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

阅读: 评论:0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学习目标:1.了解泡菜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重点) 2.用比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难点)
1.泡菜的制作
(1)泡菜制作所用菌种及原理
种:乳酸菌
发酵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2)泡菜制作的流程
原料加工:选取新鲜的蔬菜进行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配制盐水: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好后煮沸冷却备用
装坛:将蔬菜装至半坛放入调味品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
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的影响
成品
(3)腌制的条件及关键
条件:在腌制过程中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关键:泡菜制作的核心步骤是乳酸菌发酵选择容器、制备盐水、搭配调料是泡菜制作的关键步骤。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亚硝酸盐
物理性质
粉末易溶于水
应用
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添加剂
分布
分布广泛存在于蔬菜、咸菜和豆粉等食品中
危害
人体摄入总量达到0.3~0.5_g时会引起中毒;摄入总量达到3 g时会引起死亡
我国卫生标准
肉制品中不得超过30 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 mg/kg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2_mg/kg
代谢
绝大多数随尿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即适宜的pH、温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染料可通过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其含量。
方法:比法。通过将待测溶液和试剂反应后的样品与标准显液作比较得出待测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
测定操作: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液制备样品处理液
1判断对错
(1)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乳酸。    (  )
(2)泡菜坛要选择密封性好的坛子。    (  )
(3)盐水要浸没全部菜料。    (  )
(4)制作时间与温度有关系。    (  )
提示:(1)× 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  (2) (3) (4)
2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配制盐水
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
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B [配制盐水时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煮沸可除杂菌、防污染;发酵过程主要为乳酸菌的作用另外还有酵母菌的作用;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因此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3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  )
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反应
B.提取泡菜当中的亚硝酸盐
C.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
D.用于制备标准显液
C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用比使用氢氧化铝乳液可使样品澄清。]
泡菜制作的原理与实验设计
[合作交流]
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提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乳酸菌或抑制其生长。
2酸牛奶是经过加工变质的牛奶与鲜牛奶相比二者谁的营养价值高?为什么?
提示:酸牛奶。因为牛奶经发酵后把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易被人体吸收。
3在泡菜制作的发酵过程中为什么要经常向泡菜坛的水槽中补充水?
提示:为了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1泡菜发酵过程
(1)发酵初期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07:3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01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泡菜   制作   乳酸菌   发酵   盐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