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技术的更迭,手机屏的的显示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显示特定的图像,透明显示技术使得手机能够显示出更为丰富的画面与信息。由于能够透过光线,应用透明显示技术的显示屏能在不遮挡视线的同时又能丰富视觉内容,在地铁、机场、玻璃栈道、广告传媒、连锁卖场、大型商场、企业展厅、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有大量应用,主要用于商业广告显示宣传、场景氛围渲染显示、信息窗口传导显示等。相关技术中,具有透明显示功能的显示屏,可能出现发光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屏,包括多个
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有自发光芯片,第二区域填充有液晶分子。
5.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屏。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成显示屏的每一个像素中,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的第一区域设置有自发光芯片,第二区域填充有液晶分子。第二区域的液晶分子能够实现照明光线能从显示屏透过,同时,液晶分子也能够对自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起到扩散作用,使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1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处于明态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1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处于暗态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1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另一实施方式部分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技术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8.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技术的更迭,手机屏的的显示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显示特定的图像,透明显示技术是一种能够在显示屏显示图像的同时,也能够透过来自于显示屏背面的光线的显示技术。透明显示技术使得手机能够显示出更为丰富的画面与信息。相关技术中,透明显示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图像的方式,液晶显示技术即是在两块平行板之间填充液晶材料,通过电压的不同,可以改变液晶排列状况,以达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来显示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象。但是采用液晶显示图像的方式,在液晶显示亮度较低(如黑)的画面时,由于照明光源或者其他光源的存在,可能会造成液晶显示屏显示的画面与原图像出现差,实际显示的画面可能并不是完全的黑,而采用自发光芯片实现透明显示图像的方案,由于多个组成显示屏的自发光芯片之间,需要留有间隙来透过光线,仅采用自发光芯片的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也不佳。
19.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屏30与电子设备10,以改善上述问题。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电子设备10包括外壳20、显示屏30、主板、电池、前置摄像头等。主板、电池设置于外壳20内,前置摄像头设置于电子设备10的设置显示屏30的一侧。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21.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外壳20包括中框21、前壳22以及后盖23,中框21包括中板211和边框212,边框212围设于中板211的边缘,边框212突出于中板211,并且边框212在中板211的相背的两侧均突出于中板211。前壳22和后盖23分别装配于中板211的相背的两侧,且前壳22和后盖23均与边框212装配固定;后盖23与中框21以及前壳22共同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可以设置主板、摄像头、天线、处理器40等各类元器件,后盖23可以开设摄像头安装孔,用于安装后置摄像头。
22.请一并参阅图3,显示屏30装配于前壳22,用于显示信息,显示屏30可以是触控显示屏30,便于使用者与电子设备10之间进行交互。显示屏30也可以仅用于显示信息。相较于传统的lcd(l i qu i d crysta l d i sp l ay,液晶显示)屏或oled(organ i c l i ght-emitt i ng d i ode,有机电激光显示)屏,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30包括多个像素31。示例性的,每个像素31包括多个子像素311,每个子像素311包括第一区域3111和第二区域3112,第一区域3111设置有自发光芯片32,第二区域3112填充有液晶分子34。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区域3111可以位于子像素311的中心位置,同时位于第二区域3112的中心位置,也即是第二区域3112环绕第一区域3111设置,以使第一区域3111中的自发光芯片32发出的光线能够均匀扩散至第二区域3112。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111也可以位于子像素311的边缘或是其他位置,具体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2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子像素311包括第一区域3111,以使一个第一区域3111与一个第二区域3111对应设置。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子像素311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区域3111,多个第一区域3111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区域3111设置有一个自发光芯片32。通过设置有多个自发光芯片32,可以增大在显示屏30显示时的发光量。
24.自发光芯片32可以是oled、amoled(act i ve matr ix organ i c l i ght emitt i ng d 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mi cro led(微米发光二极管)或是qled(quantum dot l i ght emitt i ng d i 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具体自发光芯片32的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25.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屏30上多个像素31阵列设置,并受控以共同显示信息。为了能够实现彩显示的功能,每一个像素31中包括多个子像素311。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像素31可以包括三个子像素311,且三个子像素311中的三个自发光芯片32分别用于出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三个自发光芯片32也可用于分别出射红光、黄光以及蓝光,具体出射的光线颜根据显示屏30的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配置,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311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并排设置,并组合形成一个像素31,以实现像素31的显示功能,例如三个子像素311可以沿横向排布,也可以沿纵向排布。
26.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显示屏30所需要显示信息与显示屏30应用场景的不同,每一个像素31中的子像素311数量、出射光线的颜以及排列方式也不相同。例如,在一个像素31中可以包括有四个子像素311(如图4所示),其中两个子像素311中的自发光芯片32用于出射蓝光、另外两个分别用于出射红光和绿光。或者,显示屏30作为一种单显示屏,每一个像素31中包含一个子像素311,每个子像素311中的自发光芯片32都可以出射图像光。在此对显示屏30中自发光芯片32的类型以及排列方式不做限定。
27.自发光芯片32需要受到驱动才能发出光线。所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显示屏30还包括驱动电路33。驱动电路33与自发光芯片32电连接,并用于驱动自发光芯片32发光。
28.具体的,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一处理器40,驱动电路33可以连接于处理器40。驱动电路33可以包括驱动电源电路331与驱动显示电路332。处理器40通过驱动显示电路332控制自发光芯片32调制并显示图像,并通过驱动电源电路331来控制自发光芯片32的发光或停止发光,以实现屏幕的点亮或关闭。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还能够通过驱动电源电路
331控制自发光芯片32的亮度。
29.液晶分子34可以由电极驱动实现偏转,以调节液晶分子34的透光程度。在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显示屏30还可以包括透光驱动电极35,驱动电路33还可以包括有透光驱动电路333,透光驱动电路333与透光驱动电极35电性连接。具体的,自发光芯片32可以具有一出光方向,驱动电路33还包括驱透光驱动电路333以及透光驱动电极35。具体的,透光驱动电极35可以设置成网格结构,并设置于液晶分子34的一侧(如图4所示),网格结构的透光驱动电极35可以避免遮挡自发光芯片32所发出的光线。为了满足驱动液晶分子34的需求,透光驱动电极35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电极351与第二驱动电极352,第一驱动电极351与第二驱动电极352可以分别设置于液晶分子34的两侧,液晶位于第一驱动电极351与第二驱动电极352之间,以便液晶分子34能够由第一驱动电极351与第二驱动电极352之间所形成的电场驱动并旋转,以改变液晶透光的程度。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驱动电极35还可以设置为另外一些形式,如格栅状的电极,在此不做限定。
30.液晶分子34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需要设置有密闭的结构来容纳液晶分子34。所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继续参阅图6,显示屏30还可以包括第一基板36与第二基板37,驱动电路33设置于第一基板36,第二基板37覆盖透光驱动电极35,液晶位于第一基板36与第二基板37之间。
31.具体的,第一基板36与第二基板37对显示屏30的基本结构起到支撑作用。第一基板36与第二基板37可以是一种玻璃材质制成的基板,以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与透光度。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36与第二基板37还可以是一种选用聚酰亚胺(po l y imi de)材质所制作而成的柔性基板,第一基板36与第二基板37的具体材质在此不做限定。
32.可以理解的,第一基板36可用于设置驱动电路33,驱动电路33可以采用印刷或刻蚀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基板36上,具体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驱动电极351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36,第二驱动电极352可以设置于第二基板37,如此液晶分子34便位于第一驱动电极351与第二驱动电极352之间。
33.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由于自发光芯片32与驱动电路33连接,自发光芯片32也可以设置于驱动电路33上,即自发光芯片32也是位于第一基板36与第二基板37之间,并由液晶分子34所包覆。相对应的,较将自发光芯片32与液晶分层设计的方式,由于自发光芯片32与液晶分子34位于显示屏30的同一层,即自发光芯片32在垂直于第一基板36与第二基板37的方向上的位置,与液晶分子34所在的位置可以重叠。因此,显示屏30的厚度可以较薄,同时透光驱动电路333、驱动显示电路332与驱动电源电路331均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36上,无需分层设计便能起到对应的驱动或控制功能,进一步的降低了显示屏30的厚度。
34.请参阅图7,液晶的材质选用不同,液晶分子34在受到驱动并发生旋转时,其光学性质变化也不相同,所以可能出现液晶无法实现完全透明或完全透明的情况。所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屏30还可以包括有第一
偏振膜38与第二偏振膜39。液晶位于第一偏振膜38与第二偏振膜39之间,通过第一偏振膜38与第二偏振膜39可以提升液晶显示的画面显示效果,同时驱动液晶分子34偏振方向旋转的角度较小。
35.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偏振膜38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36的远离驱动电路33的表面,第二偏振膜39可以设置于第二基板37的远离透光驱动电极35的表面。第一偏振膜38的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膜39的偏振方向可以相互垂直。由于第一偏振膜38和第二偏振
膜39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所以第二偏振膜39滤过的光线到达第一偏振膜38时无法通过。当液晶分子34受到驱动并发生旋转时,第二偏振膜39滤过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在透过液晶分子34时也发生旋转,在发生旋转后能够透过第一偏振膜38。由于第一偏振膜38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膜39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
,所以液晶分子34的旋转角度处于0
°
~90
°
之间,即能够实现显示屏30透过光线或是不可透过光线的目的。
36.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液晶还可以选用如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等材质,如此也能够不设置第一偏振膜38与第二偏振膜39,也能够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调节液晶的透光程度,液晶具体选用在此不做限定。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装置301,显示装置301设置于
所述显示屏30的下方,并用于透过显示屏30进行显示。
38.具体的,显示装置301可以是一种较小的显示屏,显示装置301可以装配于显示屏22与中板211之间,显示装置301可以采用lcd屏用于显示信息,lcd屏可以为tft(thi n fi lm trans i stor,薄膜晶体管)屏幕或i ps(i n-pl ane switchi ng,平面转换)屏幕或slcd(sp l i ce li qu id crysta l d i sp l ay,拼接专用液晶显示)屏幕。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1可以采用oled屏用于显示信息,oled屏可以为amoled(act i ve matr i x organ ic l ight emitt i ng di 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super act ive matr ix organ ic l ight emitt i ng d i ode,超级主动驱动式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 p l us(super act i ve matr ix organi c light emitt i ng diode pl us,魔丽屏)屏幕,此处不再赘述。
39.具体的,显示装置301可以是一种具有自发光功能的背光板,显示装置301可以设置于第二偏振膜39的一侧,显示装置301出射光线的光轴垂直与显示屏30所在的平面,以使显示装置301出射的光线能够从第一偏振膜38出射并成像。
40.请再次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区域3111的自发光芯片32可以用于显示画面,填充于第二区域3112的液晶分子34可以用于调节透过显示屏30的光线,以使显示屏30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较佳地,当自发光芯片32被驱动发光时,液晶分子34同步被驱动,以使第二区域3112与第一区域3111保持相同的明暗状态。
41.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6,当显示屏30的部分区域在显示明亮或浅,如白的画面时,位于该区域内子像素311中第一区域3111的自发光芯片32受控并发光,同时液晶分子34可以同步被驱动并转变为透明状态,透明状态的液晶分子34可以透过光线,也即是液晶分子34的明态。当液晶分子34处于明态时,来自于显示装置301的光线l1或者设置在显示屏30下方的其他显示装置的光线可以直接穿透显示屏30,实现透明显示,同时自发光芯片32所发出的部分光线l2也能够散射至位于该子像素311的第二区域3112,并在第二区域3112内扩散,如此,由于液晶分子34的扩散作用,在视觉上单个子像素311的面积更大,可以理解的是,单个子像素311的视觉面积在扩大之后,由单个子像素311排列组成的像素31以及由像素31组成的显示屏30的显示效果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42.当某一个像素31需要显示暗画面时,如黑时,位于一个子像素311中第一区域3111的自发光芯片32不发光,液晶分子34也同步被驱动变成不透明的状态,也即是液晶分子34的暗态。如图7所示,当液晶分子34不透明时,来自于显示装置301的光线l1无法透过第二区域3112,使用者在显示屏30的正面可视的画面中,暗或者亮度较低的区域,其彩不
会受到来自于显示屏30下方的显示装置301的光线l1的影响,如此提高了显示屏30对暗或者亮度较低画面的显示效果,同时在不需要显示显示装置301的图像时,也可以通过驱动液晶分子34变成不透明的状态,并以此来遮挡显示装置301所显示的图像。
4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程中为液晶在特定条件下的透光状态。在实际的应用中,液晶分子34的透光程度是受控并可以线性调节的,示例性的,液晶分子34的透光程度可以是10%、30%、60%或90%,液晶分子34的具体透光程度根据显示画面的具体显示内容的颜明暗程度进行线性调节。
4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30,组成显示屏30的每一个像素31中,包括多个子像素311,子像素311的第一区域3111设置有自发光芯片32,第二区域3112填充有液晶分子34。第二区域3112的液晶分子34能够实现照明光线能从显示屏30透过,同时,液晶分子34也能够对自发光芯片32发出的光线起到扩散作用,使显示屏30的显示画面效果更好。
45.本技术中的电子设备1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 phone tm,基于andro i 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 i ntendo ds tm,p l aystat i on portab l e tm,gameboy advance tm,i 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耳机、吊坠、耳机等,电子设备10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10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46.电子设备10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10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10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
47.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自发光芯片,所述第二区域填充有液晶分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发光芯片被驱动发光时,所述液晶分子同步被驱动,以使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保持相同的明暗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环绕所述第一区域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驱动电路和透光驱动电极,所述透光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自发光芯片的出光侧,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自发光芯片的远离所述透光驱动电极的一侧,并与所述自发光芯片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以及所述透光驱动电极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分子偏转,所述驱动电路还用于驱动所述自发光芯片发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覆盖所述透光驱动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第一偏振膜和第二偏振膜,所述第一偏振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驱动电路的表面,所述第二偏振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远离所述透光驱动电极的表面,所述第一偏振膜的偏振方向和所述第二偏振膜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区域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一个所述自发光芯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像素包括多个所述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并排设置。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有自发光芯片,第二区域填充有液晶分子。本申请提出的显示屏,第二区域的液晶分子在能够实现照明光线能从显示屏透过的同时,液晶分子也能够对自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起到扩散作用,使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效果更好。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子设备。子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
韩秉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8
技术公布日:
2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