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道增刊2020年第2期
171徐发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东监理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在铁 路建设过程中比重愈来愈多,上跨桥梁越来越广泛地应 用于铁路建设项目中。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是当前常用的 一种施工工艺,支架的搭设关系到实体质量和施工安全,必须严密计算、精心组织、认真监控。 关键词现浇箱梁施工;满堂支架;预压;现场监控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宣城市境内铁路工程,现浇箱梁为55#墩~ 58#墩跨度31.1 m,58#墩~59#台跨度23.1 m,桥梁下部结构 为钻孔桩、承台、墩台,上部结构为现浇简支箱梁。
1.2地质条件
本工程特大桥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境内,桥址地貌属水阳 江冲击平原区,桥址处地势平坦,多为农田、村庄,河流、道路 众多。桥址区地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 (素 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相(Q4al+pl)粉质黏 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细圆砾土及粗圆砾土、卵石土;下第三 系双塔(Esh)泥质粉砂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现自上而下 分述如下:
(0)素填土;
1(1) Q4al+pl 游泥质黏土,流塑,(i〇=60kPa;
1(2) Q4al+Pl粉质黏土,软塑,软弱土,c r〇=120kP a;
1(3) Q4al+pl粉质黏土,硬塑,中软土,c r〇=160kPa;
2( 1)Q4al+Pl粉土,粉砂,稍密、饱和,软弱土,cr〇=90kPa;
2(2) Q4al+Pl 细砂,稍密、饱和,中软土,<T〇=150kPa;
3(3) Q4al+pl 细圆砾土,中密,饱和,中硬土,tr…=400kPa;
7(1) Esh W4泥质粉砂岩,全风化,中硬土,d°=200kPa;
7(2) Esh W3泥质粉砂岩,强风化,中硬土,(T…=300kP a;
7(3)EshW2泥质粉砂岩,弱风化,岩石,C T〇=400 kPa。
桥址地下水类型有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勘察期间测 得地下稳定水位埋深0.2 m~9.8 m,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 处排泄。水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第四 系冲洪积地层中,裂隙水分布于弱风化基岩裂隙中。桥址区内未见不良地质。
2总体施工方案
待下部结构桩基、承台和墩身全部施工完成后,进行上
部结构以及桥面附属设施的施工。
墩身施工完成后,基底处理合格、安装支座,特大桥55#
墩~59#台采用盘扣支架,模板采用木模。外模板体系采用竹
胶板面板加方木、弯制定型钢管背肋,内模体系采用$48x3.5
mm钢管、方木和竹胶板;现浇梁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型盘扣式
脚手架作为支架。混凝土由搅拌站供应,采用混凝土运输车
施工工艺及方法如图1所示。
图1施工工艺及方法图
3监理监控措施
3.1施工准备阶段
(1) 参与设计交底,监理工程师通过设计交底应了解的 基本内容: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
文地质条件等对基础、结构及装修施工的要求,对建材的要
求,对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要求,以及施工中应特
别注意的事项等。
(2)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承包单位 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有效;施工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施工
部署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可行,安全质量保译措施是否
可靠并具有针对性;工期安排是否满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要
求;进度计划是否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所需的人力、
材料、设备的配置与进度计划是否协调;承包单位项目经理
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
全;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及工程项目应急
172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监理监控措施
施工技术
救援抢险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季节施工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 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3)查验施工测量放线成果: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承包单 位的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
书;承包单 位应将施工测量方案、红线桩的校核成果、水准点的引测成 果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附基槽验线记录报项目监 理部查验;承包单位在施工场地设置平面坐标控制网(或控制 导线)及高程控制网后。应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附基 槽验线记录报项目监理部检查;对承包单位的报验,监理工 程师进行必要的业内及外业复核,符合规定时,由监理工程 师签认;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承包单位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 的控制桩等是否采取有效保护措施。3.2施工阶段监控措施3.2.1支架的搭设材料监控措施
对进人现场的钢管支架构配件的检査与验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应有钢管支架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 应有钢管支架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3)
进人现场的构配件应对管径、构件壁厚等抽样核查,
还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观质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 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第3.2.2条规定;3.2.2模板支架搭设时主要监控措施:
(1)
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平整坚实,立杆与基础间
应无松动,现空现象,底座、支垫应符合规定;(2) 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搭设方法和 斜杆、钢管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盘扣架规程规定;
(3) 可调托座及可调底座伸出水平杆的现臂长度必须符 合设计限定要求;
①
检查脚手架竖向斜杆的销板是否打紧,是否平行与立 杆;水平杆的销板是否垂直于水平杆;检査各种杆间的安装 部位、数量、形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脚手架的所有销板都必 须处于锁紧状态。
②
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铺满,上下 两层立杆的连接必须紧密,通过观察上下立杆连接处或透过 检查孔观察,间隙应小于1 mm ,示意图见图2。
图2 示意图
③现挑位置要准确,各阶段的水平杆、竖向斜杆安装完
整,销板安装紧固,各项安全防护到位。
④脚手架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要求。
表1
盘扣式脚手架搭设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
项目规格
允许偏差
垂直度每步架
060
系列
± 2. 0 咖
脚手架整体060系列“1000咖及土10.0_水平度
•跨内水平架两端高①60系列± 1/1000 mm 及 ± 2.0 咖脚手架整体
060系列
土 L/600 咖及 ± 5. 0 咖
注:H —步距;I 一跨度;L 一脚手架长度
⑤$60系列脚手架的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的调整范围 见图3和表2。
图3 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的调整范围
表2 <1>60系列脚手架的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的调整范围
调范围
规格长度"\^
可调托撑可调底座(A )(B )最长(E )最短(D )可调距离(C )最长(E )最短(D )可调距离(C )
600 n u n 250咖400圆100m m 300m m
400圓100 m m 300麵⑥水平安全网等相应安全措施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
求。
⑦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应及时、齐全。
3.2.3架体搭设其他监控措施
(1)
作业前,施工单位首先对作业工人进行技术和安全
交底。施工机具准备齐全,具备作业条件。然后按照施工工艺 流程进行脚手架搭设,搭设过程中如有构配件、杆件有质量
问题,坚决不予使用。
(2) 安装方法
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梁板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线, 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现场技术员根据投影线定出排底的中 心线,同样用白灰线做上标记。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设 盘扣支架。
盘扣支架安装控制措施:
①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 立杆、横杆。下部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 横杆。再逐层往上安装,同时安装所有横杆。立杆和横杆安装
完毕后,考虑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按照4~6步设置一道水平 剪刀撑,安装时自下而上进行顺接。斜撑通过扣件与支架连
4
-H-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监理监控措施173
接,安装时尽量布置在框架结点上,专人检查支架盘扣松紧 情况。架体与主体结构拉结牢靠。安全网在剪刀撑等设置完 毕后设置。
② 支架组装时应控制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直角度及
水平度。
③
支架拼装完毕后,应用经讳仪检査横杆的水平度和立
杆的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 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
④
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
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 下一步施工。
⑤ 盘扣式支架钢管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
纹的钢管。
⑥
支架顶部U 型支托与铝梁底侧用螺栓拧紧。其螺杆伸
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30 cm 。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 隙不得大于3 mm ,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⑦ 支架搭设应与墩柱连接紧固,形成固结点。为保证不
损伤墩柱表面,可用方木楔紧。
⑧
顶托安装: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可在
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根据梁底
高程变化决定断面间距,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确调出
顶托标高。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伸出量,以便校验。最
后再用拉线内插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
量一般控制在30 cm 以内为宜。
4支架预压监控要点 4.1支架预压流程
支架预压流程见图4。
預压前准备工作
60%加载
100%加载
110%加銳
持荷观测
卸载
|預压过程的总结.抬高值的确定-------------------------------
图4支架预压流程图
4.2预压目的
通过对现浇梁整孔支撑体系的加载预压,检查其承载能 力及稳定性。消除支架的非弹性模量,测出弹性变形值,为后 期现浇梁施工中底模预拱度设置提供依据,保证施工后连续 梁结构线形符合施工图纸要求。4.3预压的方法
支撑体系按要求搭设完成后,采用预制混凝土块进行预 压。人工配合吊车按照梁体在支撑体系各部位受力不同进行 布设。
4.4支架预压监控措施现浇梁侧模及底模施工完毕后进行预压施工,示意图见
图5。采用三级预压,预压材料选用混凝土块。根据计算本工 程单孔32.6 m 现浇梁总重412 t ,施工荷载(模板支架自重、人 、机具和振捣荷载等)20t ,共计432 t ,按照总重1.1倍预
压,预压荷载总重为475.2t 。(1)
加卸载监控措施:对称分批加载,支架预压加载过程
分为3级进行,依次施加的荷载应为单元内预压荷载值的
60%(259.2 t )、100%(432 t )、110%(475.2 t ),混凝土预压块规
格(2 mxl m X 〇.5 m ),每块重2.4 t 。每级加载完成1 h 后进行支
架变形观测,应每间隔6 h 监测记录各监测点的位移量,当相
邻两次检测位移平均值均之差不大于2 mtn 时,方可进行后
续续加载。
(2) 测点监控措施:在梁端、1/4跨、W 跨、S 4跨处纵向布 点,每个断面的底板边线、底板中线处各布置一个监测点。
(3) 预压观测监控措施:①
预压变形观测采用水准仪并按《水准仪检定规程》
JJG 425 检定;
② 预压变形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③ 在支架搭设完成之后,预压荷载施加之前,测量记录 支架顶部和底部测点的原始标高;
④
每级荷载施加完成之后,记录各测点的标高,计算前
后两次沉降差,当各测点前后两次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三等水 准测量要求,可以施加下一级荷载;
⑤
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以后间隔6 h 监测记录各
监测点的位移量;当连续12 h 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 mm 时,方可卸除预压荷载。
⑥ 卸载6 h 后观测各测点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即
弹性变形;
⑦ 卸载完成后根据观测值绘制出支架预压(时间-下沉量)关系曲线图、卸载(时间-回弹)变化关系。通过加载和卸 载变化曲线,对比分析支架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计 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值,当支架的沉降量偏差较大时,要及 时对支架进行调整。
(下转第181页
)
铁道集锦加强铁路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研究与实施181
新版作业指导书实施前,组织职工进行 全面培训。采用“集团公司+站段”两级集 中培训模式,对有变化、新增、修订内容 的,组织职工专题培训。各单位新职、转 岗、晋升人员上岗前,将作业指导书作为 必备内容进行岗前培训和考试考核。
(2) 建立题库、组织“学练考”。按照“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各单位将作业指导书作为职工曰常
培训、业务抽考的主要依据,建立学习考 试题库8000多个、题目100万多道。将 作业指导书制作成视频教程、多媒体课 件,上传到模块化教学系统,职工可以利 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演练。
(3) 实施“培训、评价、补强、提升”循 环达标。
为提高职工标准化作业能力,确保
作业指导书的掌握到位和执行落地,集 团公司广泛开展职工岗位技能达标活 动。对运输生产岗位主要行车工种人员, 以作业指导书为主要培训内容,实施标 准化作业专项培训;在此基础上,对上述
人员进行岗位作业能力评价;对评价不 达标人员发布岗位风险预警,实施脱产 强化培训,技能达标后解除预警,重新上 岗。通过“培训、评价、补强、提升”周期性 循环,做到岗位技能人人过关。3.6严格作业指导书现场检查、责任追 究
(1) 实施定期对标检查。
集团公司各专业部室、基层单位的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结合现场检查,每月 对现场职工执标情况进行检查。除查 执标问题外,还查作业指导书编制内 容有无重大差错和疏漏、有无及时修订 完善、有无定期开展学习演练等,不断加 强和提高作业指导书“编管用修”质量。
(2) 注重责任追究分析。
集团公司每年对各单位作业指导书 编制审核、验证发布、动态修订、学习培 训和考核情况等进行检查。对编制内容 出现重大差错、疏漏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纳人集团公司安全“红线”管理;对动态 修订不及时的,追究编制部门责任;对题
库未建立的,
追究题库编制部门责任;对 现场职工执标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对个 人违标的,追究个人责任,系列违标的组 织专题分析,追究集体责任。4结束语作业指导书作为职工现场标准化作 业的唯一依据,提高作业指导书编制管
理质量是落实国铁集团“
强基达标”工作 要求的具体形式,是促进“职工按标作 业、干部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 过对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 问题深入分析,从建立制度体系等六个 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
以问题解决, 实现作业指导书“编修管用”质量的有效 提升,加强现场控制,夯实安全基础,为
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宋飞来稿日期:2020-08-21
(上接第173页)
⑧施工单位每次加载后、卸载前及按方案规定的时间频 率进行观测,监理检查资料。5支架拆除监理控制的原则及要求
(1)
模板支架拆除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
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底模—脚手板—剪 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2)
拆除作业时,要督促施工单位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进行专人防护,并在周围设置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严 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
模板支架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 架。做到一步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 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 中间,再解端头扣。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 2步,应临时增设斜撑加固。
(4) 模板支架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得破坏,必要时加
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拆除各标准节时,应防止失稳。
(5) 拆除芯模顶部模板时,严禁大面积松撬,作业人员不 得在模板下。
(6)
拆除作业时周边需搭设作业平台,平台上横铺5 cm
厚脚手板,作业平台周边设1.2 m ~1.5 m 高的防护栏杆。
(7) 凡进人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
人员配置安全带。组架人员服装衣扣需全部扣好,应避免穿 宽松肥大的服装,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温作业要做好防暑 工作,作业人员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下架。
(8) 夜间高空作业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五级以上
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高空作业和吊 装作业。
6结束语
该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经预压验证和浇筑前、中、后检查, 各项指标均满足允许偏差,该现浇箱梁养生到期,经拆模后 验证梁体质量,线型平顺,外观光洁,无裂纹、挠度超标等缺
陷,充分证明了大跨度高支架采用常规架管优化组合的可行 性,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易于控制,在当前常见的 现浇箱梁辅助工程措施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也实现了安
全生产、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赫英龙.满堂支架在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施工中的方案设计和应用.铁 道工程学报,2001.
责任编辑:许耀元
来稿日期: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