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本 号:A
受控状态:受控
编 写 人:王江峰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变送器的引压管线灌隔离液作业,保障作业过程安全。
2 目的
为了保证人身和生产安全,为操作人员正确进行变送器的引压管线灌隔离液作业提供指导。 3 职责、及人员分工
3.1人员资质和数量
3.1.1作业人员须有三隆公司《安全技术操作合格证》。
3.1.2本作业必须3人或3人以上作业,其中1人应对作业过程进行监护。
3.2 职责分工
3.2.1 车间技术组是本作业指导书的主管部门,负责对作业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
3.2.2 各班组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要求及相应安全生产禁令,履行各项必要的作业程序。
4 工具要求
手动试压泵1台、5ˊ管钳1把、10ˊ活动扳手1把、Ф8塑料风管1根(3米)、隔离液1桶、消防水桶1个、各种常用管接头、塑料软管1根(5米)、污油桶1个、管卡、铁丝、生料带、随身工具一套。
5 对作业对象的要求
开具有效的作业票,了解工艺介质的性质和状态如温度、压力等,做好防范保证安全。
6 作业程序
6.1排空引压管线内的介质
6.1.1关闭仪表的引压线的正压侧的一次阀(根部阀)。
6.1.2取下排污阀正压侧的短丝上的堵帽,将塑料软管的一端连接到排污阀的丝堵上,并用管卡把塑料软管固定紧。
6.1.3观察装置区内风向标的风向,把污油桶放到距离仪表5米远的下风向,并将塑料软管的另一端放到污油桶中,并用铁丝固定好。
6.1.4缓慢打开正压侧的排污阀,同时注意观察塑料软管中,是否有介质流出;如果有介质流出,逐渐增加排污阀的开度。直到塑料管中没有介质流出,再取掉放空阀短丝的堵帽,打开正压侧的放空阀。
6.1.5打开变送器的三阀组的正压阀(或压力变送器的二次阀)和变送器的排污堵头,将变送器和三阀组内的介质排出;然后,拧紧排污堵头。
6.1.6取下正压侧的排污阀的短丝上的卡子和塑料软管。
6.1.7将污油桶中的污油,倒进装置的污油罐中或其他允许排放污油的场所。
6.1.8参照6.1.1~6.1.7步骤的操作,把负压侧的引压管中的介质排空。
图一、带隔离液罐的差压测量管路示意图
6.2引压管线灌隔离液
6.2.1用消防水桶,把配制好的隔离液,灌进手动试压泵的水箱中。
6.2.2用合适的接头把塑料风管的一端连接到试压泵的输出口,另一端连接到排污阀的短丝上。
6.2.3打开试压泵的出口阀,缓慢启动试压泵,将隔离液灌入到引压管中;并注意观察试压泵上的压力表,如果压力表的读数超过1.0Mpa,立即关闭试压泵的出口阀,检查引压管中是否有堵塞。
6.2.4观察放空阀,如果有隔离液溢出,则关闭试压泵的出口阀;打开三阀组的正压阀,并缓慢取下排污堵头,发现有隔离液流出,拧紧排污堵头。
6.2.5打开试压泵的出口阀,缓慢启动试压泵,继续灌入隔离液,发现放空阀的短丝处有隔离液溢出,关闭试压泵的出口阀和排污阀;取下排污阀短丝上的塑料风管。
6.2.6参照6.1.1~6.1.7步骤的操作,把负压侧的引压管中灌入隔离液。
6.2.7打开三阀组的平衡阀,将两侧的引压管内的隔离液进行平衡;然后关闭,平衡阀。
6.2.8关闭正负侧的放空阀,并安装好丝堵上的堵帽。
6.2.9打开两侧的一次阀,投用变送器。
7、安全环保要求
7.1联系工艺人员办理好作业票,仪表停用前,带控制的仪表应确认操作人员已将该调节回路打到手动控制,如与联锁相关应办理联锁摘除审批。如果作业票上需要工艺人员监护,必须要求监护人员在场时,才能进行本作业。
7.2作业中若涉及到高空作业,需正确佩戴安全带,或搭建高空作业平台,确保人身安全。
7.3如果作业区域是硫化氢区域,应正确佩戴好便携式H2S报警检测仪。
7.4作业时,应正确佩戴好防护眼睛,避免作业时,眼睛受到飞溅的液体的伤害。
7.5作业人员到现场后必须确认好要作业的仪表,防止误动其它仪表,导致发生事故。
7.6作业前要认清作业环境,作业场所的风向或避险路线。
7.7如果介质泄漏发生着火,应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采取救火或撤离、报警等适当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7.7打开阀门到全开后应回半圈,关闭阀门时应用力适度,防止损坏阀门,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