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振动不仅仅在力学现象中存在,在电学实验中,由正弦电源以及R、L、C电子元器件组成的电路中也会产生简谐变化。当电源输出频率达到固有频率时,电路的电压或电流达到最大值即产生谐振现象。谐振现象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在电子技术中用于调谐电路中,接受某一频率的电磁信号等等。
【实验目的】
2、观测与分析交流电路的谐振现象;
3、学习并掌握交流电路谐振参数Q值特性。
【实验原理】
1、串联谐振电路:
如下所示电路图,取电流矢量方向为正向,可得如下矢量图:
由此,可看出在垂直方向电压矢量的分量为,水平分量为,故总电压为:
(1)
总阻抗:
(2)
总电压与电流矢量的位相差为:
(3)
从以上各式可看出,阻抗Z和相位差φ都是角频率ω的函数,所以有如下几条结论:
1 谐振频率:当时,Z取最小值,这是电路发生共振,即谐振频率,电路呈现电阻性;
2 电压谐振: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感上电压超前电流,而电容上电压比电流滞后,两者相位差为π,故对于总电压来说相互抵消,并且此时两者大小是相等的。定义电路的品质因数:
(4)
可见,串联谐振电路中电容和电感上的电压总是总电压的Q倍,所以串联谐振又叫做电压谐振。
2、并联谐振电路:
如右图所示电路图,可以计算得L和C并联电路的总阻抗:
(5)
L和C并联电路总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为:
(6)
由以上两式可看出:
1 谐振频率:使φ=0,计算出谐振频率:
(7)
当忽略电感元件的直流电阻时,并联谐振频率公式和串联谐振频率公式是一样的;
2 电流谐振:在并联电路谐振的情况下,将谐振频率代入(5)、(6)两式,可算出并联电路的两支路电流: (8)
和总电流: (9)
可见,并联谐振时两支路电流大小相等,位相相反,定义品质因数:
(10)
并联谐振时各支路电流为总电流的Q倍,所以并联谐振又叫做电流谐振。
【实验仪器】
标准电感、标准电容箱、电阻箱、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真空管毫伏表。
【实验内容】
1、测绘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I-f曲线):
实验参数取值如下:
总电压U=4.00V,
电容C=0.5000±0.0025,
电感L=0.100±0.001H(注意测量其直流电阻),
电阻R=100.0±0.1Ω、R=50.0±0.1Ω(各测一次)
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2、测绘并联电路的谐振曲线(Z-f曲线):
实验参数取值如下:
电阻R上电压=1.00V,
电容C=0.5000±0.0025,
电感L=0.100±0.001H(注意测量其直流电阻),
电阻箱取值R=3000±1Ω,
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数据处理】
1、测绘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I-f曲线):
测绘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R=100欧姆 |
f(Hz) | 200 | 350 | 500 | 600 | 650 | 700 | 710 | 750 | 800 | 950 | 1100 | 1250 | 1400 |
Ur(V) | 0.280 | 0.584 | 1.122 | 2.004 | 2.706 | 3.380 | 3.540 | 2.964 | 2.388 | 1.308 | 0.888 | 0.672 | 0.600 |
i(mA) | 2.8 | 5.84 | 11.22 | 20.04 | 27.06 | 33.8 | 35.4 | 29.64 | 23.88 | 13.08 | 8.88 | 6.72 | 6 |
| | | | | | | | | | | | | |
测绘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R=50欧姆 |
f(Hz) | 200 | 350 | 500 | 600 | 650 | 700 | 710 | 750 | 800 | 950 | 1100 | 1250 | 1400 |
Ur(V) | 0.196 | 0.409 | 0.898 | 1.497 | 1.904 | 2.535 | 2.657 | 2.228 | 1.867 | 0.981 | 0.666 | 0.504 | 0.454 |
i(mA) | 3.92 | 8.18 | 17.96 | 29.94 | 38.08 | 50.7 | 53.14 | 44.56 | 37.34 | 19.62 | 13.32 | 10.08 | 9.08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