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病 毒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
(1)概念: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菌落的比较:
项目 | 细菌菌落 | 真菌菌落 |
大小 | 较小 | 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
表面形态 | 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 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
颜 | 白或无 | 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 |
| | |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细菌的发现
1.细菌的发现及形态特点:
细菌的发现 | 列文虎克 |
细菌的观察 | 高倍镜或电子显微镜 |
细菌的形态 | 呈球状、杆状或螺旋状 |
细菌的营养 | 大多数异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
细菌的生殖 | 分裂生殖 |
| |
2.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其主要贡献包括:
(1)巧妙设计了鹅颈瓶实验,证实了肉汤中的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发现了酵母菌、乳酸菌。
(3)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1)认识细菌各结构的名称:
(2)结构特点: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②荚膜: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可抵御不良环境。
真菌
1.真菌的种类及形态结构特点:
(1)种类: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多细胞有霉菌和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灵芝等)。
(2)细胞结构: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3)营养方式:异养。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4)繁殖方式:孢子生殖(主要);酵母菌生殖方式有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
2.酵母菌的结构:
(1)结构:由B细胞壁、C细胞膜、D细胞核、F细胞质、E液泡构成,没有叶绿体。
(2)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
(3)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3.蘑菇的结构:
(1)由菌丝构成,地下部分为纤细的菌丝能吸收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伞状的菌盖组成。
(2)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3)生殖:孢子生殖。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类型(大多数细菌、真菌都属于此类型)。
2.引起动植物患病——寄生类型:
(1)细菌致病:①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②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等。
(2)真菌致病:足癣、手癣、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等。
3.与动植物共生:
(1)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现象。
(2)两个共生典例。
①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
②根瘤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发酵现象:
①实验现象:瓶内液体会冒出气泡,气球会胀大。
②实验原理: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可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2)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微生物 | 作用 |
乳酸菌 | 制作酸奶、泡菜等 |
酵母菌 | 制作馒头、面包,酿酒等 |
醋酸菌 | 制醋 |
霉菌 | 制酱 |
| |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1)抗生素只能细菌引起的疾病,不能真菌或者病毒引起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感不能用抗生素直接。 (2)利用青霉菌生产青霉素(常见抗生素);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4.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利用甲烷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甲烷,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病毒
1.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结构简单,仅由①蛋白质外壳和内部②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的营养方式是寄生,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结构示意图
2.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1)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或动物细胞里的病毒。
(2)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