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阅读: 评论:0

抗生素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进展快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这种需求,制药行业悄然兴起,制药工厂林立。制药行业虽然蓬勃进展,但是对环境造成了严峻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有大量抗生素生产企业,其排放的废水污染许多水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已经迫在眉睫。
1、抗生素简介和废水水质特征
1.1抗生素简介
抗生素常见于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关心人类治愈疾病。20世纪2O年月末,它开头进入人们的视线,现在种类繁多。近年来,抗生素在医院被广泛使用,在临床医药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但是,抗生素会带来环境危害,人们需要探寻相应的方法来加以解决。.抗生素通常采纳发酵法制作工艺,其一般制作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抗生素制作流程比较繁琐,制作过程可能导致出水含有很多杂质,给后续治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1.2抗生素废水特征
抗生素废水成分简单,杂质较多,pH波动大,而且具有肯定的生物毒性,对治理过程中的微生物有肯定的毒性作用。抗生素废水的特性导致处理工艺难度的增大,同时也增大了治理成本,但人们好像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治理抗生素的重要性,目前滥用抗生素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2、国内外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
2.1生物处理技术
常用于抗生素废水处理的生物技术一般为好氧、厌氧技术,也有好氧与厌氧相结合的技术。
2.1.1好氧生物处理法早在20世纪40年月,欧美等国家大都使用好氧生物技术治理抗生素废水。好氧生物法具有处理过程周期短、速度快、污染少等优点。但是,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时,该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需要先用水稀释,才能进行后续处理,这就造成成本增加、水资源铺张,而且处理效果很难达到预期。
(1)活性污泥法。
1913年,英国人创造了活性污泥法,经过前人的讨论与进展,其处理效果13益完善,对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的去除率均可以达到95%。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程序简洁,设备要求低,适用于治理中型污水。但该法工作量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不强,简单发生污泥膨胀,造成处理效果低下。
(2)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BR法其实就是活性污泥法的变形,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全部的反应都在SBR反应池进行。进水阶段是SBR反应器的废水处理过程。适用于治理小型污水。该法处理效果稳定,净化效果好,设
备简洁,占地面积少,现在已经被很多制药企业选作废水处理核心技术。但SBR法自动化要求高,电能损耗大,设备闲置率高,且很难处理大型连续废水。
(3)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新兴工艺,起源于20世纪70年月,是从生物膜法改良而来。该法削减了剩余污泥的产生,治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便利维护。但生物膜简单脱落,影响水质,也简单堵塞填料,而填料的存在也会影响曝气与搅拌的进行。
2.1.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
是指兼性菌或厌氧菌在没有氧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发生作用处理污水的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是多种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下共同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碳源,释放能量的过程。厌氧生物处理不要求供应氧气,能量消耗小,还可以产生沼气等清洁能源,污泥产量极低。但第一次启动时问长,需要8周以上,对有毒物质处理效果不佳,沼气还会发臭,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对于BOD超过2000mg/L的废水,人们一般可以考虑使用厌氧技术。近些年来,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不断进展,已经消失很多新工艺。UASB其实是一个反应器,于1977年被荷兰人创造。进入污泥床底部的废水,在厌氧条件下与污泥混合接触,
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气体。小气泡不断上升融合成大气泡,气泡在污泥床上层不断搅动,污泥悬浮在表层。在连续上升的过程中,气体会与接触挡板相撞,会领先离开这个状态,从排气管中排出,液体跟污泥则会下沉,在沉淀池里进行分别,液体从上面流出,污泥则从下面流出。UASB不需要外带氧源,造价低廉,在反应器里进行的反应不简单被外界因素影响。但是,一旦废水中的ss过高时,该法的去除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效率就会变得低下。
2.1.3厌氧一好氧处理法
一一般的处理工艺在处理抗生素废水时,由于抗生素废水废渣多、浓度高,想要达到预期效果非常困难。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人们一般会把好氧跟厌氧组合成联合工艺,以改善废水处理结果。与单一工艺相比,这种联合工艺可以针对废水中的每一项不同指标进行修改,选用不同的工艺针对不同的废水,处理效率明显提高,出水结果也能达到预期。
2.2物化处理方法
物理法一般有格栅去除、混凝法、沉淀法、吸附法、气浮法、汽提法等
2.2.1格栅去除
把粗、细格栅安装在废水的进水口,除掉一些大颗粒物质跟ss,防止管道管路被这些杂质堵塞,常把
格栅当作废水治理的第一步,以免在后面的治理工程中消失问题。2.2.2混凝法该法是通过预先向废水中添加化学药剂,使胶体脱稳,在分子问作用力下,使脱稳胶体生
成微小的聚集体,并与水中微小悬浮物絮凝,最终借助重力作用去除杂质的方法。该法在净化抗生素废水中扮演着重要角,对于去除微小悬浮物状态下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具有显著效果。混凝法简单受到pH、水温、浊度、共存杂质等影响。该法虽然在去除悬浮物方面效果显著,但投入的药剂量不当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占地面积较大,铺张空间,并且还需要考虑到水质变化时,药剂投加种类的变化,操作麻烦,费时费劲。
2.2.3沉淀法
由于悬浮物跟水的重力不同,含有大量颗粒物的废水,人们可利用重力作用将杂质高效简洁去除。这种方法操作简洁,运行便利,在去除悬浮物方面的效果很好。
2.2.4吸附法吸附法
是利用固体材料多孑L的特性,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去除,从而达到去除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吸附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回收部分材料,大大节省资源。相关讨论表明,假如把废水进行吸附预处理,那么废水的净化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2.2.5气浮法气浮法
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让废水中布满微小气泡,气泡集中分布到整个池子中,形成一个三种相态的共存模式,然后通过各种作用让废水中的细小杂质融人气泡中,随着气泡的上浮,杂质也上浮,便利去除。气浮池对轻小型杂质的去除效率极高,但是对大型杂质的去除效果不好,而且建筑费用高,设备维护贵,一般用在中小型废水的治理上。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07:11: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01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废水   处理   生物   去除   杂质   污泥   治理   效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