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感知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智慧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智慧交通感知系统。


背景技术:



2.感知系统即用于感知某种场景或者行为变化,并且产生相应的反馈,现如今很多领域场景均会设置相应的感知系统,例如交通道路上就会设置相应的感知系统感知检测交通状况,常见的交通感知系统主要依靠摄像头拍摄识别实现;一般在行人的斑马线处设置的感知摄像头仅拍摄通行情况,进行人流量记录,但是无法有效预警保护行人,特别是在管控人行的交通信号灯的绿灯进入最后几秒倒计时时,经常会出现行人抢时间通过斑马线,而此过程中十分危险,因为时间较短,行人很有可能无法通过斑马线,而准备起步的车辆如果未发现有人通过,则很容易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慧交通感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灯、预埋箱、支撑杆和人体识别摄像头;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侧,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和所述交通信号灯之间设置有预警触发机构,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和所述预埋箱之间连接有跟踪式防护机构;所述跟踪式防护机构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推顶筒、防护栏、固定支撑托板、滑行导轨、电动滑行机构、人体跟踪摄像头和复位回收机构;所述固定支撑托板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箱的内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托板上,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电路,所述推顶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电动滑行机构连接在所述防护栏下侧,所述滑行导轨水平固定连接至所述预埋箱内,并且所述滑行导轨处于所述防护栏的上侧,所述人体跟踪摄像头安装在所述防护栏上,所述人体跟踪摄像头电连接所述电动滑行机构,所述复位回收机构配合连接在所述防护栏和所述固定支撑托板之间。
5.进一步的,所述预警触发机构包括:信号反馈模块、计时器和启停器;所述交通信号灯配设有红灯控制单元和绿灯控制单元,所述红灯控制单元和所述绿灯控制单元均电连接有信号反馈模块,所述所述交通信号灯的绿灯控制单元电连接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绿灯控制单元的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电连接,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电连接有所述启停器,所述计时器电连接所述启停器,所述红灯控制单元的所述信号反馈模块电连接所述启停器。
6.进一步的,所述滑行导轨包括:导轨主体和条形通口;所述导轨主体的前后边沿均向上翻折,同时所述条形通口水平开设于所述导轨主体的中间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栏的两侧水平固定连接有架板,所述架板水平架设在所述导轨主体的翻折边沿上方。
8.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滑行机构包括:限位块、轮架、滚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限位块成
对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栏的下端前后侧,每个所述限位块下方的所述防护栏外壁上水平连接有所述轮架,所述轮架抵触在所述限位块的下侧,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的末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轮架上,并且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端与所述滚轮的转动端连接,同时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人体跟踪摄像头电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回收机构包括:电动传送带、导筒、第一升降板、第一压力感应开关、第二电动伸缩杆、限位顶杆、复位按键开关、连接导板、激光感应开关、第二升降板、第二压力感应开关、电动导轨、行程开关、推顶块、导杆、活动导板和复位口;所述电动传送带水平安装在所述预埋箱的内底部;所述导筒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行导轨的右端,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在所述预埋箱内底部位置处,所述第一升降板水平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开关嵌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开关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电连接,所述限位顶杆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端远离所述电动传送带的侧壁处,所述复位按键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靠近所述电动传送带的侧壁处,并且所述复位按键开关与所述电动传送带的传送端面位置平齐,所述复位按键开关通过延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长控制电路,所述连接导板成对设置在所述电动传送带的前后侧,并且所述连接导板与所述预埋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激光感应开关等距分布多个于所述连接导板上,所述激光感应开关与所述电动传送带电连接,所述电动导轨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箱的左侧内壁处,所述推顶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电动导轨上,所述第二升降板水平贴合在所述电动传送带的左侧端面处,所述导杆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板的上侧,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开关嵌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板的上侧,并且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开关与所述电动导轨电连接,所述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电动导轨的上端,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电动导轨带动推顶块电连接,所述活动导板水平拼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托板的左侧,并且所述活动导板的连接端上侧边沿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托板上;所述复位口开设于所述活动导板处,所述导杆竖直滑动穿过所述活动导板的左端。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撑托板的右端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同时所述固定支撑托板和所述活动导板的前后边沿均向上弯折翘起。
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导板处横向等距排布多个所述防护栏,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和所述活动导板之间配设有联动翘起机构,所述联动翘起机构包括:联动钢丝、定滑轮、连接套、滑动顶杆、波纹伸缩气囊、漏气小孔和单向气阀;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左侧,并且所述连接套处于所述活动导板的下侧,所述滑动顶杆竖直滑动穿插在所述连接套内,所述联动钢丝连接在所述滑动顶杆的底端和所述推顶筒之间,所述定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托板下侧,同时所述连接套的右下侧同样固定安装有所述定滑轮,并且所述联动钢丝从所述定滑轮上绕过,所述波纹伸缩气囊的底端安装有所述单向气阀,所述单向气阀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所述波纹伸缩气囊的上端与所述滑动顶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漏气小孔开设在所述波纹伸缩气囊上。
12.进一步的,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和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清洁躲避联动机构,所述清洁躲避联动机构包括:连接电机、横臂、电机控制器、接近感应开关、限位板、电动水、定时启动器、支撑托块、球状弹性气囊、气孔和擦拭刷体;所述连接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顶部,所述连接电机的主轴端竖直向上,所述横臂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电机的主
轴端,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连接电机上;所述横臂的前后侧均横向等距分布有所述接近感应开关,并且所述接近感应开关与所述连接电机电连接;所述限位板竖直设置于所述横臂的左侧,并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水安装在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的外壁上,所述电动水电连接有所述定时启动器,所述支撑托块成对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电机的前后侧上方,所述球状弹性气囊连接在所述支撑托块上,所述气孔均匀开设多个在所述球状弹性气囊上,所述擦拭刷体粘接在所述球状弹性气囊上。
13.进一步的,所述预埋箱的上端口处通过回弹铰链配合连接有弹性橡胶盖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交通信号灯人行绿灯最后几秒倒计时期间,设置的人体识别摄像头启动,此时若存在行人走上人行斑马线需要通行,人体识别摄像头则产生反馈致使埋设在人行斑马线两侧地面中的防护栏升起,该防护栏仅遮挡在单个行人的两侧,避免中途变为禁止人行红灯时,一些车辆起步未观察到仍有行人在通行而产生事故,同时依靠人体跟踪摄像头识别通行人员,从而驱动防护栏跟随行人一起运动,即仅阻断行人实时移动的位置,其余位置仍可正常通行车辆,实现智慧化安全处理;2、本发明分布多个防护栏在预埋箱内,每当触发一个防护栏保护正常通过的行人时,另一个防护栏便自动就位,方便存在下一个人通过时仍可进行保护,并且每个防护栏将行人护送到路口后,便自动降落到预埋箱内,并且回转至原始位置,如此便可反复使用;3、本发明人体识别摄像头安装在路口离地一定高度处,一旦存在过高的车辆靠近时,人体识别摄像头便依靠连接电机驱动偏转,躲避车辆,避免受到破坏,同时在偏转过程中联动弹性球状气囊进行镜头的除尘,并且人体识别摄像头定期进行自清洁,确保识别有效。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智慧交通感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本发明智慧交通感知系统的预埋箱、滑行导轨和人行斑马线相对位置分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本发明智慧交通感知系统的防护栏和滑行导轨配合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本发明智慧交通感知系统的预埋箱和弹性橡胶盖配合连接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本发明智慧交通感知系统的限位板、连接电机、弹性球状气囊和人体识别摄像头配合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1-9中:1、支撑杆;2、人体识别摄像头;3、计时器;4、信号反馈模块;5、启停器;6、预埋箱;7、弹性橡胶盖板;8、漏水孔;9、电动传送带;10、防护栏;11、滑行导轨;12、连接导板;13、激光感应开关;14、复位口;15、活动导板;16、固定支撑托板;17、挡板;18、第一电动
伸缩杆;19、推顶筒;20、电动导轨;21、行程开关;22、导杆;23、推顶块;24、第二升降板;25、第二压力感应开关;26、定滑轮;27、联动钢丝;28、连接套;29、滑动顶杆;30、波纹伸缩气囊;31、漏气小孔;32、单向气阀;33、第一升降板;34、第一压力感应开关;35、导筒;36、限位顶杆;37、复位按键开关;38、第二电动伸缩杆;39、人体跟踪摄像头;40、导轨主体;41、限位块;42、轮架;43、滚轮;44、驱动电机;45、连接电机;46、横臂;47、接近感应开关;48、定时启动器;49、电动水;50、限位板;51、支撑托块;52、球状弹性气囊;53、气孔;54、擦拭刷体;55、架板;56、条形通口;57、交通信号灯;58、电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灯57、预埋箱6、支撑杆1和人体识别摄像头2;支撑杆1竖直安装在人行斑马线的路口处,人体识别摄像头2安装于支撑杆1上侧,预埋箱6成对埋设于人行斑马线车辆通行方向上两侧地面中,人体识别摄像头2和交通信号灯57之间设置有预警触发机构,预警触发机构用于在交通信号灯57变成红灯或者绿灯进入最后五秒倒计时(此处五秒时长具体根据人行斑马线长度设定,即倒计时的时长为无法完全通过人行斑马线的时长),反馈信号触发人体识别摄像头2;人体识别摄像头2和预埋箱6之间连接有跟踪式防护机构;跟踪式防护机构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18、推顶筒19、防护栏10、固定支撑托板16、滑行导轨11、电动滑行机构、人体跟踪摄像头39和复位回收机构;固定支撑托板16水平固定连接在预埋箱6的内侧,并且靠近人行斑马线的路口处,第一电动伸缩杆18竖直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撑托板16上,并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上端为伸缩端,人体识别摄像头2电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控制电路,推顶筒19固定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伸缩端,电动滑行机构连接在防护栏10下侧,并且防护栏10通过电动滑行机构支撑在固定支撑托板16上,滑行导轨11水平固定连接至预埋箱6内,并且滑行导轨11处于防护栏10的上侧,人体跟踪摄像头39安装在防护栏10上,人体跟踪摄像头39电连接电动滑行机构,同时防护栏10上配设有电源,进行供电,复位回收机构配合连接在防护栏10和固定支撑托板16之间。
19.上述跟踪式防护机构在每个预埋箱6内分布有两组,并且中心对称存在,用于应对人行斑马线两端路口同时出现喏人员通过的情况预警触发机构包括:信号反馈模块4、计时器3和启停器5;交通信号灯57配设有红灯控制单元和绿灯控制单元,红灯控制单元和绿灯控制单元均电连接有信号反馈模块4,即发生绿灯变成红灯以及红灯变成绿灯时,均通过信号反馈模块4反馈信号,交通信号灯57的绿灯控制单元电连接有计时器3,计时器3与绿灯控制单元的信号反馈模块4电连接,人体识别摄像头2电连接有启停器5,启停器5用于控制人体识别摄像头2的启停功能,计时器3电连接启停器5,红灯控制单元的信号反馈模块4电连接启停器5。
20.滑行导轨11包括:导轨主体40和条形通口56;导轨主体40的前后边沿均向上翻折,同时条形通口56水平开设于导轨主体40的中间位置,条形通口56方便防护栏10向上穿过滑
行导轨11。
21.防护栏10的两侧水平固定连接有架板55,架板55水平架设在导轨主体40的翻折边沿上方,架板55用于保持防护栏10处于导轨主体40上时,处于竖直位置。
22.电动滑行机构包括:限位块41、轮架42、滚轮43和驱动电机44;限位块41成对固定连接在防护栏10的下端前后侧,并且限位块41分为两组,分别处于防护栏10下端左右两侧,每个限位块41下方的防护栏10外壁上通过回弹铰链水平连接有轮架42,轮架42抵触在限位块41的下侧,滚轮43转动连接在轮架42的末端,驱动电机44固定连接在轮架42上,并且驱动电机44的主轴端与滚轮43的转动端连接,同时驱动电机44与人体跟踪摄像头39电连接,此处人体跟踪摄像头39与驱动电机44配合连接的技术为现有技术,即现有设备中可以自动跟拍人体的摄像头,当识别到人体运动时,摄像头依靠跟踪识别技术驱动相连接的电机运行,确保摄像头始终保持拍摄运动的人体。
23.当交通信号灯57显示红灯时便致使连接的信号反馈模块4反馈信号至启停器5处,或者显示绿灯时,连接的信号反馈模块4则反馈信号触发计时器3,计时器3则对绿灯显示时长进行倒计时,当进入最后阶段设定的秒数倒计时时,计时器3则产生电信号,触发启停器5,如此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启停器5便触发处于人行斑马线路口上方的人体识别摄像头2,人体识别摄像头2则对通行情况进行拍摄,此时若出现通行人员,人体识别摄像头2识别成功产生信号反馈,触发预埋箱6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18,第一电动伸缩杆18便进行伸缩运动,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8向上伸长时,第一电动伸缩杆18通过推顶筒19向上顶起防护栏10,防护栏10便从条形通口56处向上升起,在升起过程中防护栏10下端的轮架42便向下转动收合,方便挤压通过条形通口56,当轮架42通过条形通口56后,便依靠回弹铰链回转至水平位置,然后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8进行收缩时,防护栏10便落在导轨主体40上,并且由于轮架42上方的限位块41的存在,致使轮架42无法相对防护栏10向上转动翘起,故方便轮架42依靠滚轮43支撑在导轨主体40的上侧,而此时防护栏10从预埋箱6上侧穿出,穿至路面上方,人体跟踪摄像头39随之露出,此时人体跟踪摄像头39便正好拍摄到人行斑马线上正要通过的行人,从而产生信号反馈,致使防护栏10底部的驱动电机44运行,驱动电机44则致使滚轮43旋转,从而推动防护栏10沿着滑行导轨11与行人一起移动,该过程中防护栏10则对行人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中途变为禁止人行红灯时,一些车辆起步未观察到仍有行人在通行而产生事故,同时由于防护栏10跟随行人一起运动,即仅阻断行人实时移动的位置,其余位置仍可正常通行车辆。
24.复位回收机构包括:电动传送带9、导筒35、第一升降板33、第一压力感应开关34、第二电动伸缩杆38、限位顶杆36、复位按键开关37、连接导板12、激光感应开关13、第二升降板24、第二压力感应开关25、电动导轨20、行程开关21、推顶块23、导杆22、活动导板15和复位口14;电动传送带9水平安装在预埋箱6的内底部,并且电动传送带9处于滑行导轨11的下侧,同时低于固定支出托板16的位置;电动传送带9由环状带体、传动轮和驱动马达组成;导筒35竖直固定连接在滑行导轨11的右端,第二电动伸缩杆38竖直固定连接在导筒35正下方的预埋箱6内底部位置处,第一升降板33通过回弹铰链水平连接在第二电动伸缩杆38的伸缩端,并且第一升降板33的初始位置处于导筒35的上端口处,第一压力感应开关34嵌合安装在第一升降板33的上端面,第一压力感应开关34与第二电动伸缩杆38的收缩控制电路电连接,限位顶杆36竖直固定连接在第二电动伸缩杆38固定端远离电动传送带9的侧壁处,复
位按键开关37安装在第二电动伸缩杆38靠近电动传送带9的侧壁处,并且复位按键开关37与电动传送带9的传送端面位置平齐,并且限位顶杆36的上端所处位置高于复位按键开关37所处位置,复位按键开关37通过延时电路电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38的伸长控制电路,连接导板12成对设置在电动传送带9的前后侧,并且连接导板12与预埋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激光感应开关13等距分布多个于连接导板12上,激光感应开关13与电动传送带9电连接,电动导轨20竖直固定连接在预埋箱6的左侧内壁处,推顶块23滑动连接在电动导轨20上,第二升降板24水平贴合在电动传送带9的左侧端面处,并且第二升降板24为铲板形状,端口为斜口,方便物体滑至第二升降板24上侧,导杆22竖直固定连接在第二升降板24的上侧,第二压力感应开关25嵌合安装在第二升降板24的上侧,并且第二压力感应开关25与电动导轨20带动推顶块23上滑的控制电路电连接,行程开关21安装在电动导轨20的上端,行程开关21与电动导轨20带动推顶块23下滑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活动导板15水平拼接在固定支撑托板16的左侧,并且活动导板15的连接端上侧边沿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固定支撑托板16上,如此活动导板15无法向下转动,仅可向上转动翘起;复位口14开设于活动导板15处,并且复位口14与第二升降板24上下对齐存在,同时第二升降板24可嵌合拼接到复位口14内,导杆22竖直滑动穿过活动导板15的左端,导杆22方便第二升降板24平行于活动导板15进行升降。
25.当跟随人行斑马线上的行人移动的防护栏10沿着滑行导轨11从起始端移动至末端位置时,防护栏10便最终滑至第一升降板33上,此时第一压力感应开关34便产生感应而使得第二电动伸缩杆38进行收缩,如此第一升降板33便带动防护栏10下降,当第一升降板33下降至接触限位顶杆36的位置处时,第一升降板33的右端便由于限位顶杆36的阻碍而转动至倾斜位置,转动倾斜位置后,第一升降板33的左端便倾斜搭在复位按键开关37上,同时对接到电动传送带9的端头处,如此方便防护栏10滑至电动传送带9上,同时第一升降板33的端头挤压到复位按键开关37上,复位按键开关37在延时电路作用下,一段时间后触发第二电动伸缩杆38进行伸长复位,从而致使第一升降板33升起复位至导筒35的内部上端,而滑落在电动传送带9上的防护栏10则进入激光感应开关13的感应范围内,然后激光感应开关13便致使电动传送带9运行,然后电动传送带9便带动防护栏10向第二升降板24所在方向移动,最终防护栏10由于电动传送带9的传输而移动至第二升降板24上,然后第二压力感应开关25产生感应,致使电动导轨20运行,电动导轨20便带动推顶块23向上滑动升起,此过程中推顶块23便推顶第二升降板24向上升起,第二升降板24便依靠导杆22升起嵌合到复位口14处,此时电动导轨20继续带动推顶块23向上推顶第二升降板24时,拼接在一起的第二升降板24和活动导板15吧便由于一端推顶而转动翘起,转至倾斜位置,如此方便第二升降板24上的防护栏10滑向固定支撑托板16上,实现复位,方便循环利用。
26.固定支撑托板16的右端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17,同时固定支撑托板16和活动导板15的前后边沿均向上弯折翘起,避免引导滑动的防护栏10掉落下来。
27.活动导板15处横向等距排布多个防护栏10,第一电动伸缩杆18和活动导板15之间配设有联动翘起机构,联动翘起机构包括:联动钢丝27、定滑轮26、连接套28、滑动顶杆29、波纹伸缩气囊30、漏气小孔31和单向气阀32;连接套28固定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固定端左侧,并且连接套28处于活动导板15的下侧,滑动顶杆29竖直滑动穿插在连接套28内,联动钢丝27连接在滑动顶杆29的底端和推顶筒19之间,定滑轮26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撑托板16下侧,同时连接套28的右下侧同样固定安装有定滑轮26,并且联动钢丝27从
定滑轮26上绕过,波纹伸缩气囊30的底端安装有单向气阀32,单向气阀32使得空气仅可从外部进入波纹伸缩气囊30内,无法排出,单向气阀32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固定端,波纹伸缩气囊30的上端与滑动顶杆29下端固定连接,漏气小孔31开设在波纹伸缩气囊30上。
28.每当第一电动伸缩杆18向上伸长推顶正上方的防护栏10升起露出时,由于第一电动伸缩杆18伸长,联动钢丝27则受到拉扯,然后联动钢丝27便依靠定滑轮26的转向作用而拉动滑动顶杆29向上滑动升起,如此滑动顶杆29便向上升起推顶活动导板15,从而将活动导板15向上推顶至倾斜位置,方便活动导板15上的防护栏10滑向固定支撑托板16上,方便存在多个人依次在绿灯最后倒计时的时间段内或者红灯期间走上人行斑马线时,第一电动伸缩杆18依次推送多个露于地面上进行行人跟踪防护,并且在滑动顶杆29升起后,其带动波纹伸缩气囊30向上拉展开,从单向气阀32处吸气撑开,而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8未完全收缩复位过程中,替换的防护栏10无法有效滑动至固定支撑托板16上的有效位置,而此时波纹伸缩气囊30内的空气仅可从漏气小孔31处缓慢漏出,从而确保活动导板15缓慢从倾斜位置转至水平位置,如此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伸缩端推顶筒19复位后,活动导板15仍处于倾斜位置,方便防护栏10滑动至固定支撑托板16上的替换位置。
29.人体识别摄像头2和支撑杆1之间设置有清洁躲避联动机构,清洁躲避联动机构包括:连接电机45、横臂46、电机控制器58、接近感应开关47、限位板50、电动水49、定时启动器48、支撑托块51、球状弹性气囊52、气孔53和擦拭刷体54;连接电机45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顶部,连接电机45的主轴端竖直向上,横臂46水平固定连接在连接电机45的主轴端,电机控制器58电连接在连接电机45上,电机控制器58用于控制连接电机45的主轴端正反转;横臂46的前后侧均横向等距分布有接近感应开关47,并且接近感应开关47与连接电机45电连接,当其中一侧的接近感应开关47感应到物体靠近时,接近感应开关47便使得连接电机45带动横臂46向远离接近物体的方向旋转,并且一旦连接电机45驱动旋转,电机控制器58便致使连接电机45反转控制电路进入预备状态,一旦物体脱离接近感应开关47,连接电机45便带动横臂46回转复位,此为现有技术手段,类似电动闸门,人靠近或者识别时打开,人离开后,回转复位;限位板50竖直设置于横臂46的左侧,并且限位板50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电动水49安装在人体识别摄像头2的外壁上,并且电动水49对准人体识别摄像头2的镜头,电动水49电连接有定时启动器48,定时启动器48每隔一段时间便触发一次电动水49,致使其对人体识别摄像头2进行冲洗,支撑托块51成对固定连接在连接电机45的前后侧上方,球状弹性气囊52连接在支撑托块51上,气孔53均匀开设多个在球状弹性气囊52上,擦拭刷体54粘接在球状弹性气囊52上,此处擦拭刷体54为多个弹性针体组合而成,中间存在间隙,方便气孔53喷气。
30.当存在过高的车辆行驶通过人体识别摄像头2所处高度位置时,此时横臂46上对应侧的接近感应开关47便产生感应而使得连接电机45运行,带动横臂46向物体靠近方向的相反反向旋转,致使人体识别摄像头2躲避靠近车辆,从而避免损坏,并且由于限位板50的存在,致使连接电机45仅带动横臂46旋转至贴合限位板50的位置停下,并且一旦当车辆脱离接近感应开关47的感应范围时,电机控制器58便致使连接电机45回转复位,方便人体识别摄像头2重新就位,而在人体识别摄像头2随着横臂46旋转过程中,人体识别摄像头2则会挤压通过球状弹性气囊52所处位置,挤压通过时,球状弹性气囊52压扁,致使内部空气通过
气孔53喷射出来,将人体识别摄像头2镜头表面的灰尘附着物吹走,同时球状弹性气囊52上的擦拭刷体54同样可将灰尘擦除下来,实现联动清洁,并且人体识别摄像头2上安装的电动水49在定时启动器48的作用下每隔一段时间启动运行一次,对人体识别摄像头2的镜头进行冲洗。
31.预埋箱6的上端口处通过回弹铰链配合连接有弹性橡胶盖板7,方便在开启状态下车辆压过,同时预埋箱6的内底部开设有漏水孔8,当弹性橡胶盖板7打开时,存在雨水进入预埋箱6,雨水则从漏水孔8处流走。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通信号灯(57)、预埋箱(6)、支撑杆(1)和人体识别摄像头(2);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2)安装于所述支撑杆(1)上侧,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2)和所述交通信号灯(57)之间设置有预警触发机构,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2)和所述预埋箱(6)之间连接有跟踪式防护机构;所述跟踪式防护机构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18)、推顶筒(19)、防护栏(10)、固定支撑托板(16)、滑行导轨(11)、电动滑行机构、人体跟踪摄像头(39)和复位回收机构;所述固定支撑托板(16)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箱(6)的内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8)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托板(16)上,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2)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控制电路,所述推顶筒(1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伸缩端,所述电动滑行机构连接在所述防护栏(10)下侧,所述滑行导轨(11)水平固定连接至所述预埋箱(6)内,并且所述滑行导轨(11)处于所述防护栏(10)的上侧,所述人体跟踪摄像头(39)安装在所述防护栏(10)上,所述人体跟踪摄像头(39)电连接所述电动滑行机构,所述复位回收机构配合连接在所述防护栏(10)和所述固定支撑托板(1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触发机构包括:信号反馈模块(4)、计时器(3)和启停器(5);所述交通信号灯(57)配设有红灯控制单元和绿灯控制单元,所述红灯控制单元和所述绿灯控制单元均电连接有信号反馈模块(4),所述所述交通信号灯(57)的绿灯控制单元电连接有计时器(3),所述计时器(3)与所述绿灯控制单元的所述信号反馈模块(4)电连接,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2)电连接有所述启停器(5),所述计时器(3)电连接所述启停器(5),所述红灯控制单元的所述信号反馈模块(4)电连接所述启停器(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导轨(11)包括:导轨主体(40)和条形通口(56);所述导轨主体(40)的前后边沿均向上翻折,同时所述条形通口(56)水平开设于所述导轨主体(40)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10)的两侧水平固定连接有架板(55),所述架板(55)水平架设在所述导轨主体(40)的翻折边沿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滑行机构包括:限位块(41)、轮架(42)、滚轮(43)和驱动电机(44);所述限位块(41)成对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栏(10)的下端前后侧,每个所述限位块(41)下方的所述防护栏(10)外壁上水平连接有所述轮架(42),所述轮架(42)抵触在所述限位块(41)的下侧,所述滚轮(43)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42)的末端,所述驱动电机(44)固定连接在所述轮架(42)上,并且所述驱动电机(44)的主轴端与所述滚轮(43)的转动端连接,同时所述驱动电机(44)与所述人体跟踪摄像头(39)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回收机构包括:电动传送带(9)、导筒(35)、第一升降板(33)、第一压力感应开关(34)、第二电动伸缩杆(38)、限位顶杆(36)、复位按键开关(37)、连接导板(12)、激光感应开关(13)、第二升降板(24)、第二压力感应开关(25)、电动导轨(20)、行程开关(21)、推顶块(23)、导杆(22)、活动导板(15)和复位口(14);所述电动传送带(9)水平安装在所述预埋箱(6)的内底部;所述导筒(35)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行导轨(11)的右端,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8)连接在所述预埋箱(6)内底部位置处,所述第一升降板(33)水平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8)的伸缩端,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开关(34)嵌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板(33)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开关
(34)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8)电连接,所述限位顶杆(36)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8)固定端远离所述电动传送带(9)的侧壁处,所述复位按键开关(37)安装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8)靠近所述电动传送带(9)的侧壁处,并且所述复位按键开关(37)与所述电动传送带(9)的传送端面位置平齐,所述复位按键开关(37)通过延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8)的伸长控制电路,所述连接导板(12)成对设置在所述电动传送带(9)的前后侧,并且所述连接导板(12)与所述预埋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激光感应开关(13)等距分布多个于所述连接导板(12)上,所述激光感应开关(13)与所述电动传送带(9)电连接,所述电动导轨(20)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埋箱(6)的左侧内壁处,所述推顶块(23)滑动连接在所述电动导轨(20)上,所述第二升降板(24)水平贴合在所述电动传送带(9)的左侧端面处,所述导杆(22)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板(24)的上侧,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开关(25)嵌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板(24)的上侧,并且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开关(25)与所述电动导轨(20)电连接,所述行程开关(21)安装在所述电动导轨(20)的上端,所述行程开关(21)与所述电动导轨(20)带动推顶块(23)电连接,所述活动导板(15)水平拼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托板(16)的左侧,并且所述活动导板(15)的连接端上侧边沿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托板(16)上;所述复位口(14)开设于所述活动导板(15)处,所述导杆(22)竖直滑动穿过所述活动导板(15)的左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托板(16)的右端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17),同时所述固定支撑托板(16)和所述活动导板(15)的前后边沿均向上弯折翘起。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导板(15)处横向等距排布多个所述防护栏(10),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8)和所述活动导板(15)之间配设有联动翘起机构,所述联动翘起机构包括:联动钢丝(27)、定滑轮(26)、连接套(28)、滑动顶杆(29)、波纹伸缩气囊(30)、漏气小孔(31)和单向气阀(32);所述连接套(2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固定端左侧,并且所述连接套(28)处于所述活动导板(15)的下侧,所述滑动顶杆(29)竖直滑动穿插在所述连接套(28)内,所述联动钢丝(27)连接在所述滑动顶杆(29)的底端和所述推顶筒(19)之间,所述定滑轮(26)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托板(16)下侧,同时所述连接套(28)的右下侧同样固定安装有所述定滑轮(26),并且所述联动钢丝(27)从所述定滑轮(26)上绕过,所述波纹伸缩气囊(30)的底端安装有所述单向气阀(32),所述单向气阀(32)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8)的固定端,所述波纹伸缩气囊(30)的上端与所述滑动顶杆(29)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漏气小孔(31)开设在所述波纹伸缩气囊(30)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2)和所述支撑杆(1)之间设置有清洁躲避联动机构,所述清洁躲避联动机构包括:连接电机(45)、横臂(46)、电机控制器(58)、接近感应开关(47)、限位板(50)、电动水(49)、定时启动器(48)、支撑托块(51)、球状弹性气囊(52)、气孔(53)和擦拭刷体(54);所述连接电机(45)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1)顶部,所述连接电机(45)的主轴端竖直向上,所述横臂(46)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电机(45)的主轴端,所述电机控制器(58)电连接在所述连接电机(45)上;所述横臂(46)的前后侧均横向等距分布有所述接近感应开关(47),并且所述接近感应开关(47)与所述连接电机(45)电连接;所述限位板(50)竖直设置于所述横臂(46)的左
侧,并且所述限位板(50)与所述支撑杆(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水(49)安装在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2)的外壁上,所述电动水(49)电连接有所述定时启动器(48),所述支撑托块(51)成对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电机(45)的前后侧上方,所述球状弹性气囊(52)连接在所述支撑托块(51)上,所述气孔(53)均匀开设多个在所述球状弹性气囊(52)上,所述擦拭刷体(54)粘接在所述球状弹性气囊(52)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箱(6)的上端口处通过回弹铰链配合连接有弹性橡胶盖板(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智慧交通感知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灯、预埋箱、支撑杆和人体识别摄像头;所述人体识别摄像头和所述交通信号灯之间设置有预警触发机构。本发明在交通信号灯人行绿灯最后几秒倒计时期间,设置的人体识别摄像头启动,此时若存在行人走上人行斑马线需要通行,人体识别摄像头则产生反馈致使埋设在人行斑马线两侧地面中的防护栏升起,该防护栏仅遮挡在单个行人的两侧,避免中途变为禁止人行红灯时,一些车辆起步未观察到仍有行人在通行而产生事故,同时依靠人体跟踪摄像头识别通行人员,从而驱动防护栏跟随行人一起运动,即仅阻断行人实时移动的位置,其余位置仍可正常通行车辆,实现智慧化安全处理。实现智慧化安全处理。实现智慧化安全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

袁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袁莲

技术研发日:

2022.06.06

技术公布日:

2022/9/6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7:53: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2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伸缩   导板   导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