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油中气体光
声光谱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
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油光声光谱在线监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浸式电气设备的故障监测中,尤其是电力变压器故障的在线监测,电力变压器内部的故障都会在油中产生气体,不同性质的故障所产生的油中溶解气体的组分和含量是不同的,据此可以判断故障的类型,而现有的监测设备由于安装在现场,使得其会受到周边环境温度的影响,而温度会影响油气分离的脱气量和气体检测的准确性,最终造成了故障的误判断,现已有专利文件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3.如中国专利cn204287131u:一种油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及均设于外壳内的脱气装置、光声池、连接管和恒温装置,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脱气装置和光声池连接,恒温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连接。通过恒温装置,使油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内的温度稳定,保证油气分离的脱气量和气体检测的准确性,提高油光声光谱监测装置故障判断的准确性。
4.上述专利虽然可达到使油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内温度稳定,且提高故障判断准确性的效果,但是由于其内部的脱气装置与光声池均固定于外壳内腔的底部,从而导致在进行检修装置时不便于对脱气装置与光声池进行拆除或安装,并且在该装置携带运输时会因路面颠簸而导致对脱气装置与光声池造成震动,在长时间的震动下可能会造成装置的损坏,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油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内脱气装置与光声池均固定于外壳内腔的底部,从而导致在进行检修拆除更换时十分不便的问题。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油气分离装置,所述外壳内部的右侧设置有光声光谱检测仪,所述光声光谱检测仪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油气分离装置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左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外壳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贯穿限位板并延伸至限位板的上方,所述限位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使用的插口,所述外壳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方形筒,所述光声光谱检测仪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的底端延伸至方形筒的内部,所述外壳内
腔两侧之间的前侧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双向
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右侧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夹板,左侧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后部固定连接有l型夹板,所述夹板与l型夹板的一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活动口,所述双向螺纹杆表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后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l型限位杆,所述l型限位杆的左端依次贯穿方形筒与方形杆并延伸至方形筒的外部,所述方形筒与方形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l型限位杆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活动口,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
7.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腔底部两侧的前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套的底部,所述外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于l型限位杆的后部。
8.优选的,所述方形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l型夹板右侧的上方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于l型夹板的内侧。
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筒。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距离插筒较近的一端延伸至插筒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均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电风扇。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通过将油气分离装置底部的限位板与限位杆对接,同时使光声光谱检测仪底部的方形杆插入至方形筒的内部,然后转动双向螺纹杆,此时双向螺纹杆转动使夹板与l型夹板分别贴合与油气分离装置的右侧与左侧,同时双向螺纹杆转动使l型限位杆贯穿方形筒,此时达到快速且同时将光声光谱检测仪与油气分离装置进行安装的效果,并且通过设置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可有效达到对油气分离装置与光声光谱检测仪受到的上下颠簸的力进行缓冲的效果,有效的保护了油气分离装置与光声光谱检测仪,同时通过反向转动双向螺纹杆可达到停止对油气分离装置与光声光谱检测仪进行限位的效果,此时通过向上提起油气分离装置与光声光谱检测仪即可达到快速拆除的效果。
15.(2)该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通过设置l型杆,并在盖板在关闭后转动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转动带动两个l型杆同时向中间移动,l型杆在插入插筒内部后可对盖板进行限位,达到在安装油气分离装置与光声光谱检测仪后防止盖板误开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滑槽、第三滑块和缓冲板结构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l型夹板、夹板与第一活动口结构的俯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风扇结构的侧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方形筒、方形杆和第二活动口结构的剖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和双向螺纹杆结构的示意图。
22.图中:1、外壳;2、油气分离装置;3、光声光谱检测仪;4、限位板;5、限位杆;6、插口;7、方形筒;8、方形杆;9、双向螺纹杆;10、第一螺纹套;11、夹板;12、l型夹板;13、第二螺纹套;14、l型限位杆;15、l型杆;16、第二活动口;17、第一滑槽;18、第一滑块;19、滑槽板;20、第二滑块;21、第一弹簧;22、放置板;23、第二滑槽;24、第三滑块;25、缓冲板;26、第二弹簧;27、盖板;28、插筒;29、电风扇;30、连接管;31、第一活动口;32、抽气泵;33、输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油气分离装置2,外壳1内部的右侧设置有光声光谱检测仪3,光声光谱检测仪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0,连接管3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32,连接管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油气分离装置2的顶部,油气分离装置2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输油管33,输油管33的左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油气分离装置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外壳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限位杆5的顶端贯穿限位板4并延伸至限位板4的上方,限位板4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5相配合使用的插口6,外壳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方形筒7,光声光谱检测仪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形杆8,方形杆8的底端延伸至方形筒7的内部,外壳1内腔两侧之间的前侧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9,双向螺纹杆9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10,右侧第一螺纹套10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夹板11,夹板11的表面为橡胶材质且与光声光谱检测仪3的表面紧密贴合,左侧第一螺纹套10的后部固定连接有l型夹板12,l型夹板12的表面为橡胶材质且与光声光谱检测仪3的表面紧密贴合,夹板11与l型夹板12的一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5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活动口31,双向螺纹杆9表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3,第二螺纹套13的后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l型限位杆14,l型限位杆14的左端依次贯穿方形筒7与方形杆8并延伸至方形筒7的外部,方形筒7与方形杆8的两侧均开设有与l型限位杆14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活动口16,l型限位杆14表面的下方为橡胶材质,且与第二活动口16的内壁过盈配合,双向螺纹杆9的左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外壳1内腔底部两侧的前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7,第一滑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8,第一滑块18的顶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套10的底部,外壳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槽板19,滑槽板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的表面固定连接于l型限位杆14的后部。
25.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对油气分离装置2与光声光谱检测仪3受到的颠簸力进行缓冲的效果,方形筒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第一弹簧21是可便于更换的,第一弹簧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2,l型夹板12右侧的上方开设有第二滑槽23,第二滑槽
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4,第三滑块2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25,缓冲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6,第二弹簧26是可便于更换的,第二弹簧26的顶端固定连接于l型夹板12的内侧。
26.进一步的,为了达到在安装后防止盖板27因误碰而打开的效果,外壳1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转动连接有盖板27,盖板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筒28,第一螺纹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杆15,l型杆15距离插筒28较近的一端延伸至插筒28的内部。
27.其中,为了达到便于对外壳1的内部进行散热的效果,外壳1的两侧均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电风扇29。
28.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9.使用时,将变压器油通过输油管33输送至油气分离装置2内,变压器油在进入油气分离装置2内后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的气体通过连接管30上的抽气泵32抽至光声光谱检测仪3中进行检测,需要检修时可通过转动双向螺纹杆9,双向螺纹杆9转动使两个第一螺纹套10分别向两侧移动,第一螺纹套10移动带动l型杆15移动,l型杆15移动至插筒28外部后将盖板27打开,然后将油气分离装置2与光声光谱检测仪3放入外壳1内,并使两个限位杆5通过插口6贯穿油气分离装置2底部的限位板4,同时使光声光谱检测仪3底部的方形杆8插入至方形筒7的内部,此时通过将盖板27关闭并反向转动双向螺纹杆9,此时双向螺纹杆9转动带动两个第一螺纹套10同时向中间移动,第一螺纹套10移动使夹板11与l型夹板12分别贴合与油气分离装置2的右侧与左侧,并且l型夹板12移动带动缓冲板25移动至油气分离装置2的顶部,此时不仅可达到对油气分离装置2进行快速安装的效果,并且通过夹板11与l型夹板12的贴合以及第二弹簧26的弹力即可达到对油气分离装置2受到的上下颠簸的力进行缓冲的效果,同时双向螺纹杆9转动带动第二螺纹套13向左移动,第二螺纹套13移动带动l型限位杆14移动,l型限位杆14移动后贯穿方形筒7,此时达到将光声光谱检测仪3进行限位的效果,并且通过放置板22的弹力以及l型限位杆14的表面与第二活动口16内壁的紧密接触可达到对光声光谱检测仪3受到的上下颠簸的力进行缓冲的效果,同时第一螺纹套10移动带动两个l型杆15同时向中间移动,l型杆15在插入插筒28内部后可对盖板27进行限位,达到防止盖板27误开的效果,在拆卸时仅需通过转动双向螺纹杆9即可在盖板27打开后向上提起油气分离装置2与光声光谱检测仪3,达到将油气分离装置2与光声光谱检测仪3拆除的效果。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油气分离装置(2),所述外壳(1)内部的右侧设置有光声光谱检测仪(3),所述光声光谱检测仪(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0),所述连接管(3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32),所述连接管(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油气分离装置(2)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2)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输油管(33),所述输油管(33)的左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所述油气分离装置(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外壳(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顶端贯穿限位板(4)并延伸至限位板(4)的上方,所述限位板(4)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5)相配合使用的插口(6),所述外壳(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方形筒(7),所述光声光谱检测仪(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形杆(8),所述方形杆(8)的底端延伸至方形筒(7)的内部,所述外壳(1)内腔两侧之间的前侧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9),所述双向螺纹杆(9)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10),右侧所述第一螺纹套(10)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夹板(11),左侧所述第一螺纹套(10)的后部固定连接有l型夹板(12),所述夹板(11)与l型夹板(12)的一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5)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活动口(31),所述双向螺纹杆(9)表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3),所述第二螺纹套(13)的后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l型限位杆(14),所述l型限位杆(14)的左端依次贯穿方形筒(7)与方形杆(8)并延伸至方形筒(7)的外部,所述方形筒(7)与方形杆(8)的两侧均开设有与l型限位杆(14)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活动口(16),所述双向螺纹杆(9)的左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底部两侧的前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8)的顶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套(10)的底部,所述外壳(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槽板(19),所述滑槽板(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所述第二滑块(20)的表面固定连接于l型限位杆(14)的后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筒(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弹簧(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2),所述l型夹板(12)右侧的上方开设有第二滑槽(23),所述第二滑槽(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4),所述第三滑块(2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25),所述缓冲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6),所述第二弹簧(26)的顶端固定连接于l型夹板(12)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转动连接有盖板(27),所述盖板(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筒(2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杆(15),所述l型杆(15)距离插筒(28)较近的一端延伸至插筒(28)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电风扇(2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左侧设置有脱气装置,所述外壳内部的右侧设置有光声池,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技术领域。该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监测装置,通过将脱气装置底部的限位板与限位杆对接,同时使光声池底部的方形杆插入至方形筒的内部,然后转动双向螺纹杆,此时双向螺纹杆转动使夹板与L型夹板分别贴合与脱气装置的右侧与左侧,同时双向螺纹杆转动使L型限位杆贯穿方形筒,此时达到快速且同时将光声池与脱气装置进行安装的效果,并且通过设置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可有效达到对脱气装置与光声池受到的上下颠簸的力进行缓冲的效果。的上下颠簸的力进行缓冲的效果。的上下颠簸的力进行缓冲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张彦海 张彦兵 熊海军 张彦华 李兴腾 王传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卫讯鼎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6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