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印方法及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211259206.7
  • 20221014
  • CN115563601A
  • 20230103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廖海鹏
  • G06F21/44
  • G06F21/44 G06Q10/10

  •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69号
  • 北京(11)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刘翠香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接收用印申请,并将所述用印申请发送给服务端;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该方案通过将印控仪驱动设计为后台运行方式,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浏览器条件下对印控仪的驱动控制;使得印章应用管理与驱动的解耦使用,驱动内部错误不会对印章应用管理软件本身运行有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印方法,应用于印控仪用PC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接收用印申请,并将所述用印申请发送给服务端;

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

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前,还包括:

接收服务端在验证所述用印申请通过后返回的校验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包括:

接收服务端调用印控仪用PC端的所述验证码并校验通过后返回的确认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后,还包括:

从服务端接收其在查询到用印完成后发送的用印完成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用印完成指示信息获得用印信息并将所述用印信息发送给服务端。

5.一种用印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印控仪用PC端的印控仪驱动进程发送的用印申请,其中,所述印控仪驱动进程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对所述用印申请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以使得所述驱动进程基于所述确认消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前,还包括:

在对所述用印申请验证通过后,生成校验码并发送给所述驱动进程;

调用所述驱动进程获得所述校验码,并确定获得的所述校验码的有效性;

若所述校验码有效,进入所述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后,还包括:

轮询用印结果;

若查询到用印完成,向所述驱动进程发送用印完成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驱动进程获得用用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驱动进程获得用印信息并存储备档。

9.一种用印装置,应用于印控仪用PC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运行模块,用于控制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申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印申请,并将所述用印申请发送给服务端;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

印控仪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10.一种用印装置,应用于服务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获得模块,用于接收印控仪用PC端的印控仪驱动进程发送的用印申请;

申请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用印申请进行验证;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申请验证模块的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以使得所述驱动进程基于所述确认消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控仪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印方法及装置。

企业的印章应用系统中的印控仪一般由专门的印控仪驱动进行控制。当前的印控仪驱动设计方法中,印控仪驱动为exe安装包,安装至Window操作系统;管理软件通过使用IE浏览器带有的Activex插件发送响应指令唤醒印控仪驱动,从而实现对印控仪的控制。

但是,上述方案中印控仪驱动只能安装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无法实现印章管理系统跨其他操作系统使用;且印控仪驱动只能通过IE浏览器内嵌在印章应用管理软件中串行使用,若驱动使用中发生错误会导致印章应用管理软件无法准确更新用印数据。因此,上述方案的应用场景单一,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印方法,应用于印控仪用PC端,包括:

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接收用印申请,并将所述用印申请发送给服务端;

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

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前,还包括:

接收服务端在验证所述用印申请通过后返回的校验码。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包括:

接收服务端调用印控仪用PC端的所述验证码并校验通过后返回的确认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后,还包括:

从服务端接收其在查询到用印完成后发送的用印完成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用印完成指示信息获得用印信息并将所述用印信息发送给服务端。

一种用印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接收印控仪用PC端的印控仪驱动进程发送的用印申请,其中,所述印控仪驱动进程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对所述用印申请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以使得所述驱动进程基于所述确认消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可选地,在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前,还包括:

在对所述用印申请验证通过后,生成校验码并发送给所述驱动进程;

调用所述驱动进程获得所述校验码,并确定获得的所述校验码的有效性;

若所述校验码有效,进入所述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的步骤。

可选地,在所述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后,还包括:

轮询用印结果;

若查询到用印完成,向所述驱动进程发送用印完成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驱动进程获得用用印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从所述驱动进程获得用印信息并存储备档。

一种用印装置,应用于印控仪用PC端,包括:

驱动运行模块,用于控制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申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印申请,并将所述用印申请发送给服务端;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

印控仪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一种用印装置,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申请获得模块,用于接收印控仪用PC端的印控仪驱动进程发送的用印申请;

申请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用印申请进行验证;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申请验证模块的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以使得所述驱动进程基于所述确认消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接收用印申请,并将所述用印申请发送给服务端;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该方案通过将印控仪驱动设计为后台运行方式,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浏览器条件下对印控仪的驱动控制;使得印章应用管理与驱动的解耦使用,驱动内部错误不会对印章应用管理软件本身运行有影响。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印控仪的PC端的用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个用印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应用于印控仪的PC端的用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服务端的用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应用于服务端的用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印方案的实现原理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印方法的真题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印控仪的PC端的用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服务端的用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的说明、简写或缩写总结如下:

印控仪:即进行印章管控,能够实现在线盖章,拍照上传等功能的智能办公设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印控仪的PC端的用印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方法可应用于印控仪专用PC端。结合图1所示,用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印控仪专用PC主要包括浏览器和驱动进程。浏览器可以为chrome/IE/edge等不同类型和版本浏览器;PC所用系统可以为windows或统信UOS等不同操作系统。实现中可通过exe安装包或deb安装包进行驱动安装,安装后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在PC上连续运行。

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使得印章应用与印控仪驱动解耦使用。同时能够实现印章应用与印控仪驱动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印控仪的控制使用。

步骤102:接收用印申请,并将所述用印申请发送给服务端。

所述用印申请由用户在印控仪用PC端上输入或提出。驱动进程接收到用印申请后,首先将其发送给服务端,也即印章应用。

步骤103: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

服务端接收到用印申请后会用印请求进行验证,此处的验证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印材料的真伪性、业务类型等。当用印申请通过服务端的验证后,服务端可以给驱动进程返回确认信息。该确认信息指示用印请求合法,同意用印。

步骤104: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在收到服务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后,驱动进程控制印控仪用印。印控仪接收到印控仪驱动的控制指令后可以进行电子用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个用印界面示意图,图2所示页面由驱动进程控制,与印章应用互不影响。

本实施例所述用印方法通过将印控仪驱动设计为后台运行方式,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浏览器条件下对印控仪的驱动控制;使得印章应用管理与驱动的解耦使用,驱动内部错误不会对印章应用管理软件本身运行有影响。

本申请方案实现了跨平台的印控仪的驱动控制,完成电子化用印,是一种适用性较广的印控仪控制方案;从而加快印章管理领域系统向数字化,跨平台转型,丰富了应用场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应用于印控仪的PC端的用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影音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步骤302:接收用印申请,并将所述用印申请发送给服务端。

步骤303:接收服务端在验证所述用印申请通过后返回的校验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端,也即印章应用负责用印验证和实时生成随机验证码,下发给驱动进程,并对其进行调用。驱动接收用印指令后,将验证码发送给应用管理软件查询是否有效后再进行用印。

步骤304:接收服务端调用印控仪用PC端的所述验证码并校验通过后返回的确认信息。

本实施例的用印流程,通过驱动添加验证码校验功能,实现印章应用管理软件对驱动控制的唯一性和时效性,加强风险管控。

步骤305: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本申请方案的流程具有诸多有点,其一是做到了风险管控,多次校验,防止其余系统进行用印操作;其二是实现了管理软件与驱动用印操作分离,互不干扰;其三是适用于任何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也可拓展到其余硬件设备驱动设计方法上。

其他实现中,在所述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后,还可以包括:从服务端接收其在查询到用印完成后发送的用印完成指示信息;基于所述用印完成指示信息获得用印信息并将所述用印信息发送给服务端,以使服务端存档备案。其中的用印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印时间、印章类型、用印材料、业务类型、校验码等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服务端的用印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所示,用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接收印控仪用PC端的印控仪驱动进程发送的用印申请,其中,所述印控仪驱动进程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步骤402:对所述用印申请进行验证。

此处的验证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印材料的真伪性、业务类型等。

步骤403:若验证通过,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以使得所述驱动进程基于所述确认消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本实施例所述用印方法中,印控仪驱动设计为后台运行方式,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浏览器条件下对印控仪的驱动控制;使得印章应用管理与驱动的解耦使用,驱动内部错误不会对印章应用管理软件本身运行有影响。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应用于服务端的用印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图5所示,用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接收印控仪用PC端的印控仪驱动进程发送的用印申请。

其中,所述印控仪驱动进程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步骤502:对所述用印申请进行验证。

步骤503:若验证通过,生成校验码并发送给所述驱动进程。

步骤504:调用所述驱动进程获得所述校验码,并确定获得的所述校验码的有效性。

步骤505:若所述校验码有效,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的用印流程,通过驱动添加验证码校验功能,实现印章应用管理软件对驱动控制的唯一性和时效性,加强风险管控。

其他实现中,在所述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后,还可以包括:轮询用印结果;若查询到用印完成,向所述驱动进程发送用印完成指示信息,以使得所述驱动进程获得用用印信息并存储备档。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印方案的实现原理架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印方法的真题实现流程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7所示,方案实现流程可以包括:

a.由用户在pc端提出用印申请发送给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对其申请信息进行验证,验证不通过则直接结束申请,验证通过则生成随机校验码。

b.管理软件将生成校验码发送给PC端驱动进程,驱动进程接收后与管理软件进行二次校验,确认验证码为管理软件生成使用。

c.管理软件对校验码进行验证,验证不通过则直接结束,验证通过发送用印指令给驱动进程,同时开启定时器轮询操作,直至用户完成用印,此步骤是为了让管理软件与用印操作完全分离,不互相影响。

d.当用户完成用印时,轮询用印会检测到印控仪用印已结束,立刻获取印控仪本次实际用印信息。

e.获取信息后,更新系统数据库本笔用印结果,完成本次执行用印申请。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方法,对于本发明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装置实现,因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置,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印控仪的PC端的用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所示,用印装置80可以包括:

驱动运行模块801,用于控制印控仪驱动以后台进程方式运行。

申请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用印申请,并将所述用印申请发送给服务端。

消息接收模块803,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返回的确认信息。

印控仪控制模块804,用于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服务端的用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所示,用印装置90可以包括:

申请获得模块901,用于接收印控仪用PC端的印控仪驱动进程发送的用印申请。

申请验证模块902,用于对所述用印申请进行验证。

消息发送模块903,用于在所述申请验证模块的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驱动进程返回确认消息,以使得所述驱动进程基于所述确认消息控制印控仪用印。

本实施例所述用印装置通过将印控仪驱动设计为后台运行方式,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浏览器条件下对印控仪的驱动控制;使得印章应用管理与驱动的解耦使用,驱动内部错误不会对印章应用管理软件本身运行有影响。

本申请方案实现了跨平台的印控仪的驱动控制,完成电子化用印,是一种适用性较广的印控仪控制方案;从而加快印章管理领域系统向数字化,跨平台转型,丰富了应用场景。

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任意一种用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运行模块、申请接收模块、消息接收模块、印控仪控制模块、申请获得模块、申请验证模块、消息发送模块等均作为程序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模块。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实现回访数据的处理。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直接加载到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其中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用印方法任一实施例所示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其中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所述的用印方法任一实施例所示步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2:2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59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