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病理学检查从中发现具有代表性的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依据这些病变即可做出鸡病的初步诊断。我国鸡流行性疾病的致病因素非常复杂,多为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多因素疾病,单从病原学或血清学的方法诊断疾病,很难做出确切诊断,不易分清主次病因,难免出现主观武断或片面错误的结论。从尸体剖检人手,结合病原学、血清学及病理组织学诊断,才能得出科学的诊断结论。 鸡剖检
第一,熟悉鸡的正常解剖生理。如鸡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解剖生理。把握鸡的解剖生理特点,如鸡的气囊、膈肌、肾脏、淋巴器官、生殖器官(卵巢、睾丸、输卵管、子宫)、雏鸡肝脏颜特征等。
第二,了解鸡死后尸体变化(尸冷、尸僵、尸斑、尸体自溶、尸体腐败、血液凝固),注意生前与死后病变的区别。
第三,尸体剖检按规程操作。如剖检程序、内脏器官的采出、各器官组织的检查等。
第四,做好其他诊断的准备工作。如病理组织学诊断、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毒理学诊
断的取材等。
第五,把握常见疾病的特征病变。疾病的特征病变是疾病诊断的病理学依据。特征病变的四大要素,即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病变形态及疾病鉴别诊断。
第六,尸检记录或尸检报告。尸检记录要规范完整,如尸检记录的格式、概况登记、临床摘要。尸检所见不要过繁或过简,要系统全面,不能杂乱无章。尸检报告要写明“病理解剖学诊断”(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病变定性)和其他诊断结果,结论要明确。
第七,尸检前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或相关资料查阅,尸检后要及时总结。
第八,尸体剖检前的准备,如准备好剖检场地、器械与药品,做好剖检人员的消毒与防护。
第九,尸体剖检后要做好衣物与器械、场地及自身的消毒,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鸡尸体处理存在很大问题,多是往生活垃圾堆中一扔了事,有的随意扔到水中,污染水源,造成疾病的传播。更有甚者,某些养殖户为了减少病死鸡的经济损失,竟与不法商
贩勾结,偷将病死鸡加工成肉制品,包装后混入肉品市场,坑害百姓。鸡病门诊、养殖场应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当规模的动物尸体处理设施,如划定果园、山坡荒地或林地实行规范化掩埋、焚烧,或建立深井式化尸坑或封闭式化尸池实行生物酵解。也可采取就地(现场)堆肥法、壕沟掩埋法、高温处理后饲养其他动物等。国外采用移动式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车处理。
(一)外部检查 、
先了解鸡的发病情况,对选作剖检的病鸡或濒死期的鸡,在
宰杀之前先做检查,如测量体温,观察精神状况、站立姿势、呼吸动
作等。宰前要采取血液,以备检查。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疾病的关系见表5—1,剖检鸡的外部检
查见表5-2。
表5-1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疾病的关系
病 情 | 可疑疾病 |
传播快,各种年龄均易发生 | 新城疫、禽、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禽流感、鸡痘、鸡白冠病 |
初生3周内多发的疾病,同时孵化的雏鸡在不同鸡场饲养时发生相同疾病 | 鸡白痢、副伤寒、脑脊髓炎、绿脓杆菌病、营养缺乏症(如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症) |
30~150日龄之间多发疾病 | 马立克氏病、球虫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盲肠肝炎、包涵体肝炎、锰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症 |
开产前后散发疾病 | 淋巴细胞白血病、大肠杆菌病、新城疫 |
产蛋率急剧下降 | 产蛋下降综合征、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脑脊髓炎、禽流感 |
张口呼吸 | 中暑、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黏膜型鸡痘、新城疫、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等 |
姿势异常(头、颈、爪麻痹) | 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索B2缺乏症、锰缺乏症、痛风、钙磷缺乏症、脑脊髓炎、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关节炎(支原体、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感染) |
血便 | 球虫病、盲肠肝炎、坏死性肠炎 |
白稀粪 | 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病、痛风、流感、肾传支 |
绿粪 | 鸡新城疫、白冠病、伤寒 |
料粪(未消化的黄稀粪) | 小肠球虫,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炎 |
| |
表5-2剖检鸡的外部检查
器官 | 病变 | 疾病诊断 |
一般情况 | 尸体消瘦 | 慢性消耗疾病、胃肠疾病、营养不良 |
| 尸体肥胖 | 急性死亡或肥胖症 |
| 腹部膨大 | 腹水、尸体腐败、肝脏肿瘤 |
头面部 | 头部皮肤苍白 | 白冠病、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破裂 |
| 青紫或暗红 | 盲肠肝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病 |
| 头部皮肤有痘疹或结痂 | 鸡痘、冠癣、 |
| 头颈部水肿 | 绿脓杆菌感染、肿头病、禽流感 |
| 肉垂肿胀或坏死 | 慢性鸡、传染性鼻炎、禽流感、葡萄球菌感染 |
| 鸡冠发育不良或萎缩 | 马立克氏病、白血病、慢性沙门氏菌病、营养不良、新城疫及禽流感后遗症 |
眼 | 眼睑肿胀,眼有干酪样渗出物 | 传染性鼻炎、鸡痘、败血支原体病、维生素A缺乏症、细菌感染 |
| 虹膜褪,癜孔缩小或不规则 | 马立克氏病 |
口 鼻 | 鼻孔有炎性分泌物 | 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 |
| 咽喉黏膜有千酪样假膜 | 白喉型鸡痘、传染性侯气管炎 |
| 口腔咽部黏膜有白针头状小结节 | 维生素A缺乏症、新城疫 |
肛门 | 肛门炎症、坏死、结痴、出血 | 泄殖腔炎、啄肛、脱肛 |
| 肛门周围羽毛有乳白、石灰渣样、绿或红粪便污染 | 鸡白痢、法氏囊病、新城疫和球虫病 |
皮肤 | 皮肤水肿、溃烂 | 葡萄球菌病、维生素E-硒缺乏症 |
| 胸部皮下水肿、化脓 | 胸部囊肿、葡萄球菌感染 |
| 皮肤上有肿瘤 | 马立克氏病 |
| | |
(一)内部检查
剖检前用水或消毒液将鸡尸体表面及羽毛浸湿,以防剖检时有绒毛或尘埃飞扬。将鸡尸仰放(即背位)在搪瓷盘内或垫纸上用力掰开两腿,使髋关节脱位,这样鸡不致翻倒。拔掉颈、胸、腹正中部的羽毛(不拔也可),在胸骨嵴部纵行切开皮肤,然后向前、后延伸至嘴角和肛门,向两侧剥离颈胸、腹部皮肤。也可在两腿内侧纵行、腹部横行剪开皮肤,用手强行分离胸腹侧皮肤。观察皮下有无充血、出血、水肿、坏死等病变,注意胸部肌肉的丰满程度、颜,有无出血、坏死,观察龙骨是否变形、弯曲。在颈椎两侧寻并观察胸腺的大小及颜,有无小的出血、坏死点。检查嗉囊是否充盈食物,内容物的数量及性状,腹围大小,腹壁的颜等。
在后腹部,将腹壁横行切开。顺切El的两侧分别向前剪断胸肋骨(注意别剪破肝和肺)、喙骨和锁骨,最后把整个胸壁翻向头部,使整个胸腔和腹腔器官都清楚地显露出来。如进行细菌分离,应采用无菌技术打开胸、腹腔,进行分离接种。
体腔打开后,注意观察各脏器的位置、颜、浆膜的状况,体腔内有无液体,各脏器之间有无粘连。然后再分别取出各个内脏器官。方法是:先将心脏连心包一起剪离,再取出肝。
在食管末端切断,向后牵拉腺胃,边牵拉边剪胃肠与背部的联系,然后在泄殖腔前切断直肠(或连同泄殖腔一同取出),即可取出胃肠道。在分离肠系膜时,要注意肠系膜是否光滑,有无肿瘤。在采出胃肠时,注意检查在泄殖腔背侧的腔上囊(原位检查即可,也可采出)。正常
的腔上囊灰白扁圆形,剪开可见黏膜面湿润,皱褶显明。该器官在鸡10周龄前逐渐增大,此后随性成熟而自然退缩。
气囊在鸡的胸腔、腹腔皆有,在体腔打开、内脏器官采取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主要是看气囊的厚薄,有无渗出物、霉斑等(正常气囊为一层薄而透明的浆膜,极易损坏,所以有时不太引人注意)。
隐藏于肋间隙内及腰荐骨凹陷处的肺和肾,可用外科刀柄或手术剪剥离取出。取出肾脏时,要注意输尿管的检查。生殖器官检查。卵巢可在原位检查,注意其大小、形状、颜(注意和同日龄鸡比较),卵黄发育状况或病变。输卵管检查可在原位进行。输卵管位于左侧,右侧已退化,只见一水泡样结构。睾丸检查也可在原位进行,注意其大小、颜是否一致。
口腔、颈部器官检查。剪开一侧口角,观察后鼻孔、腭裂及喉口有无分泌物堵塞,口腔黏膜有无伪膜。再剪开喉头、气管、食道及嗉囊,观察管腔及黏膜的性状,有无渗出物及渗出物的性状、黏膜的颜,有无出血、伪膜等,注意嗉囊内容物的数量、性状及内膜
的变化。
脑的采出。可先用刀剥离头部皮肤,再剪除颅顶骨(大鸡用骨剪或普通剪,小鸡用手术剪),即可露出大脑和小脑,将头顶部朝F,剪断脑下部神经将脑取出。
外周神经检查。在大腿内侧,剥离内收肌,即可暴露坐骨神经。在脊椎的两侧,仔细地将肾脏剔除,露出腰荐神经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