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线技术标准
要实现大准铁路五年运量再翻番的奋斗目标,工务段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将大准线打造成神华集团的样板线路,甚至全国铁路的样板”.结合神华集团提出的“全国学神华,神华怎么办"和“差距、抓整改、促提升”活动,同时积极响应大准铁路公司“全力打造中国一流本质安全型铁路”的号召,就工务部分标准线的建设提出以下技术标准: 一、轨道标准
1、大准正线重车线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75kg/m全长淬火钢轨,空车线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60kg/m全长淬火钢轨,曲线地段钢轨采用PG4耐磨轨;点南间、点联线全部更换为全区间无缝线路60kg/m全长淬火钢轨;到发线采用25m长60kg/m钢轨,其它站线采用25m长50kg/m钢轨。 2、正线轨枕采用Ⅲ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铺设1667根;到发线采用新Ⅱ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铺设1600根;其它站线采用Ⅱ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铺设1440根。
3、道砟为一级道砟。
4、正线道床断面为顶宽3.5m(半径小于800m另加宽0。1m),砟肩堆高0.15m,道床厚度石质路基为0。3m,土质路基,双层为0。5m,单层为0。35m,填料为级配碎石的路基,道床厚度为0.3m,道床边坡坡度为1:1.75;站线道床断面为顶宽2。9m,厚度为0。2m,边坡坡度为1:1.50。
5、道床边坡坡脚、砟肩和路肩一条线,棱角分明。路肩及路基边坡至用地界处不得有飞砟弃物.区间双线地段线间距为4m时,两线间除按无缝线路道床加宽、堆高外用石砟填平。
6、道口全部实现平改立,站内平过道全部更换为橡胶铺面板。
7、备轨
①直线、R≥800m的曲线地段,6。25m和12.5m的钢轨每公里各备1根,25m的标准轨每公里各备1根;
②R<800m的曲线地段,6。25m和12。5m的钢轨每条曲线各备3根,25m的标准轨每条曲线各备1根;
③直线地段全部备新轨,曲线地段适当备部分磨耗轨;
④区间正线备用轨存放标准为25m标轨用4个0.5m长的枕木做支垫,(固定位置)12。5m及以下长度钢轨用2个0.5m长的枕木做支垫。
8、轨道加强设备:
①轨距杆安装.450m<R≤600m曲线时,按8根/25m安设,400m≤R≤450m时,按10根/25m安设。应全线安设绝缘轨距杆。 ②曲线地锚拉杆安装。对于R≤600m的曲线安装曲线地锚拉杆,相邻地锚桩距离为:圆曲线每10米一根、缓和曲线每5米一根,位置对应计划正矢点。曲线地锚拉杆应安装在曲线下股一侧. 道岔地锚拉杆设置在道岔直股外侧,1/12提速道岔埋设5根.
地锚拉杆规格:地锚拉杆基坑尺寸0.6×0。6×1.2m (长×宽×深);若是石质路基,需置于石质基床上,且埋入深度不得小于0.8m,并在钢轨桩底面焊钢板(尺寸200×200×10mm)。钢轨桩轨头均朝大里程方向,桩要竖向垂直,桩顶面标高符合要求(钢轨桩顶面比与之联接的钢轨面高出200mm,误差±10mm),钢轨桩轨底靠线路一侧边缘距线路钢轨轨底外边
缘距离1810mm(误差0~10mm)。钢轨桩基础混凝土标号C20,混凝土顶面距最低轨枕端底面不得少于0。45m,当路基面至最低轨枕端底面大于0.45m时,混凝土基础顶面与路基面在同一平面内。
钢轨桩采用50kg/m钢轨.联接拉杆采用绝缘拉杆,杆体长2.5m、直径Φ36mm、六角螺母M36mm、平垫圈Φ36mm、弹簧垫圈Φ36mm、Ⅰ型铁卡.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后28天后方可进行拉杆安装。绝缘拉杆绝缘性能符合《绝缘轨距杆技术条件》TB/T2492-1994中的规定。
③防胀插板安装。在R≤500m的曲线范围内,每6根轨枕设置1对防胀插板;桥梁位于半径小于或等于1000m的曲线地段且跨度大于16m,在活动端桥台前后各半跨范围内每6根轨枕设1对;曲线范围内的无缝线路伸缩区每8根轨枕设1对;平交道口两侧50m范围内每6根轨枕设1对;上述条件重复时不重复设置。
二、站场标准
1、在站内两端岔区适当位置设备料平台,统一存放备料及废料((大站4个)。
2、有调车作业的站场,全部按规定整平、补足浮离砟。
3、有调车作业的站场安设的线路标志牌,均需特制凹槽基础,将标志牌平行置于槽内,线路标志牌平面与浮离砟顶面平齐.所有标志牌字头方向与线路里程方向一致.
三、桥、隧、涵标准
1、根据《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对桥隧建筑物进行状态评定,杜绝A级(凡结构物或主要构件功能严重劣化,危及行车安全)情况出现。评定标准如下:
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
2、在大准线全线统一设置桥梁名称标志牌。
3、将桥梁混凝土挡砟板全部更换为橡胶L型整体连接挡砟板,桥梁检查梯入口处更换为橡胶板。
4、将既有隧道内的水沟混凝土盖板统一更换为橡胶盖板(加电缆槽)
5、按照规定设置隧道照明设施,且保证照明设施完好。
6、统一砌筑桥、涵检查台阶,台阶宽度按照2m设置.
四、路基及附属标准
1、全线路基顶宽统一按照单线8.0m,双线12。5m设置。若路堤地段路基宽度不足,则采用增设或翻修路肩墙的方式加宽。路堑地段无法满足要求时,则需要对既有排水沟进行翻修改造,将排水沟内侧设为直墙形式,从而增加路基宽度.若仍无法满足要求,改为盖板水沟,进而达到标准线的使用要求。
2、全面整修路肩,对全线的路肩墙内侧和水沟内侧渗水砂填筑不足的地段,统一补充渗水砂,保持线路路肩的平齐、无反坡.
3、对路堤高度大于等于4m地段,统一对路基进行拱型骨架防护、绿化。路基基顶向下3m以外,开始种植紫穗槐或柠条,于路基基顶面以下6m处至用地界处种植沙棘,维修便道处不进行绿化。
4、全线统一安装隔离栅栏和刺网。路堤地段,隔离栅栏安装在距线路中心4m处,即紧贴路肩墙的外侧。整体安装要求隔离栅栏结实、整齐、美观。同时建议于铁路用地界处统一安装铁丝刺网,便于铁路安全管理。路堑地段,隔离栅栏安装在护坡顶端的截水天沟外侧,
因地形条件所限,无法保证平齐的,则要求在100m或200m短距离范围内,保证隔离栅栏的平齐美观.路堤与路堑的衔接处,要根据地形变化定做安装异形网片,确保隔离栅栏的平顺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