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结构自行车棚工程
1、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技术文件资料是指导生产,施工的必备文件,加工前把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同时设计编制加工工艺流程,以便指导生产加工。
(2)、生产准备:根据工程材料表编制采购计划,生产作业计划,采购进厂的原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并经质检部门对原材料抽样复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制作及施工,并作必要的常规性能试验,把试验报告同技术、质保、质检资料汇总装订成册,作为竣工验收交工资料的一部分,并建立健全的该工程资料档案,已备检验及查审。
2、主要项目的加工:
(1)、厂内零部件制作:
A连接法兰、钢锚头、及调节螺栓等均在厂内加工完毕。
B各类构件按图纸要求计算好放样尺寸,然后在平台上放样,共计四类,分别为:杆件(钢 管)、节点板、钢柱零部件。
C各种类型杆件下料,先外观检查合格,然后再按尺寸采用切割机进行下料。钢板制作均按图纸在厂制作完毕。不影响安装的节点板需与主体焊接。 D主要技术:
②钢构件钻孔均采用钻模板制孔,特殊情况下采用划线制孔,孔位要求准确、严禁现场打孔。
③构件的组对和焊接、在组装平台胎架上举行,以保证构件的成形和外观几何尺寸。 ④本工程钢构件的除锈,采用砂轮机机械除锈。
⑤构件油漆采用喷涂工艺,以保证涂装质量。
⑥弯钢管、直管部件、支撑构件等应按要求统计数量及归类,集中统一下料和加工。
⑦制作完的构件应分类堆放,并作好标记。
(2)弯管的下料及弯曲
A、下料长度根据设想图纸给出半径变化处圆弧相切点的标高,计算出每段弧(同一半径)的弧长,为保证在相切点曲杆平滑过渡。将相切点处作为一个自讨论,同一半径的弧长可由数节曲杆组成。
B、弯管圆弧半径曲线采用弧线样板检查,其弧形样板长不小于2m,检查时弧形样板一定要量取弯管的弯曲平面Y轴线上,检查间隙不得大于2mm。
C、弧的对接时要加长300mm的衬管,焊接后把焊蓬打磨光滑。
(3)、钢架的拼装加工计划:
钢结构拼装根据单体的不同主要采取为现场拼装成整体吊装方法施工。
A、现场制作组装平台,构件的组对和焊接、在组装平台台架上进行,以保证构件的成形和外观几何尺寸。
B、拼装和焊接时应采用合理的施焊顺序,减少焊接产生的内应力。
C、构件因型材变形,应在生产制作前矫正。
D、所有构件在厂内举行喷沙(或机器)除锈,除锈等级为2.5Sa,环氧富锌底漆两道,两道聚氨脂面漆。漆膜总厚度不小于180μm.
E、现场拼装加工起重工序由租赁的50T汽车吊或履带吊来配合施工。
F、钢管拼装完成后、采用25T的汽车吊,从看台内面吊装的办法,并采用部分搭设脚手架相配合的办法。
3、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质量保证及措施要求:
(1)、在工程开工前,项目部要组织制订该工程的项目质量计划,并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研究设计所规定的规范、标准、要求。各施工负责人要组织各工程施工人员认真熟悉该工程施工方案所制定的各程序安装措施的设置和各构件的安装方法。
(2)、在工程开工前,各施工负责人,要根据各自所承担的施工内容,制定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当上道工序所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设想要求时,下道工序施工人员不得接受工序交接单)。
(3)、在组装单件钢构之前,要根据钢构的设计尺寸和圆环弧度,计算出各弧段长度,安装位置、用靠模法进行切割开坡口。
(4)、在组装单件钢构时,要用测量仪器配合组装,在各钢构加工段摆放在组装架上后,组装人员先初步正各分段对接口,然后用测量仪器按设想尺寸和弧度检查一次,将测量数据抄送组装单元,组装单元根据测量数据再次调整各分段的组装尺寸,调整完后,第二次用测量仪器对单件钢构举行整体检查,如仍有误差,组装人员应再次举行调整直至正到符合设想要求后,方可点焊各分段间的对接口向下道工序办理工序交接单。
(5)、焊接质量要求及措施
A、施工所用的焊条,焊丝,进库前,要检查其有无材质证书,检验证书,出厂合格证,有“三证”的焊条,焊丝方可进库,无“三证”的焊条,焊丝作退货处理。
B、焊条、焊丝进库后,必须摆放在离地面300MM以上的货架上按规格、种类、分隔堆放,每堆焊条间要留有100-150MM,的间隙,且距墙壁的间隔不小于300MM,以保证每堆焊条间氛围通顺,防止焊条受潮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