费运输车辆的运能,充分节约运输成本。
通过循环取货,我们的零部件运输成本可以下降30%以上。把低附加价值的东西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做好制造、销售洫的主营业务,即精干主业。与供应商共赢,建立供应链预警机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资源优势,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的战略地位,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必须关注和努力的, 只有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掌握、分析和研究,才能达到管理物流的目的。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巨大,这对于我国资源的紧张情况也是一种很好的缓解措施,对于实现企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鲍新中,程国全,王转:《物流运营管理体系规划》,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2、连桂兰:《如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日]诊断师物流研究会著:《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宋华,曹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级。物流成本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5、傅桂林:《物流成本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6、鲍尔索克斯:《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张荣忠:《物流供应链降低成本之路》,交通企业管理,2003
8、贾玉玲:《谈物流管理与成本控制》,新疆有金属,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