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10/10 G06Q50/26
1.一种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申请模块,所述网络申请模块用于进行网上项目申请和申请文件上传;
后台审批模块,所述后台审批模块与所述网络申请模块连接,所述后台审批模块用于对所述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查,并根据项目审核事项将申请文件分配至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审批模块还包括数据库单元、模板库单元、事项库单元、审批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模板库单元中存储了对每个项目进行审批的申请模板,每个申请模板由对应的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组成;事项库中包括所有审批事项各自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所述审批单元用于对所述审批事项进行审批;所述数据库单元存储有项目审批阶段的申请文件;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申请人在网络申请模块申请的项目从模板库单元调取对应的申请模板,并向所述审批单元分配申请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项目进程反馈至网络申请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批单元为多个审批部门,所述审批部门根据审批事项设置事项条件,并根据项目审批过程设置项目申请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批部门根据自身审批事项所需的文件设置对应的事项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项目申请过程中,所述审批部门在对应的事项审批完成后将审批后的相关文件上传至数据库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项目审批系统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批单元对所述项目进行编号,所述项目相关文件设置有同一编号。
9.一种项目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步骤如下:
(1)项目申请人通过网络申请模块进行项目申报和申请文件上传;
(2)负责项目文件审批的部门工作人员对申请文件进行初审;
(3)工作人员将初审合格后的申请文件上传至数据库并对项目进行编号,数据处理单元根据项目从模板库单元调取项目申请模板;
(4):数据处理单元根据项目申请模板中的审批事项依次对审批条件进行匹配,判断数据库中的文件是否满足审批条件;
(5):根据判断结果做出处理,如果缺少相关文件无法审批向申请人发送补充材料的消息,如果满足审批条件就将数据库中的文件分配至相应的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如果在审批事项的审批条件中有容缺预审状态,且判断结果是申请人缺少非必要文件满足容缺预审则先将现有文件进行分配开始审批,缺少的文件发送信息通知申请人在审批完毕之前进行补充;
(6):当项目申请模板中一个事项审批完毕后,重复进行步骤(4)和步骤(5)直至项目所有事项审批完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项目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对审批条件判断还需要以下算法:
(41)根据项目申请模板中的审批事项从事项库单元调取相应的审批事项条件;
(42)根据审批事项条件从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文件,并对文件进行判断,判断文件是否满足审批事项条件;
(43)对文件进行判断,优先对文件数量进行判断,判断文件数量与审批事项条件是否一致,当数量一致时,判断是否已经进行审批签章;
(44)当文件满足审批事项条件时,自动发起事项审批,当文件不能满足审批事项条件时,判断是否能够进行容缺预审,当能够进行容缺预审的时候发起事项审批,不能进行容缺预审需继续等待文件补充。
本发明涉及项目审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及项目匹配、分发和办理方法。
国家全面推广以“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为典型经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强化政务服务部门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协同联动,实现“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打通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变“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政府“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现有的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模式,采取有效措施,简化程序,实行部门间横向、部门内联动审批,提高效率,确保符合审批条件的项目及时得到审批和上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但是在审批时由于审批时间长、审批部门多、盖章多、收费多、中介多、材料多这几个关键环节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项目申报和资料上传,能自动进行匹配各阶段事项,减少操作人员操作负担,避免造成选择事项不合理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申请模块,所述网络申请模块用于进行网上项目申请和申请文件上传;
后台审批模块,所述后台审批模块与所述网络申请模块连接,所述后台审批模块用于对所述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查,并根据项目审核事项将申请文件分配至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申请在网上进行了项目申请并将申请文件上传后,相关审核人员通过后台窗口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核,当确定文件合格后通过后台审批模块根据项目进度将对应的文件发送到对应的审核部门进行审核,不同的审核部门负责不同的审核事项。
所述后台审批模块还包括数据库单元、模板库单元、事项库单元、审批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模板库单元中存储了对每个项目进行审批的申请模板,每个申请模板由对应的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组成;事项库中包括所有审批事项各自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所述审批单元用于对所述审批事项进行审批;所述数据库单元存储有项目审批阶段的申请文件;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申请人在网络申请模块申请的项目从模板库单元调取对应的申请模板,并向所述审批单元分配申请文件。
所述审批单元包括多个审批部门,所述审批部门根据审批事项设置事项条件,审批部门根据自身审批事项所需的文件设置对应的事项条件,将每一个审批部门对应一个审批单元,审批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经验将自己部门负责的审批事项需要满足的条件设置成事项条件添加到事项库单元,将项目根据审核事项流程设置成项目申请模板,项目申请模板由多个事项构成,多个事项与事项库单元中的事项条件相关联,当项目进行到相关事项的时候会触发事项条件,只有当满足了事项条件后才可以由与事项相关的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在项目申请过程中,所述审批部门将对应的事项审批完成后将审批后的相关文件上传至数据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能够将数据库单元的相关文件与事项库单元中的事项条件进行比对,判断是否能满足事项条件,如果满足就继续下一阶段事项的审核,如果不能满足就继续等待直至满足条件为止。
所述网络申请模块能显示当前项目进程,能够将项目进程更直观的予以显示,让申请人能够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度。
所述智能项目审批系统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项目进展情况发送至申请人,当审核完成后向申请人发送通知,告知申请人项目进度,当缺少文件时也向申请人发送通知及时通知申请人进行文件补充。
所述事项条件还包括审批状态,所述审批状态包括能够审批、容缺预审和无法审批,审批单位根据审批情况对事项条件进行设置,将能够满足事项条件的情况设置为能够审批状态,将缺少部分文件但是不影响审核的情况设置为容缺预算,可以先进行审核,通知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将文件补齐;将缺少必要文件无法进行审核的情况设置为无法审核状态,等待申请人补充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项目审批方法,使用如前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步骤如下:
(1):项目申请人通过网络申请模块进行项目申报和申请文件上传;
(2):负责项目文件审批的部门工作人员对申请文件进行初审;
(3):工作人员将初审合格后的申请文件上传至数据库并对项目进行编号,数据处理单元根据项目从模板库单元调取项目申请模板;
(4):数据处理单元根据项目申请模板中的审批事项依次对审批条件进行匹配,判断数据库中的文件是否满足审批条件;
(5):根据判断结果做出处理,如果缺少相关文件无法审批向申请人发送补充材料的消息,如果满足审批条件就将数据库中的文件分配至相应的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如果在审批事项的审批条件中有容缺预审状态,且判断结果是申请人缺少非必要文件满足容缺预审则先将现有文件进行分配开始审批,缺少的文件发送信息通知申请人在审批完毕之前进行补充;
(6):当项目申请模板中一个事项审批完毕后,重复进行步骤(4)和步骤(5)直至项目所有事项审批完毕。
步骤(4)中对审批条件判断还需要以下算法:
(41)根据项目申请模板中的审批事项从事项库单元调取相应的审批事项条件;
(42)根据审批事项条件从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文件,并对文件进行判断,判断文件是否满足审批事项条件;
(43)对文件进行判断,优先对文件数量进行判断,判断文件数量与审批事项条件是否一致,当数量一致时,判断是否已经进行审批签章;
(44)当文件满足审批事项条件时,自动发起事项审批,当文件不能满足审批事项条件时,判断是否能够进行容缺预审,当能够进行容缺预审的时候发起事项审批,不能进行容缺预审需继续等待文件补充。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申请人在申请项目后只需要收到补充文件的通知后补充文件即可,其他全程由系统进行事项处理,系统根据项目进度对事项进行条件匹配,满足条件就分配至相关的审核部门进行审核,不再需要申请人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去办理文件审核盖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项目审批流程图。
为了更清楚的对技术方案进行解释,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项目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申请模块,所述网络申请模块用于进行网上项目申请和申请文件上传;
后台审批模块,所述后台审批模块与所述网络申请模块连接,所述后台审批模块用于对所述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查,并根据项目审核事项将申请文件分配至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申请在网上进行了项目申请并将申请文件上传后,相关审核人员通过后台窗口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核,当确定文件合格后通过后台审批模块根据项目进度将对应的文件发送到对应的审核部门进行审核,不同的审核部门负责不同的审核事项。
所述后台审批模块还包括数据库单元、模板库单元、事项库单元、审批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模板库单元中存储了对每个项目进行审批的申请模板,每个申请模板由对应的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组成;事项库中包括所有审批事项各自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所述审批单元用于对所述审批事项进行审批;所述数据库单元存储有项目审批阶段的申请文件;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申请人在网络申请模块申请的项目从模板库单元调取对应的申请模板,并向所述审批单元分配申请文件。
所述审批单元包括多个审批部门,所述审批部门根据审批事项设置事项条件,审批部门根据自身审批事项所需的文件设置对应的事项条件,将每一个审批部门对应一个审批单元,审批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经验将自己部门负责的审批事项需要满足的条件设置成事项条件添加到事项库单元,将项目根据审核事项流程设置成项目申请模板,项目申请模板由多个事项构成,多个事项与事项库单元中的事项条件相关联,当项目进行到相关事项的时候会触发事项条件,只有当满足了事项条件后才可以由与事项相关的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在项目申请过程中,所述审批部门将对应的事项审批完成后将审批后的相关文件上传至数据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能够将数据库单元的相关文件与事项库单元中的事项条件进行比对,判断是否能满足事项条件,如果满足就继续下一阶段事项的审核,如果不能满足就继续等待直至满足条件为止。
所述网络申请模块能显示当前项目进程,能够将项目进程更直观的予以显示,让申请人能够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度。
所述智能项目审批系统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项目进展情况发送至申请人,当审核完成后向申请人发送通知,告知申请人项目进度,当缺少文件时也向申请人发送通知及时通知申请人进行文件补充。
所述事项条件还包括审批状态,所述审批状态包括能够审批、容缺预审和无法审批,审批单位根据审批情况对事项条件进行设置,将能够满足事项条件的情况设置为能够审批状态,将缺少部分文件但是不影响审核的情况设置为容缺预算,可以先进行审核,通知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将文件补齐;将缺少必要文件无法进行审核的情况设置为无法审核状态,等待申请人补充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项目审批方法,使用如前所述的智能项目审批系统,步骤如下:
(1):项目申请人通过网络申请模块进行项目申报和申请文件上传;
(2):负责项目文件审批的部门工作人员对申请文件进行初审;
(3):工作人员将初审合格后的申请文件上传至数据库并对项目进行编号,数据处理单元根据项目从模板库单元调取项目申请模板;
(4):数据处理单元根据项目申请模板中的审批事项依次对审批条件进行匹配,判断数据库中的文件是否满足审批条件;
(5):根据判断结果做出处理,如果缺少相关文件无法审批向申请人发送补充材料的消息,如果满足审批条件就将数据库中的文件分配至相应的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如果在审批事项的审批条件中有容缺预审状态,且判断结果是申请人缺少非必要文件满足容缺预审则先将现有文件进行分配开始审批,缺少的文件发送信息通知申请人在审批完毕之前进行补充;
(6):当项目申请模板中一个事项审批完毕后,重复进行步骤(4)和步骤(5)直至项目所有事项审批完毕。
步骤(4)中对审批条件判断还需要以下算法:
(41)根据项目申请模板中的审批事项从事项库单元调取相应的审批事项条件;
(42)根据审批事项条件从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文件,并对文件进行判断,判断文件是否满足审批事项条件;
(43)对文件进行判断,优先对文件数量进行判断,判断文件数量与审批事项条件是否一致,当数量一致时,判断是否已经进行审批签章;
(44)当文件满足审批事项条件时,自动发起事项审批,当文件不能满足审批事项条件时,判断是否能够进行容缺预审,当能够进行容缺预审的时候发起事项审批,不能进行容缺预审需继续等待文件补充。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申请人在申请项目后只需要收到补充文件的通知后补充文件即可,其他全程由系统进行事项处理,系统根据项目进度对事项进行条件匹配,满足条件就分配至相关的审核部门进行审核,不再需要申请人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去办理文件审核盖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模板库中存储了对每个项目进行审批的申请模板,每个申请模板由对应的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组成;事项库中包括所有审批事项各自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如图2所示,在申报项目一时,申请模板一由项目一所需要的所有审批事项A~G组成;审批事项A~G与事项库中的对应的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相关联。审批事项G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是审批事项E、F完成,数据库单元中的文件能够满足事项G需要的文件,审批事项E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是审批事项A、B完成,数据库单元中的文件能够满足事项E需要的文件,审批事项F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是审批事项C、D完成,数据库单元中的文件能够满足事项F需要的文件;审批事项A~D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是数据库单元中的文件能够满足事项审批事项A~D需要的文件。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项目申请人提出项目一的申请后,数据处理单元从模板库中调用项目一对应的申请模板一,并且确定审批事项A~G及其对应的进入审批程序的事项条件;随后,审批事项A~D直接进入审批程序,数据处理单元向审批事项A~D对应的审批部门发送相关文件;各个审批部门审核通过后,将其部门的审核证明文件上传至数据库单元进行存储共享,则该审批事项完成;当审批事项A、B完成后,审批事项E的事项条件满足,则进入审批事项E;待审批事项G的事项条件满足后,则进入审批事项G;当审批事项G完成后,项目一的审批完成。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申请人在申请项目后只需要收到补充文件的通知后补充文件即可,其他全程由系统进行事项处理,系统根据项目进度对事项进行条件匹配,满足条件就分配至相关的审核部门进行审核,不再需要申请人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去办理文件审核盖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06:20: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53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