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内涝减控中的三个方面,即绿地规划和建设、雨水收集和利用、道路和建筑物设计。首先,介绍了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内涝减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然后,分别分析了绿地规划和建设、雨水收集和利用、道路和建筑物设计在城市内涝减控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技术要点。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模式;城市内涝;减控;应用
城市内涝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低影响开发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内涝减控中。其中,绿地规划和建设、雨水收集和利用、道路和建筑物设计等方面,都能够有效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
一、绿地规划和建设
绿地规划和建设是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内涝减控中最重要的一环。绿地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还可以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和水循环系统,从而缓解城市内涝的问
题。因此,在城市内涝减控中,绿地规划和建设应被重视。
首先,绿地规划和建设应该考虑城市的整体气候环境和水循环系统。绿地规划要依据城市的气候特征和降水分布规律,合理安排绿地的分布和面积。同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等自然条件,通过设置缓冲区、绿廊道、生态池塘等措施,优化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增加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率和防洪能力。
其次,绿地建设要注重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和技术。对于不同类型的绿地,应根据其功能和特点合理选择植被、土壤和排水系统等设计参数,并注重绿地的养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生态效益。
最后,绿地规划和建设还应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和共建。城市居民应该成为绿地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应得到充分考虑和反馈。同时,政府和社区组织等应该积极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绿地建设和管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因此,绿地规划和建设是城市内涝减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对城市生态和水循环系统的优化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在绿地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和水文环境,注
重设计和施工的技术和质量,同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和共建,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1]。
二、雨水收集和利用
雨水收集和利用是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内涝减控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效益和生态价值。因此,在城市内涝减控中,雨水收集和利用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推广。
首先,雨水收集和利用应该根据城市的气候和降雨特征,合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对于城市屋面、广场和绿地等大面积的场所,应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和排水管网,将雨水收集和利用到最大程度。同时,应加强对雨水收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其次,雨水的利用方式应根据城市的实际需求和用水情况,选择适合的利用方式。如可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灌溉、清洗、消防等用途,或者经过处理后,用于城市公园、景观绿化等用途,以增加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
最后,雨水收集和利用应与城市排水系统协调配合,形成完整的水循环系统。对于城市中低洼区域的排水问题,可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池、蓄水池等措施,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同时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因此,雨水收集和利用是城市内涝减控中重要的一环,其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效益和生态价值。在雨水收集和利用中,应合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选择适合的利用方式,同时与城市排水系统协调配合,形成完整的水循环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2]。
三、道路和建筑物设计
道路和建筑物设计是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内涝减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能够减缓雨水流速,延长水的停留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首先,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排水系统和路面设计。在道路设计中,应设置合理的路缘石和排水沟,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此外,应注意道路的横坡和纵坡,避免出现积水情况。对于市区道路,可以使用透水性路面材料,增加路面的透水性,降低积水的风险。
其次,建筑物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屋顶和外墙等部分的排水系统。在屋顶设计中,应设置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排水管网,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同时,在外墙设计中,应设置防水隔离层和排水系统,以避免雨水渗透到建筑物内部,造成室内积水和漏水等问题。
最后,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还应加强技术和管理的力度,提高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对于道路和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因此,道路和建筑物设计是城市内涝减控中重要的一环,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能够减缓雨水流速,延长水的停留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在道路和建筑物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排水系统和路面设计,建筑物的屋顶和外墙等部分的排水系统,同时加强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3]。
结语
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内涝减控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在绿地规划和建设、雨水收集和利用、道路和建筑物设计等方面,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
为城市内涝减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内涝问题的不断加剧,低影响开发模式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趋势之一,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宇,刘曦.低影响开发模式引导下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2,42(19):101-103.
[2]王衍超.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南方内涝城市防治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1,27(04):17-20.
[3]胡彩虹,李东,李析男,荐圣淇.低影响开发模式下城市雨洪控制效果模拟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9,50(06):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