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方法和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111107396.6
  • 20210922
  • CN114003861A
  • 20220201
  • 联通沃悦读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 李文轩
  • G06F21/10
  • G06F21/10 G06F21/44 G06F16/27 G06F21/64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419号顺天国际金融中心-北塔20F
  • 湖南(43)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毛唯鸣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方法和系统,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S1、客户端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登录;S2、所述客户端将用户申请内容上传到云服务器端;S3、所述云服务器端接收所述客户端上传的申请内容并进行内容版权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发送到所述客户端;S4、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审核结果,响应于审核通过结果向用户提供签署内容版权申请协议服务;S5、所述云服务器端将所述申请内容传送至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进行存储;S6、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将申请内容数据压缩打包成数据节点,并将该节点成链于区块链上,从而形成新的数据区块链信息;S7、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对整个版权保护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登录操作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登录;

S2、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申请内容上传操作将用户申请内容上传到云服务器端;

S3、所述云服务器端接收所述客户端上传的申请内容并进行内容版权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发送到所述客户端;

S4、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审核结果,响应于审核通过结果向用户提供签署内容版权申请协议服务;

S5、所述云服务器端响应于用户内容版权申请协议签署成功操作,将所述申请内容直接传送至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进行存储;

S6、所述云服务器端控制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将所述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的申请内容数据压缩打包成数据节点,并将该节点成链于区块链上,从而形成新的数据区块链信息;

S7、云服务器端控制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对整个版权保护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S31、内容类型识别;

S32、内容关键词检索;

S33、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核对比;

S34、根据内容审核对比结果,计算对比后与相似内容的相识度差值;

S35、分析内容是否无相同版权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客户端响应于用户信息输入个人信息,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登录成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之前包括:

客户端响应于用户内容登记操作进行内容登记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内容登记模块,用于对响应于用户内容登记操作进行内容登记记录。

5.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云服务器端、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和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登录操作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登录;

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申请内容上传操作将用户申请内容上传到云服务器端;

所述云服务器端接收所述客户端上传的申请内容并进行内容版权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发送到所述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审核结果,响应于审核通过结果向用户提供签署内容版权申请协议服务;

所述云服务器端响应于用户内容版权申请协议签署成功操作,将所述申请内容直接传送至所述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进行存储;

所述云服务器端控制所述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将传送的申请内容数据压缩打包成数据节点,并将该节点成链于区块链上,从而形成新的数据区块链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端控制所述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对整个版权保护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端包括内容版权审核单元,所述内容版权审核单元包括:包括:

内容类型识别模块,用于内容类型识别;

关键词检索模块,用于内容关键词检索;

内容审核对比模块,用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核对比;

相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内容审核对比结果,计算对比后与相似内容的相识度差值;

内容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内容是否无相同版权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包括:

用户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用户个人信息;

用户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认证。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互联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方法和系统。

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是目前对网络中传播的数字资源进行版权保护的主要手段,DRM是由美国出版商协会来定义的:“在数字内容交易过程中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技术,工具和处理过程”,DRM是采取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在保证合法的、具有权限的用户对数字信息正常使用的同时,保护数字信息创作者和拥有者的版权,根据版权信息获得合法收益,并在版权受到侵害时能够鉴别数字信息的版权归属及版权信息的真伪,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技术就是对各类数字内容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一系列软硬件技术,用以保证数字内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合法使用,平衡数字内容价值链中各个角的利益和需求,促进整个数字化市场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包括对数字资产各种形式的使用进行描述、识别、交易、保护、监控和跟踪等各个过程,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技术贯穿数字内容从产生到分发、从销售到使用的整个内容流通过程,涉及整个数字内容价值链。

目前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在进行内容提交审核过程中,大多需要花费作者大量的时间进行等待审核结果,给作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不能实现既快速又方便的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审核,并及时通知作者,从而对互联网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工作十分不利。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方法,包括:

S1、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登录操作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登录;

S2、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申请内容上传操作将用户申请内容上传到云服务器端;

S3、所述云服务器端接收所述客户端上传的申请内容并进行内容版权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发送到所述客户端;

S4、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审核结果,响应于审核通过结果向用户提供签署内容版权申请协议服务;

S5、所述云服务器端响应于用户内容版权申请协议签署成功操作,将所述申请内容直接传送至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进行存储;

S6、所述云服务器端控制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将所述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的申请内容数据压缩打包成数据节点,并将该节点成链于区块链上,从而形成新的数据区块链信息;

S7、云服务器端控制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对整个版权保护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可选地,所述S3包括:

S31、内容类型识别;

S32、内容关键词检索;

S33、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核对比;

S34、根据内容审核对比结果,计算对比后与相似内容的相识度差值;

S35、分析内容是否无相同版权内容。

可选地,所述S1包括:

客户端响应于用户信息输入个人信息,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登录成功。

可选地,所述S2之前包括:

客户端响应于用户内容登记操作进行内容登记记录。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的系统,包括:客户端、云服务器端、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和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登录操作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登录;

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申请内容上传操作将用户申请内容上传到云服务器端;

所述云服务器端接收所述客户端上传的申请内容并进行内容版权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发送到所述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审核结果,响应于审核通过结果向用户提供签署内容版权申请协议服务;

所述云服务器端响应于用户内容版权申请协议签署成功操作,将所述申请内容直接传送至所述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进行存储;

所述云服务器端控制所述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将传送的申请内容数据压缩打包成数据节点,并将该节点成链于区块链上,从而形成新的数据区块链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端控制所述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对整个版权保护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可选地,云服务器端包括内容版权审核单元,所述内容版权审核单元包括:

内容类型识别模块,用于内容类型识别;

关键词检索模块,用于内容关键词检索;

内容审核对比模块,用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核对比;

相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内容审核对比结果,计算对比后与相似内容的相识度差值;

内容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内容是否无相同版权内容。

可选地,所述客户端包括:

用户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用户个人信息;

用户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认证。

可选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内容登记模块,用于对响应于用户内容登记操作进行内容登记记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能够对作者提交的内容信息进行智能化快速审核,达到快速有效地完成对作者的内容信息进行审核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系统的结构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内容版权审核单元的结构图。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系统的执行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计算机设备结构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方法,包括:

S1、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登录操作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登录;

客户端响应于用户信息输入个人信息,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登录成功。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客户端可以为手机APP或网站。

S2、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用户内容登记操作进行内容登记记录,响应于用户申请内容上传操作将用户申请内容上传到云服务器端;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用户申请内容可以是文章、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

S3、所述云服务器端接收所述客户端上传的申请内容并进行内容版权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发送到所述客户端;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采用大数据智能对比算法依赖区块链进行加密对内容版权审核。

S31、内容类型识别;

S32、内容关键词检索;

S33、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核对比;

S34、根据内容审核对比结果,计算对比后与相似内容的相识度差值(也称识别度);

S35、分析内容是否无相同版权内容。

S4、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审核结果,响应于审核通过结果向用户提供签署内容版权申请协议服务;

S5、所述云服务器端响应于用户内容版权申请协议签署成功操作,将所述申请内容直接传送至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进行存储;

S6、所述云服务器端控制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将所述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的申请内容数据压缩打包成数据节点,并将该节点成链于区块链上,从而形成新的数据区块链信息;

S7、云服务器端控制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对整个版权保护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本实施例实现通过采用大数据智能审核算法,来对作者提交的内容信息进行智能化快速审核,达到通过简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对作者的内容信息进行审核的目的,实现了既快速又方便的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审核,并及时通知作者,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等待人工审核结果,方便了作者的内容版权信息查询和版权保护,从而对互联网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工作十分有益。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的系统,包括:客户端、云服务器端、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和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登录操作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登录;

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用户申请内容上传操作将用户申请内容上传到云服务器端;

所述云服务器端接收所述客户端上传的申请内容并采用大数据智能对比算法进行内容版权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发送到所述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审核结果,响应于审核通过结果向用户提供签署内容版权申请协议服务;

所述云服务器端响应于用户内容版权申请协议签署成功操作,将所述申请内容直接传送至所述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进行存储;

所述云服务器端控制所述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将传送的申请内容数据压缩打包成数据节点,并将该节点成链于区块链上,从而形成新的数据区块链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端控制所述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对整个版权保护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一个具体示例中,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对用户在客户端登录时输入的跟人信息进行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云服务器端包括内容版权审核单元,如图3所示,所述内容版权审核单元包括:

内容类型识别模块,用于内容类型识别;

关键词检索模块,用于内容关键词检索;

内容审核对比模块,用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核对比;

相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内容审核对比结果,计算对比后与相似内容的相识度差值;

内容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内容是否无相同版权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包括:

用户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用户个人信息;

用户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认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内容登记模块,用于对响应于用户内容登记操作进行内容登记记录。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4所示,用户通过客户端提供的用户登录服务进行登录,用户登录服务内的用户信息输入模块可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输入至系统内,然后用户身份认证模块对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用户可通过用户操作模块进行操作;登录成功后,通过客户端内容登记服务进行内容登记操作,通过内容登记表填写模块进行内容登记记录,填表完成后通过内容上传模块进行内容上传处理;云服务器端控制内容版权智能审核单元内的内容类型识别模块进行内容类型识别,然后内容关键词检索模块对关键词进行智能检索,并将检索结果传送至内容审核对比模块内进行内容的审核对比,之后通过相识度计算模块计算对比后与相似内容的相识度差值,然后通过内容对比分析模块分析出内容是否达到无相同版权内容要求,并将分析结果传送至云服务器端内;然后云服务器端会控制审核功能提醒模块向客户端发送审核结果,当审核通过后用户可通过版权协议签署模块签署内容版权申请协议,然后申请的内容直接传送至区块链版权数据库模块内进行存储;此时云端服务器模块会控制新建数据节点成链模块将传送的内容数据压缩打包成数据节点,并将该节点成链于区块链上,从而形成新的数据区块链信息;云端服务模块会控制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块对整个版权保护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本实施例能够实现通过采用大数据智能审核算法,来对作者提交的内容信息进行智能化快速审核,达到通过简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对作者的内容信息进行审核的目的,实现了既快速又方便的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审核,并及时通知作者,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等待人工审核结果,方便了作者的内容版权信息查询和版权保护,从而对互联网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工作十分有益。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5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提供方法。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2:1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55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