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4*2雨水暗沟是济南市华山片区市政道路工程第IV标段分项工程,根据滨河集团下发的工作联系单HS-SZ-HHL-(项目部)-L2016-005JIHS-SZ-HHL-(项目部)-L2016-007,因为环湖南路和环湖北路(三号路以西段)道路横断面调整,及片区雨水排水调整,对原雨水工程进行设计变更。变更内容如下: 1. K0+000至K0+450段,原双侧雨水管道调整为4*2雨水暗沟,环湖南路向南排放至清河北路现有雨水暗沟,本段调整平面及纵段。
2. 根据图纸设计,至K0+437.19段,4*2雨水暗沟改变环湖南路走向,转向至直线方向清河北路原状雨水暗沟K0+596.50段对接。
变更后的雨水暗沟,位于环湖南路K0+000至K0+450段道路中心线,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预制C30钢筋混凝土盖板,每隔15米设置一道变形缝,两侧会谈按照本工程管道回填要求,位于路面结构层部应满足结构要求。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120KPa。两侧雨水支管接入雨 水暗沟,检查井盖板为预制,检查井要求参考标准图集。
2、编制依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12)。
4.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0.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137:2015)。
1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20-2012)。
12.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13.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14. 其他相关规范及要求。
3、工程特点、难点
1. 现状地下障碍物电力沟在用,障碍部分无法施工。
2. 原地址条件为建筑垃圾回填,地基承载力不明。
3. 地下水位高,降水效果不明显。
4. 结构物西侧为在建楼房、深基坑,基坑存在安全隐患。
5. 结构东侧为原有渣土存放,未清理,基坑周边侧限压力大,施工期间存在不稳定因素。
6. K0+170-K0+450段现状为中海集团出入口,封闭需协调。
7. 受环保政策影响,施工时间节点限制。
8. 受环保政策影响,施工材料进场受限制。
9.
10. 因路基需要换填,渣土存放、运输影响。
4、施工位置图
5、结构断面图
6、施工工艺
(1)施工思路
1. 因地质原因现状沟槽土方为回填建筑渣土,存在不密实,杂填土、生活垃圾等情况,考虑结构后期使用功能,对现状渣土清运。因同向电力隧道沟槽与雨水沟槽间隔2米左右,考
虑放坡系数,中间部分土方无法停滞,存在塌方等安全隐患。决定采用与电力沟槽同槽施工,电力隧道与雨水暗沟同步施工的施工工艺。
2. 开工前,环湖路1标段已经进行井点降水作业,但降水效果不能满足施工条件。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决定采用明排降水,充分利用两结构中间2.75米隔离带,间隔10米做砖砌集水坑,用流水槽连接,沟槽上部安装排水主管,引致原雨水沟槽,排入小清河。
3. 地基处理参考K0+456-K1+640段地基处理方式,40+40毛石灌浆混凝土的地基处理工艺。
(2)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地基处理(降水作业)---垫层---钢筋绑扎---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盖板吊装---下一道工序 (3)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
1 开工前,对现状根据物探图进行探坑排查,查清地下管线、结构等使用功能,与新建结构物的关系。地面排查障碍物,周边建筑物,地形地貌等情况,形成排查报告备用。
2 积极组织机械、车辆,施工用材料的进场计划,做施工备用计划。
3 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编制人员计划,确保24小时的施工能力。组织精干的技术力量,对图纸、资料等进行审查,组织各相关单位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用数据,制定规范标准,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工作。
4 对需要变更内容做好工作联系单,提前与个相关单位沟通联系,不因现场情况耽误施工进度。
5 规划运输便道、硬化施工便道,保证运输车辆的载重通行。
2. 测量放线
1 利用gps根据测绘院交底的导线点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加密导线点成果将施工段内所需开挖的中线及开挖上口线、底口线测量放样,撒白灰做好标记。
2 沟槽开挖前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定位、施工放线。机械开挖前根据雨水暗沟中线和地质水文资料来确定了开挖方案,测放开挖边线时,进行放坡,确定开挖线后用石灰粉施放好开挖边线。现场施工员、施工队长、机械操作手明确开挖宽度、深度,用水准仪跟踪开挖过程,严格控制开挖深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比例放坡,沟槽两边留1米操作面,所测量放样保证底口宽度;及时复测开挖深度、宽度,做好测量数据记录,人员换岗时,严格交接测量数据,按照开挖断面数据进行下步工作。
3. 基坑开挖
1 本工程基坑设计按照与电力隧道部分同槽施工,电力隧道底标高根据设计要求高差约+5cm左右,基本持平。同槽施工,考虑地基处理高度,土方开挖高程在一个高度施工,高差部分人工修整,机械部分高程控制忽略不计。
2 开挖基坑断面图:
3 开挖土方便道示意图:
4 沟槽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法,开挖深度严格按照施工图及优化开挖方案进行,(机械
开挖时在距设计底标高0.3米时,采用人工开挖,避免扰动基底土质),开挖至设计基底时(根据设计图及现场勘查的里程桩号内不同基底湿段和过湿段),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按设计要求大于120kpa,并报验监理、项目管理、设计、甲方进行基底验收,基底土质不满足承载力要求时,按毛石灌浆换填0.8米深基底处理进行变更。
5 按设计开挖断面上口宽度为14.35米,底口宽度为12.45米,安排两台360挖机前后交错开挖(增加开挖效率,避免渗水泡槽),开挖控制:左侧挖机开挖宽度为6.45米,右侧挖机开挖6米,前后挖机相距20米。按现场指定堆土点距离每台挖机暂安排3台车(可根据实际灵活调配),坚持挖机不间断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