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2.市政排水管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现有的市政排水系统中只是简单的通水管相连通进行污水排放,而污水中有时含有较多的污泥杂质,这些污泥杂质如果经排水管道排出后会形成堆积,堆积会造成管道的堵塞,而且该管道进行排水时,水流会冲走叶片、杂草等杂质进入管道内,这样也会造成管道的堵塞,不利于市政排水。同时现有的市政管道普遍采用单层式结构,垃圾很容易的顺着上层通孔直接流入下水道内,因此,通常在下水管道中存在堵塞现象,特别是当遇到雨季,城市排水量增大,下水道堵塞使得雨水不能及时排放,容易导致城市部分地区内涝。
3.为了应对上述问题,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安装过滤井盖,雨水在排入下水道之前由过滤井盖进行过滤,但是过滤井盖只能过滤一些较大的杂质,但是这样仍然存在同样的问题,过滤网对污水过滤后,污水中残留的泥沙及小型杂质在长期沉淀下,很容易造成管道内壁板结,造成管径减小,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加速板结现象造成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污水过滤后残留的泥沙及小型杂质长期沉淀容易造成管道内壁板结,导致管径减小,又进一步加速板结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包括:
6.
步进电机,轴向竖直地设置于排水管道的管身顶部外壁,
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管壁后在末端设有第一
锥形齿轮;
7.安装板,竖直地设置于管身顶部内壁前后两端,在所述安装板上水平地设有可转动的转杆;
8.第二锥形齿轮,设置于所述转杆上,并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将轴向竖直的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转变为转杆的轴向水平的转动;
9.伸缩部,设置于所述转杆上,包括设置于所述转杆上的竖向的步进电推杆,在所述步进电推杆的末端还设有
弧形扰动板。
10.特别的,所述安装板的下半部设有轴向水平的安装轴承,所述转杆设置于所述安装轴承内。
11.特别的,还包括用于控制步进电推杆及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
12.特别的,所述弧形扰动板为沿管身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弧形板。
13.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弧形扰动板的外壁上设有橡胶防磨层。
14.特别的,所述步进电机在所述管身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并设置于管身外侧壁的电机隔离盒内。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转杆在管道内转动,从而带动伸缩部及伸缩部末端的弧形扰动板在管道内作往复运动,起到加剧管内污水的湍流状态的作用,减少污水内的小型杂质及泥沙在管内的沉积,从而起到延长管道内壁板结时间,改善排水管网堵塞情况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弧形扰动板结构示意图。
18.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管身—1;电机隔离盒—11;步进电机—2;第一锥形齿轮—21;安装板—3;转杆—31;第二锥形齿轮—32;步进电推杆—33;安装轴承—34;弧形扰动板—4。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0.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包括:
21.步进电机2,轴向竖直地设置于排水管道的管身1顶部外壁,所述步进电机2的输出轴贯穿管壁后在末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21;
22.安装板3,竖直地设置于管身1顶部内壁前后两端,在所述安装板3上水平地设有可转动的转杆31;
23.第二锥形齿轮32,设置于所述转杆31上,并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啮合,将轴向竖直的第一锥形齿轮21的转动转变为转杆31的轴向水平的转动;
24.伸缩部,设置于所述转杆31上,包括设置于所述转杆31上的竖向的步进电推杆33,在所述步进电推杆33的末端还设有弧形扰动板4。
25.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步进电机2输出转动,并利用第一锥形齿轮21及第二锥形齿轮32将步进电机2输出的转动由轴向竖直转变为轴向水平,并带动转杆31转动,进行通过转杆31带动伸缩部及伸缩部末端的弧形扰动板4一同在市政管道内作往复拍动,以达到利用弧形扰动板4对管内水流进行扰动,一方面加剧水流的紊流状态,避免也可以对管道内壁起到清洁作用,将已沉积的泥沙及杂质刮除,避免出现沉积及板结的情况。
26.特别的,所述安装板3的下半部设有轴向水平的安装轴承34,所述转杆31设置于所述安装轴承34内。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板3上设置安装轴承34,可以有效减小转杆31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使得转杆31转动流畅。
28.特别的,还包括用于控制步进电推杆33及步进电机2的控制系统。
2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供实施的伸缩部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部包括设置于转杆31上的竖向的步进电推杆33,所述步进电推杆33在转杆31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
个,通过步进电推杆33连接弧形扰动板4。同时步进电推杆33及步进电机2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当步进电机2进行正向反向的往复运转时,步进电推杆33配合步进电机2以不同频率进行伸长和收缩的往复运动,配合转杆31的正反向转动,使得弧形扰动板4的活动范围辐射到管道内壁的所有部位,以取得更好的防沉积效果。所述控制系统的实质为plc控制电路,由于为很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其具体电路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30.特别的,所述弧形扰动板4为沿管身1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弧形板。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弧形扰动板4设置为长条状的弧形板,从而使得弧形扰动板4能够更好地匹配管道内壁形状。同时由于弧形扰动板4本身板面带有弧度,因此在步进电推杆33的作用下沿管道径向移动时能够带来更好的扰流效果,增大管内水流的紊流程度。
32.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弧形扰动板4的外壁上设有橡胶防磨层。
3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弧形扰动板4的外壁需要触碰到管道内壁,因此,为了避免损伤管壁,也为了延长弧形扰动板4的寿命,在弧形扰动板4的外壁上设有一层橡胶防磨层。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步进电机2在所述管身1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并设置于管身1外侧壁的电机隔离盒11内;所述步进电机2轴向竖直地设置于排水管道的管身1顶部外壁,所述步进电机2的输出轴贯穿管壁后在末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21;
35.安装板3,竖直地设置于管身1顶部内壁前后两端,在所述安装板3上水平地设有可转动的转杆31;
36.第二锥形齿轮32,设置于所述转杆31上,并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啮合,将轴向竖直的第一锥形齿轮21的转动转变为转杆31的轴向水平的转动;
37.伸缩部,设置于所述转杆31上,随转杆31一同转动,包括设置于所述转杆31上的竖向的步进电推杆33,在所述步进电推杆33的末端还设有弧形扰动板4。
3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步进电机2设置于管身1的前后端各一个,可以有效增强对于转杆31的转动力,同时也能保证其中一个步进电机2故障时装置能够正常工作,增大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39.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出现的“连接”、“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加工成型、焊接,也可以机械连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出现的术语“中心”、“上”、“下”、“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因此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进电机(2),轴向竖直地设置于排水管道的管身(1)顶部外壁,所述步进电机(2)的输出轴贯穿管壁后在末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21);安装板(3),竖直地设置于管身(1)顶部内壁前后两端,在所述安装板(3)上水平地设有可转动的转杆(31);第二锥形齿轮(32),设置于所述转杆(31)上,并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1)啮合,将轴向竖直的第一锥形齿轮(21)的转动转变为转杆(31)的轴向水平的转动;伸缩部,设置于所述转杆(31)上,包括设置于所述转杆(31)上的竖向的步进电推杆(33),在所述步进电推杆(33)的末端还设有弧形扰动板(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下半部设有轴向水平的安装轴承(34),所述转杆(31)设置于所述安装轴承(34)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步进电推杆(33)及步进电机(2)的控制系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扰动板(4)为沿管身(1)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弧形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扰动板(4)的外壁上设有橡胶防磨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2)在所述管身(1)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并设置于管身(1)外侧壁的电机隔离盒(1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固结作用的市政排水管道,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管壁后在末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安装板,竖直地设置于管身顶部内壁前后两端,在安装板上水平地设有可转动的转杆;第二锥形齿轮,将轴向竖直的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转变为转杆的轴向水平的转动;伸缩部,设置于转杆上,随转杆一同转动,在伸缩部末端还设有弧形扰动板。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转杆在管道内转动,从而带动伸缩部及伸缩部末端的弧形扰动板在管道内作往复运动,起到加剧管内污水的湍流状态的作用,减少污水内的小型杂质及泥沙在管内的沉积,从而起到延长管道内壁板结时间,改善排水管网堵塞情况的目的。改善排水管网堵塞情况的目的。改善排水管网堵塞情况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
曾海波 高华 陈海涛 孔德峰 刘思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0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