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工艺

阅读: 评论:0

钢的淬火是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在一定范围内发生马氏体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 淬火工件的工艺流程
一般工件:淬火→清洗→回火→喷砂(或喷丸等)表面清理→检验。
轴类零件及易变形工件:淬火→清洗→回火→校直→去应力处理→喷砂→检验。
. 淬火前的准备
1)核对工件数量、材质及尺寸,并检查工件有无裂纹、碰伤、缺边、锐边、尖角及锈蚀等影响淬火质量的缺陷。
2)根据图样及工艺文件,明确淬火的具体要求,如硬度、局部淬火范围等。(3)根据淬火要求,设计选用合适的工夹具,有的工件进行适当的绑扎,在易产生裂纹的部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用铁皮或石棉绳包扎及堵孔等。 4)表面不允许氧化、脱碳的工
件,应在盐浴炉或预抽真空保护气氛炉中加热,或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a. 涂料防护
b. 将工件装入盛有木炭或已使用过的铸铁屑的铁箱中,加盖密封。
5)大批工件必须作单件或小批量试淬,制订工艺后方可进行批量淬火,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抽检。
. 装炉
1)允许不同材质但具有相同加热工艺的工件装入同一炉中加热。
2)装炉工件均应干燥、不得有油污及其他脏物。
3)截面大小不同的工件装入同一炉时,大件应放在炉膛后部,大、小工件分 别计算保温时间
4)装炉时必须将工件有规律摆放在装炉架或炉底板上,用钩子、钳子或专用工具堆放,不得将工件直接抛入炉内,以免碰伤工件或损坏炉衬。
5)细长工件必须在井式炉或盐炉中垂直吊挂加热,以减少变形。
6)在箱式炉中装工件加热时,一般为单层排列,工件间隙10~30mm。小件允许适当堆放,但保温时间应适当增加。
. 加热
1. 加热方式
1)碳钢及合金钢工件,一般可直接装入比规定的淬火温度高20~30℃的炉中加热。
2)高碳高合金钢及形状复杂的工件应先预热。
2. 加热温度选择。
3. 工件加热时间的计算:炉中的工件应在规定的加热温度范围内保持适当的时间,保证必要的组织转变和扩散。加热时间是指从工件装入炉,通电加热起至出炉的整个加热过程保持的时间。
加热时间与工件的有效厚度、钢种、装炉方式、装炉量、装炉温度、炉的性能及密封程度等因素有关。
4. 有效厚度的选择(同时适用于退火和正火工艺)
1)圆棒形工件以直径计算。
2)扁平工件以厚度计算(保温系数选取上限)。
3)实心圆锥体按离大端1/3高度处的直径计算。
正火工艺
一. 目的及应用
正火是将钢材或各种金属机械零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基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二. 工艺规范
(1)常用钢号的正火加热温度及硬度值。
(2)正火保温时间的计算,可参照淬火工艺规程。
(3)正火工件的冷却一般为空冷,大件正火也可采用风机冷却、喷雾冷却等,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三. 操作要点
(1)正火温度工艺规范相近的工件,允许同炉处理。
(2)对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加热应采取防止氧化或脱碳的气体保护措施。
(3)工件一般采用工作温度或稍高于工作温度装炉。若互相重叠装料,应相应延长保温时间1/4。
(4)工件应均匀放置在炉膛有效工作区里。
(5)工件出炉后,应散开放置在干燥处空冷,不得将工件堆积,不得放在潮湿处。
回火工艺
退火工艺
退火是将钢材或各种金属机械零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可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在机械制造行业,退火通常作为工件制造加工过程中的预备热处理工序。
一. 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是将钢件或各种机械零件加热到临界点Ac3以上的适当温度、在炉内保温缓慢逐渐冷却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改善机械切削加工性能及去除内应力。
完全退火适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钢件、焊接件、轧制件等。
完全退火工艺曲线见图。
3. 工件装炉:一般中、小件均可直接装入退火温度的炉内,亦可低温装炉,随炉升温。
4. 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是指从炉子仪表到达规定退火加热温度开始计算至工件在炉内停止
加热开始降温时的全部时间。工件堆装时,主要根据装炉情况估定,一般取2~3h。

本文发布于:2023-05-09 14:0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29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热处理
标签:工件   加热   工艺   淬火   时间   温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