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摩托车轴承拆卸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


背景技术:



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市面上对于轴承的拆卸工具采用的是使用形变块穿过轴承内圈,然后转动螺杆将形变块撑大,使得形变块撑在轴承上,之后使用支撑杆穿过握筒底部的槽内,将支撑杆向上抬,螺杆受到上拔的力,最后形变块将轴承拔出。该结构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在支撑杆穿过握筒底部的槽时,由于该槽为弧形槽,与支撑杆的外形完全不匹配,往往比支撑杆来的大很多。这在支撑杆上抬时,支撑杆极易在槽内发生来回滑动,操作人员难以稳定使力,对于轴承的拆卸造成一定的阻碍,拆卸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包括:螺杆、螺帽、挡片、握筒、缺槽、杆筒组件、螺母块、形变杆,螺杆与挡片上的螺帽螺纹连接,挡片与握筒相贴合,螺杆穿过握筒旋入到螺母块内,螺杆直径比形变杆的内径大,形变杆连接在螺母块下端,握筒下端开设有缺槽,缺槽上连接有杆筒组件,杆筒组件包括筒体、延伸部、穿孔,筒体侧端上设置有弧状的延伸部,延伸部与筒体上的穿孔对接。
6.作为优选,形变杆为橡胶材质。
7.作为优选,形变杆分为若干个分离块,分离块之间存在有隔缝。
8.作为优选,缺槽两侧均设置有前后横向设置的杆筒组件。
9.作为优选,筒体与缺槽相连接。
10.作为优选,延伸部为半圆状。
11.作为优选,螺杆下端为尖刺状。
12.作为优选,螺杆下端穿过螺母块插入到形变杆内。
13.作为优选,筒体两侧均设置有延伸部。
14.作为优选,形变杆的底端直径比上端大。
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形变杆穿过轴承内圈,形变杆的上端位于内圈中,下端漏出轴承外。接着旋转螺杆,在螺帽与螺母块的作用下螺杆下移,下移过程中螺杆下端插入到形变杆内,形变杆缓慢胀开,直至形变杆卡在轴承上。然后外持支撑杆插入杆筒组件,杆筒组件先放置到延伸部上,在由延伸部的支撑
推入穿孔,直至完全穿过筒体,最后将支撑杆向上抬起,便可驱使形变杆将轴承向上拔,直至完全取出卸下。该工具通过缺槽的杆筒组件,筒体限制支撑杆移动距离,使得支撑杆在抬起时不易发生滑动的现象。并且通过弧形的延伸部,相比于圆形,延伸部更有助于支撑杆插入到筒体内,减少穿入的对准时间,更便于拆卸,也更易于操作。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17.无疑的,本实用新型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18.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有益效果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形变杆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杆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穿过杆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穿过缺槽的结构示意图。
28.主要附图标记说明:螺杆-1、螺帽-2、挡片-3、握筒-4、缺槽-5、杆筒组件-6、螺母块-7、形变杆-8、筒体-61、延伸部-62、穿孔-63。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0.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处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
31.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包括:螺杆1、螺帽2、挡片3、握筒4、缺槽5、杆筒组件6、螺母块7、形变杆8,螺杆1与挡片3上的螺帽2螺纹连接,挡片3
与握筒4相贴合,螺杆1穿过握筒4旋入到螺母块7内,螺杆1直径比形变杆8的内径大,形变杆8连接在螺母块7下端,握筒4下端开设有缺槽5,缺槽5上连接有杆筒组件6,杆筒组件6包括筒体61、延伸部62、穿孔63,筒体61侧端上设置有弧状的延伸部62,延伸部62与筒体61上的穿孔63对接。
3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形变杆8为橡胶材质。该材质具有形变杆8可发生形变的作用,使得形变杆8穿过轴承内圈时可胀开。
3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形变杆8分为若干个分离块,分离块之间存在有隔缝,分离块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多个分离块同时胀开分离,将形变杆8有效撑在轴承上的作用,加以防滑凸起的设计,增大与轴承内圈的摩擦力,更有助于形变杆8与轴承之间的连接
3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缺槽5两侧均设置有前后横向设置的杆筒组件6,筒体61与缺槽5相连接。在对筒体61拔起时,两侧的杆筒组件6将起到平衡的作用,施力不易发生歪斜,拆卸更为顺畅。
3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延伸部62为半圆状。在支撑杆穿入杆筒组件6时,支撑杆首先放置在延伸部62上,再通过延伸部62伸入到筒体61,具有快速对接支撑杆与筒体61的作用。
3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螺杆1下端穿过螺母块7插入到形变杆8内,螺杆1下端为尖刺状。具有便于螺杆1伸入到形变杆8的作用。
3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筒体61两侧均设置有延伸部62。具有便于操作者使用,操作者可将支撑杆从筒体61两侧任意一侧插入,选择性更多,适应性更强,降低局限性。
3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形变杆8的底端直径比上端大。具有在形变杆8撑开时,形变杆8位于轴承外侧底端大过轴承内圈直径,而形变杆8上端撑在内圈,从而将形变杆8卡在轴承内;其中螺母块7和形变杆8分为六种型号,分比为:

螺母块7直径为19.5mm,形变杆8内圈直径7.5mm,下端内圈直径4.3mm,外圈直径8mm;

螺母块7直径为23mm,形变杆8内圈直径9.5mm,下端直径22.9mm;

螺母块7直径为19.5mm,形变杆8内圈直径7.5mm,下端内圈直径4.3mm,外圈直径9mm;

螺母块7直径为19.5mm,形变杆8内圈直径7.5mm,下端直径14.8mm;

螺母块7直径为23mm,形变杆8内圈直径9.5mm,下端直径19.8mm;

螺母块7直径为23mm,形变杆8内圈直径8mm,下端直径19.8mm,通过以上型号的螺母块7和形变杆8,便能够拆装摩托车全部车型的车上轴承。并且,所适配的螺杆1下端的尖刺状也分为三种型号,分别为:2mm*45
°
、3.5mm*45
°
、4.5mm*45
°

39.在进行使用时将杆筒组件6安装在缺槽5下端,在操作人员使用该工具时,通过形变杆8穿过轴承内圈,形变杆8的上端位于内圈中,下端漏出轴承外。接着旋转螺杆1,在螺帽2与螺母块7的作用下螺杆1下移,下移过程中螺杆1下端插入到形变杆8内,形变杆8缓慢胀开,直至形变杆8卡在轴承上。然后外持支撑杆插入杆筒组件6,杆筒组件6先放置到延伸部62上,在由延伸部62的支撑推入穿孔63,直至完全穿过筒体61,最后将支撑杆向上抬起,便可驱使形变杆8将轴承向上拔,直至完全取出卸下。
40.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此类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
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41.说明书中提到的“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42.此外,所描述的特征或特性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厚度、数量等,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实用新型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1)、螺帽(2)、挡片(3)、握筒(4)、缺槽(5)、杆筒组件(6)、螺母块(7)、形变杆(8),螺杆(1)与挡片(3)上的螺帽(2)螺纹连接,挡片(3)与握筒(4)相贴合,螺杆(1)穿过握筒(4)旋入到螺母块(7)内,螺杆(1)直径比形变杆(8)的内径大,形变杆(8)连接在螺母块(7)下端,握筒(4)下端开设有缺槽(5),缺槽(5)上连接有杆筒组件(6),杆筒组件(6)包括筒体(61)、延伸部(62)、穿孔(63),筒体(61)侧端上设置有弧状的延伸部(62),延伸部(62)与筒体(61)上的穿孔(63)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形变杆(8)为橡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形变杆(8)分为若干个分离块,分离块之间存在有隔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缺槽(5)两侧均设置有前后横向设置的杆筒组件(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筒体(61)与缺槽(5)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延伸部(62)为半圆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螺杆(1)下端为尖刺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螺杆(1)下端穿过螺母块(7)插入到形变杆(8)内。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筒体(61)两侧均设置有延伸部(6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其特征在于:形变杆(8)的底端直径比上端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摩托车轴承拆卸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便于拆卸的轴承工具,包括:螺杆、螺帽、挡片、握筒、缺槽、杆筒组件、螺母块、形变杆,螺杆与挡片上的螺帽螺纹连接,挡片与握筒相贴合,螺杆穿过握筒旋入到螺母块内,螺杆直径比形变杆的内径大,形变杆连接在螺母块下端,握筒下端开设有缺槽,缺槽上连接有杆筒组件,杆筒组件包括筒体、延伸部、穿孔,该工具通过缺槽的杆筒组件,筒体限制支撑杆移动距离,使得支撑杆在抬起时不易发生滑动的现象。并且通过弧形的延伸部,相比于圆形,延伸部更有助于支撑杆插入到筒体内,减少穿入的对准时间,更便于拆卸,也更易于操作。也更易于操作。也更易于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

蔡清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省鸿巨升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1

技术公布日:

2023/3/21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14:5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13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螺杆   轴承   内圈   螺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