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通信方法、用户终端、服务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210974227.0
  • 20220815
  • CN115334500A
  • 2022111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齐飞;盛明哲;陶蒙华;王潇宁
  • H04W12/03
  • H04W12/03 H04W12/128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 北京(11)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罗建民;杜丹丹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用户终端、服务器、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向服务器发送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响应于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防止来电骚扰。
权利要求

1.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响应于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用户终端;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及,

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二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并且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主叫方号码的第二呼叫请求。

3.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

响应于第一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以使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被叫方号码,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并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第一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之前,还包括:

接收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注册申请,所述注册申请包括被叫方号码;以及,

基于所述注册申请对被叫方号码予以登记;

所述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具体为:

响应于所述呼叫申请中的被叫方号码已被登记,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之后,还包括:

为被叫方号码建立关于第一主叫方号码的号码对应表,其中包含第一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和是否有效位;

在接收到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之后,还包括:

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查询出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以及获取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

所述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具体为:

响应于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是,再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否,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基于第二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以及,

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二呼叫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三呼叫请求,第三呼叫请求包括第二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基于第三呼叫请求中的第二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以及,

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二主叫方号码的第三呼叫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四呼叫请求,第四呼叫请求包括第二主叫方号码和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基于第四呼叫请求中的第二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以及,

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二主叫方号码的第四呼叫请求。

1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向服务器发送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响应于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用户终端;以及,

第一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设置为,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信用审核模块,其设置为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

加密模块,其设置为在所述信用审核模块对第一主叫方号码的信用审核通过时,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

第二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将所述加密模块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以使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被叫方号码,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

解析模块,其设置为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以及,

通信控制模块,其设置为在所述解析模块的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时,建立第一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语音通信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通信方法、一种用户终端、一种服务器、一种计算机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当今时代,人们经常接到骚扰电话或者电信电话。例如,通过非法渠道批量获取用户号码,在掌握用户一些敏感数据的同时大量骚扰用户,给用户体带来的麻烦尤其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骚扰电话标记软件应运而生,通过提前标记来电为骚扰电话或电话,为用户提供骚扰电话提醒及拦截服务;用户也可在接听来电后,判断来电为骚扰电话时予以标记。但是,这种标记骚扰电话的防止来电骚扰方案只能提示或禁止已标记为骚扰电话的来电,由于用户信息已泄露,骚扰方只要再更换一个新的号码仍可以继续骚扰该用户,而现有技术中缺乏应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骚扰方的某一号码被标记为骚扰电话后,再更换其他号码仍然可以继续骚扰被叫用户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响应于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用户终端;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及,

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二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并且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主叫方号码的第二呼叫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

响应于第一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以使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被叫方号码,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并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第一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在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可选地,在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之前,还包括:

接收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注册申请,所述注册申请包括被叫方号码;以及,

基于所述注册申请对被叫方号码予以登记;

所述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具体为:

响应于所述呼叫申请中的被叫方号码已被登记,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

可选地,在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之后,还包括:

为被叫方号码建立关于第一主叫方号码的号码对应表,其中包含第一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和是否有效位;

在接收到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之后,还包括:

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查询出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以及获取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

所述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具体为:

响应于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是,再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可选地,在获取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否,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基于第二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以及,

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二呼叫请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三呼叫请求,第三呼叫请求包括第二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基于第三呼叫请求中的第二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以及,

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二主叫方号码的第三呼叫请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四呼叫请求,第四呼叫请求包括第二主叫方号码和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基于第四呼叫请求中的第二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以及,

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二主叫方号码的第四呼叫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向服务器发送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响应于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用户终端;以及,

第一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设置为,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信用审核模块,其设置为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

加密模块,其设置为在所述信用审核模块对第一主叫方号码的信用审核通过时,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

第二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将所述加密模块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以使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被叫方号码,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

解析模块,其设置为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以及,

通信控制模块,其设置为在所述解析模块的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时,建立第一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语音通信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语音通信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通过用户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的呼叫申请,由服务器端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并在审核通过时向用户终端返回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主叫方号码只有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才能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能够有效防止来电骚扰,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具体为主叫方用户终端,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01至S103。

S101.向服务器发送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响应于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用户终端。其中,主叫方号码指的是主叫方真实号码,被叫方号码指的是被叫方真实号码。

本步骤中,主叫方若要与被叫方通话,需要先向服务器端申请加被叫方为好友,或者说主叫方要加入到被叫方的“联系人”中,具体实现方式为向服务器端发起包含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的呼叫申请,服务器端在接收到主叫方发送的呼叫申请后,先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实现主叫方加被叫方为好友,然后对被叫方号码进行专属于主叫方号码的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用户终端(即主叫方用户终端)。

而且,用户可通过在服务器端注册登记的方式订购防止来电骚扰业务,只有订购了防止来电骚扰业务的用户,在其被叫时才需要审核主叫方号码的信用情况;而对于未订购防止来电骚扰业务的普通用户,在其被叫时无需审核主叫方号码的信用情况,更无需对其号码进行加密,从而区分普通用户与订购了防止来电骚扰业务的用户。

S102.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本步骤中,用户终端(即主叫方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端发送的、对被叫方号码进行专属于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建立主被叫双方之间的唯一对应关系。其中,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为不同于被叫方真实号码的加密后的用户号码,且该加密后的用户号码由主叫方号码独家拥有。

S103.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本步骤中,用户终端(即主叫方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端发送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后,在希望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时,需要向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呼叫请求中携带主叫方号码以及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即拨打的号码为对被叫方号码进行专属于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而服务器会利用呼叫请求中携带的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一旦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就会向被叫方转发主叫方的呼叫请求,从而建立起主被叫双方之间的通信连接。此时,被叫方用户终端响铃和/或振动,以提示被叫方用户有来电进入。

需要说明的是,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是相对而言的,当被叫方号码想要主动与主叫方号码建立通信连接时,二者的身份就会发生互换,原主叫方号码变成被叫方号码,原被叫方号码变成主叫方号码,相应地,服务器端需要为原主叫方号码登记及号码加密,为原被叫方号码分配加密后的用户号码,以使得原被叫方号码得到的用户号码是不同于原主叫方号码的加密后的用户号码,该加密后的用户号码由原被叫方号码独家拥有。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104。

S104.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二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并且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主叫方号码的第二呼叫请求。

本实施例中,在主叫方希望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时,只有拨打对被叫方号码进行专属于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服务器端才能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并向被叫方发送主叫方的呼叫请求;而如果用户终端(即主叫方用户终端)虽然获得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但仍然选择拨打被叫方真实号码,则服务器端因无法解析出被叫方号码(也可称为解析出呼叫不合法),而直接拒绝主叫方的呼叫请求,换言之,主叫方不可以通过直接拨打被叫方真实号码呼叫被叫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顺序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而提出的一个具体实例,本发明对上述步骤的顺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按需对其进行调整;而且上述步骤的序号大小也不限制其执行顺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位于核心网侧,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01至S207。

S201.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其中,第一主叫方号码指的是第一主叫方真实号码,被叫方号码指的是被叫方真实号码。

本步骤中,第一主叫方若要与被叫方通话,需要先向服务器端申请加被叫方号码为好友,具体实现方式为向服务器端发起包含第一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的呼叫申请。

S202.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

本步骤中,服务器端在接收到第一主叫方发送的呼叫申请后,先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即结合第一主叫方号码的基础资料或历史标记情况确定其信用值,并在其信用值超过预设的信用阈值时,确定第一主叫方的信用审核通过,审核通过后即实现主叫方加被叫方为好友;否则,确定第一主叫方的信用审核不通过。

S203.响应于第一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

本步骤中,若第一主叫方的信用审核通过,对被叫方号码进行专属于第一主叫方号码的加密。其中,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为不同于被叫方真实号码的加密后的用户号码,且该加密后的用户号码由第一主叫方号码独家拥有。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将第一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组合的方式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组合方式不限;也可通过将第一主叫方号码的部分位数与被叫方号码组合的方式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组合方式不限;也可通过将第一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的部分位数组合的方式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组合方式不限;还可通过将第一主叫方号码的部分位数与被叫方号码的部分位数组合的方式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组合方式不限。采用前述方式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的位数可以是12-22位,可以为纯数字,也可以视需要在其中加入字母、符号等。但是不论采用前述哪种方式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都需要保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的唯一性,即全网只此一个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不会出现重复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的方式可采用RSA非对称秘钥体制。

S204.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以使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被叫方号码,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本步骤中,服务器端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以建立主被叫双方之间的唯一对应关系,然后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在希望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时,还需要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中携带第一主叫方号码以及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即拨打的号码为对被叫方号码进行专属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当然,如果在步骤S202中第一主叫方的信用审核未通过,则跳过步骤S203和S204,服务器端无需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更无需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而直接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S205.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

S206.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本步骤中,服务器端利用第一呼叫请求中携带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如果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确实为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携带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加密的被叫方号码,才能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如果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为基于其他号码加密的被叫方号码,则解析失败,服务器无法解析出被叫方号码。

S207.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第一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本步骤中,一旦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服务器端就会向被叫方转发第一主叫方的第一呼叫请求,从而建立起主被叫双方之间的通信连接。此时,被叫方用户终端响铃和/或振动,以提示被叫方用户有来电进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6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208。

S208.响应于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本步骤中,如果服务器端解析失败,说明第一呼叫请求中携带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不是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携带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加密的被叫方号码,而是基于其他号码加密的被叫方号码,那么服务器端就无法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则直接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2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209 和S210。

S209.接收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注册申请,所述注册申请包括被叫方号码;

S210.基于所述注册申请对被叫方号码予以登记。

相应地,步骤S202具体为:

响应于所述呼叫申请中的被叫方号码已被登记,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在服务器端注册登记的方式订购防止来电骚扰业务,只有订购了防止来电骚扰业务的用户,在其被叫时才需要审核第一主叫方号码的信用情况;而对于未订购防止来电骚扰业务的普通用户,在其被叫时无需审核主叫方号码的信用情况,更无需对其号码进行加密,服务器端可以直接建立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区分普通用户与订购了防止来电骚扰业务的用户。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211。

S211.为被叫方号码建立关于第一主叫方号码的号码对应表,其中包含第一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和是否有效位。

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一个订购防止来电骚扰业务的用户号码,当服务器端接收到某一主叫方号码对其的呼叫申请之后,先对该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一旦审核通过,就会为该用户号码建立并存储关于该主叫号码的号码对照表。当然,对于同一个用户号码建立的关于其所有主叫号码的号码对照表可以存储为一个大表,以便于检索。

在为被叫方号码建立关于第一主叫方号码的号码对应表中,除了第一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和是否有效位之外,还可包括ID (identity,身份标识)、获取源和备注等信息。其中,是否有效位的值包括“是”和“否”,“是”指代第一主叫方号码被用户(即被叫方用户)划为允许接入电话号码,第一主叫方采用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呼叫可达;“否”指代第一主叫号码被用户划为拒绝接入电话号码,第一主叫方采用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呼叫不可达。对于同一被叫方而言,ID用于区分不同主叫方号码。获取源指的是得到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的方式,例如通过何种加密方式获得的。备注为可选项,用户可根据需要在其中填入一些注意事项等。

相应地,在步骤S205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212和S213。

S212.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查询出相应的号码对应表;

S213.获取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

本实施例中,由于服务器端已为被叫方用户号码建立了关于其所有主叫方号码的号码对应表,那么在接收到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后,就可以利用其中携带的具有唯一性特质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在预存表格中进行检索,从而查询出相应的号码对应表。

相应地,步骤S206具体为:

响应于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是,再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本实施例中,由于查询出的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是,说明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主叫方号码被用户划为允许接入电话号码,然后服务器端再对该主叫方号码发出的呼叫请求中携带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若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则建立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214。

S214.响应于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否,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本实施例中,如果查询出的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否,说明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主叫方号码被用户划为拒绝接入电话号码,即该主叫方号码被禁止拨入被叫方号码,这是因为被叫方用户认定主叫方号码为骚扰电话,就会主动将是否有效位的值置为否,这种情况下,该主叫方号码即使采用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起呼叫请求,服务器端也会直接拒绝该主叫方号码的呼叫请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215至S217。

S215.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S216.基于第二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S217.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二呼叫请求。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主叫方希望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时,只有拨打对被叫方号码进行专属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服务器端才能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并向被叫方转发第一主叫方的呼叫请求;而如果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虽然获得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但仍然选择拨打被叫方真实号码,则服务器端因无法解析出被叫方号码(也可称为解析出呼叫不合法),而直接拒绝第一主叫方的呼叫请求。换言之,第一主叫方只能通过拨打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来呼叫被叫方,而不可以通过直接拨打被叫方真实号码来呼叫被叫方。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218至S220。

S218.接收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三呼叫请求,第三呼叫请求包括第二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

S219.基于第三呼叫请求中的第二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S220.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二主叫方号码的第三呼叫请求。

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二主叫方从第一主叫方获知了被叫方号码,直接拨打被叫方号码也是无效的,此种情况下,服务器端因无法解析出被叫方号码,会直接拒绝第二主叫方的呼叫请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221至S223。

S221.接收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四呼叫请求,第四呼叫请求包括第二主叫方号码和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

S222.基于第四呼叫请求中的第二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S223.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二主叫方号码的第四呼叫请求。

本实施例中,由于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是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得到的,那么根据前述加密机制只有第一主叫方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时有效,而任何其他用户,如第二主叫方用户从第一主叫方用户处获知了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并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也是无效的,此种情况下,服务器端因无法基于第二主叫方号码对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解析成功,从而直接拒绝第二主叫方的呼叫请求。

当然,第二主叫方若想要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仍需要向服务器端发起包含第二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的呼叫申请,服务器端在接收到第二主叫方发送的呼叫申请后,先对第二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审核通过后再对被叫方号码进行专属于第二主叫方号码的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再向服务器发送包含第二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的呼叫请求,通过服务器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成功后得出被叫方号码,才能建立第二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顺序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而提出的一个具体实例,本发明对上述步骤的顺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按需对其进行调整;而且上述步骤的序号大小也不限制其执行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主叫方号码不可以直接呼叫被叫方号码,而是先向服务器发送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的呼叫申请,由服务器端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并在审核通过时向主叫方返回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主叫方号码只有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才能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而其他用户无论是直接拨打被叫方号码还是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均无法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其他用户骚扰被叫用户,能够有效防止来电骚扰,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301和第一接收模块302。

其中,第一发送模块301设置为向服务器发送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响应于主叫方号码信用审核通过,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主叫方用户终端;第一接收模块302设置为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所述第一发送模块301还设置为,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响应于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建立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块301还设置为,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以使服务器基于第二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并且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主叫方号码的第二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作为主叫不可以直接呼叫被叫方号码,而是先向服务器发送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的呼叫申请,由服务器端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并在审核通过时向主叫方返回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主叫方号码只有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才能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而其他用户无论是直接拨打被叫方号码还是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均无法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其他用户骚扰被叫用户,能够有效防止来电骚扰,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二接收模块401、信用审核模块402、加密模块403、第二发送模块404、解析模块405和通信控制模块406。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401设置为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呼叫申请,所述呼叫申请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信用审核模块402设置为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加密模块403设置为在所述信用审核模块对第一主叫方号码的信用审核通过时,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第二发送模块404设置为将所述加密模块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发送给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以使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后被叫方号码,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呼叫请求,第一呼叫请求包括第一主叫方号码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所述第二接收模块401还设置为,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解析模块405设置为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通信控制模块406设置为在所述解析模块405的解析结果为成功解析出被叫方号码时,建立第一主叫方号码与被叫方号码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模块406还设置为在所述解析模块405的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时,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接收模块401还设置为在信用审核模块402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之前,接收被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注册申请,所述注册申请包括被叫方号码。

相应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登记模块。

登记模块设置为基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注册申请对被叫方号码予以登记。信用审核模块402具体设置为在所述呼叫申请中的被叫方号码已被登记时,基于所述呼叫申请对第一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建表模块和查询模块。

其中,建表模块设置为在加密模块403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之后,为被叫方号码建立关于第一主叫方号码的号码对应表,其中包含第一主叫方号码、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和是否有效位。

查询模块设置为在第二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之后,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查询出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以及获取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

相应地,解析模块405具体设置为在查询模块查询到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是时,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模块406还设置为,在查询模块查询到相应的号码对应表中的是否有效位的值为否时,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一呼叫请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接收模块401还设置为接收第一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请求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解析模块405还设置为基于第二呼叫请求中的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通信控制模块406还设置为基于解析模块405 的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一主叫方号码的第二呼叫请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接收模块401还设置为接收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三呼叫请求,第三呼叫请求包括第二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解析模块405还设置为基于第三呼叫请求中的第二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通信控制模块406还设置为基于解析模块 405的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二主叫方号码的第三呼叫请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接收模块401还设置为接收第二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第四呼叫请求,第四呼叫请求包括第二主叫方号码和基于第一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解析模块 405还设置为基于第四呼叫请求中的第二主叫方号码对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进行解析。通信控制模块406还设置为基于解析模块405的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拒绝第二主叫方号码的第四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在接收到主叫方用户终端发送的包括主叫方号码和被叫方号码的呼叫申请后,对主叫方号码进行信用审核,并在审核通过时向主叫方用户终端返回基于主叫方号码对被叫方号码进行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主叫方号码只有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才能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而其他用户无论是直接拨打被叫方号码还是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均无法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其他用户骚扰被叫用户,能够有效防止来电骚扰,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51和服务器52。

其中,用户终端51可分为主叫方用户终端与被叫方用户终端,具体可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主叫方用户终端和被叫方用户终端,服务器52 可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服务器,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61和处理器62,所述存储器 6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62运行所述存储器61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62执行前述语音通信方法。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语音通信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服务器、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被叫方号码进行专属于主叫方号码的加密,使得主叫方号码不能直接呼叫被叫方号码,而只能呼叫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其他用户无论是直接拨打被叫方号码还是拨打该加密后的被叫方号码,均无法与被叫方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其他用户骚扰被叫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9:0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61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