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技术在防盗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阅读: 评论:0

红外技术在防盗系统
应用及发展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的发现及发展
红外线的发现和本质
1800 英国天文学家赫谢耳(Herschel)在研究太阳七光的热效应时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在红光外侧,确实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后来称为红外线,也称红外辐射
红外线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事实上,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
物体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研究表明,红外线是从物质内部发射出来的,物质的运动是产生红外线的根源。由此可见,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这种辐射的量主要由这个物体的温度和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特别是,热辐射的强度及光谱成分取决于辐射体的温度,也就是说,温度这个物理量对热辐射现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红外辐射特性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与可见光相似的特性,服从反射和折射定律,也有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同时,它又具有粒子性,即它可以光量子的形式发射和吸收。此外,红外线还有一些与可见光不一样的独有特性:
    (1) 红外线对人的眼睛不敏感,所以必须用对红外线敏感的红外探测器才能接收到;
    (2) 红外线的光量子能量比可见光的小,例如10μm波长的红外光子的能量大约是可见光光子能量的1/20
    (3) 红外线的热效应比可见光要强得多;
    (4) 红外线更易被物质所吸收,但对于薄雾来说,长波红外线更容易通过。
红外技术的发展
19世纪:研究天文星体的红外辐射,应用红外光谱进行物质分析。
20世纪:红外技术首先受到军事部门的关注,因为它提供了在黑暗中观察、探测军事目标自身辐射及进行保密通讯的可能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了一些实验性红外装置,如信号闪烁器、搜索装置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红外显像管;
战争期间:德国,美国:红外辐射源、窄带滤光片、红外探测器、红外望远镜、测辐射热计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
50年代以后,美国:响尾蛇导弹上的寻的器制导装置和u—2间谍飞机上的红外照相机代表
着当时军用红外技术的水平。前视红外装置(FLIR)获得了军界的重视,并广泛使用:机载前视红外装置能在1500m上空探测到人、小型车辆和隐蔽目标,在20000 m高空能分辨出汽车,特别是能探测水下40m深处的潜艇。
在海湾战争中,红外技术,特别是热成像技术在军事上的作用和威力得到充分显示。
70年代以后,军事红外技术又逐步向民用部门转化。红外加热和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交通等各个行业和部门。红外测温、红外测湿、红外理疗、红外检测、红外报警、红外遥感、红外防伪更是各行业争相选用的先进技术。
目前红外技术作为一种高技术,它与激光技术并驾齐驱,在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红外成像、红外侦察、红外跟踪、红外制导、红外预警、红外对抗等在现代和未来战争中都是很重要的战术和战略手段。
红外系统
红外系统是获取和应用红外辐射信息的装置。一般由红外辐射源、收集红外辐射的光学机械装置、红外探测器和相应的电子信号处理装置所组成。
红外系统按其功能可分为:红外夜视和热成像系统,如红外望远镜、瞄准器、前视红外仪等;辐射计和红外测温计;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如红外制导;④红外测距系统,如被动式内基线测距、红外激光测距等;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如红外分光光度计、气体分析仪和毒气报警器等;通信系统,如红外电话、光纤通信系统等;红外遥感系统,如红外行扫描器、红外扫描辐射计、多光谱扫描辐射计等。红外系统按工作方式有两种分法:成像系统和非成像系统;主动式和被动式系统。所谓主动式,是系统装备有照射用的红外辐射源;而被动式则无需设置照射的辐射源,依靠目标本身发射的或反射周围的红外辐射工作。
红外系统获取并加以利用的信息大致有:发现红外辐射源,确定其位置;测量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及其变化;测定红外辐射的波长分布或分波段的辐射量;测定并获取红外辐射在空间的分布,或者取得红外图像,实现红外图像转变为可见图像;通过红外辐射传递信息。
红外栅栏报警系统
红外栅栏报警系统是利用主动红外移动探测器将小区的周界控制起来,并连接到管理中心
的计算机,当外来入侵翻越围墙、栅栏时,探测器会立即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管理中心,同时启动联动装置和设备,对入侵者进行阻吓,可以进行联动的摄像和录像。设置了不同对数对射式红外报警探测器位于小区四周上,主要用于防止非法人员的入,设置不同台数报警主机,报警信号接入报警主机,对各种非法侵入活动进行报警。此系统的报警主机提安防监控系统的接口。两个系统紧密相连,方便小区保安人员、业主进行有效的管理。
红外栅栏对射系统是由发射和接收设备构成,发射端主动发射红外波,在接收端接收! 被动红外是被动感应人体所发出的红外波!也就是说:能发射红外信号的称为主动红外,本身不发射红外信号而是探测人体或物体的红外波成为被动红外。
电子脉冲围栏系统主要由集脉冲发射,报警与一体的控制器、电子围栏二大部分组成。通常,电子围栏在室外,沿着原有围墙(例如砖墙、水泥墙或铁栅栏)安装,近端连接探测器。在外观上是有形的,类似于电网。红外对射:是利用红外线经LED红外光发射二极体,再经光学镜面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由受光器接受。当光线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系统是由发射和接收设备构成,发射端主动发射红外波,在接收端接收! 被动红外是被动感应人体所发出的红外波!也就是说:能发射红外信号的称为主动红外,本身不发射红外信号而是探测人体或物体的红外波成为被动红外。
红外栅栏高灵敏:灵敏度高,室内室外全天候工作
红外栅栏抗干扰:进口滤光片配合增益自动调节
红外栅栏防破坏:优质铝合金外壳,防拆、防剪、防移动功能设计
红外栅栏误报低:双束识别原理有效防止小动物、飞鸟引起的误报
红外栅栏品种全:有线/无线兼容,多光束,多高度
红外栅栏外观靓:银白外壳,流线形设计,造型别致,简洁美观
红外栅栏易安装:360度无级旋转,实现精确快速对焦
红外栅栏系统配合相应的联动设备可以有效的防止外来入侵,并能立即发出声光多种报警,在美观中起到了保卫的作用。周界报警系统在小区的围墙上设置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防止罪犯由围墙翻入小区作案,保证小区内居民的生活安全;当有报警信息时,联动监控系统,对出警情处进行监视。
红外栅栏报警系统工作图
其电路主要由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时基集成电路、报警扬声器及电源电路几部分组成。
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三端稳压集成器IC4等部分构成,输出稳定12V直流电压供整个电路用电。ICl为红外发射模块,内部由电源管理器件,密码集成电路,红外线调制电路和中功率红外发射二极管等组成,通电后模块正前方透镜小孔即向外发射经密码集
成电路调制的红外线。IC2为配套的红外线接收模块。当无人进人监视区域时,IC2接收到IC1发射的红外线,输出端OUT模块内部的晶体管截止,为高电平,此时由时基集成电路IC3组成的单稳态电路处于复位状态,3脚无输出,报警扬声器BL无声。如有人进人监视区域,就会阻挡IC1发出的红外线,只要IC2一旦没有收到红外指令,OUT端内部的晶体管导通,即IC3的触发端2脚受到低电平触发,单稳电路立即翻转进人置位状态,3脚输出高电平,VT导通,BL得电工作,就会发出响亮的报警声响。此时12V正电源通过R2C4充电,约经2min后,阑值端6脚电平上升到2/3时,IC3复位,3脚输出低电平,电路就回复到原先的静止状态。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被动式红外栅栏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存在红外线,只不过红外线的频段是用人眼看不到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就是通过采用对人体体温辐射的红外线频段敏感的元件为核心,在感应到立体空间内的热源时产生报警,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在技术层面上相对而言存在以下弱点:
1).容易受到动物体温辐射、阳光照射、热气流温度辐射等多种因素干扰而引发误报警;
2).当气温与人体温度接近或高于人体温度时,这一类探测器将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因以上技术层面上的原因,所以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相对于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网较容易产生误报与漏报。不过随着现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只要您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环境选择使用适合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这种情况会大大降低。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主动式红外栅栏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以数字通讯方式通过CPU的程序控制,使主动红外线对射探测器具有智能性,可精确区分每条射束,以便采用多束红外线射束构成多线束的密集防卫;同时还可通过调整CPU的程序,设定在规定的若干束红外线射束被阻断时产生报警输出。由于其工作特点,可以构成对窗、阳台等建筑物的出入口形成封闭式的防范,为现代化建筑防盗方案提供御贼于户外 、住户自由活动于户内的高度人性化的安全防护。
红外技术产业的主要领域方向
按产品和技术类别可分为:红外传感器、红外成像器 、红外材料、光学元件、制冷器、前放、专用信号读出处理电路、图像处理、系统设计、系统检测、仿真与试验等;
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安防领域、消防领域 、电力领域 、企业制程控制领域、医疗领域、建筑领域、遥感领域等。
安防领域
随着商业和民用安防监控实际需求的不断增长、部署监控系统性价比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建设科技强警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全国不断推进,我国视频监控市场将持续升温,并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和机会。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内大型活动的举办和世界社会安全形势的多变,对各种危险性的预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全天时准全天候的红外监视显得更加突出。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出现和市场价格的可接收性,红外报警已从近红外主动照射成像报警、点源红外探测报警快速向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发展。
红外成像、红外可见光融合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将获得快速发展,并将广泛运用到海边防、银行、机场、油库、军械库、图书文献库、文物部门、监狱等重要部门,以及交通、工业、仓储、港口码头、物联网和森林防火等行业市场。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21:10: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09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系统   红外线   报警   发射   辐射   探测器   电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