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现浇箱梁预压总结(通用)

阅读: 评论:0

**F匝道桥现浇箱梁第一联支架
预压总结报告
一、前言
**F匝道现浇箱梁共6联,砼方量5918m³,梁高为2m高,悬臂长2m,悬臂端部厚0.2m,根部厚0.45m,顶板厚0.25~0.45m,底板厚0.22~0.42m,跨中腹板厚0.42m,支点处加厚。其中,第六联第二跨上跨S201省道,采用承重式门洞支架。
F匝道桥第一联下部支撑体系为碗扣式满堂支架,其基本设置参数为:
(1)现浇箱梁满堂式支架采用φ48×3.0mm碗扣式脚手杆搭设,第1联落地式满堂支架共5跨,最大搭设高度为12.5m。顺桥方向立杆间距为60cm,共(29.44/0.6+1)+(30/0.6+1)+(30/0.6+1)+(30/0.6+1)+(29.92/0.6+1)=254排。横桥方向立杆间距两侧悬臂范围为90cm、底板腹板范围为60cm,空心段90cm,共20列。横杆步距为1.2m。按照常规要求设置竖向、水平向剪刀撑和扫地杆。支架与模板之间采用“顶托+10×10cm方木+5×10cm方木”连接,支架与基础之间采用“底托+5×20cm,L=3.0m方木”连接。
(2)预压荷载分布应与支架实际所受施工荷载分布一致,为受施工荷载的1.2倍。
(3)未尽事宜请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及后续设计图纸执行。
为了保证支架结构的可靠性、消除非弹性变形、量测弹性变形量、确保现浇箱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2018年6月13日至2018年6月21日,历时9天,对**F匝道桥第一联第二跨现浇箱梁的满堂支架进行了120%等载预压。现将预压结果总结如下:
二、施工部署
2.1、总体方案概述
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梁质量,在箱梁支架搭设完毕,箱梁底模衬板铺好后,且支架搭设检查验收合格后,对支架进行超载预压,根据规范要求,预压荷载为支架所受荷载的1.2倍,预压时间不得少于7天,且连续3天沉降观测累计不大于5mm或最初24h小时沉降量小于2mm方能判定支架预压合格,本方案
采用碎石吨袋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取支架所受荷载的1.2倍,按照预压荷载的60%、80%、100%分三级进行预压。荷载按照截面尺寸进行分布,严格控制预压荷载,禁止超载。
第一联分为五跨,根据目前施工进度,采用逐跨预压的方法进行预压,首先预压0#台~1#墩,之后预压1#墩~2#墩,预压2#墩~3#墩,预压3#~4#墩,最后预压4#~5#墩。每跨断面尺寸一致,故预压方法
与荷载一致,本方案以1#墩~2#墩作为计算模型。
1#墩~2#墩梁体混凝土总方量为209.17m³,混凝土密度为2.8t/m³。故预压总荷载=1.2倍支架所受荷载=1.2*208.17*2.8=702.82tt。
选择F匝道桥第一联第二跨进行荷载预压,底模及外侧模加固完毕后,预压底板部位,根据预压数据结果推测出其预拱度。
2.2、预压材料
预压材料为碎石吨袋,碎石吨袋尺寸:高=0.5m,长×宽=1.2m×1.2m,每袋重0.8t,采用小挖机配合人工装碎石,每袋装好后在电子称上过重,控制每袋重量。
根据计算可得F匝道第一联第二跨箱梁重为585.68吨,故预压重量=585.68t×1.2倍=702.82t,共需要吨袋879个。
2.3、施工人员准备
表2.1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序号工种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现场管理员人1负责现场组织协调2专职安全员人2过程中检查支架3吊车工人2配置2台25t吊车
4司索工人6每台吊车3人,支架上2人,
地面1人
5指挥员人2每台吊车1人指挥6测量员人2预压观测
7装载机工人1转运吨袋
8挖机工人1配合人工装碎石吨袋9普工人4装碎石吨袋配合转运
10合计人17
2.4、施工设备机械准备
表2.2设备机械准备计划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吊车25t台2吊运预压材料2装载机柳工50台1装运碎石吨袋3水准仪/台1观测数据
4电子称3t台1吨袋重量控制5挖机CAT290台1配合人工装碎石吨袋6合计台6
三、支架预压
3.1、满堂支架预压目的
(1)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
(2)消除地基、支架自身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
(3)测量预压时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根据
其测量结果对满堂架进行预拱度调整。
3.2、支架预压流程
3.4
(1)观测位置纵向设在每跨的L/4、L/2、3L/4处及端梁部位,共5个监测断面。
(2)在模板上每个监测断面设置5个监测点,对称布置,分别布置于箱梁中心、底板内侧25cm处、翼板内侧20cm处。对应的基础混凝土上设置观测点,观测基础的变形情况。
监测点顶部采用铁钉钉入次楞方木上,铁钉下挂钢丝绳,钢丝绳下栓钢尺,在钢尺上选取某一刻度画倒三角形为初始记号,每次观测倒三角部位刻度的下降数量,钢尺下部用钢丝绳吊4Kg铅垂保持垂直。
3.4、预压分级
预压前,调整好模板,测出所有观测点高程后进行加载,纵向加载时,应从跨中处向支点处对称布载,横向加载时,应从结构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载。
加载时按照预压总荷载的60%、80%、100%分三级加载,加载时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特别是在加载后期,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
60%荷载为421.68t,80%荷载为562.26t,100%荷载为702.82t。
3.5、预压观测
测量采用水准仪,测量人员用专用表格对每次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载(加载与缷载过程中的各测点标高值),观测同一部位采用同一基准点,由同一人读数。加载过程中随时检查基准点是否发生沉降。
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每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可进行下一级加载。在加载60%、80%、100%后均要复测各控制点高程。在加载100%72h后,支架沉降量累计不大于5mm,则可判定支架预压合格。监测数据填写见附表1。
若上述条件未达到,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到位方可卸载。若发现变量不收敛,则应立即采取卸载或紧急撤离等措施。当支架预压合格后,用25t吊车将吨袋吊下,吊至地面后摆放整齐以待下一跨使用,卸载为一次性减载,按照“先中间,后两边”、“先低后高”、“保持对称”的原则进行。
预压观测点的布置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06:2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00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预压   支架   进行   加载   采用   荷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