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书P229]
【基础梳理】
一、光电效应
1.定义: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3.光电效应规律
(1)存在着饱和电流:对于一定颜的光,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
(3)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当频率超过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时间不超过10-9 s.
二、光电效应方程
1.基本物理量
(1)光子的能量ε=hν,其中h=6.626×10-34 J·s(称为普朗克常量). (2)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动能的最大值.
2.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1.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物质波
(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
(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p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为普朗克常量.
【自我诊断】
判一判
(1)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
(2)光电子就是光子.( )
(3)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
(4)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
(5)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逸出功越大.( )
提示:(1)× (2)× (3)√ (4)× (5)×
做一做
(多选)(高考广东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提示:选AD.增大入射光强度,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的光电子数增加,则光电流将增大,故选项A正确;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而与照射强度无关,故选项B错误.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若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根据hν-W逸=mv2可知,增加照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故选项D正确.
对光电效应现象的理解[学生用书P230]
【知识提炼】
1.与光电效应有关的五组概念对比
(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子是果.
(2)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需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一部分能量,剩余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的情况,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光电子的初动能小于等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4)入射光强度与光子能量:入射光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
(5)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的规律是对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而言的,对于不同频率的光,由于每个光子的能量不同,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之间没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2.光电效应的研究思路
(1)两条线索:
(2)两条对应关系: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典题例析】
(多选)(2016·高考全国卷Ⅰ改编)现用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则饱和光电流变大,选项A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知,入射光的频率变高,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变大,而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频率和光强都有关,选项B错误,C正确.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没有光电流产生,选项D错误.
[答案] AC
(多选)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D.某单光照射一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解析:选AD.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只有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D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为线性关系,但非正比关系,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C错误.
光电效应方程[学生用书P230]
【知识提炼】
1.三个关系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可以利用光电管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即Ek=eUc,其中Uc是遏止电压.
(3)光电效应方程中的W0为逸出功,它与极限频率νc的关系是W0=hνc.
2.四类图象
图象名称 | 图象形状 | 由图象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
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 | | (1)极限频率:图象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2)逸出功:图象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W0=|-E|=E (3)普朗克常量:图象的斜率k=h |
颜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 (1)遏止电压Uc:图象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 (2)饱和光电流Im:电流的最大值是强光大于弱光 (3)最大初动能:Ekm=eUc |
颜不同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 (1)遏止电压Uc1、Uc2 (2)最大初动能:Ek1=eUc1、Ek2=eUc2 |
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 | (1)截止频率ν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2)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普朗克常量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量的乘积,即h=ke(注: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 |
| | |
【典题例析】
(多选)(2017·高考全国卷Ⅲ)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a、νb的单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ka和Ekb.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νa>νb,则一定有Ua<Ub
B.若νa>νb,则一定有Eka>Ekb
C.若Ua<Ub,则一定有Eka<Ekb
D.若νa>νb,则一定有hνa-Eka>hνb-Ekb
[解析] 设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k=hν-W,同种金属的W不变,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ν的增大而增大,B项正确;又Ek=eU,则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成正比,C项正确;根据上述有eU=hν-W,遏止电压U随ν增大而增大,A项错误;又有hν-Ek=W,W相同,则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