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监管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610516500.X
  • 20160701
  • CN106156995A
  • 20161123
  • 胡金钱
  • 胡金钱
  • G06Q10/10
  • G06Q10/10

  • 浙江省杭州市九环路9号4号楼清华长三角研究院7楼701
  • 浙江(33)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郑青松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章监管系统,包括:印章保管设备、申请终端、音视频监控设备、监管服务器和审核终端,监管服务器分别与申请终端、音视频监控设备和审核终端通信连接,其中,印章保管设备中存放有若干个印章,且设置有第一指纹识别装置;申请终端根据第一指纹识别装置识别的信息来控制印章保管设备的开启,以取出印章,其中,印章上设置有第二指纹识别装置和印章面锁定机构;审核终端对盖章请求信息进行审核,并将审核信息保存在监管服务器中,监管服务器根据第二指纹识别装置所识别的信息和存储的审核信息来控制印章面锁定机构的开启;音视频监控设备对印章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能够安全高效的使用印章。
权利要求

1.一种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印章保管设备、申请终端、音视频监控设备、 监管服务器和审核终端,所述监管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申请终端、所述音视频监控设备和所 述审核终端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印章保管设备中存放有若干个印章,且设置有第一指纹识别装置;

所述申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纹识别装置识别的信息来控制所述印章保管设备的开 启,以取出所述印章,其中,所述印章上设置有第二指纹识别装置和印章面锁定机构;

所述审核终端对盖章请求信息进行审核,并将审核信息保存在所述监管服务器中,所 述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指纹识别装置所识别的信息和存储的审核信息来控制所述印 章面锁定机构的开启;

所述音视频监控设备对印章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章请求信息包括关于需要 盖章的文件、盖章申请人的身份和欲使用的印章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设备至少包括第一 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及录音设备,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及录音设 备对盖章申请人的所有动作进行记录,并上传至所述监管服务器,所述第三摄像头在所述 审核终端的控制下,对需要盖章的盖章文件进行拍照,并上传至所述监管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识别装置识别的 信息与所述申请终端保存的信息相匹配时,则打开所述印章保管设备;

当所述第二指纹识别装置所识别的信息和所述存储的审核信息相一致时,则打开所述 印章面锁定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保管设备包括外壳和设 置在所述外壳上的上盖,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安放所述印章的安置空间,其中,所 述第一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每个安置空间内设置有安置所述印章的印章 底座和对所述印章进行锁定的印章锁定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锁定机构包括:支架、驱 动机构、印章锁、丝杆和光杆,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印 章锁套设在所述丝杆上,且连接有丝杆支架,所述光杆一端设置所述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 穿过所述丝杆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申请终端 发送的控制指令进行驱动,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丝杆带动所述印章锁沿所述光 杆往复移动,以锁住或释放所述印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申请终端向所述驱动机构 发送打开所述印章锁的控制指令时,所述丝杆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印章锁 沿所述光杆向远离所述印章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所述印章的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锁上设置有突出部,所 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突出部相配合的扣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印章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和所述印章 保管设备上均设置有报警器,当所述印章与所述申请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阈值时,所 述印章和所述印章保管设备均通过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办公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印章监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印章 锁和视频监控功能,从而可以保管公章,并对公章的使用进行全程音视频监控,确保公章的 使用安全的印章监管系统。

在中国,盖章代表着该印章的对应企业对文件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授权或认可,所 以公章的使用非常严肃和具有权利性。如果对公章的使用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公章 的保管人员私自在未经企业认可的文件上盖章,事后的补救措施往往只能是上升到法律诉 讼程序,费时费力,这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对公章使用的有效监管一直是企业单位的一个难题。企业通常会安排一个专门的 人员进行保管。每一次使用公章,均需对公章的使用及所盖文件的名称进行登记在册。但保 管人员如果私自盖了公章,则很难被监管到。

有很多大型的企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为了对公章使用进行严格把控,公章 必须放在总部。这样,分支机构需要盖章时,需要将文件进行快递,甚至有时候需安排专人 携带文件,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效率低下,浪费金钱。

因此亟待出现一种既能提高公章使用效率,又能确保公章使用安全的公章管理系 统的出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公章使用效率和安全使用的印章 监管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印章监管系统,包括:印章保管设备、申 请终端、音视频监控设备、监管服务器和审核终端,所述监 管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申请终端、 所述音视频监控设备和所述审核终端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印章保管设备中存放有若干个 印章,且设置有第一指纹识别装置;所述申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纹识别装置识别的信息 来控制所述印章保管设备的开启,以取出所述印章,其中,所述印章上设置有第二指纹识别 装置和印章面锁定机构;所述审核终端对盖章请求信息进行审核,并将审核信息保存在所 述监管服务器中,所述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指纹识别装置所识别的信息和存储的审核 信息来控制所述印章面锁定机构的开启;所述音视频监控设备对印章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 监控。

优选地,所述盖章请求信息包括关于需要盖章的文件、盖章申请人的身份和欲使 用的印章的信息。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指纹识别装置识别的信息与所述申请终端保存的信息相匹配 时,则打开所述印章保管设备;当所述第二指纹识别装置所识别的信息和所述存储的审核 信息相一致时,则打开所述印章面锁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视频监控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及录音 设备,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及录音设备对盖章申请人的所有动作进行记录,并 上传至所述监管服务器,所述第三摄像头在所述审核终端的控制下,对需要盖章的盖章文 件进行拍照,并上传至所述监管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印章保管设备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上盖,所述外壳内部 设置有至少一个安放所述印章的安置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 上,所述每个安置空间内设置有安置所述印章的印章底座和对所述印章进行锁定的印章锁 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印章锁定机构包括:支架、驱动机构、印章锁、丝杆和光杆,所述驱动 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印章锁套设在所述丝杆上,且连接有丝杆 支架,所述光杆一端设置所述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所述丝杆支架。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所述申请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进行驱动,在所述驱动 机构的驱动下,所述丝杆带动所述印章锁沿所述光杆往复移动,以锁住或释放所述印章。

优选地,当所述申请终端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打开所述印章锁的控制 指令时,所 述丝杆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印章锁沿所述光杆向远离所述印章的方向移 动,以解除对所述印章的锁定。

优选地,所述印章锁上设置有突出部,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突出部相配合的 扣合部。

优选地,所述印章和所述印章保管设备上均设置有报警器,当所述印章与所述申 请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印章和所述印章保管设备均通过报警器发出报警 提示。

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能够对印章使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包括对印章的使用人 员和盖章文件等进行监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非正当盖章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盖章过程可 自动进行,无需专人保管印章,实现移动办公,提高印章使用效率。

图1是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的印章保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的印章保管设备的俯视图。

图4(a)-(c)是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的印章保管设备没有放置印章、放置印章和 印章锁定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的印章保管设备的印章锁定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的印章保管设备的印章解锁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的印章保管设备的上盖解锁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印章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主要包括印章保管设备1、申请终端3、视频监 控设备、监管服务器5和审核终端6,其中印章保管设备1、申请终端3、视频监控设备组合为 一个专用的一体机设备,它与监管服务器5和审核终端6通信连接,例如可通过WIFI、3G/4G 网络、LAN网络 等进行连接,监管服务器5存储所有关于放置在印章保管设备1中的印章2的 信息、关于印章保管设备1的信息、盖章申请人的信息、审核人的信息、授权相关信息和盖章 相关信息等。以下结合附图对这些结构进行介绍。

印章保管设备1

如图2至7所示,本发明的印章保管设备1包括外壳101、上盖和指纹识别部109。上 盖盖设在外壳101上,指纹识别部109设置在外壳101的上,例如可为指纹传感器,印章保管 设备1可通过指纹传感器所识别的信息来进行操作(后续具体介绍)。外壳101的内部被划分 为至少一个安放印章2的安置空间(印章安装格子),每个安置空间中均设置有安放印章2的 印章底座110和对印章2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在本发明的一示例中,锁定机构可包括驱动 机构102、单头丝杆104、印章锁106、电机支架103、光杆105、丝杆支架107等。其中,驱动机构 102可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设置在安放在安置空间内的电机支架103上,单头丝杆104设置 在丝杆支架上,具体的,可通过两个螺丝锁定在步进电机的转轴上,步进电机、光杆固定在 电机支架103上,印章锁106套在单头丝杆104上,印章锁106还固定有丝杆支架107,光杆105 穿过丝杆支架107,这样可以保证印章锁106在进行往复运动的时候不会自转。

此外,印章保管设备1还设置有报警装置(未图示),在印章2离开印章保管设备一 定距离后,如20米,可进行报警。

印章锁106通过步进电机转动单头丝杆,从而实现在光杆上往复运动。为实现对印 章2的锁定,印章锁106具有卡住印章的卡合部,为此在外壳上设置有供卡合部插入以锁住 印章的卡槽,当印章具有常规的印章结构时,如图3所示的形状时,卡合部结构优选为U型。

初始位置时候,印章保管设备1中没有放入印章2,印章锁处于解锁状态,如图4(a) 所示。放入印章后,如图4(b)所示,申请终端3的过运动控制卡发出指令,控制步进驱动器 (电机控制板)(未图示)给步进电机发送信号,步进电机开始工作,带动单头丝杆旋转并带 动印章锁106沿着光杆往前推动,如图4(c)所示。

印章锁106移动到位完全锁紧印章以后,即印章锁插到印章上的按压 部中,此时 步进电机停止工作,因为单头丝杆和印章锁上的丝杆螺母具有机械自锁功能,此时除非步 进电机通电反转,否则印章锁将无法移动,此时印章锁106处于锁定状态,如图4(c)和图5所 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需要取出印章时,盖章申请人需先在申请终端,例如计 算机上选择需要解锁的印章,然后根据提示将手指放到印章保管设备1的指纹识别部上进 行指纹采集。采集的指纹数据将被发送给申请终端,申请终端会将采集的指纹数据与事先 存储在其中的关于能够使用印章的人员信息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后,申请终端控制需要解 锁的存放印章的格子(一个或多个)中的锁定机构进行解锁,具体控制过程为:申请终端<-> 运动控制卡<->步进驱动器<->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命令传输到步进驱动器,步进驱动器根 据运动控制指令来控制步进电机进行工作。此时印章处于解锁状态,如图7所示,解锁印章 的过程和锁定印章的过程刚好相反。

为了防止用户绕过指纹识别部而直接拆卸智能印章保管设备,拿走印章,印章保 管设备设置了防止拆卸的防拆卸机构。在本发明的一示例中,防拆卸结构为在U型印章的外 部设置突出部何在上盖上设置与突出部相配合的扣合部所构成,突出部和扣合部相互卡 合,以防止由于强行拆卸上盖而取出印章。这样,如果需要拿出印章,则必须使得印章锁的 突出部与上盖的扣合部相互脱开才可以,如图8所示。

突出部和扣合部的脱开位置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任意设定,图4(a)示出了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例的脱开位置A。脱开位置的信息储存在申请终端内,只有输入特定指令才可以使 电机转到相应位置,取下上盖。

印章

在本发明中,印章2上设置有对印章面进行保护的锁定机构,指纹识别部和报警装 置。印章2不使用时,被放置在印章保管设备1内进行保管,印章保管设备1在没有收到开启 指令的情况下是锁住的,不能被随意打开,必须通过指纹验证,在验证通过后,才能被打开, 然后取出印章2。

印章2与申请终端3之间保持着蓝牙连接,一旦距离超出20米,蓝牙连接会断开,印 章2与印章保管设备1均通过设置在它们之上的报警装 置发出报警提示,表明印章与申请 终端3之间已经超出了安全距离。

印章2被拿出后,印章面是被锁定机构锁定的,也不能盖章。需将印章及需盖章的 文件拿到视频监控设备下,由申请终端3向监管服务器5发起盖章申请。审核终端6,即远程 审核人员接收到盖章申请后,在视频中全程监控盖章人员的动作,并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如 高清摄像头审核纸质文件的内容,审核通过后,印章面的锁定被打开,此时即可进行盖章动 作。

以下对本发明的示意性的印章结构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印章2主要由上盖201、下盖202、挡圈203、翻 转机构和旋转电机204等组成。本实施例中的旋转电机可为具有自锁功能的减速电机,即本 实施例中,印章面锁定机构可通过挡圈、翻转机构和旋转电机等组成。

下盖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开口,上盖的下端固定于下盖上,从而使得上盖和下盖之 间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将印章保存装置的其他部件,例如翻转机构、挡圈和旋转电机等部件 放置于容置空间内。挡圈为圆筒状,其位于圆形开口的正上方,即圆筒状挡圈的中空部分与 圆形开口的轴线重合;挡圈的上端固定于上盖上,且其下端固定于下盖上。翻转机构包括左 转轴205、右转轴206、旋转上盖207、旋转下盖208、第一弹簧209和印垫套210。

当印章被使用时,为有效检测智能印章的盖章次数,本实施例中,印章保存装置还 包括检测装置212,检测装置为行程开关或者锅仔片,行程开关或者锅仔片设置于旋转下盖 上,在盖章时,印垫套会靠近旋转下盖,并触发行程开关或者锅仔片动作,从而实现对盖章 作业的识别,当对触发次数进行统计时,即可以实现盖章次数的统计功能。

本实施例中,在盖章时,为实现对印章的弹起,印章还包括弹片213和第二弹簧 214;本实施例中,弹片的数量为2个,其横截面为圆弧形,下盖上开设有对弹片进行导向的 圆弧槽;第二弹簧的一端顶设于上盖上,另一端顶设于弹片上。

本实施例中,智能印章还包括印章盖215,印章盖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于下盖上,或 者通过卡扣卡合于下盖上,以通过印章盖,有效地保护该印章。当印章盖盖于下盖上时,其 能够将弹片压入上盖和下盖的容置空间内。

当从印章保管设备中取出本发明的印章时,印垫设置于印垫套内,并且其章面朝 上,藏于容置空间内部;印章盖盖在下盖上;当接收到监管服务器发送的可以盖章指令时, 弹片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往下伸出,将整个印章支撑起来;之后,旋转电机开始工作,带动 翻转机构绕着左转轴中心翻转180°,此时印垫的章面朝下,并外露;然后,可以将印章平放 在需要盖章的位置,垂直往下按,弹片往上收缩,章面碰到纸后,印垫套受到压力会往上移 动,此时印垫套上有一凸起正好正对着行程开关或锅仔片,将行程开关或锅仔片压住,发出 盖章完成的指令;当盖章完成后,松开智能印章,弹片将智能印章弹起,旋转电机将翻转机 构回旋180°,印垫的章面朝上,藏于容置空间内部。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对旋转电机的控制,可加设控制系统,其可包括MCU控制单元, 以及与该MCU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储存单元、通讯单元、身份识别单元和显示单元等。

本实施例中,储存单元用于储存操作系统,MCU控制单元运行该操作系统,并通过 通讯单元与外部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控制系统与监管服务器的互联;而 且身份识别单元可以包括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和静脉识别模块等;身份识别单元 可以将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和静脉识别模块所识别的申请人的特征发送至MCU控 制单元,且MCU控制单元将其接收到的申请人的特征发往服务器,发出授权申请。本实施例 中,显示单元可以为电容触控屏,并可以通过该电容触控屏实现各种功能的控制。

当授权申请通过后,MCU控制单元控制旋转电机转动,操作翻转机构旋转180度,然 后停止旋转电机的动作;由于旋转电机为减速电机,其齿轮箱即可起到锁止作用,从而无法 用手去扳动印垫套,此时即可盖章。

并且每次盖章时,行程开关或锅仔片会被触发一次,而且行程开关或锅仔片与MCU 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以将该触发信号发送至MCU控制单元;MCU控制单元对该触发信号进行 计数;当该计数值达到授权的次数或者翻转机构旋转180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后,例如10 秒,MCU控制单元控制旋转电机反向旋转180度,从而将印垫收入容置空间内。

同时,通讯单元还可以集成、WIFI、蓝牙、GPS等功能,因此, 可以将本次盖章 作业发生时所在的电信编号、IP地址、地理经、纬度信息联合上送到服务器端,由服务 器根据以上信息进行综合定位,得出当前智能印章所在位置。

本发明的授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当申请人通过身份识别单元进行身份识别 后,即向监管服务器发起授权申请,监管服务器将通过设置在印章上的指纹识别模块所识 别的信息与存储在其中的审核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一致,则向控制系统发送打开印章 面锁定机构的控制指令。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不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减速电机,而在上盖与 下盖围成的空间中加装一锁止机构,作为一示例,采用插销、弹簧、涡轮和旋转电机构成该 锁止机构。其中,弹簧套设在插销上,插销可活动地伸入形成在下盖的锁止孔中,涡轮与旋 转电机连接,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涡轮与插销接触或分离,借助于弹簧的作用力以将插销 抵入或弹离锁止孔,从而对印章进行锁定或释放。除了锁止机构外,该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 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省略对其具体介绍。

申请终端

本发明中申请终端3用于供盖章申请人申请使用盖章完成所需要的申请流程,可 为工控PC,为印章保管设备的主控制设备,运行主应用,它通过通讯模块与外部网络进行数 据通讯,授权申请、环境音视频监控等均通过它发出。工控PC通过运动控制卡发出指令,控 制印章保管设备1打开或关闭。

音视频监控设备

视频监控设备至少由摄像头4-1、摄像头4-2、高清摄像头4-3和录音设备4-4组成。 其中,摄像头4-1和摄像头4-2共同组成了一个300度的视频监控环境,并通过录音设备4-4, 如麦克风MIC进行环境录音,可以全程录下盖章申请人的所有动作。高清摄像头4-3对盖章 文件的每一页进行高清拍照,供审核人员对每一页的内容进行审核,并进行OCR转换,将图 片数据与文件数据存档。

以下,对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介绍。

在本发明中,在申请盖章时,需要先到印章保管设备的指纹识别装置上进行识别, 如果识别的信息与申请终端保存的信息相匹配,则打开印章保管设备,这样便可取出印章。 由于印章上设置有印章面锁定机构,所以需要向审核终端发送请求打开印章的请求指令。 首先,需要将盖章的文件内容通过高清摄像头传给审核终端,审核终端会对盖章文件的所 有内容进行审核,并能够对盖章申请人的所用动作进行实时监控,如此在申请人与审核人 之间建立了实时的音视频连接,使得审核人能实时监控盖章申请人的所有动作,查看欲盖 章文件的所有内容,并对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审核人会将本次核准信息保存在监管服 务器端中,该核准信息包含了对于本次欲盖章文件及盖章申请人的身份及使用公章的序列 号。接着,盖章申请人按压印章上的指纹识别部,以发送请求使用印章的信息,包含申请人 指纹生物信息及公章的序列号等,监管服务器将指纹识别部识别的信息与前面保存的核准 信息进行比对,待比对通过后,监管服务器发送打开印章面锁定机构的控制指令,这样,申 请人便可使用印章。具体的工作步骤如下所示:

1.印章使用申请:盖章申请人在申请终端上按照要求填写欲使用的印章的序号。 信息填写完后,申请终端会要求盖章申请人进行指纹识别以验证盖章人身份。

2.身份验证:盖章申请人根据指示,到印章保管设备的指纹识别部上进行指纹采 集,申请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与事先存储在其中的关于能够使用印章的人员信息进行匹 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控制印章保管设备打开,解除被锁定的印章,印章可被取出。

然而,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也可由申请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发送到监管服 务器进行身份验证,监管服务器将指纹识别的信息与存储在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如 指纹匹配通过,则向申请终端发送控制指令,申请终端控制印章保管设备打开,解除被锁定 的印章,印章可被取出。

3.文件申请:印章拿出后,盖章申请人需将欲盖章的文件放到视频监控摄像头下, 并通过申请终端发起文件申请,文件申请请求会被发送给监管服务器。

4.实时监控:监管服务器收到盖章申请后,转接到审核终端。这样,在申请终端与 审核终端之间建立起实时的音视频流,使得申请人的所有动作都在审核员的监督之下。

5.盖章文件审核:审核员远程操控高清摄像头,将欲盖章文件的每一页都拍下高 清图片,并对文件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审核员批准该次盖章申请。

6.解除印章面锁定:盖章申请人按压印章上的指纹输入设备,发起盖章请求,监管 服务器对已经核准的申请与本次盖章请求进行匹配。若匹配通过,向申请终端发送控制指 令,打开印章面锁定机构,使得盖章申请人可以按下盖章。

7.盖章过程监控:盖章申请人在文件上盖章,所有盖章动作的音视频都被发往监 管服务器。每次盖章动作的时间、地点、盖章的文件和申请人信息也被发往监管服务器。监 管服务器存储所有盖章动作的相关信息,并将信息、邮件到相关责任人。

8.盖章结束:盖章申请人将印章放回印章保管设备中,完成盖章。

综上,根据本发明的印章监管系统,审核员和盖章申请人之间可建立实时的音视 频连接,通过远程操作对盖章申请人的所用动作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并不需要专门有人保 管印章,从而能够保证安全和高效地使用印章,避免了私自使用印章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 的麻烦和损失的行为。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 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 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 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 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 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 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 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 令用 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 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8:0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60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