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1K36/752 A61P27/02
1.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积雪草10-16,丁香枝8-14,苦荞头9-15,留兰香7-14,蜜柑草9-13,番石榴叶11-16,松笔头8-15,柠檬叶9-14,党参7-15,软蒺藜6-9,霜红藤8-13,胡豆草9-12,雪参10-15,翻白草7-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其特征在于,积雪草12-14,丁香枝10-12,苦荞头10-14,留兰香9-12,蜜柑草10-12,番石榴叶13-14,松笔头10-13,柠檬叶10-13,党参9-13,软蒺藜7-8,霜红藤9-12,胡豆草10-11,雪参11-14,翻白草9-14(优选的,积雪草13,丁香枝11,苦荞头12,留兰香10.5,蜜柑草11,番石榴叶13.5,松笔头11.5,柠檬叶11.5,党参11,软蒺藜7.5,霜红藤10.5,胡豆草10.5,雪参12.5,翻白草11.5)。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其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0-15分钟(优选的,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25-40分钟(优选的,浸30-35分钟;更加优选的,浸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筛,即得散剂。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其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0-15分钟(优选的,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后,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80-12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00目筛),制成药粉,将所制药粉加入药学辅料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制成圆形的片状剂型,即得片剂。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其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0-15分钟(优选的,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25-40分钟(优选的,浸30-35分钟;更加优选的,浸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粉碎,用75%的乙醇60℃下恒温浸渍提取2-4小时(优选的,提取3小时),操作三次,过滤,收集合并所得提取液,并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制得浓缩液;
(5)将步骤(1)(2)(3)所制原料药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煎煮(优选的,加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煎20-4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25-35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煎3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水再次煎煮,合并两次滤液,将步骤(4)所制浓缩液加入到所得滤液中,加热拌匀,过滤,即得汤剂。
9.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胶囊剂,其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0-15分钟(优选的,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25-40分钟(优选的,浸30-35分钟;更加优选的,浸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粉碎,用75%的乙醇60℃下恒温浸渍(75%的乙醇的量为所浸渍原料药质量的6倍),提取2-4小时(优选的,提取3小时),操作三次,过滤,收集合并所得提取液,并回收溶剂,无醇味,制得浓缩液;
(5)将步骤(1)(2)(3)所制原料药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煎煮(优选的,加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煎,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水再次煎煮,合并两次滤液,浓缩成稠膏,并与步骤(4)所制浓缩液混匀,喷雾干燥,粉碎,制成药粉,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小火煎20-4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25-35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煎30分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粉碎过120-20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40-18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160目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用红糖水浸润25-40分钟(优选的,浸润30-35分钟;更加优选的,浸润32分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75%的乙醇的量为所浸渍原料药质量的5-7倍(优选的,75%的乙醇的量为所浸渍原料药质量的6倍)。
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及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及制法。
背景技术
夜盲症俗称"雀蒙眼",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称为夜盲症。按致病因素,夜盲症可分为暂时性夜盲、获得性夜盲和先天性夜盲。暂时性夜盲症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只要补充维生素A很快就会痊愈。获得性夜盲症是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获得性夜盲症随着有效的、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先天性夜盲是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而发生夜盲。夜盲症的临床表现,早期夜盲,在白天可以看见东西,一到夜晚看东西便不清楚。初期视野慢慢缩窄,晚期形成管状视野,只看见前中央部分的东西,看不见周边的东西。眼底检查:最初视网膜周边部有骨细胞样素堆集,以后渐向中央部扩散,最后波及黄斑区而失明。
公布号CN104208423A(申请号201410456731.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夜盲症的中药,以三七、当归、鹿角、夜明砂、木贼、蝉蜕、菊花、淮山、巴戟、肉苁蓉、白术、大枣、楮实子等32味中草药为原料制成。公布号CN104547228A(申请号201310473664.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夜盲症的组合物中药,由石决明粉、夜明砂粉、熟地黄、白芍、桑葚组成。公布号CN104116863A(申请号201410296146.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夜盲症的中药组合物,组成为苍术5-7、谷精草2-4、荠菜花3-5、菊花叶10-12、青皮5-7、柴胡2-4、丝瓜花3-5、木槿花1-3、水竹叶3-5、桑叶5-7、甘草4-6、蝉蜕3-5、苦瓜叶2-4、过江藤1-3、鹅不食草3-5、木贼3-5、漏芦2-4、向日葵花盘1-3、荔枝草2-3、狗尾巴草5-6和华东阳地蕨1-3。
西医夜盲症方法有急速补充大量的维生素A,内服鱼肝油或用维生素A点眼等,但这些方法均不是较好的办法,中医夜盲症,早期易治,后期难治,但可通过辨证论治,较好的控制夜盲症病情的恶化和改善,甚至治愈,因此可研制出一种有效夜盲症的中医配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及制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积雪草10-16,丁香枝8-14,苦荞头9-15,留兰香7-14,蜜柑草9-13,番石榴叶11-16,松笔头8-15,柠檬叶9-14,党参7-15,软蒺藜6-9,霜红藤8-13,胡豆草9-12,雪参10-15,翻白草7-16。
优选的方案中,积雪草12-14,丁香枝10-12,苦荞头10-14,留兰香9-12,蜜柑草10-12,番石榴叶13-14,松笔头10-13,柠檬叶10-13,党参9-13,软蒺藜7-8,霜红藤9-12,胡豆草10-11,雪参11-14,翻白草9-14。
更加优选的,积雪草13,丁香枝11,苦荞头12,留兰香10.5,蜜柑草11,番石榴叶13.5,松笔头11.5,柠檬叶11.5,党参11,软蒺藜7.5,霜红藤10.5,胡豆草10.5,雪参12.5,翻白草11.5。
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其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0-15分钟(优选的,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25-40分钟(优选的,浸30-35分钟;更加优选的,浸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筛,即得散剂。
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粉碎过120-20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40-18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160目筛)。
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其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0-15分钟(优选的,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后,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80-12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00目筛),制成药粉,将所制药粉加入药学辅料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制成圆形的片状剂型,即得片剂。
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用红糖水浸润25-40分钟(优选的,浸润30-35分钟;更加优选的,浸润32分钟)。
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其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0-15分钟(优选的,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25-40分钟(优选的,浸30-35分钟;更加优选的,浸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粉碎,用75%的乙醇60℃下恒温浸渍提取2-4小时(优选的,提取3小时),操作三次,过滤,收集合并所得提取液,并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制得浓缩液;
(5)将步骤(1)(2)(3)所制原料药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煎煮(优选的,加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煎20-4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25-35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煎3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水再次煎煮,合并两次滤液,将步骤(4)所制浓缩液加入到所得滤液中,加热拌匀,过滤,即得汤剂。
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75%的乙醇的量为所浸渍原料药质量的5-7倍(优选的,75%的乙醇的量为所浸渍原料药质量的6倍)。
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胶囊剂,其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0-15分钟(优选的,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25-40分钟(优选的,浸30-35分钟;更加优选的,浸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粉碎,用75%的乙醇60℃下恒温浸渍(75%的乙醇的量为所浸渍原料药质量的6倍),提取2-4小时(优选的,提取3小时),操作三次,过滤,收集合并所得提取液,并回收溶剂,无醇味,制得浓缩液;
(5)将步骤(1)(2)(3)所制原料药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煎煮(优选的,加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煎,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水再次煎煮,合并两次滤液,浓缩成稠膏,并与步骤(4)所制浓缩液混匀,喷雾干燥,粉碎,制成药粉,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所述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小火煎20-4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25-35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煎30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科学配伍,操作简易,所得产品服用方便、便于携带。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选用传统中药材料,精心制备而成,服用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2、本组方完全符合中医药原则,具有活血祛瘀、益气养血、清肝明目等功效;
3、本发明疗效好,治愈率高,疗效确切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积雪草10份,丁香枝8份,苦荞头9份,留兰香7份,蜜柑草9份,番石榴叶11份,松笔头8份,柠檬叶9份,党参7份,软蒺藜6份,霜红藤8份,胡豆草9份,雪参10份,翻白草7份。
上述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过160目筛,即得散剂。
实施例2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积雪草16份,丁香枝14份,苦荞头15份,留兰香14份,蜜柑草13份,番石榴叶16份,松笔头15份,柠檬叶14份,党参15份,软蒺藜9份,霜红藤13份,胡豆草12份,雪参15份,翻白草16份。
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32分钟后,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100目筛,制成药粉,将所制药粉加入药学辅料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制成圆形的片状剂型,即得片剂。
典型病例:xxx,女,36岁。主诉:近两个月,无明显诱因的出现视力下降,头胀,视物不清,尤其在夜晚,两眼昏黑,不敢走夜路,不能长时间用眼,否则感觉头痛欲裂,两眼酸胀,眼前黑团一片,医院检查,诊断为夜盲症。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片剂,每天2次,每次2-3片,温开水送服,7天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视力有所改善,头痛头胀明显减轻,服用两个疗程后,视力提高,视物较之前清楚,服用三个疗程后,患者视力恢复正常,患者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施例3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积雪草12份,丁香枝10份,苦荞头10份,留兰香9份,蜜柑草10份,番石榴叶13份,松笔头10份,柠檬叶10份,党参9份,软蒺藜7份,霜红藤9份,胡豆草10份,雪参11份,翻白草9份。
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粉碎,用75%的乙醇60℃下恒温浸渍提取3小时(75%的乙醇的量为所浸渍原料药质量的6倍),操作三次,过滤,收集合并所得提取液,并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制得浓缩液;
(5)将步骤(1)(2)(3)所制原料药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煎3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水再次煎煮,合并两次滤液,将步骤(4)所制浓缩液加入到所得滤液中,加热拌匀,过滤,即得汤剂。
典型病例:xxx,男,21岁。主诉:长期疲劳用眼打游戏,近三个月来视力下降明显,夜间视物不清,起初是晚上看不清东西,发展至看不见东西,不识方向,不敢走路,眼睛干涩,医院检查,诊断为夜盲症。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汤剂,采用每天2次,每次200-300ml,温热,7天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眼睛干涩明显减轻,视力稍有提高,服用三个疗程后,视力明显提高,夜晚能看见东西,但不是很清楚,巩固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视力恢复如从前,眼睛明亮,患者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施例4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积雪草14份,丁香枝12份,苦荞头14份,留兰香12份,蜜柑草12份,番石榴叶14份,松笔头13份,柠檬叶13份,党参13份,软蒺藜8份,霜红藤12份,胡豆草11份,雪参14份,翻白草14份。
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粉碎,用75%的乙醇60℃下恒温浸渍(75%的乙醇的量为所浸渍原料药质量的6倍),提取3小时,操作三次,过滤,收集合并所得提取液,并回收溶剂,无醇味,制得浓缩液;
(5)将步骤(1)(2)(3)所制原料药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煎3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水再次煎煮,合并两次滤液,浓缩成稠膏,并与步骤(4)所制浓缩液混匀,喷雾干燥,粉碎,制成药粉,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典型病例:xxx,男,56岁。入夜后视力减退已有一月多,视物不清,光线黑暗的地方,眼前黑团一片,定向困难,行走蹒跚,不敢独自行走,伴有头晕无力,医院检查,舌淡,苔白,脉弦细,确诊为夜盲症。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胶囊剂,采用每天2次,每次2-3粒,用温开水送服,7天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头晕无力消失,服用两个疗程后,视力提高,视物较之前清晰,服用四个疗程后,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夜间视物清楚,患者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实施例5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积雪草13份,丁香枝11份,苦荞头12份,留兰香10.5份,蜜柑草11份,番石榴叶13.5份,松笔头11.5份,柠檬叶11.5份,党参11份,软蒺藜7.5份,霜红藤10.5份,胡豆草10.5份,雪参12.5份,翻白草11.5份。
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蜜柑草用米泔水浸渍30分钟,取出,烘干,与丁香枝、苦荞头和翻白草一同置于炒锅内,加姜汁拌匀,闷润10分钟,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干燥,取出,晾干;
(2)将松笔头和软蒺藜放在沸醋中煮12分钟,取出,放入炒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黄,取出,捣碎;
(3)取雪参洗净,用红糖水浸润32分钟,取出,用凉水冲洗表面后再用黄泥包裹,放入热灰中,煨至泥呈黑褐为度,取出,除去皮,洗净,晾干;
(4)将积雪草、留兰香、番石榴叶、柠檬叶、党参、霜红藤和胡豆草洗净,烘干,与步骤(1)(2)(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过160目筛,即得散剂。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积雪草:基原: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性味:苦、辛,寒。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丁香枝:基原: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枝。性味:味辛,性平。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理气散寒,温中止泻。主脘腹胀满,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
苦荞头:基原:为蓼科植物苦养麦的根及根茎。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治胃痛,消化不良,痢疾,劳伤,腰腿痛。
留兰香: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的全草。性味:辛、甘,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消肿解毒。用于感冒咳嗽,胃痛,腹胀,神经性头痛,外用治跌打肿痛,眼结膜炎,小儿疮疖。
蜜柑草:基原:为大戟科植物蜜柑草的全株。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消食止泻,利胆。主治小便失禁,淋病,黄疸型肝炎,吐血,痢疾。外用治外痔。
番石榴叶:基原: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叶。性味:味甘涩,性平,无毒。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治泄泻,久痢,湿疹,创伤出血。
松笔头:基原: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幼枝尖端。性味:性温,味苦涩。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小便淋痛。
柠檬叶:基原: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叶。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理气,开胃。治咳喘,腹胀,泄泻。
党参:基原: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软蒺藜:基原:为藜科植物西伯利亚滨藜的果实。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清肝,明目。治结合膜炎,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
霜红藤:基原:为卫矛科植物大芽南蛇藤的根、茎、叶。性味:涩,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瘀。主治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
胡豆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无柄黄芩的全草。性味:性凉,味苦涩,无毒。功能主治:治风热目雾,感冒头昏,肝热耳鸣,消痈肿毒。
雪参:基原:为科植物总状绿绒蒿的根。性味:甘,温。归经:脾,肾经。功能主治:补气,益肾。主久泻,脱肛,食欲不振,便血,浮肿,久咳,哮喘,眩晕及夜盲症。
翻白草:基原: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白带,外用治创伤,痈疖肿毒。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一种防治夜盲症的清肝明目制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4所医院门诊筛选出245例夜盲症患者,其中女性118例,男性127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4.6±5.2)岁,病程1个月-2年。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5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每天服用两次,每次4-6g(视具体情况有所调整),7天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它药品(鱼肝油乳、维生素A胶丸、维生素A软胶囊等常规药品)。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
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夜间视力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夜间视力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夜间视力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经过三个疗程的,实验组中,治愈患者66例(52.8%),好转患者56例(44.8%),实验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中,治愈患者38例(31.7%),好转患者47例(39.2%)对照组总有效率70.9%,两组相比可知对照组效果低于实验组。
本发明选择积雪草清热利湿,丁香枝理气散寒,苦荞头祛风除痰,留兰香祛风散寒,蜜柑草消食止泻,番石榴叶收敛止泻,松笔头活血止痛,柠檬叶化痰止咳,党参补中益气,软蒺藜祛风活血,霜红藤舒筋活血,胡豆草清肝明目,雪参补气益肾,翻白草凉血止血,多种药材合用,可奏活血祛瘀、益气养血、清肝明目等功效。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02 01:2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50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