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2.电解抛光的原理为电化学的阳极溶解原理,抛光时,被抛光工件作为阳极连接电源正极,用不溶于电解液的金属板作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二者都浸没在电解液中,随后通电,阳极表面不断溶解,最终获得光亮度高、粗糙度低的良好表面。且电解抛光相较于传统的化学抛光和机械抛光具有诸多优势,如不引入应力和变形层、无有害气体产生、表面质量更优异等。
3.目前电解抛光广泛应用于金相样品制备、微电子、医疗用具、精密仪器制造等精密加工行业之中。但目前国内外常见电解抛光设备仍存在部分问题,如电解液流动性差、电解产物易污染电解液等,这些问题会导致电解抛光的精度降低,抛光样品的表面粗糙度无法达到要求;而在现有的电解设备中另外加入搅拌系统,则该搅拌系统往往会影响电解抛光过程中电极间距、电流密度甚至温度变化、液流分布等参数,会导致电解抛光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搅拌系统干涉严重,电解抛光精度较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包括电解平台,电解平台上开设电解槽,电解平台底部连接搅拌泵连接套,电解平台内开设连通电解槽与搅拌泵连接套的电解平台流道,搅拌泵连接套连接磁力泵输出端,磁力泵输入端内部连接磁力搅拌子,电解平台的电解槽内设置阴极板、待抛光工件,阴极板通过阴极组件连接电源负极,待抛光工件连接阳极组件,阳极组件连接电源正极。
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7.阴极组件包括延伸至电解槽内的阴极连接螺柱,阴极连接螺柱通过阴极固定螺钉连接负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连接电源负极。
8.阳极组件包括连接待抛光工件的阳极连接螺柱,阳极连接螺柱通过阳极固定螺母连接正极连接块,正极连接块上连接导电光轴,导电光轴穿过电解平台连接正极连接片。
9.电解平台上连接用于覆盖电解槽的盖板。
10.电解平台边缘开设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连接一个开口向下的u型固定夹,每个u型固定夹一端螺纹连接紧固螺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解决了装置体系内各部分干涉严重,导致电解抛光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解抛光装置通过磁力泵向电解槽内输入搅拌后的电解液,能够获取高精度电解抛光工件。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立体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局部剖正视图。
15.图3是图2中a向全剖视图。
16.图中,1.电解平台,2.u型固定夹,3.烧杯固定螺钉,4.搅拌泵连接套,5.磁力泵,6.磁力搅拌子,7.阴极板,8.盖板,9.阴极固定螺钉,10.负极连接片,11.阴极连接螺柱,12.阳极连接螺柱,13.阳极固定螺母,14.正极连接块,15.导电光轴,16.正极连接片,17.电解槽,18.烧杯,19.电解平台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8.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电解平台1,电解平台1上开设电解槽17,电解时,向电解槽17内输入电解液,电解平台1底部连接搅拌泵连接套4,电解平台1内开设连通电解槽17与搅拌泵连接套4的电解平台流道19,搅拌泵连接套4连接磁力泵5输出端,磁力泵5输入端内部连接磁力搅拌子6,如图3所示,磁力泵5通过腔内定位柱固定磁力搅拌子6轴心,搅拌开启时,磁力搅拌子6绕轴旋转使液流通过搅拌泵5进入电解平台流道19和电解槽17进行电解抛光工作,电解平台1的电解槽17内设置阴极板7、待抛光工件,阴极板7通过阴极组件连接电源负极,待抛光工件连接阳极组件,阳极组件连接电源正极,使用时,将电解液置于烧杯内,将磁力泵5输入端放置在烧杯内,开启磁力泵5和磁力搅拌子6,将烧杯内的电解液输入至电解槽17内,将阴极板7、待抛光工件放置在电解槽17内的电解液内进行电解。
19.阴极组件包括延伸至电解槽17内的阴极连接螺柱11,阴极连接螺柱11通过阴极固定螺钉9连接负极连接片10,负极连接片10连接电源负极。
20.阳极组件包括连接待抛光工件的阳极连接螺柱12,阳极连接螺柱12通过阳极固定螺母13连接正极连接块14,正极连接块14上连接导电光轴15,导电光轴15穿过电解平台1连接正极连接片16。
21.电解平台1上连接用于覆盖电解槽17的盖板8,盖板8上开设异形孔,将待抛光工件的待抛光面朝下放置于盖板8中间的异形通孔上。
22.电解平台1边缘开设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连接一个开口向下的u型固定夹2,每个u型固定夹2一端螺纹连接紧固螺栓3,使用时,将内置电解液的烧杯放置在u型固定夹2内,通过紧固螺栓3进行紧固,将烧杯固定。
23.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使用方法为:
24.预处理:使用弓锯或切割机切断试样,每个试样大小约8mm
×
8mm,期间用清水进行冷却,随后选择较为光滑的一个面,用锉刀或砂轮整平并做好标记。使用280#的砂纸对试样的光滑面进行粗磨,然后更换500#的砂纸沿垂直方向磨样,直到新的划痕覆盖280#砂纸的划痕,重复此过程直到1000#砂纸,1000#砂纸磨样时尽量采用轻磨的方式以防止留下深划痕影响抛光。
25.电解液配备:按照被抛光工件来确定电解液配方。将配备好的电解液倒入烧杯中,液面到达烧杯高度的2/3即可,若电解液配方较为粘稠可适当增加电解液体积。
26.设备组装:首先将搅拌泵连接套4与搅拌泵5拧紧,再将搅拌泵连接套4与电解平台1连接。将u型固定夹2和烧杯固定螺钉3按图1所示位置固定于烧杯壁上,磁力搅拌子6放置在烧杯底部,将烧杯放置在磁力搅拌仪上,并外接一稳压直流电源。将电解平台1及按照电解平台1三个方向的槽位设置放置在u型固定夹2上,同时搅拌泵5底部的定位柱应插入磁力搅拌子6的定位孔中。将阴极板7放置在电解平台1中央的电解槽17中,随后盖上盖板8。组装阴极固定螺钉9、负极连接片10和阴极连接螺柱11后,将阴极连接螺柱11与阴极板7连接。将连接导电光轴15同时插入电解平台1的固定槽和正极连接片16的通孔。随后将阳极连接螺柱12、阳极固定螺母13与正极连接块14进行装配。将正极连接块14的通孔插入连接导电光轴15。确认导电部件接触良好,结构件连接稳定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27.放置工件:将预处理后的工件待抛光面朝下放置于盖板8中间的异形通孔上,将阳极连接螺柱12调整到能够牢固夹紧工件的位置,要求阳极连接螺柱12底面与工件上表面接触良好。
28.电路连接:将电源的正极与正极连接片16相连接,电源的负极与负极连接片10相连接。
29.抛光:打开磁力搅拌仪调整转速,磁力搅拌装置转速范围为50-3000转/分钟,使水流能够稳定地与工件待抛光面相接触,水流稳定后开启电源通电,在特定的电流密度、时间下进行抛光。抛光时间结束时,调松阳极连接螺柱12并取下工件用缓水流进行冲洗。
30.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解决了装置体系内各部分干涉严重,导致电解抛光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解抛光装置通过磁力泵向电解槽内输入搅拌后的电解液,能够获取高精度电解抛光工件。

技术特征:


1.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平台(1),所述电解平台(1)上开设电解槽(17),所述电解平台(1)底部连接搅拌泵连接套(4),所述电解平台(1)内开设连通电解槽(17)与搅拌泵连接套(4)的电解平台流道(19),所述搅拌泵连接套(4)连接磁力泵(5)输出端,所述磁力泵(5)输入端内部连接磁力搅拌子(6),所述电解平台(1)的电解槽(17)内设置阴极板(7)、待抛光工件,所述阴极板(7)通过阴极组件连接电源负极,所述待抛光工件连接阳极组件,所述阳极组件连接电源正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组件包括延伸至电解槽(17)内的阴极连接螺柱(11),所述阴极连接螺柱(11)通过阴极固定螺钉(9)连接负极连接片(10),所述负极连接片(10)连接电源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组件包括连接待抛光工件的阳极连接螺柱(12),所述阳极连接螺柱(12)通过阳极固定螺母(13)连接正极连接块(14),所述正极连接块(14)上连接导电光轴(15),所述导电光轴(15)穿过电解平台(1)连接正极连接片(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平台(1)上连接用于覆盖电解槽(17)的盖板(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平台(1)边缘开设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连接一个开口向下的u型固定夹(2),每个所述u型固定夹(2)一端螺纹连接紧固螺栓(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成式电解抛光装置,包括电解平台,电解平台上开设电解槽,电解平台底部连接搅拌泵连接套,电解平台内开设连通电解槽与搅拌泵连接套的电解平台流道,搅拌泵连接套连接磁力泵输出端,磁力泵输入端内部连接磁力搅拌子,电解平台的电解槽内设置阴极板、待抛光工件,阴极板通过阴极组件连接电源负极,待抛光工件连接阳极组件,阳极组件连接电源正极;解决了装置体系内各部分干涉严重,导致电解抛光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解抛光装置通过磁力泵向电解槽内输入搅拌后的电解液,能够获取高精度电解抛光工件。能够获取高精度电解抛光工件。能够获取高精度电解抛光工件。


技术研发人员:

贾磊 郭昱雍 贾振东 吕振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西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7.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23:2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24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解槽   阴极   阳极   工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