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划分
物流可分为第⼀、第⼆、第三、第四⽅物流。
第⼀⽅物流是指需求⽅(⽣产企业或流通企业)为满⾜⾃⼰企业在物流⽅⾯的需求,由⾃⼰完成或运作的物流业务。 第⼆⽅物流是指供应⽅(⽣产⼚家或原材料供应商)专业物流企业,提供运输、仓储等单⼀或某种物流服务的物流业务。 第三⽅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TPL)是指由物流的供应⽅与需求⽅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 务。即由第三⽅专业物流企业以签订合同的⽅式为其委托⼈提供所有的或⼀部分的物流服务。所以第三⽅物流也称之为合同制物流。
第四⽅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是⼀个供应链的集成商,是供需双⽅及第三⽅的领导⼒量。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是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以及其他资源提供⼀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案,以此获取⼀定的利润。它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泛的供应链解决⽅案。 2.根据作⽤领域的不同划分
可分为⽣产领域的物流和流通领域的物流。
⽣产领域的物流贯穿⽣产的整个过程。⽣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即采购⽣产所需的原材料;在⽣产的各⼯艺流程之间,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产物流;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物资的回收,就是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
流通领域的物流主要是指销售物流。在当今买⽅市场条件下,销售物流活动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买⽅的需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因此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便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系列物流活动实现销售。 3.根据发展的历史进程划分
可分为传统物流、综合物流和现代物流。
传统物流的主要精⼒集中在仓储和库存的管理上,⽽有时⼜把主要精⼒放在仓储和运输⽅⾯,以弥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综合物流不仅提供运输服务,还包括许多协调⼯作,是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如对陆运、仓储部门等⼀些分销商的管理,还包括订单处理、采购等内容。由于很多精⼒放在供应链管理上,责任更⼤,管理也更复杂,这是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现代物流是为了满⾜消费者需要⽽进⾏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及储存的计划、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它强调了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提⾼了物流的标准和要求,是各国物流的发展⽅向。国际上⼤型物流公司认为现代物流有两个重要功能:能够管理不同货物的流通质量;开发信息和通信系统,通过⽹络建⽴商务联系,直接从客户处获得订单。
4.根据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同划分
可分为社会物流、代理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属于宏观范畴,包括设备制
造、运输、仓储、装饰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公共物流和第三⽅物流贯穿其中。
代理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需⽅之外的第三⽅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第三⽅就是提供物流交易双⽅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企业物流属于微观物流的范畴,包括⽣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等。
5.按物流的流向不同划分
可分为内向物流和外向物流。
内向物流是企业从⽣产资料供应商进货所引发的产品流动,即企业从市场采购的过程。
外向物流是从企业到消费者之间的产品流动,即企业将产品送达市场并完成与消费者交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