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7D1/14
1.一种内设孔道的引风式坩埚窑炉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炉腿引 风道的引风对接口(1)在炉腿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风式坩埚窑炉腿,其特征是炉腿引风道的出 风口(4),在炉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风式坩埚窑炉腿,其特征是炉腿排烟道的排 烟对接口(7)在炉腿的底部。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式坩埚窑炉腿,特别是内设孔道的坩埚窑炉腿。
已知的这类坩埚窑的炉腿,其孔道是用来将窑炉炉膛内的废气及烟火借用此道排出炉 膛,进入炉盘吸火孔,为排烟式炉腿。它在构造上的特征是排烟道的入口在炉腿的两侧, 而出口在炉腿的外侧,对应着炉盘的吸火孔。
目前,为了解决窑炉烟尘对大气的污染,已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消烟节能坩埚窑》(申 请号:99105313.3)提出了一个改造常规坩埚窑,在无动力的条件下,将辅二次风引进炉 膛,混燃烟尘的技术方案。因此,如何将辅二次风引进炉膛,是实施该发明所要解决的问 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上述坩埚窑的炉腿,设置引风道,辅助实现窑炉的消烟除尘。
这种引风式坩埚窑的炉腿可以是烧结成型的一体炉腿,但最佳方案是组合式炉腿。组 合式炉腿由几块不同尺寸及形状的型砖叠加砌筑而成,其中炉腿下部内设孔道的基础型 砖,构成了本发明所述的引风式坩埚窑炉腿。为了制作方便,此基础型砖可为分体式,它 由两块完全相同的孔道砖对合而成,对合后基础型砖水平部分孔道的中截面是孔道砖的结 合面。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图1是引风式坩埚窑炉腿孔道砖的轴测示意图。
本发明炉腿地孔道砖设有排烟道和引风道。
孔道砖的引风道由引风对接口(1)、主风道(2)、分风道(3)和出风口(4)构成。
引风对接口(1)在砖体的底部,也是炉腿的底部。主风道(2)是一段上升的孔道, 它可以是垂直上升,也可以是斜向上升,其功能除了输送辅二次风外,并可以提升出风口 (4),使出风口距炉盘有一定的高度,以避免坩埚漏料进入炉腿引风道。分风道(3)是 将辅二次风分向炉腿的两侧,进入炉膛,它们的水平轴线可以同在一条直线上,但最佳方 案是;两根轴线成钝角,向炉腿外倾斜,以使出风时,使辅二次风的流向与炉腿外的流体 (烟火与废气)形成同向合流,以利于炉膛的排烟。出风口(4)在(炉腿)孔道砖的两 侧。
孔道砖的排烟道由吸烟口(5)、烟道(6)、及排烟对接口(7)构成。
吸烟口(5)在(炉腿)孔道砖两侧,排烟对接口(7)在(炉腿)孔道砖底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借用炉腿解决了窑炉消烟引风进炉膛的问题。另 外,引风道与排烟道汇集在同一炉腿内,使此类窑炉的结构更加紧凑,简化了窑墙的砌筑, 也避免了使用常规炉腿时由于耐火土及耐火材料的残渣,经常性的撒落,烧结淤积在炉盘 及吸火孔附近,减轻了工人在换缸操作中的劳动强度。
上述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炉腿基础型砖的引风道与排烟道分离,使炉腿内只 设引风道,在分离体部分设置排烟道,窑炉砌筑时结合在一起,或象常规窑炉那样,排烟 道与窑墙临时用耐火砖材砌筑。需要说明的是:排烟道与引风道合二为一的炉腿,只适用 于吸火孔在炉腿前的窑型。若吸火孔在坩埚前,基础型砖只需设置引风道。
另外,本发明炉腿基础型砖内引风道的构成中,也可以取消主风道(2),使分风道位 于炉腿底部为开式,此时,基础型砖即为孔道砖,它无须两块。窑炉砌筑时,将开式的分 风道对扣在炉盘辅二次风的出口上,形成出一个隐形的引风对接口。同理,炉腿的排烟道, 也据此方法,形成出一个隐形的排烟对接口。采用这种方案,需要增大孔道垂直截面高度 的尺寸,以避免孔道被耐火材料的残渣及坩埚漏料阻塞。
参照说明书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
在窑炉修筑中,砌筑炉腿时,先将第一块炉腿孔道砖的引风对接口与排烟对接口,对 接在炉盘的辅二次风出口与吸火孔上。将第二块炉腿孔道砖对扣叠加砌筑在第一块炉腿孔 道砖之上,尔后,将其他的炉腿型砖依次砌筑,组成引风式坩埚窑的炉腿。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1:4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800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