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垫垫片作业指导书

阅读: 评论:0

拆、垫垫片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与要求
目的:处理局部轨面不平顺。
要求:作业人员掌握要领、熟练操作。
2. 适用范围
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处理小于10mm范围内的水平、水平三角坑及高低。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窗点内作业。
3. 引用标准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上海铁路局既有线200-250KM/h线路维修管理办法(暂行)》、《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
4. 工具材料
液压起道机、板手、道尺、石笔、耙子、铲子、捣镐或捣固棒。
5. 作业程序
5.1  点名分工
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2  安全预想
5.2.1  拆出垫板时,应在起道机抬起钢轨后用专用铲子铲出,严禁用手直接伸入轨底,以防压伤。
5.2.2  作业完毕后,应对当天作业地段的扣件螺栓复拧一遍,使扣件压力达到规定要求。
5.2.3  在电气化区段作业,严格遵守雨天作业、下道避车等安全规定,防止触电伤害情况发生。
5.2.4  长柄工具应有绝缘套,作业中不得将两股钢轨搭接。
5.2.5  无缝线路轨温超过锁定轨温20℃时禁止作业。
5.3  工(机)具检查
检查工()具的安全性能,禁止工()具等带病上道作业。
使用的工(机)具必须按照路局文件要求用反光漆(模)进行编号,以防止侵限或遗留在线路上。
5.4  设置防护
5.4.1  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5.4.2  现场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好防护标牌,按要求设置防护。
5.5  人机转移
5.5.1  现场防护员(联系困难地段增加中间联络员)接到驻站防护员通知后,会同作业负责人,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
5.5.2  需汽车运输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5.6  作业准备
5.6.1  核对量具
由作业负责人对道尺进行核对,以保持准确性。
5.6.2  复查确认。根据作业计划单对作业处所,偏差量值,划撬范围进行复查确认,确定垫片厚度及数量。
5.6.3  作业负责人确认防护已到位,并接到施工命令(命令号、施工起讫时间)后,通知作业人员,上道作业。
5.7  上道作业
5.7.1  松扣件。P50及以上钢轨松开扣件不超过7个头,P50以下不超过5个头。
5.7.2  起道。根据偏差量值,适量起道;起道时,注意放平起道机,位置适宜。
5.7.3  垫垫片。根据调查工作量将垫片垫在轨底与大胶垫之间,每头垫片数量不超过2块,厚度不超过10mm,做好顺坡,避免垫片地段前后空吊。
5.7.4  拆调高垫片后,要进行起道捣固作业。
5.7.5  松起道机,松前注意人身安全。
5.7.6  拧紧扣件:垫片垫好后立即拧紧扣件,扣件扭力矩达到80150N.M,拧紧扣件前应对因垫片作业造成轨距、方向变化进行处理。
5.7.7  拆垫片处进行捣固。
5.7.8  整理道床。对机窝处扒出的道碴整平。
5.8  下道避车
5.8.1  作业人员禁止在两线间停留、站立(指线间距小于6.5米,大于6.5米不在此规定内),如因站场地形复杂,人员必须在两线间避车时,应由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取得联系,并确认邻线无列车通过。
5.8.2  根据邻线列车速度要求,执行其下道避车制度。
5.8. 3  下道避车时,面迎来车方向,防止车上绳索等物伤人。
5.8.4  施工负责人督促各小组负责人检查两线间及邻线上是否有工(机)具侵限。
5.9  验收
5.9.1  由作业负责人组织,对作业后的线路回检,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确保作业后的线路达标。
质量要求:
(1)作业以后,轨道几何状态允许误差符合:
快速线路容许标准:高低2mm、水平2mm、轨距±1mm,且保持连续10根枕木范围内是同一轨距值。
非快速线路按《铁路线路修理规则》6.2.1执行。
(2)扣件应经常保持零件齐全,位置正确,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扣板(弹片)扣件扭距应保持在80140N•m。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颏应靠贴轨距挡板或扭距保持在80150N•m
5.9.2  指定专人检查作业区域的工(机)具,防止遗漏。
5.9.3  严格执行“工完料清”制度。对不能回收的料具,应堆放整齐,并安排人员看守。
5.10  撤除防护
5.10.1  现场防护员根据作业负责人的要求,撤除现场防护。
5.10.2  待人员、工(机)具全部到达安全区域后,作业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办理销记手续后,方可撤离。
6. 检查与考核
作业负责人组织进行对标,分析当日作业安全、质量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查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责任。
1.8    轨枕方正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要求
目的:把线路上超过规定的轨枕间距误差或偏斜误差恢复到标准状态,使每根枕在列车作用下受力均匀,提高轨枕状态的标准化率。
要求:作业人员掌握要领、熟练作业。
2.适用范围
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窗点内作业,用于各类木枕、混凝土枕、岔枕等方正作业。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窗点内作业。
3. 引用标准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上海铁路局既有线200-250KM/h线路维修管理办法(暂行)》、《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
4.工具材料
道尺、钢尺、方尺、方枕器、撬棍、道钉锤、捣镐、耙子、扳手等。
5. 作业程序
5.1  点名分工
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2  安全预想
5.2.1  在轨道电路的道岔上施工或作业时,撬棍、扳手必须装有绝缘套。在作业中应严格防止串电、影响信号。
5.2.2  使用吊(单)轨车须在使用前向段调度进行预报,使用时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手续,设好防护。每次运载不超过500公斤,短轨不超过8米。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11:2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78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业   线路   要求   垫片   扣件   进行   负责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