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墩身施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
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2.对于桥梁等建筑的墩身施工作业时,钢筋绑扎平台外架设置于空心墩外,钢筋绑扎平台一般多采用墩外搭设双层脚手架,根据模板高度搭设脚手板,并配套搭设梯笼方便作业人员上下。随着建筑作业的进步,现已有固定在墩身模板外的钢筋绑扎平台出现,这种操作平台在使用时会随着模板一同被吊起并固定在墩身外,能够减少搭设平台的工作量。
3.这种改善后平台在使用时由于是跟随模板一同升高的,有时会出现平台悬于空中的情况,而钢筋绑扎的操作一般是由工人一手手持一把扎丝,一手持扎丝钩进行的,悬于空中的平台既不方便工人下至地面拿取扎丝,又有扎丝坠落的情况出现,坠落的扎丝由于重量较轻,会四处飞散,想后续收集都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包括连接板、横板以及
防护立板,
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紧贴用于浇筑水泥的建筑模板,所述横板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的外侧面上,所述横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护立板上,所述防护立板的上端设有倾斜向连接板一侧的扶手,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上还是设有用于存放扎丝的存放盒,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件u型
卡具,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多件承重卡具,所述u型卡具与承重卡具共同将整个操作平台固定在围檩上。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横板的斜支撑柱,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上设有横向以及竖向的多道加强筋。
7.优选的,所述横板由多道横梁与纵梁以及铺设在横梁、纵梁上的板面组成,所述横板的板面下方位置均匀的设有多个磁铁。
8.优选的,所述防护立板的底部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立板的根部设有对称的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滑动连接在横板内。
9.优选的,所述扶手包括倾斜架与横轴,所述倾斜架的底部连接在防护立板的顶部,所述横轴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倾斜架内。
10.优选的,所述存放盒的根部固定在连接板的外侧壁上,所述存放盒的开口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存放盒的口部设有半封闭盖板,所述半封闭盖板为弹性橡胶材质。
11.优选的,所述u型卡具与承重卡具均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实用新型设置的u型卡具与承重卡具能将整个平台固定在墩身的模板围檩上,在翻模施工时跟随模板一同上下移动,减少搭建平台的工作量;
14.2.该实用新型设置的存放盒能存放扎丝,便于在高空中进行的绑扎作业能快速的取用扎丝,减少取用扎丝的时间;
15.3.设置在横板上的磁铁会使横板附带磁性,在出现扎丝坠落时,能吸附住扎丝,避免扎丝四散掉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18.图3为图1内a处结构放大图;
19.图4为连接板、存放盒、u型卡具、承重卡具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横板、防护立板、扶手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连接板;11-斜支撑柱;
22.2-横板;21-磁铁;
23.3-防护立板;31-固定块;
24.4-扶手;41-倾斜架;42-横轴;
25.5-存放盒;51-半封闭盖板;
26.6-u型卡具;7-承重卡具。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包括连接板1、横板2以及防护立板3,所述连接板1的内侧面紧贴用于浇筑水泥的建筑模板,所述横板2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1的外侧面上,所述横板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护立板3上,所述防护立板3的上端设有倾斜向连接板1一侧的扶手4,所述连接板1的外侧面上还是设有用于存放扎丝的存放盒5,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多件u型卡具6,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设有多件承重卡具7,所述u型卡具6与承重卡具7共同将整个操作平台固定在围檩上,通过连接板1、横板2以及防护立板3形成安全操作平台,进行绑扎钢筋。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横板2的斜支撑柱11,所述连接板1的外侧面上设有横向以及竖向的多道加强筋,斜支撑柱11用于从下方支撑横板2,增加横板2的使用强度。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板2由多道横梁与纵梁以及铺设在横梁、纵梁上的板面组成,所述横板2的板面下方位置均匀的设有多个磁铁21,使横板2附带一定的磁性,此处的磁性可以依据实际需要修改,使横板2能够吸附住扎丝即可,在每个横梁与纵梁围成的框架内均设置磁铁21,使磁力更加均匀。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立板3的底部与横板2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立板3的根部设有对称的两个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的底部滑动连接在横板2内,通过固定块21在防护立
板3根部进行加固,提升安全性。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4包括倾斜架41与横轴42,所述倾斜架41的底部连接在防护立板3的顶部,所述横轴42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倾斜架41内,扶手4供人手扶,作行走时依扶之用。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放盒5的根部固定在连接板1的外侧壁上,所述存放盒5的开口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存放盒5的口部设有半封闭盖板51,所述半封闭盖板51为弹性橡胶材质,存放盒5用于存放扎丝,可以依据需要设计不同容积的存放盒5,而设置的半封闭盖板51既能盖住存放盒5又由于是弹性橡胶材质,不会影响到人手伸进去拿取扎丝。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卡具6与承重卡具7均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通过螺栓将u型卡具6与承重卡具7连接到围檩中,同时,u型卡具6与承重卡具7就能将整个平台固定在模板上。
35.工作原理:先通过吊机将整个平台吊起,然后通过u型卡具6与承重卡具7将整个平台安装到模板的围檩上,通过在u型卡具6与承重卡具7上安装螺栓的方式将整个平台紧固到围檩上,然后将所需数量的扎丝放置到存放盒5中,进行绑扎钢筋的施工,预先存放的扎丝能大大减少频繁上下平台去拿取扎丝的时间。
36.基于上述,该实用新型设置的u型卡具与承重卡具能将整个平台固定在墩身的模板围檩上,在翻模施工时跟随模板一同上下移动,减少搭建平台的工作量;该实用新型设置的存放盒能存放扎丝,便于在高空中进行的绑扎作业能快速的取用扎丝;减少取用扎丝的时间;设置在横板上的磁铁会使横板附带磁性,在出现扎丝坠落时,能吸附住扎丝,避免扎丝四散掉落。
37.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横板(2)以及防护立板(3),所述连接板(1)的内侧面紧贴用于浇筑水泥的建筑模板,所述横板(2)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1)的外侧面上,所述横板(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护立板(3)上,所述防护立板(3)的上端设有倾斜向连接板(1)一侧的扶手(4),所述连接板(1)的外侧面上还是设有用于存放扎丝的存放盒(5),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多件u型卡具(6),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设有多件承重卡具(7),所述u型卡具(6)与承重卡具(7)共同将整个操作平台固定在围檩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横板(2)的斜支撑柱(11),所述连接板(1)的外侧面上设有横向以及竖向的多道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由多道横梁与纵梁以及铺设在横梁、纵梁上的板面组成,所述横板(2)的板面下方位置均匀的设有多个磁铁(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立板(3)的底部与横板(2)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立板(3)的根部设有对称的两个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的底部滑动连接在横板(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包括倾斜架(41)与横轴(42),所述倾斜架(41)的底部连接在防护立板(3)的顶部,所述横轴(42)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倾斜架(41)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盒(5)的根部固定在连接板(1)的外侧壁上,所述存放盒(5)的开口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存放盒(5)的口部设有半封闭盖板(51),所述半封闭盖板(51)为弹性橡胶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具(6)与承重卡具(7)均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绑扎安全操作平台,涉及墩身施工设备领域,包括连接板、横板以及防护立板,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紧贴用于浇筑水泥的建筑模板,所述横板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的外侧面上,所述横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防护立板上,所述防护立板的上端设有倾斜向连接板一侧的扶手,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上还是设有用于存放扎丝的存放盒,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件U型卡具,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多件承重卡具,所述U型卡具与承重卡具共同将整个操作平台固定在围檩上,该实用新型设置的U型卡具与承重卡具能将整个平台固定在墩身的模板围檩上,在翻模施工时跟随模板一同上下移动,减少搭建平台的工作量。台的工作量。台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
胡健 王节流 徐大河 刘子豪 叶浪 寇立强 刑庭 陈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5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