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起重机械试验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
背景技术:
2.起重机运行轨道是起重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承受起重机整机、小车运行机构和起重机所吊装货物的重量,以及起重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纵向力及横向力。当轨道安装不符合要求时,会使起重机所受的外力增加,造成运行过程中冲击大、噪音大,导致起重机产生啃轨现象,车轮缘与轨道侧面产生严重摩擦,致使轮缘和轨道均产生磨损和变形,影响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因而有必要对轨道进行测量,对其安装质量进行评判。
3.第三方检验机构在对起重机轨道进行测量时,经常需要使用到全站仪,而
棱镜的架设成为了一个问题,一般都是用手扶着棱镜连接杆放置在轨道上或在轨道上贴反射片,人员的因素会对最终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现有技术还未出现一种结构简单、装夹可靠并适合大多数起重机轨道的测量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包括棱镜、
底板、第一
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棱镜与底板相连接,底板放置在待测量起重机轨道上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布置在待测量起重机轨道的两侧并与底板的底部相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的棱镜通过棱镜连接杆与底板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的棱镜连接杆为圆柱形铝合金材质,上部开设凹槽,下部开设螺纹,棱镜套在棱镜连接杆上部。
9.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为矩形铝合金材质,底板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棱镜连接杆通过螺纹孔与底板进行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t型螺栓的u型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为铝合金材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顶部分别开设有通孔,侧面分别开设有螺纹孔。
12.进一步地,所述的t型螺栓穿过底板上的u型孔和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顶部的通孔,连接底板和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
13.进一步地,所述的t型螺栓上安装有用于固定t型螺栓、底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六角螺母。
14.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侧面的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定位待测量起重机轨道的定位螺钉。
15.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螺钉为一字型金属材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棱镜101、底板301、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夹在待测量起重机轨道两侧并与底板301的底部相连接,使底板301能够稳固在待测量起重机轨道上方,测量人员只需要根据不同的起重机轨道改变底板301上棱镜101的角度,即可完成对起重机轨道的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手扶棱镜测量起重机轨道所导致的误差。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定位螺钉,将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与所要测量的起重机轨道进行定位,有效的防止装置松动,装夹牢固,使得最终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301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t型螺栓的u型孔,根据待测量起重机轨道的尺寸,利用t型螺栓在u型孔内移动,对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起重机轨道,整个装置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夹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夹主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夹左视图。
24.图中标号:棱镜101、棱镜连接杆201、底板301、第一t型螺栓401、第二t型螺栓402、第三t型螺栓403、第四t型螺栓404、第一六角螺母501、第二六角螺母502、第三六角螺母503、第四六角螺母504、第一定位螺钉601、第二定位螺钉602、第三定位螺钉603、第四定位螺钉604、第一夹板701、第一夹板702、起重机轨道801。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包括棱镜101、底板301、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所述棱镜101与底板301相连接;所述底板301放置在起重机轨道801上方;所述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布置在起重机轨道801的两侧并与底板301的底部相连接。
27.棱镜连接杆201为圆柱形,上部开设凹槽,下部开设螺纹,棱镜101直接套在棱镜连接杆201上部。底板301中心位置开设1个螺纹孔,棱镜连接杆201通过该螺纹孔与底板301进行固定。底板301的四周开设四个u型孔,第一夹板701和第一夹板702的顶部各开设两个通孔。将底板301放置在起重机轨道801上方,将第一夹板701和第一夹板702布置在起重机轨道801的两侧,根据起重机轨道801的尺寸,调整好第一夹板701和第一夹板702的间距,使其与起重机轨道801接触,然后将第一t型螺栓401、第二t型螺栓402、第三t型螺栓403、第四t型螺栓404穿过底板301上的u型孔和第一夹板701和第一夹板702顶部的通孔,拧紧第一六角螺母501、第二六角螺母502、第三六角螺母503和第四六角螺母504,将底板301和第一夹
板701和第一夹板702固定在一起。第一夹板701和第一夹板702的侧面各开设两个螺纹孔,通过螺纹孔拧紧第一定位螺钉601、第二定位螺钉602、第三定位螺钉603和第四定位螺钉604,将本装置与起重机轨道801进行定位,防止测量过程中支座发生松动现象。
28.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棱镜(101)、底板(301)、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所述棱镜(101)与底板(301)相连接;所述底板(301)放置在待测量起重机轨道上方;所述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布置在待测量起重机轨道的两侧并与底板(301)的底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镜(101)通过棱镜连接杆(201)与底板(30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镜连接杆(201)为圆柱形铝合金材质,上部开设凹槽,下部开设螺纹,棱镜(101)套在棱镜连接杆(201)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301)为矩形铝合金材质,底板(301)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棱镜连接杆(201)通过螺纹孔与底板(301)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301)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t型螺栓的u型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为铝合金材质,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的顶部分别开设有通孔,侧面分别开设有螺纹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螺栓穿过底板(301)上的u型孔和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顶部的通孔,连接底板(301)和第一夹板(701)以及第二夹板(70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螺栓上安装有用于固定t型螺栓、底板(301)、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的六角螺母。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板(701)和第二夹板(702)侧面的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定位待测量起重机轨道的定位螺钉。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螺钉为一字型金属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轨道测量用装置,包括棱镜、底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棱镜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底板放置在待测量起重机轨道上方;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布置在待测量起重机轨道的两侧并与底板的底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适配不同型号和尺寸的起重机轨道,能够将棱镜牢固固定在支座上,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装夹牢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围广等优点。围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胡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1.16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