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毕业设计

阅读: 评论:0

北方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报告书
题    目: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日    期:                           
绪论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本章简介其发展: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不少缺点:如过早地出现裂缝,使其不能有效地采用高强度材料,结构自重必然大,从而使其跨越能力差,并且使得材料利用率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所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在结构承担荷载之前,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力。这样就可以抵消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自从预应力结构产生之后,很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被预应力结构所代替。
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起步晚,但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有了简支梁、带铰或带挂梁的T构、连续梁、桁架拱、桁架梁和斜拉桥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还不到80年。但是,在桥梁结构中,随着预应力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运用必将越来越广泛。然而,当跨度很大时,连续梁所需的巨型支座无论是在设计制造方面,还是在养护方面都成为一个难题;而T型刚构在这方面具有无支座的优点。因此有人将两种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连续—刚构体系。这种综合了上述两种体系各自优点的体系是连续梁体系的一个重要发展,也是
未来连续梁发展的主要方向。另外,由于连续梁体系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中等跨径范围内形成了很多不同类型,无论在桥跨布置、梁、墩截面形式,或是在体系上都不断改进。在城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为充分利用空间,改善交通的分道行驶,甚至已建成不少双层桥面形式。
在设计预应力连续梁桥时,技术经济指针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它是设计方案合理性与经济性的标志。目前,各国都以每平方米桥面的三材(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用量与每平方米桥面造价来表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技术经济指针。但是,桥梁的技术经济指针的研究与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三材指标和造价指标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桥址、水文地质、能源供给、材料供应、运输、通航、规划、建筑等地点条件;施工现代化、制品工业化、劳动力和材料价格、机械工业基础等全国基建条件。同时,一座桥的设计方案完成后,造价指针不能仅仅反应了投资额的大小,而是还应该包括整个使用期限内的养护、维修等运营费用在内。通过连续梁、T型刚构、连续—刚构等箱形截面上部结构的比较可见:连续—刚构体系的技术经济指针较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连续—刚构也是未来连续体系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一座桥的设计包含许多考虑因素,在具体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综合各种因素,作分析、判断,得出可行的最佳方案。
本次设计题目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本次设计内容为3×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宽为净9+2×0.5m防撞墩,梁体采用T型梁截面,本次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方法采用先简支后连续。
通过这次设计,我将对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巩固,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加深了我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让我能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桥梁工程问题,同时我对CAD软件运用更加熟练,也接触到了一些新的专业软件如迈达斯软件,而且学会更加全面的独立思考问题,学会了如何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熟练使用规范手册。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且又是第一次从事这方面的设计,难免出现错误,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摘要
本设计的题目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本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型梁,跨径布置为(3×25)m,主梁为变截面T型梁。
桥面板横坡度假定为和桥面横坡度相同,本设计假设为平坡。
跨中高位1.3m,支点梁高为1.3m,梁间距2m,其中预制梁宽度1.6m,翼缘板中间湿接缝宽度0.4m。主梁跨中肋厚0.2m,马蹄宽为0.4m,端部腹板厚度加厚与马蹄同宽,以满足端部锚具布置和局部应力需要。
横隔梁共设置四道,间距4.824m,端横隔梁宽度0.25m,跨中横隔梁宽度0.16m。
桥面铺装设计总厚度15cm,其中防水混凝土厚度9cm,沥青混凝土厚度6cm。
本设计主要阐述了该桥的设计和计算过程,对桥进行总体结构设计,然后对上部结构进行内力、配筋计算,再进行强度、应力及变形验算。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主梁作用效应;应力验算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topic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for design.
The bridge uses the model T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span arrangement for (3×25) m. The superstructure is variable T shap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Bridge panel assumed the slope and the same bridge slope, this design assumptions for flat slope.
Across the high position 1.3 m, 1.3 m high fulcrum beam, beam spacing 2 m, including precast beams width 1.6 m, flange plate joint width 0.4 m middle wet. Main girder in thick costal across 0.2 m, 0.4 m wide water chestnut,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web at the end of the horseshoe are the same as wide, to meet at the end of the anchorage arrangement and local stress needs.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06:2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00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混凝土   预应力   设计   结构   体系   进行   桥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