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非接触IC卡(应答器Tag)和阅读器(读头Reader)。在无线射频识别的实际应用中,非接触IC卡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上,当非接触IC卡通过其可识读范围时,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将非接触IC卡中的约定识别信息取出来,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品或自动收集物品标志信息的功能。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分类根据非接触IC卡的供电形式可分为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两种。有源射频非接触IC卡使用非接触IC卡内电池的能量,识别距离较长,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但是它的寿命有限并且价格较高。无源射频非接触IC卡不含电池,利用耦合的阅读器发射的电磁场能量作为自己的能量,识别距离较短,一般是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它的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价格便宜,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薄卡或钮扣卡。
根据非接触IC卡的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及超高频和微波系统。低频系统一般工作在100-500kHz,常见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4.2kHz;高频系统工作在10-15MHz之间,常见的高频工作频率为13.56MHz;超高频工作频率为850-960MHz,常见的超
高频工作频率为915MHz;微波工作在2.4-5GHz的微波段。低频系统用于小数据量的应用中;高频系统用于传送大数据量的应用中;超高频系统应用于需要较长的读写距离和较高的读写速度的场合。
根据非接触IC卡的可读写性分为只读和读写两种。只读非接触IC卡内部只有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ROM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其中的信息无法更改,只能输出;可读可写非接触IC卡内部的存储器由EEPROM或FLASH(电可擦除存储器)组成,这种存储器在加电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原有数据的擦除以及数据的重新写入。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基本原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涉及很多领域,有多种技术方案,我们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