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110323116.5
  • 20111022
  • CN102335405A
  • 20120201
  • 王姗思
  • 不公告发明人
  • A61K36/9068
  • A61K35/38 A61K35/37 A61K36/9068 A61P1/14 A61K35/64

  •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 北京(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改善食欲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保健品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沉香、降香、延胡索、炒麦芽、红曲、山楂、陈皮、香附、牛肚、生姜、木香、薏米仁、砂仁、九香虫、郁李仁、醋炒鸡内金、丹参、当归、白芍,能改善食欲,消除因腹痛、腹胀、拒急,肠梗阻,肠痉挛,肠胀气引起的消化不良。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沉香4-10、降香4-10、延胡索1-3、炒麦芽10-20、红曲1-2、山楂5-10、陈皮2-4、香附1-2、牛肚1-2、生姜4-10、木香4-10、薏米仁10-20、砂仁2-4、九香虫1-2、郁李仁2-4、

醋炒鸡内金1-2、丹参1-2、当归1-2、白芍1-2。

2.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沉香10、降香10、延胡索3、炒麦芽20、红曲2、山楂10、陈皮4、香附2、牛肚2、生姜10、木香10、薏米仁20、砂仁4、九香虫2、郁李仁4、醋炒鸡内金2、丹参2、当归2、白芍2。

3.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沉香4、降香4、延胡索1、炒麦芽10、红曲1、山楂5、陈皮2、香附1、牛肚1、生姜4、木香4、薏米仁10、砂仁2、九香虫1、郁李仁2、醋炒鸡内金1、丹参1、当归1、白芍1。

4.本发明的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的制备方法是:

将权利要求1-3的原料混合,加500-1000重量份水煎煮,过滤,取得滤液,浓缩,取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得粉末。

5.本发明的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的制备方法是:

将权利要求1-3的原料混合,加500-1000重量份水煎煮,过滤,取得滤液,浓缩,取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得粉末,过2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粉,制成颗粒。

说明书

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纯天然原料的改善食欲的保健品。

背景技术

食欲不振是指进食的欲望降低。其原因有多种,上班族由于疲劳或精神紧张,过食、过饮、运动量不足、慢性便秘,可能导致暂时性食欲不振。肝病的初期症状、肾脏病、甲状腺机能不足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引发长期食欲不振。痢疾、、心脏病、脑肿瘤、厌食症,也都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怀孕初期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或呕吐。当遇到食欲不振时,可利用具有香味、辣味的食物,来刺激并且提高胃液的分泌及增进食欲。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一种高效价廉的改善食欲的保健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提供一种的改善食欲的保健品。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沉香4-10、降香4-10、延胡索1-3、炒麦芽10-20、红曲1-2、山楂5-10、陈皮2-4、香附1-2、牛肚1-2、生姜4-10、木香4-10、薏米仁10-20、砂仁2-4、九香虫1-2、郁李仁2-4、醋炒鸡内金1-2、 丹参1-2、当归1-2、白芍1-2。

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沉香10、 降香10、延胡索3、炒麦芽20、红曲2、山楂10、陈皮4、香附2、牛肚2、生姜10、木香10、薏米仁20、砂仁4、九香虫2、郁李仁4、醋炒鸡内金2、丹参2、当归2、白芍2。

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沉香4、降香4、延胡索1、炒麦芽10、红曲1、山楂5、陈皮2、香附1、牛肚1、生姜4、木香4、薏米仁10、砂仁2、九香虫1、郁李仁2、醋炒鸡内金1、丹参1、当归1、白芍1。

本发明的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的制备方法是:

将原料混合,加500-1000重量份水煎煮,过滤,取得滤液,浓缩,取稠膏,真空干燥,得粉末。

本发明的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的制备方法是:

将原料混合,加500-1000重量份水煎煮,过滤,取得滤液,浓缩,取稠膏,真空干燥,得粉末,过2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粉,制成颗粒。

用法用量: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1~2克,温水送服。粉剂:每天三次,每次1~2克,温水送服。

本发明针对食欲不良非常有效,各种原料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发挥效果, 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沉香10、降香10、延胡索3、炒麦芽20、红曲2、山楂10、陈皮4、香附2、牛肚2、生姜10、木香10、薏米仁20、砂仁4、九香虫2、郁李仁4、醋炒鸡内金2、丹参2、当归2、白芍2。

将原料混合,加1000重量份水煎煮,过滤,取得滤液,浓缩,取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得粉末。

实施例2

一种改善食欲的保健品,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沉香4、降香4、延胡索1、炒麦芽10、红曲1、山楂5、陈皮2、香附1、 牛肚1、生姜4、木香4、薏米仁10、砂仁2、九香虫1、郁李仁2、醋炒鸡内金1、丹参1、当归1、白芍1。

将原料混合,加500重量份水煎煮,过滤,取得滤液,浓缩,取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得粉末,过2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粉,制成颗粒。

实施例3

本组100例患者, 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严重消化不良,并排除有其他肝胆疾病者,中医证属脾胃湿热型,均符合慢性胃炎的中西结合诊治方案(草案)拟定的诊断标准。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嗳气,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数等症状。

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

服用组50例,男30 例,女20 例;年龄21--71岁,平均45岁;病程4个月--25年,平均4.9 年;

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0--70岁,平均47 岁;病程7个月--29年,平均5.5年;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服用方法 

服用组: 实施例2的颗粒,每次2g, 3次/d,餐后服,

对照组: 三九胃泰胶囊,每次2粒,3次/d,餐后服,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服用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坚硬等食物,戒烟酒。

观察指标 

服用前及停药后1个月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镜下胆汁反流情况,服药期间临床症状及体征每3天记录1次,不良反应随时记录。

疗效评定

食欲不良改善积分评定 在服用前后均进行积分评定:

0分:腹痛, 腹胀, 呕恶, 口苦,无改善;

1分:腹痛, 腹胀, 呕恶, 口苦,轻微改善;

2分:腹痛, 腹胀, 呕恶, 口苦,改善;

3分:腹痛, 腹胀, 呕恶, 口苦,显著改善。

胃镜积分疗效评定

0分:未见黄绿胆汁;

1分:少量黄绿胆汁,黏膜散在充血、水肿,无糜烂及出血点;

2分:中量黄绿胆汁,部分黏膜充血,水肿较明显,可伴出血点,但无糜烂灶;

3分:大量黄绿胆汁,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可伴局部糜烂或出血点。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近期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胆汁反流消失,症状及胃镜所见积分降低>85%。

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胆汁反流改善,症状及胃镜所见积分降低65%--85%。

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 以上,炎症有所减轻,胆汁反流改善,症状及胃镜所见积分降低50%--65%。

无效:临床症状积分和胃镜复查积分<50%。

治愈、显效及有效者随访8个月,症状再出现同服用前累计4周以上为复发。

统计学处理 

服用前后比较采用t 检验,组间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食欲不良改善积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腹痛 腹胀 呕恶 口苦

服用组 50 服用前 0.4 ±0.3 0.6 ±0.3 0.5±0.2 0.6 ±0.3

服用后 2.4 ±0.5* 2.7 ±0.6** 1.7 ±0.6* 1.2±0.5**

对照组 50 服用前 0.9 ±0.6 1.0 ±0.7 0.6 ±0.3 0.8±0.3

服用后 2.3 ±0.4** 2.8 ±0.8* 1.9 ±0.9** 1.7±0.5*

与服用前相比较, *P<0.01, **P<0.05

两组服用前后胃镜所见积分比较 

服用组 服用前(2.7±0.8)分,服用后(0.7±0.4)分;

对照组 服用前(2.4±0.5)分,服用后(1.3±0.6)分;

服用组,服用前后比较,P <0.05;

对照组,服用前后比较,P<0.05;

两组服用后比较,P <0.05。

远期疗效 

经随访6个月,服用组复发5例,占10%;对照组复发10 例,占2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两组服用后改善食欲综合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近期临床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服用组 50 服用前 40 5 2 3

对照组 50 服用后 30 10 1 8

注: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

本发明针对食欲不良非常有效,各种原料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发挥效果, 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01:3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27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