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式电力隧道
出入口。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力隧道在市政工程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电力隧道出入口大多是采用4mm铝合金板,板上涂覆浅绿耐候氟碳漆涂层,用以防腐;防盗门安装在铝板上。吊装口盖板采用5mm不锈钢板,防腐防潮,其仅能在地面采用吊车起吊的方式来开启和关闭吊装口盖板,此种简易的出入口装置形式在目前应用中比较广泛。
3.在现有方案中,面对多雨、暴晒等天气,在保证电力隧道正常出入的前提下,铝板的开裂、生锈、变形等问题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得更为明显。铝板是电力隧道出入口的“保护壳”,而作为检修人员出入唯一通道的防盗门安装在铝板上,铝板长期暴露容易产生锈蚀、变形等问题,容易出现电力隧道内部渗水的问题;同时铝板的锈蚀变形会导致防盗门开启困难,从而使出入空间更加狭窄,使检修维护人员更加不便。另外,电力隧道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中央绿化带,变形、锈蚀的外观与绿化带上品种繁多、美不胜收的绿植不相称,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可以解决现有隧道出入口所存在的容易锈蚀变形导致电力隧道内部渗水、通风不畅、空间狭窄、检修人员出入困难的问题,以及影响城市环境美观的问题。
5.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包括:主体结构;
所述主体结构包括:
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外墙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坡
屋面板;于垂直方向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柱以及于水平方向上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共同形成主体框架,所述外墙结构为沿所述主体框架砌筑的四侧墙立面,所述外墙结构包括:若干加气混凝土砌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浇筑于所述外墙结构的顶部;电力隧道口设于所述主体结构内;所述外墙结构上开设有预留门洞口,所述预留门洞口上设有可开合的防火门。
7.进一步地,所述外墙结构上还开设有预留窗洞口;所述预留窗洞口上设有铝合金百叶窗;所述外墙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两个所述预留窗洞口,所述预留门洞口设于所述外墙结构的前侧。
8.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还包括:坡屋面板装饰层;所述坡屋面板装饰层设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的顶部;所述坡屋面板装饰层包括:若干层叠设置的波形瓦。
9.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呈大雁形结构,其包括:两段相接的圆弧段;两所述圆弧段的端部相接,以使所述主体结构的顶部呈平滑过渡的中间低两端高;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为左右对称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的内净空高度为4m,最低位置高度为2.8m。
11.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还包括:外立面装饰层;所述外立面装饰层设于所述外墙结构的外侧面上,所述外立面装饰层为花岗岩石材。
12.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的檐口和屋脊位置分别预埋有一排锚筋。
13.进一步地,所述预留门洞口的宽度为1500mm,高度为2200mm。
14.进一步地,所述预留窗洞口的宽度为1000mm,高度为800mm。
15.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百叶窗的厚度为5mm,所述防火门为甲级防火门。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7.(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主体框架,以及采用气砖作为外立面,形成电力隧道出入口的主体结构,其具有维护费用低、外形美观、施工难度小、整体刚度大等优点,避免了传统电力隧道出入口所存在的铝合金冲孔板变形、锈蚀、维护费用大等问题,杜绝了防盗门开启困难的问题,而且电力隧道内部不易渗水,提高了安全性;(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空间宽阔,检修人员进出方便,解决了电力隧道出入口检修空间狭窄、检修困难的问题。(3)相比于传统铝板出入口,本发明外形更美观,和城市绿化道路的外观更加搭配。
附图说明
18.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外观侧视图;
19.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外观正视图;
20.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钢筋混凝土柱;20、钢筋混凝土梁;30、外墙结构;40、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50、预留门洞口;60、防火门;70、预留窗洞口;80、铝合金百叶窗;90、坡屋面板装饰层;100、外立面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参阅图1-图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包括主体结构。其中,主体结构又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0、钢筋混凝土梁20、外墙结构30以及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钢筋混凝土柱10在垂直方向上浇筑成型,钢筋混凝土梁20在水平方向上浇筑成型,两者共同形成主体框架。外墙结构30为若干加气混凝土砌块组成的墙面,沿主体框架四侧砌筑而成。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浇筑于外墙结构30的顶部。
27.电力隧道口设于该主体结构内,外墙结构30上开设有预留门洞口50,预留门洞口50上设有可开合的防火门60。检修人员通过防火门60进出该电力隧道出入口,从而进行检修维护工作。
28.本发明可达到以下技术效果:(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主体框架,以及采用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外墙面,形成电力隧道出入口的主体结构,其具有维护费用低、外形美观、施工难度小、整体刚度大等优点,避免了传统电力隧道出入口所存在的铝合金冲孔板变形、锈蚀、维护费用大等问题,杜绝了防盗门开启困难的问题,而且电力隧道内部不易渗水,提高了安全性;(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空间宽阔,检修人员进出方便,解决了电力隧道出入口检修空间狭窄、检修困难的问题。(3)相比于传统铝板出入口,本发明外形更美观,和城市绿化道路的外观更加搭配。
29.为了解决以往电力隧道出入口通风不畅、检修人员常处于闷热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电缆日常维护的问题,优选地,外墙结构30还开设有预留窗洞口70,预留窗洞口70上安装有铝合金百叶窗80。外墙结构30的左、右侧面分别设两个预留窗洞口70,实现空气对流;预留门洞口50则设于外墙结构30的前侧面,以用于人员进出。
30.进一步优选地,预留窗洞口70的宽度为1000mm,高度为800mm;预留门洞口50的宽度为1500mm,高度为2200mm;铝合金百叶窗80的厚度为5mm,防火门60为甲级防火门60。
31.本发明还包括设于主体结构外的装饰层结构,用于增强主体结构的外形美观性以及防水防火性能。装饰层结构包括:坡屋面板装饰层90和外立面装饰层100;坡屋面板装饰层90为若干层叠设置的波形瓦,设于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的顶部。外立面装饰层100设于外墙结构30的四个外侧面上,具体采用花岗岩石材。
32.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呈大雁形的结构,具体地说,其包括两端相接的圆弧段;两个圆弧段的端部相接,使得主体结构的顶部呈平滑过渡的中间低、两端高,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呈左右对称的结构。可以理解,坡屋面板装饰层90同样呈该种大雁形结构。
33.采用大雁式结构的坡屋面,配上颜鲜艳的波形瓦,且外立面上设有门窗和花岗岩石材,其视觉效果丰富、造型美观,相比于以往简易式的、与城市外观格格不入的电力隧道出入口,本发明更加符合城市外观建设的需求,提高了城市界面的观感。
34.优选地,外墙结构30的内净空高度为4m,中间最低位置高度为2.8m,提高宽阔的大空间,检修人员进出便利,内部环境舒适,更有利于电力隧道的日常维护工作。
35.为了加强坡屋面板的檐口和屋脊强度,钢筋混凝土破屋面板的檐口和屋脊位置分别各预埋一排φ10锚筋。
36.本发明的施工工艺如下:
37.施工工序一:电力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施工至地面
±
0.000的位置,首先安
装电力隧道出入口钢筋混凝土柱10和钢筋混凝土梁20的模板、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电力隧道出入口的主体框架结构,混凝土结构养护成型达到强度后,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外墙结构30,预留1000mm
×
800mm的预留窗洞口70和1500mm
×
2200mm的预留门洞口50,最后安装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的模板、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为了加强坡屋面板的檐口和屋脊强度,需在檐口和屋脊处预埋φ10锚筋各一排,纵向间距为1500mm,形成最终的电力隧道出入口主体结构。
38.施工工序二:电力隧道出入口主体施工完成后,进行电力隧道出入口外立面和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的装饰施工,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先采用20mm厚的1:3水泥砂浆平,接着采用波形瓦材料进行施工,波形瓦施工要层次分明,确保散水功能和整体美观效果;其次施工电力隧道出入口外立面,外墙表面清理后,用15mm厚的1:3水泥砂浆平,用环氧树脂胶固定稍钉,按石材高度安装配套不锈钢挂件,干挂石采用厂家定制的花岗岩石材,石材接缝宽5mm,用硅酮密封胶填缝;最后在1000mm
×
800mm的预留窗洞口70上施工5mm铝合金百叶窗80。
39.施工工序三:最后在1500mm
×
2200mm的预留门洞口50上施工甲级防火门60,完成施工。
4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0)、钢筋混凝土梁(20)、外墙结构(30)以及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于垂直方向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柱(10)以及于水平方向上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共同形成主体框架,所述外墙结构(30)为沿所述主体框架砌筑的四侧墙立面,所述外墙结构(30)包括:若干加气混凝土砌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浇筑于所述外墙结构(30)的顶部;电力隧道口设于所述主体结构内;所述外墙结构(30)上开设有预留门洞口(50),所述预留门洞口(50)上设有可开合的防火门(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结构(30)上还开设有预留窗洞口(70);所述预留窗洞口(70)上设有铝合金百叶窗(80);所述外墙结构(3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两个所述预留窗洞口(70),所述预留门洞口(50)设于所述外墙结构(30)的前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还包括:坡屋面板装饰层(90);所述坡屋面板装饰层(90)设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的顶部;所述坡屋面板装饰层(90)包括:若干层叠设置的波形瓦。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呈大雁形结构,其包括:两段相接的圆弧段;两所述圆弧段的端部相接,以使所述主体结构的顶部呈平滑过渡的中间低两端高;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为左右对称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内净空高度为4m,最低位置高度为2.8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还包括:外立面装饰层(100);所述外立面装饰层(100)设于所述外墙结构(30)的外侧面上,所述外立面装饰层(100)为花岗岩石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40)的檐口和屋脊位置分别预埋有一排锚筋。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门洞口(50)的宽度为1500mm,高度为2200mm。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窗洞口(70)的宽度为1000mm,高度为800mm。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百叶窗(80)的厚度为5mm,所述防火门(60)为甲级防火门(6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式电力隧道出入口,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外墙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于垂直方向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柱以及于水平方向上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共同形成主体框架,外墙结构为沿主体框架砌筑的四侧墙立面,外墙结构包括若干加气混凝土砌块;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板浇筑于外墙结构的顶部;电力隧道口设于主体结构内;外墙结构上开设有预留门洞口,预留门洞口上设有可开合的防火门。本发明具有维护费用低、外形美观、施工难度小、整体刚度大等优点,避免了传统电力隧道出入口所存在的铝合金冲孔板变形、锈蚀、维护费用大等问题,检修人员进出方便,外形更美观。外形更美观。外形更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
蔡洪佳 吴本刚 原冠初 黄厚军 徐志远 陈智富 刘浩均 李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0
技术公布日: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