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
传感器轴承单元的机械系统,
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包括轴承、脉冲环和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2.如今,传感器轴承单元普遍用于广泛的技术领域,例如汽车工业和航空。这些单元提供高质量的信号和传输,同时允许集成在较简单且较紧凑的设备中。
3.传感器轴承单元通常包括轴承、固定到轴承的可旋转圈的脉冲环以及用于感测脉冲环相对于轴承的固定圈的角位置的传感器单元或装置。
4.传统上,脉冲环设置有固定到可旋转的
内圈上的靶保持件(/靶架)(target holder)和固定到靶保持件的磁性靶。传感器装置设置有面向脉冲环的磁性靶的传感器元件,以基于磁场变化确定可旋转圈的角位置。
5.传感器装置设置有传感器
壳体,传感器壳体支撑传感器元件并且固定到轴承的固定的外圈。为此,传感器装置还可以设置有金属支撑件,金属支撑件固定到形成在固定的外圈的孔上的槽中,并且传感器壳体安装在金属支撑件内。更详细地,可以例如参照专利申请wo2009/004198。
6.在将传感器轴承单元安装在相关联的设备中期间,这种解决方案需要传感器壳体在金属支撑件内进行机械角度上的定位,然后使该支撑件塑性变形以阻止传感器壳体的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这个缺点。
8.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系统,所述机械系统包括传感器轴承单元和固定的支撑部件。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包括轴承、脉冲环和传感器装置,所述轴承包括以轴线为中心的第一圈和第二圈,所述脉冲环固定到所述轴承的第一圈,所述传感器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脉冲环的旋转参数,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传感器壳体,所述传感器壳体固定到所述轴承的第二圈并且设置有电缆输出部。
9.根据第一总体特征,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在径向上延伸。
10.根据第二总体特征,所述电缆输出部在周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的两个间隔开的突起之间。
11.利用这种设计,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的位置被预先确定并且在周向方向上被锁定。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和非旋转的支撑部件的突起形成传感器壳体和轴承的第二圈的防旋转部件。
12.这种设计不需要机械系统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以在角度上固定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的突起至少在轴向上延伸。
14.优选地,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的每个突起与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的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之间设置有周向间隙。
15.这便于电缆输出部在固定的支撑部件的两个面对的突起之间的安装。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的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相对于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外表面在径向上向外突出。
17.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的传感器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和一个电缆,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由所述传感器壳体支撑并且与所述脉冲环配合,所述一个电缆接合在所述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内并且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元件。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传感器元件在轴向上面向所述脉冲环。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传感器元件可以在径向上面向所述脉冲环。
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环是由金属制成的并且设置有交替的齿和开孔,并且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传感器元件能够感测金属的脉冲环的齿和开孔。
20.所述传感器元件可以直接面向所述脉冲环,或者,所述传感器元件可以间接地与所述脉冲环配合,即,在轴向上在所述脉冲环与所述传感器元件之间插入元件。
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的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包括环形外轴向部分、环形内轴向部分和在所述外轴向部分与所述内轴向部分之间延伸的环形径向部分,所述电缆输出部相对于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外轴向部分在径向上向外突出。
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壳体可以固定到形成在所述轴承的第二圈的圆柱形表面上的槽中,所述圆柱形表面在径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一圈相对的一侧。
23.利用这种设计,传感器壳体不固定在第一圈的在径向上面向第二圈的圆柱形表面或第二圈的在径向上面向第一圈的圆柱形表面,并且不在径向上位于第一圈与第二圈之间。因此,如果需要,轴承可以设置有密封件,每个密封件固定到第一圈的在径向上面向第二圈的圆柱形表面或第二圈的在径向上面向第一圈的圆柱形表面。密封件可以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圈与第二圈之间。
24.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可以设置有卡扣部分,所述卡扣部分部分地接合在所述第二圈的槽内。
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的第二圈的所述圆柱形表面具有阶梯形状,具有第一圆柱形部分和第二圆柱形部分,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朝向所述第一圈在径向上偏移,所述槽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与所述第二圆柱形部分之间。
26.利用这种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卡扣部分(snapping portion)可以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表面的第一圆柱形部分朝向所述轴承的第一圈在径向上偏移,或者与所述第一圆柱形部分齐平。
27.因此,传感器的传感器壳体的卡扣部分不相对于第二圈的所述圆柱形表面在径向上突出。轴承的径向边界尺寸不变。
28.在第二替代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的第二圈的所述圆柱形表面可以设置有单个直径。
2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圈的外圆柱形表面上,所述第二圈形成轴承的外圈。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槽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圈的内圆柱形孔上,所述第二
圈形成轴承的内圈。
30.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如前限定的机械系统中的传感器轴承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31]-以如下方式将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紧固到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装配在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的两个间隔开的突起之间。
附图说明
[0032]
通过研究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并由附图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在附图中:
[0033]-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传感器轴承单元的轴向截面图,
[0034]-图2和图3是图1的详细视图,
[0035]-图4是图1的传感器轴承单元的正视图,
[0036]-图5是图1的传感器轴承单元的脉冲环的立体图,
[0037]-图6是图5的脉冲环的正视图,
[0038]-图7是图1的传感器轴承单元和安装工具的轴向视图,
[0039]-图8是图7的安装工具的立体图,
[0040]-图9是设置有图1的传感器轴承单元的机械系统的局部轴向截面图,以及
[0041]-图10是图9的机械系统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图1上示出的传感器轴承单元10适于装备诸如马达、制动系统、悬架系统或任何旋转机器的机械系统,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或两轮车辆。
[0043]
这种机械系统在图9上被部分地示出并且设置有旋转轴11和非旋转或固定的外壳13。如果机械系统是电动马达,则转子固定到轴11,定子固定到外壳13。传感器轴承单元10安装在轴11上并且安装到外壳13中。传感器轴承单元10可以被接纳到外壳13的遮蔽件(/护罩)(shield)中。作为另一种选择,传感器轴承单元10可以被接纳到外壳13的孔中。
[0044]
如图1所示,传感器轴承单元10包括轴承12、脉冲环14和安装在轴承上的传感器装置16。轴承12用于安装在机械系统的轴11(图9和图10)上,以跟随(/追踪)轴的旋转。
[0045]
轴承12包括第一圈18和第二圈20。在示出的示例中,第一圈18是内圈,而第二圈20是外圈。内圈18和外圈20是同心的并且沿着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轴承旋转轴线x-x’在轴向上延伸。外圈20在径向上围绕内圈18。内圈18和外圈20由钢制成。
[0046]
如稍后将描述的,脉冲环14固定到内圈18,并且传感器装置16固定到外圈20。
[0047]
在示出的示例中,轴承12还包括介于形成在内圈18与外圈20上的滚道(未标示)之间的成列滚动元件22,滚动元件在此以球的形式设置。
[0048]
轴承12还包括用于保持滚动元件22的规则周向间隔的保持架24。轴承12还包括密封件26、28,密封件26、28在径向上布置在内圈18与外圈20之间以限定供滚动元件22配置在内的封闭空间。
[0049]
轴承的内圈18安装在机械系统的轴11(图9和图10)的外表面上。内圈18用于旋转,而外圈20用于固定。外圈20安装到机械系统的固定外壳13(图9和图10)的孔中。
[0050]
外圈20设置有圆柱形内表面或孔20a以及在径向上与孔20a相对的外圆柱形表面20b。外表面20b在径向上位于与内圈18相对的一侧。孔20a在径向上面向内圈18。在示出的示例中,用于滚动元件22的圆环形滚道由孔20a形成,所述滚道在径向上向内指向。孔20a上还形成密封件26、28固定到其中的两个槽(未标示)。
[0051]
外圈20还设置有在轴向上界定所述圈的孔20a和外表面20b的两个相对(/背对)的径向侧向面20c、20d。
[0052]
如图2上更清楚地示出的,槽30形成在外圈的外表面20b上。槽30在径向上向外取向,即,槽30在径向上在与内圈相对的一侧。槽30从外圈的外表面20b在径向上向内延伸。在示出的示例中,槽30具有环形形式。
[0053]
槽30在轴向上由两个侧壁30a、30b界定。侧壁30a、30b在轴向上面向彼此。侧壁30a、30b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槽30还包括连接到侧壁30a、30b的底部30c。外圈的外表面20b和槽的底部30c在径向上偏移(/错开)。底部30c相对于外表面20b在径向上向内偏移。槽的侧壁30a、30b在径向上延伸。底部30c在轴向上延伸。槽30具有u形截面。
[0054]
在示出的示例中,外圈的外表面20b具有阶梯形状。外表面20b设置有第一圆柱形部分20b1和第二圆柱形部分20b2,第二圆柱形部分20b2相对于第一圆柱形部分20b1在径向上向内偏移,即,朝向内圈偏移。槽30在轴向上介于第一圆柱形部分20b1与第二圆柱形部分20b2之间。
[0055]
槽的侧壁30b在轴向上界定第一圆柱形部分20b1。更确切地,第一圆柱形部分20b1在轴向上由侧向面20d(图1)和侧壁30b界定。槽的侧壁30a在轴向上界定第二圆柱形部分20b2。更确切地,第二圆柱形部分20b2在轴向上由侧向面20c和侧壁30a界定。
[0056]
再次参照图1,类似于外圈20,内圈18设置有圆柱形内表面或孔18a以及在径向上与孔18a相对的外圆柱形表面18b。外表面18b在径向上面向外圈20。孔18a在径向上位于与外圈20相对的一侧。在示出的示例中,用于滚动元件22的圆环形滚道由外表面18b形成,所述滚道在径向上向外指向。
[0057]
内圈18还设置有在轴向上界定所述圈的孔18a和外表面18b的两个相对(/背对)的径向侧向面18c、18d。
[0058]
如图3上更清楚地示出的,槽32形成在内圈的孔18a上。槽32在径向上向内取向,即,槽32在径向上在与外圈相对的一侧。槽32从内圈的孔18a在径向上向外延伸。在示出的示例中,槽32具有环形形式。
[0059]
槽32在轴向上由两个侧壁32a、32b界定。侧壁32a、32b在轴向上面向彼此。侧壁32a、32b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槽32还包括连接到侧壁32a、32b的底部32c。内圈的孔18a和槽的底部32c在径向上偏移。底部32c相对于孔18a在径向上向外偏移。在示出的示例中,槽的侧壁32a、32b在径向上延伸。作为另一种选择,侧壁32b可以倾斜地延伸。底部32c在轴向上延伸。在此,槽32具有u形截面。
[0060]
在示出的示例中,内圈的孔18a具有阶梯形状。孔18a设置有第一圆柱形部分18a1和第二圆柱形部分18a2,第二圆柱形部分18a2相对于第一圆柱形部分18a1在径向上向外偏移,即,朝向外圈偏移。槽32在轴向上介于第一圆柱形部分18a1与第二圆柱形部分18a2之间。
[0061]
槽的侧壁32b在轴向上界定第一圆柱形部分18a1。更确切地,第一圆柱形部分18a1在轴向上由侧向面18d(图1)和侧壁32b界定。槽的侧壁32a在轴向上界定第二圆柱形部分
18a2。更确切地,第二圆柱形部分18a2在轴向上由侧向面18c和侧壁32a界定。
[0062]
再次参照图1并且如前所示,传感器装置16固定到外圈20。传感器装置包括传感器主体或壳体34,以及由传感器壳体34支撑的传感器元件36(图1中仅可见一个)。传感器装置16还包括固定到传感器壳体34并支撑传感器元件36的印刷电路板38。在示出的示例中,传感器装置16还包括用于传输感测数据的连接电缆40。
[0063]
传感器壳体34具有环形形式。传感器壳体34固定到形成在外圈的外表面20b上的槽30中。传感器壳体34设置有环形钩42,环形钩42接合在槽30内以在轴向上相对于外圈保持传感器壳体34。钩42在径向上延伸。钩42在轴向上抵靠槽的径向侧壁30a。在示出的示例中,钩42还在径向上抵靠(/抵接)槽的底部30c。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在钩42与底部30c之间保留微小的径向间隙。
[0064]
在示出的示例中,传感器壳体34设置有环形钩42。作为另一种选择,传感器壳体34可以设置有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钩42,优选地,传感器壳体34可以设置有在周向方向上规则地间隔开的多个钩42,并且每个钩42接合在外圈的槽30内。
[0065]
传感器壳体34包括设置有钩42的环形外轴向部分44、环形内轴向部分46和在所述外轴向部分与内轴向部分之间延伸的环形径向部分48。外轴向部分44和内轴向部分46与轴线x-x’同心且同轴。
[0066]
传感器壳体的外轴向部分44在径向上围绕内部分46。外轴向部分44在轴向上从径向部分48朝向轴承12延伸。外轴向部分44在轴向上从径向部分48的大直径边缘延伸。
[0067]
外轴向部分44的部分44a在径向上围绕外圈的外表面20b。钩42从外轴向部分44的该部分44a在径向上向内延伸。外部分44的在径向上围绕外圈的外表面20b的部分44a和钩42一起形成传感器壳体34的卡扣部分。外轴向部分的部分44a在径向上与外圈的外表面20b接触。外轴向部分的部分44a在径向上与外表面的第二圆柱形部分20b2接触。外轴向部分44的自由端(即,部分44a的自由端)在轴向上抵靠外圈的槽的侧壁30b。钩42设置在外轴向部分44的自由端处。
[0068]
外轴向部分的部分44a相对于外圈的外表面的第一圆柱形部分20b1朝向内圈18在径向上向内偏移。在示出的示例中,外轴向部分44相对于第一圆柱形部分20b1完全(/整体)在径向上向内偏移。
[0069]
传感器壳体的外轴向部分44相对于内轴向部分46在轴向上朝向轴承12突出。内轴向部分46限定传感器壳体34的孔。内轴向部分46在轴向上从径向部分48朝向轴承12延伸。内轴向部分46在轴向上从径向部分48的小直径边缘延伸。内轴向部分46保持与轴承12和脉冲环14在轴向上间隔开。
[0070]
传感器壳体34限定在轴向上朝向轴承12取向的环形空间50。空间50在径向上由外轴向部分44和内轴向部分46界定。空间50在轴向上由径向部分48界定。
[0071]
在示出的示例中,传感器壳体34还包括在径向上延伸的电缆输出部52,电缆40接合在电缆输出部52内。电缆输出部52形成从传感器壳体34的外表面在径向上向外延伸的突出部分。电缆输出部52从传感器壳体的外轴向部分44在径向上向外突出。仅电缆输出部52相对于传感器壳体34的外表面在径向上向外突出。
[0072]
在示出的示例中,电缆输出部52具有管状形式。作为另一种选择,电缆输出部52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矩形平行六面体形式。电缆40从电缆输出部52向外突出。电缆40通过
任何适当的方式固定到电缆输出部52中,例如通过压配合或胶合。电缆40包括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8的若干电线(未示出)。电缆40通过印刷电路板38连接到传感器元件36。
[0073]
传感器主体34被制成一个部件。传感器主体30由合成材料制成。例如,传感器主体34可以由pa6.6或pbt制成。作为另一种选择,传感器主体34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诸如以钢为例。
[0074]
印刷电路板38固定到传感器壳体34。印刷电路板38容纳在由传感器壳体34限定的空间50内。在示出的示例中,印刷电路板38固定到传感器主体的内轴向部分46。作为另一种选择,印刷电路板38可以固定到传感器主体的外轴向部分44。
[0075]
传感器元件36由印刷电路板38支撑,印刷电路板38本身由传感器壳体34支撑。如稍后将描述的,传感器元件36在脉冲环14的轴向上一侧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8上。
[0076]
如前所述,脉冲环14固定到内圈18。脉冲环14固定到内圈的孔18a中。脉冲环14固定到形成在孔18a上的槽32中。在公开的示例中,脉冲环14被制成一个部件。脉冲环14由金属制成。
[0077]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脉冲环14包括环形径向部分54和从径向部分54在轴向上延伸的多个内轴向凸耳56。凸耳56从径向部分54在轴向上向内延伸。凸耳56在轴向上从径向部分54的小直径边缘延伸。凸耳56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开,在此,凸耳56在周向方向上规则地间隔开。在此,凸耳56彼此相同。在示出的示例中,设置四个凸耳56。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预见不同数量的凸耳56,例如至少两个凸耳。例如,每个凸耳56可以在包括在35
°
至55
°
之间的角扇区上延伸,并且优选地,每个凸耳56可以在等于45
°
的角扇区上延伸。
[0078]
在示出的示例中,脉冲环14在轴向上抵着内圈的侧向面18c安装。脉冲环的径向部分54在轴向上抵接侧向面18c。凸耳56安装到内圈的孔18a中。凸耳56在径向上与孔18a接触。凸耳56在径向上与孔的第二圆柱形部分18a2接触。
[0079]
每个凸耳56设置有钩58,钩58在径向上延伸并接合在槽32内,以在轴向上相对于内圈18保持脉冲环14。每个钩58从相关联的凸耳56在径向上向外延伸。每个钩58在轴向上抵靠槽的径向侧壁32a。每个钩58设置在相关联的凸耳56的自由端处。每个钩58和相关联的凸耳56具有l形的截面。凸耳56和钩58一起形成脉冲环14的卡扣部分。
[0080]
如前所述,在示出的示例中,脉冲环14设置有多个轴向凸耳56。作为另一种选择,脉冲环14可以设置有从径向部分54在轴向上延伸的环形轴向部分,并且设置有钩58或设置有接合在内圈的槽32内的环形钩。在这种情况下,环形轴向部分和钩58或环形钩一起形成脉冲环14的卡扣部分。
[0081]
在示出的示例中,脉冲环14设置有形成在径向部分54上的多个贯通开口60。开口60延伸穿过径向部分54的轴向厚度。开口60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开,在此,开口60在周向方向上规则地间隔开。在此,开口60彼此相同。在示出的示例中,设置四个开口60。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预见不同数量的开口60,例如仅一个开口,或至少两个开口60。例如,每个开口60可以在包括在35
°
至55
°
之间的角扇区上延伸,并且优选地,每个开口60可以在等于45
°
的角扇区上延伸。在示出的示例中,每个贯通开口60在周向上布置在两个连续的凸耳56之间,同时在径向上向外偏移。每个贯通开口60在径向上向内开口。
[0082]
每个贯通开口60形成在径向部分54上,使得能够通过所述开口60从外部在轴向上接近(/访问)内圈的侧向面18c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径向部分54的每个开口60使内圈的侧
向面18c的一部分自由。
[0083]
每个贯通开口60形成在脉冲环的径向部分54上,以在径向上位于内圈的孔18a与外表面18b之间。每个贯通开口60相对于孔18a在径向上向外偏移并且相对于外表面18b在径向上向内偏移。每个贯通开口60的内径大于孔18a的直径,并且贯通开口60的外径小于外表面18b的直径。
[0084]
脉冲环14还在其外周处设置有多个齿62。齿62在周向方向上规则地间隔开。凹部或开孔(aperture)64设置在每对连续的齿62之间。因此,脉冲环14设置有交替的齿62和开孔64。
[0085]
如前所述,每个传感器元件36在脉冲环14的轴向上一侧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8上。每个传感器元件36在轴向上面向脉冲环14。传感器元件36以相同的直径布置在印刷电路板38上。每个传感器元件36在轴向上面向脉冲环的齿62或开孔64中的一者。传感器元件36在周向方向上规则地间隔开。例如,传感器装置16可以包括三个传感器元件36。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预见不同数量的传感器元件36,例如,一个或两个传感器元件36或至少四个传感器元件36。
[0086]
优选地,传感器元件36使用感应技术。每个传感器元件36可以包括感应开关传感器,诸如感测线圈。每个传感器元件36的开关由金属脉冲环14触发。脉冲环的齿62和开孔64用作差动电感场参考(differential inductance field reference)。
[0087]
作为替代方案,脉冲环14和传感器元件36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来代替感应技术。例如,可以实施光学技术或磁性技术。在磁性技术的情况下,脉冲环14可以包括交替的北极和南极,并且传感器元件36可以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
[0088]
如前所述,轴承12用于安装在非旋转的构件内,诸如,安装在相关联的机械系统的外壳13(图9和图10)内。为此,可以使用如图7和图8所示的安装工具70。
[0089]
工具70包括环形抓握部分72和在抓握部分72的一端处在轴向上延伸的多个轴向齿74。齿74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开。在此,齿74彼此相同。工具的齿74的数量等于脉冲环的贯通开口60的数量。每个齿74的角度大小小于贯通开口60的角度大小。每个齿74被构造为接合到脉冲环14的贯通开口60的一者中,而不与所述脉冲环14接触。
[0090]
利用工具70完成传感器轴承单元10在机械系统的外壳内的组装。
[0091]
首先,定位工具70,使得每个齿74延伸穿过脉冲环的开口60中的一个并且在轴向上与轴承的内圈的侧向面18c接触。脉冲环的贯通开口60允许工具的齿74通过以在轴向上直接抵接在侧向面18c上,如图7所示。
[0092]
工具70部分地位于传感器轴承单元10的传感器壳体34的孔内。工具的齿74与内圈的侧向面18c之间的轴向接触是工具70与传感器轴承单元10之间的唯一接触。工具70与脉冲环14之间或者工具与传感器壳体34之间没有接触。
[0093]
其次,借助于工具70将轴向力直接施加到轴承的内圈的侧向面18c上,以将轴承的外圈20安装到外壳中。优选地,将外圈20压配合到外壳中。在将传感器轴承单元10安装到外壳中期间,脉冲环的贯通开口60能够在轴向上直接推在轴承的内圈18上。
[0094]
一旦实现了传感器轴承单元10在机械系统的外壳13内的组装,就将轴11安装在轴承的内圈18的孔内。
[0095]
在替代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传感器轴承单元的轴承12安装到机械系统的轴11上,
然后将轴承12引入外壳13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见没有脉冲环的贯通开口60。
[0096]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轴承12在固定的外壳13内的安装位置,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34相对于外壳在轴向上向外突出。传感器壳体34相对于外壳的前面13a在轴向上向外突出。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52在轴向上位于外壳13的外部。
[0097]
轴承12安装在固定的外壳13内,使得传感器壳体34的电缆输出部52在周向方向上位于外壳的两个轴向突起82之间。突起82相对于外壳的前面13a在轴向上突出。突起82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突起82面向彼此。突起82形成轴向凸耳。
[0098]
外壳的突起82之间的周向间距的尺寸根据传感器壳体34的电缆输出部52的尺寸来定。例如,可以在每个突起82与电缆输出部52之间设置周向间隙。这种间隙可以例如等于1mm或2mm。
[0099]
由于传感器装置16的电缆输出部52装配在非旋转的外壳13的突起82之间,这导致支撑传感器元件36的传感器壳体34的绝对定位。传感器装置16的电缆输出部52以及外壳的突起82还防止传感器装置16和轴承的外圈20绕轴承轴线x-x’旋转。
[0100]
这对应于传感器装置的初始定位。相对于该初始位置检测速度、位置和方向。
[0101]
如前所述,在该示出的示例中,滚动轴承的第一圈是可旋转的内圈,而第二圈是固定的外圈。作为替代方案,可以提供第一圈形成可旋转的外圈并且第二圈形成固定的内圈的相反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脉冲环14固定到外圈,并且传感器装置16可以固定到内圈。
[0102]
在示出的示例中,传感器轴承单元设置有包括一列滚动元件的滚动轴承。作为另一种选择,滚动轴承可以包括至少两列滚动元件。在示出的示例中,滚动元件是球。作为另一种选择,滚动轴承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滚动元件,例如滚子。在另一变型中,滚动轴承还可以设置有没有滚动元件的滑动轴承。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械系统,包括传感器轴承单元(10)和固定的支撑部件(13),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包括:-轴承(12),包括以轴线(x-x’)为中心的第一圈(18)和第二圈(20),-脉冲环(14),固定到所述轴承的第一圈(18),以及-传感器装置(16),用于检测所述脉冲环的旋转参数,所述传感器装置(16)包括传感器壳体(34),所述传感器壳体(34)固定到所述轴承的第二圈(20)并且设置有电缆输出部(5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52)在径向上延伸并且在周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13)的两个间隔开的突起(8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13)的突起(82)至少在轴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的每个突起(82)与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的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52)之间设置有周向间隙。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的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52)相对于所述传感器壳体(34)的外表面在径向上向外突出。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的传感器装置(16)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36)和一个电缆(40),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36)由所述传感器壳体(34)支撑并且面向所述脉冲环(14),所述一个电缆(40)接合在所述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52)内并且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元件(3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环(14)是由金属制成的并且设置有交替的齿(62)和开孔(64),并且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传感器元件(36)能够感测金属的脉冲环的齿和开孔。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的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34)包括环形外轴向部分(44)、环形内轴向部分(46)和在所述外轴向部分与所述内轴向部分之间延伸的环形径向部分(4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52)相对于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外轴向部分(44)在径向上向外突出。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的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34)固定到形成在所述轴承的第二圈的圆柱形表面(20b)上的槽(30)中,所述圆柱形表面(20b)在径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一圈(18)相对的一侧。10.一种用于安装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械系统中的传感器轴承单元(10)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以如下方式将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10)紧固到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13):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壳体的电缆输出部(52)装配在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13)的两个间隔开的突起(82)之间。
技术总结
一种机械系统,包括传感器轴承单元(10)和固定的支撑部件(13)。所述传感器轴承单元(10)包括:轴承(12),包括以轴线(X-X’)为中心的第一圈(18)和第二圈(20);脉冲环(14),固定到所述轴承的第一圈(18),以及传感器装置(16),用于检测所述脉冲环的旋转参数,所述传感器装置(16)包括传感器壳体(34),所述传感器壳体(34)固定到所述轴承的第二圈(20)并且设置有电缆输出部(52)。所述电缆输出部(52)在径向上延伸并且在周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固定的支撑部件(13)的两个间隔开的突起之间。(13)的两个间隔开的突起之间。(13)的两个间隔开的突起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
马鲁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斯凯孚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2
技术公布日: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