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110kV数字化变电站施工技术与改进作者:张华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年第09期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对典型的110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从电子互感器、合并单元和程序化控制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分析了该方案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和相关设备下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展望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方案;电子式互感器;程序化控制;改进建议
一、110kV变电站配置
一个典型的110kV变电站原为配置电磁型保护装置的基于远程终端设备(RTU)形式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方案在原站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规模为2台110kV两卷变压器的终端变电站110kV接线为线路-变压器形式,2回110kV线路分别供电至2台变压器,10kV接线为单母线分段,1号变压器10kV侧为单分支,2号变压器10kV侧为双分支,预留终期规模连接3号
变压器,本期10kVⅡA和ⅡB段母线暂时连通,两段10kV母线分别设12回馈线及2回电容器,在两主变压器低压侧各配置1台接地变压器,构成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
二、改造技术方案分析
1.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系统
目前已有许多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面世,并且投入运行,这些自动化系统基本上都是基于IEC61850标准设计的,采用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设备的网络结构,并采用IEC61850数字化变电站通信标准体系(过程层和间隔层采用IEC61850-9-1协议、变电站层和间隔层采用IEC61850-8-1协议)。变电站层采用冗余100Mbps双以太网,而间隔层采用光纤以太环网,通过冗余数据库服务器隔离,解决了传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方案中监控后台和保护测控装置共用同一网络的问题,可避免由于操作员工作站设备问题而引起的网络堵塞(如工作站感染病毒导致大文件传输,引起网络风暴或堵塞,造成保护、测控装置等间隔层设备的数据延时上送,甚至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